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白衣嚴肅的男人和一似魔似妖之人糾纏掙扎,你會想到什麼?
這人是被妖精纏上了?是電影情節吧。還是夢裡的畫面,那白衣之人就好像自己被心裡的小人人折磨著。
其實這是《這就是街舞》最新一期的舞蹈《雙》的畫面。
你猜的也沒錯,它就好像是一個電影情節,人或神被妖纏繞著需要擺脫出來。也好像是夢境和潛意識,內心總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約束著自己人性,還有一個就是放縱自己的魔性。
《雙》這個舞蹈表現的就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故事,簡單麼?簡單,難麼?難!
這支融合街舞現代舞多個舞種的作品,據說是三季《這就是街舞》的作品中,最接近神作的一個作品。
它讓張藝興、王一博、王嘉爾、鍾漢良四個隊長都為之震撼不已,認為憑藉這支作品一定會贏。
那麼由國內編舞導師黃瀟和知名街舞舞者喬治共同合作的《雙》究竟適合震撼到導師和現場的舞者,以及熱愛舞蹈的觀眾們呢?
你想問,臺上幾分鐘,一支在街舞比賽舞臺上呈現的舞蹈作品能有多神奇?
舞蹈本身是來源勞動和祭祀的,誕生在5000年前。這種肢體語言可能比文字語言更容易抵達心靈。
從這個角度,舞蹈本身就更容易表達情感和思想,並且比文字更容易溝通。
《雙》這支舞就擁有直抵心靈的能力。
先從形態看,《雙》的形式上是現代舞結合街舞形式,有現代舞的抽象和思想性,也有街舞的自由和創意度。
看兩個舞者,雖然都是男性,卻一剛一柔,一靜一動,一妖一佛,有鮮明對比。
擅長柔的黃瀟表現妖嬈一面,擅長躁動的喬治表現剛的一面。
擅長靜的黃瀟反轉表現動的一面,擅長動的喬治表現沉靜的一面。
擅長自由的黃瀟表現妖冶的一面,擅長節奏的喬治表現修行僧人的一面。
從形體上,有鮮明對比一看就可以明白。
直抵心靈直抒胸臆利於大家感受體會這支舞蹈的內核。
如果《雙》改名為《法海和青蛇》大概也毫不違和。
因為黃瀟的表現,妖嬈多姿,極盡勾引和折磨之能事。而喬治就像是一個得道高僧,安然不懂仿佛入定一般。
可是如果只是表現青蛇法海故事,似乎就落入俗套了,大家直接進入那個最直接規定的情境當中,不能想像其他場景。
於是還是就成了這個神秘的名字《雙》,就好像張藝興剛出的作品《蓮》一樣,含有佛法和現代文化的結合。
因為沒有規定具體的情境,我們就可以從看似直抒胸臆的場景想像這到底是什麼?
是人妖大戰,人終於戰勝了妖怪?
是人性和魔性在交戰,終於人性獲勝,魔性投降?就好像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也好像心理學中說的,人原本就有三個我,一個是潛意識的本我,還有一個是自我,另一個就是追求高尚的超我了。甚至在細分一下,在潛意識的本我,就好像是人的魔性,和人性的自我之間,還有一個前意識,就是可能轉化為人性的部分。
那個超我就是神性了。
我們看到癲狂舞動的黃瀟表達的就是魔性,是潛意識不容易受控制的本我。而巍然不動的喬治表達的就是那個通往神性和超我的人性。
這樣是不是比僅僅是《法海和青蛇》人妖大戰更超越一點了呢?
從這就是街舞的第一季就開始看,當中的第二季看的不多,第三季重新開始看,發現還是很喜歡。
大概就是因為街舞的自由度很大,看似都是街頭舞種,人們多以為就是傳統意義的HIPHOP或者地板舞等。
事實上在看了三季街舞后,就會發現街舞的自由度很大,包括爵士舞,POPPING還有狂派舞等等。最重要的,街舞的BATTLE和街頭氣質,讓舞者們可以更多創意和交流。
在《這就是街舞》的比賽和表演中,除了最具街舞精神的BATTLE,包括齊舞雙人舞,街頭選拔等。記憶深刻的就是把街舞和各種舞種結合起來表達作品。
可以明顯發現的是,從第一季到第三季,編舞作品越來越多,人們不僅僅滿足街舞的炸還有更好一層的技術和思想創意融合。
有創作能力的編舞舞者就很佔優勢。並且當街舞和現代舞古典舞甚至民族舞融合,可以迸發出更多的創意和思想性。
黃瀟和喬治的這支舞,不知是不是黃瀟的編舞,按照他之前的作品,應該有一大半是他的創作。還有可能有善於創作的張藝興的思路提供。
畢竟《雙》這個雙生的思想和張藝興的專輯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雙》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街舞的節奏和創意交流,還看到了現代舞的思想和自由。甚至還有喬治口中的雜技部分,畢竟一開始的亮相就像是雜技的呈現。
其實從這支舞,我還想起了第一季街舞中,亮亮和朱潔靜的法老和蛇的舞蹈,以及亮亮和蛇男的精神病之舞。
但也許有一些創意的源頭來自於他們,最終呈現卻一定是他們自己的原創作品。因為精神就有不同,前面兩支舞都有西方的歷史和心理色彩。
而黃瀟和喬治的《雙》就完全是東方的佛家思想和現代心理學的共同呈現。
喬治是地板舞者,底盤很穩這裡扮演入定僧人般的人性很合適。
黃瀟是全能編舞師,擅長表現輕盈的舞蹈,他呈現妖嬈多變的魔性很匹配。
當黃瀟站在喬治的肩膀上,那是魔性抬頭佔據高位,人性在掙扎擺脫。
黃瀟在挑逗喬治,那是魔性在誘惑人性,人性在猶豫徘徊。
黃瀟在牽制喬治,那是魔性在和人性取得平衡,漸漸共融一體。
喬治撕扯黃瀟的衣服,露出黃瀟的血背,那是人性在反制魔性。
黃瀟在擊打喬治,那是魔性發瘋了反擊人性。
最後黃瀟緩緩倒下,喬治點他的額頭,那是人性戰勝了魔性。
這樣的效果震撼不震撼?
不是每個舞者都能如此表現,必須要舞者有足夠的功底和悟性才能做到。
曾經在很早以前的一個舞蹈節目中就見過黃瀟,當時就很有辨識度。
只記得他是一個活潑陽光,基本功紮實的舞者。
他當時的舞蹈更多是指定舞種,有創造性但並沒有顯現出個人的獨特性來。
多年以後,他早已成為國內知名的編舞師還是大學的舞蹈老師。舞蹈記憶日臻化境,在這就是街舞的舞臺上,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舞蹈風格。
他會創作有東方意境之美偏重內心的舞蹈作品,更有高超的技術去呈現他們。
和他合作的喬治,有南公孫北喬治的地板舞高手,同樣有高超的舞蹈技藝。
舞林高手的背後往往就是克制,這和我們的中國文化很合拍。
當會克制的舞者遇見擅長東方意境之美的編舞師,他們的化學反應就出現了。
用高度的克制和魔性佛性的畫面呈現融合起來,讓人立即就能融入進去。
這時又仿佛進入到了神魔天地,世外桃源,還有夢境之中。
以前不太理解錢鍾書的一句話,吃到雞蛋就好,何必一定要了解生雞蛋的雞呢?
他的意思就是了解作品內核就好,何必去了解創作者呢?
但似乎看到一個好作品想要了解作品背後的人是天性,尤其是自己也同樣在創作的人。似乎可以從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態去了解更多,從而獲得自己人生的坐標和靈感。
然而,當我們欣賞文學作品,電影又或者舞蹈作品等,會發現每個人創造的作品,除了天賦和勤奮還要有環境,時機等,就好像中國人的天時地利人和。
我總相信,像《雙》這樣被很多人看作神作一般的街舞比賽作品,是到了這場比賽,遇見這些人。有黃瀟和喬治的合作還有張藝興的核興舞器團隊等。
發展到第三季開始更多追尋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街舞節目,更有黃瀟等自身的發展缺一不可。
所謂的神作,並不是通過嚴肅的計算和刻板的努力就可以達到,需要各種機緣。
但並不是我們不再努力了,恰恰需要更努力,不僅行動更要用心思考。萬一有一天我們也擁有某種藝術的神性了呢,自然就會創作出意想不到的作品來。
至少在遇見這樣的機會時,我們要有如同黃瀟等舞者那樣高超的技術可以呈現才行。
還是那句話,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神作也需要凡間的人去積極努力才可能實現。
人們都說《雙》背後的舞者黃瀟喬治和隊長張藝興的靈氣和天賦,誰知道他們除了靈氣還有瘋狂的付出呢?
今日話題:你喜歡欣賞更親切現實的作品,還是更有心靈震蕩藝術性的作品呢,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也會完成神作,仿佛自己再不會寫出來那種?
關注@怡姐話人物,我們一起來追劇式,多角度探索影視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