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什麼?什麼是上海?
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人傑地靈謂之「氣」,包羅萬象謂之「度」;
滄海桑田,篳路藍縷,終成「上海」;
解碼魔都,告訴你上海的成長史。
《上海小史》(精裝)
仲富蘭 著
定價:138.00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21年1月
講述上海歷史的著述無慮千計,仲富蘭教授的新著《上海小史》卻是獨具特色的一部。書名自謙「小史」,實乃一部縱橫交構的小型上海通史。對於眾多鍾情尋根的「老上海」,它是一艘僅用較短時間便能對這座東方名都從潛龍在淵到飛龍沖天的六千年傳奇之旅作盡興遨遊的航船,對於更多志存高遠的「新上海」,它更是一冊生動可讀的第二故鄉的史地指南,不僅提綱挈領、線條清晰地勾勒出上海歷史文化的精要所在,而且對那些最能體現特色的範疇、紐結和元素,多有系統和通曉的解讀。
作者是著名民俗學家和上海史學者,自上世紀80年代領軍開拓「民俗文化學」創新學科以來,長期從事上海歷史社會和文化風俗變遷研究,著作等身,成果斐然。相比先輩時賢的同類題材著述,這部「小史」的特色至少有三點:
第一,突破橫排豎寫的傳統史志模式,對準大多數讀者的實際需求,在很有限的篇幅內,把六千年的上海歷史放在一個全景和通貫的視野中考察,尤其是「三段」(分三段敘史)、「二論」(以「有容」和「開放」立論)、「一線」(貫穿「上海人文追尋與城市建置沿革」的主線)的寫作布局和思路,絕對可稱別開生面。殊為難得的是,所謂「全景和通貫」,勢必少不了長江口海岸線和太湖水系變遷、人口分布與遷移、農業開發和作物分布、不同時期的疆域和行政區劃變化等一系列上海史地的最基本的維度設計。在嚴謹有序的學術性上海史著作中,這是讀者最難啃的部分;而在通俗性的上海史讀物中,更是連作者也「講勿釐清」也寫不明白的部分,是以多作迴避,或匆匆掠過。但是作者憑藉其深厚的學術涵養和撰著經驗,特別是近年來《醉上海》與《上海六千年》兩部熱門書的著述,為本書的資源和結構積累了堅實的基礎。
還要特為指出的是:能把這些讀者最難啃的內容,運用如此生動流暢的文史敘事語言寫出的學者,實在寥寥可數。比如在「一把稻穀展現的遠古文明」的娓娓而敘中,僅僅使用幾個優美詞彙,就通俗淺白但又精闢概括地寫出了上海遠古文明的序列與特點。至於「城市信仰」「海上新聲」這些民俗文脈方面的考察,當然更是作者優勢所在。囿於篇幅,這個話題無法展開,只能有待廣大讀者在輕鬆愉悅中讀罷認同了。
第二,書中關於上海歷史脈絡的把握,關於上海在上古中古時期的一些有爭議問題上的獨家見解,關於上海務、上海鎮、上海縣、上海市縣分治等若干關節問題的表述,以及存在爭議的介紹和本人觀點,或者對有些看似不著根基的地方傳說的看法等,皆為可資探討的學術參考價值。
第三,既往的上海史圖書(特別是那些並未接受過史學訓練的業餘性作品),或將時空上有嚴格限定的「上海史」湮沒在形成至今才六十餘年之「新上海史」中,或從不「有言在先」而作釐清,由此造成不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困惑。但作者似很注重這部「小史」是應上海的「原點」所在――閔行區政協特約而撰,所以在布局和書寫中,特別在從馬橋到閔行這條六千年一以貫之的脈絡上著力,努力使之始終清晰,這個特色在其他各種上海史著述中是很少見的,值得專門提出。
▲中國歷史地圖中宋政和元年(1111)「上海務」位置地圖
還有,170幅精美歷史圖片和近20張清晣的地理圖和水系圖,以佐文字理解,也是本書的一個看點。
《風過紫隄暖》
朱墨鈞 主編
定價:54.00
《藝心藝意》
趙韻 主編
定價:48.00
《莘城舊事》
吳玉林 主編
定價:65.00
《在遠方》
徐曉彤 主編
定價:68.00
《上海小史》(平裝)
仲富蘭 著
定價: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