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礦業十大事件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新聞網
編者按:2019年,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諸多不確定性、複雜性,處於緩慢復甦、深度調整期的礦業行業註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股市動蕩,各大經濟體對大宗礦產品的需求降低,價格走勢難測,不確定性增加,但新興經濟體對礦產品的需求維持了大致穩定。
中國礦業積極置身於全球礦業發展之中謀求合作共贏,同時更加契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加強完善相關政策和頂層設計,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技術新產業領域的融合發展,不斷積蓄著行業變革的新動能,開創礦業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基於各大網站的搜索指數,中國礦業報、礦業界遴選出了2019年中國礦業和全球礦業重要事件,並邀請行業受眾進行了投票,最終評選出了2019年中國礦業十大事件和全球礦業十大事件,現予以公布,以饗讀者。
全球礦業十大事件
一、中美貿易摩擦令全球礦業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2019全年,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陰霾久久不能散去,股市也愈發不穩定,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國對大宗礦產品需求增長放緩。礦產品價格走勢難以預測,全球礦業市場增加了更多地不確定性。
二、中國礦業公司海外併購持續火熱
2019年下半年,中國礦業公司海外併購持續火熱。9月27日,洛陽鉬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境外併購項目交割完成,如願收購了世界最大在產銅鈷礦Tenke Fungurume的24%股權。12月2日,紫金礦業已經同意以13億加元(1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礦業公司Continental Gold Inc。2019年12月9日,江西銅業發布公告,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擬以11.159億美元間接收購FQM已發行股份的18.015%,收購完成後,江西銅業將間接成為第一量子礦業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三、美國組建礦產資源「大聯盟」
2019年9月,在美國的號召下,9個國家加入美國戰略礦產倡議,十大礦業國家組建「大聯盟」,加入該倡議的分別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尚比亞、納米比亞、波札那、秘魯、阿根廷、巴西、菲律賓和澳大利亞。川普政府希望加拿大在不久的將來加入該計劃。
四、巴西淡水河谷集團尾礦庫潰壩
2019年1月25日,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Brumadinho地區的Feijão礦區1號尾礦壩發生洩漏,這場事故造成約300人死亡或失蹤,包括CEO在內的四名高管引咎辭職。此外此次事故還導致了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
五、美國能源獨立,成為石油淨出口國
美國能源信息局11月29日發布數據顯示,美國今年9月單月原油和石油製品出口量大於進口量,70年來首次成為石油淨出口國。美銀美林在報告中指出,在11年前的2008年,美國在購買外國能源上的支出還高達GDP的3%,而截至2018年底,美國在能源上已經轉為貿易盈餘。這也意味著它不再依賴於OPEC等的石油進口補充國內需求,對國際能源的定價也獲得更大話語權。
六、美、澳、加等國加速開發稀土資源
在2019年,美國為了確保稀土和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美國希望在全球範圍內發力開發稀土,除了在本國加大稀土資源開發及加工力度以外,還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進行合作,加速稀土資源的開發。確保稀土和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加拿大正在研究如何加快發展礦業而成為全球主要的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產的供應國。
七、全球第一大黃金礦業公司易主
2019年1月14日,全球第二大黃金生產商紐蒙特礦業宣布,將以10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黃金。交易之後,紐蒙特礦業將會超越巴裡克黃金成為全球產量最大的金礦商。2019年2月,巴裡克黃金對紐蒙特礦業發起惡意併購,但最終未能成功。
八、拉美礦業與社區關係持續緊張
2019年全年,在拉丁美洲地區礦業與當地社區關係持續緊張,罷工以及其他破壞行動嚴重影響了礦業公司的生產。在秘魯,抗議活動影響了50%的銅出貨量,涉及到的礦山有自由港公司的Cerro Verde礦山、五礦集團的Las Bambas礦山、嘉能可公司的Antapaccay礦山和哈德貝礦業的Constancia礦山。在智利,數百萬人上街抗議讓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的感到擔憂。
九、印尼頒布鎳出口禁令
2019年9月,印度尼西亞宣布將於2020年1月1日對鎳礦石出口實施禁令,比原先宣布的要早兩年。印度尼西亞證實鎳儲量為7億噸。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之一,反覆對鎳礦石出口進行限制,讓全球鎳礦供應將面臨重大挑戰,引發鎳價大幅上漲。
十、瑞士嘉能可關閉全球最大鈷礦
嘉能可確認將繼續逐步停止全球最大鈷礦Mutanda的生產。該礦場位於剛果(金),去年預估其鈷產量為2.73萬噸,相當於嘉能可總產量的一半,全球鈷礦供應將從過剩轉為緊缺。嘉能可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礦山將在兩年後重新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