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嘯天
看完《血觀音》,心情是複雜的。
先聽首歌壓壓驚,我選擇《在人間》。相比英文原版的《What are words》,本來不太喜歡王建芳翻唱的這首《在人間》。這一刻,卻打開連聽了好幾遍。王建房將原作中對愛情的詠嘆改為了對生活的浩嘆,改為了在人世間煎熬的苦痛與掙扎,說實話改編的歌詞有些做作,但是他的嗓音進行了很好的彌補。
原本,想聽的是王菲的《開到荼蘼》,但歌后對這首歌的把握並不好。她沒有唱出林夕歌詞中掩藏的絕望感,只剩下空靈與寂寞,沒有表達透徹。《血觀音》影片的意象,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開到荼靡花事了」,這詩句在《血觀音》的海報上就充分展現了出來。王菲沒有唱好,而王建芳則傳達出了那種撕裂與無奈感。
「開到荼靡花事了」是一句宋詩,作者王淇籍籍無名,但這首《暮春遊小園》卻寫的極好,後經《紅樓夢》的二次傳播,流傳甚廣。荼靡花,是寂寞的,因為它總是在春天最後一個開放,一旦輪到了它,整個花季也就要到終點了。蘇軾詩句「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荼靡花開過之後,人間再無春芬芳,就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了。
在《紅樓夢》中「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節,十二釵抽取花名籤的時候,麝月抽到的是荼靡花,題為「韶華勝極」,「韶華」是指人的青春年華,「勝極必落」則突出美好的時光馬上過去,正應了「開到荼靡花事了」這句詩。而且,「花事了」三個字還一語雙關,暗含襲人,襲人姓花。襲人出嫁的時候跟賈寶玉講「你好歹把麝月留著」,好服侍寶玉寶釵夫婦。可是最後,寶玉做和尚的時候,不但丟掉了寶釵,也丟掉了麝月。荼靡花就是麝月,大觀園中的眾花到了她那裡成了終了。同時,「花事了」,襲人的事情也了了,襲人出嫁了。
荼蘼花
「開到荼靡花事了,觀音斷臂斷紛擾」,前句是借用,後句是我加的,大致可以概括出《血觀音》中的故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在片中折了手掌。慈悲如她,也難以看得下去這裡發生的紛擾。《血觀音》中的背景,就如世間事,紛紛擾擾,難斷舍離,哀榮備至,恰如花開到荼蘼之境。不過,影片中沒有荼靡花,用的是與荼靡花相應的彼岸花,用意更加明顯。最明顯的,就是在海報上,血紅的彼岸花就盛開在三位主角的背後。《血觀音》的原名為《修羅花》,可能更切合一些,而修羅花就是彼岸花。修羅花也一語雙關,直接映襯三位女主角。只是「血觀音」這個名字更宏觀一些,格局也更大,用的也挺好。
彼岸花(修羅花)分為白色與紅色,在日語中,兩者有些分別,白色的叫曼陀羅華(mandarava),紅色的彼岸花又稱曼珠沙華(manjusaka)。前者代表的是「我只想著你」,後者代表的則是「 悲傷的回憶」。《血觀音》中的彼岸花是紅色,映襯的正是一種悲傷的回憶,而回憶的,是20年前至10多年的故事。
那些年的臺灣發生了幾件事。其一是發生在1996年的「劉邦友血案」,此案發生當年的11月21日。清晨,兩名身著雨衣的歹徒挾持了當時的桃園縣長劉邦友、縣長的機要秘書徐春國、司機劉邦明、官邸警衛劉明吉、劉邦亮、官邸幫傭劉如梅、桃園縣議員莊順興、鄧文昌、衛生局技士張桃妹九人。以近乎槍決的方式槍擊頭部,結果造成八死一重傷,只有縣議員鄧文昌在急救後死裡逃生。劉邦友也因而成為臺灣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於任內遇害的縣市首長。後由於犯罪現場被急救人員破壞,鑑識人員無法判斷兇手是針對何人、何事而來,唯一的倖存者鄧文昌也因腦部嚴重受創,無法提供有利線索。此案到目前為止,尚未偵破,成為一大懸案。整個故事,給了《血觀音》以靈感,是創作來源之一。
再就是2005年,臺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競選國民黨主席,最終功歸一簣,敗給了馬英九。本來一路高升的王院長,早就成為臺灣政壇舉足輕重的大佬,遭遇此次挫敗,成為了他政治生涯的滑鐵盧,仕途再也沒有能夠更進一步。《血觀音》中的主席競選,落敗的王院長暗指王金平。
臺灣對於大陸來說,1949年落敗後退居臺灣的軍政大員,在過去的10到20年間,大量去世,落下一身繁花,留給人繼承。而他們的繼承者為何人,《血觀音》給出了直接答案。在此,向大家推薦下《百年好合:民國素人志》,臺灣作家蔣曉雲寫作的這部書,就像白先勇的《臺北人》一樣,是一本民國人物的浮世繪,聚焦的全是女子,各色的民國女人。當年蔣曉雲剛一出道,就被夏志清稱作是「又一張愛玲」。如同張愛玲,蔣曉雲也能夠在不經意間藉助細節窺視人性的若干角落,留下世事的慨嘆。《血觀音》參考了這本《民國素人志》,影片中的主人翁,就閃爍著蔣曉雲筆下人物的影子。
做了這些鋪墊,我們來看看《血觀音》究竟講了一個怎樣讓人膽戰心寒的故事吧。它糅合了多個來源,汲取不同的靈感,截取了各個片段,匯聚成了一個故事,成為了一部新的臺灣浮世繪。
故事發生在棠府。在那裡,主人棠將軍已經過世,留下了遺孀棠夫人,以及一個女兒棠寧,還有一個孫女棠真。不過,棠夫人讓棠寧與棠真以姐妹相稱,表面看起來他們是一家三口,一母兩女,其實是祖孫三代。
女人門前是非多,尤其是生在臺灣這種局勢複雜的地方,三個女人如何才能活下去,是一個問題。而《血觀音》要解決的,就是她們的活法的問題。亂世中,她們不僅沒有苟且偷安,反倒而悠遊世間,過著雅致的貴族生活。只是,這個雅致的背後,充滿了各種不堪。
「人的一生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的這句話,很好地概括出了《血觀音》要表達的意境。棠府是一座華麗的宅子,但是裡面爬滿了蝨子。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觸目驚心,毀人三觀。
棠夫人看起來慈眉善目,雍容華貴,口中還念經不止,一副宅心仁厚的模樣。但實際上,她是一個心狠手辣,玩人於股掌,殺人不眨眼的超級惡魔。整個片子整個故事,都圍繞著她一手策劃的超級陰謀進行。
故事的背景,是臺灣的立法院王院長與馮秘書正在競選黨主席。兩個人的呼聲都很高,只是王院長由於自身聲望,看起來勝算更大一些,領先一步,而馮秘書聲譽小一些,落後一個身位。
這個競選看起來與棠府沒什麼牽涉,畢竟她家裡人又沒有參與競選。但是棠家要生活啊,要做生意賺錢啊。於是,原本看似沒關係的事,也能發生關聯。世界上別管哪個地方,只要是換屆,就總有一批人可以藉機或升官或發財,也當然有一些人要倒黴的。棠家不求升官,但是可以求發財啊。更何況,棠夫人是馮秘書的情婦,她當然要支持自己的情郎勝出了。
政治競選,總是要有政治計劃。王院長的競選方案中有一個「彌陀計劃」,(這計劃的名字好佛系,其實整個影片中都有很多佛教的元素,彼岸花是,六道輪迴等元素也是,血觀音也是,這個也是),該計劃表面是扶持一方經濟的發展,為國為民。其實,看下國內的城市規劃就知道,發展規劃當然可以發展一方經濟,可以讓原本一片荒蕪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繁華的都市,這塊地也就大大升值,從不名一文到價值千金。如果王院長能夠當選,按照「彌陀計劃」,秀山一帶會得到重點發展。秀山的地皮當然會直線飆升,價值大幅升值,如果事先將這塊地拿下,必然收穫滿滿。於是,棠夫人在故事之初招待了林議員,想讓林議員動用農會的三十億元投資彌陀計劃,買秀山那一塊地,也算是支持王院長選舉。以後地皮炒起來很值錢,無論是王院長,還是林議員都會受益,而且王院長也會對林議員很照顧,所以林議員答應了。為了讓林議員答應,棠夫人還送了林議員夫人一套老坑玉。看起來,棠夫人是支持王院長當選的。
棠夫人的支持,不僅在於鼓動林議員去買秀山的地,還親自為王院長的夫人辦了一個畫展。而且,她還大辦宴席,招徠縣長、議長、營建署官員等一批政界要人出席,共同支持王夫人。表面上為了支持王夫人的畫展,實際上都在表態支持王院長當選。縣長夫人為了討好王夫人,還花了幾十萬買了一把王夫人的只值五十塊錢的扇子。而縣長夫人看到棠夫人送林議員夫人的老坑玉套裝,十分喜歡,於是在林議員夫人死後,立馬就帶上了,說是林議員夫人第二天就送給她的,誰知道是送給她的還是她用什麼手段拿來的。
棠夫人一次次找眾人聚會,說是拉攏他們支持王院長,其實也在拉攏他們支持彌陀計劃,在原先定好的秀山那塊地上押注,讓他們都買秀山那塊地。棠夫人身為馮秘書的情人,當然不會真心支持王院長,她自然另有打算。
其他人都在棠夫人的慫恿下,在彌陀計劃原定的秀山那裡買了地。秀山那塊地因為她的慫恿,很多人都去買了,所以地皮十分貴,把很多人的錢都套牢了,一大筆錢就聚集到了首先出手的林議員帳上。這時候,棠夫人利用被自己一手提拔的記者,把彌陀計劃原定的秀山那塊地被高層提前買賣謀取暴利的消息放出去。同時,對於聚攏到了林議員手上超過三十億元的錢,棠夫人則利用議員夫人的日本帳戶,在海外轉了一圈,最終打到自己女兒棠寧的戶頭上,然後偷偷在麗水買了地。
把林夫人的錢轉走,還不被發覺,幾乎不可能。而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讓林夫人人間蒸發,命歸西天。於是,棠夫人就讓自己的家丁段忠與段義去殺了林議員全家。然後,再殺人滅口,殺了一直為自家服務多年的段忠、段義。段忠與段義總是把子彈殼當配飾帶在身上,他們曾經是軍人,跟著棠將軍在金三角一代混過,既是軍人又是黑社會,他們還是棠家女兒棠寧的情人。影片之初,就有棠寧與段忠、段義在庭院中3*P的香豔鏡頭。不過,這一切,在棠夫人眼裡,都算不了什麼,只要擋她的道,誰都敢殺,即便是自己的女兒,甚至自己的孫女,也是要殺的。
上面說棠夫人讓記者報導了王院長夫人通過彌陀計劃在秀山炒地皮的事,巨大的負面輿情洶湧而來,最終導致王院長再也無法從容應對選情,倉皇下馬。早前倨傲的院長夫人也不得不來求棠夫人能手下留情,網開一面,讓王院長選擇自動退出而保全情面。就此,棠夫人的情夫馮秘書就不戰而勝,成為了新一任黨主席。棠夫人經過一通策劃,由操盤者搖身一變成為最大的勝出者。
不過,這還沒完。棠夫人慫恿別人都去買秀山的地的同時,棠夫人則利用僕人、女兒棠寧、記者的奶奶等人當人頭,大量買下的麗水的地。彌陀計劃失敗,秀山發展不成,於是麗水就成了取代者,更多的油水滾滾而來,棠夫人還是最大的人生贏家。就這樣,她不聲不響,通盤掌控,運籌帷幄,點滴不漏,生殺予奪,予取予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當然了,不僅是棠夫人一個人壞透了頂。其他的人,王院長、院長夫人、林議員、林夫人、議長、議長特助、縣長、縣長夫人、小清流(營建署官員)......又有哪一個是好人?全都是心裡有個小九九,全都是爛透了的社會蛀蟲。整個《血觀音》中,壓根就沒有一個好人。嗚呼!
彼岸花開,開在黃泉路上,映襯著的正是一幅地獄般的模樣。
《血觀音》要講的,還不僅於此。因為影片中的故事,核心人物不只是棠夫人一個。還有她的女兒棠寧,以及孫女棠真。
棠寧,人如其名,是一個沒有太多野心的女人,就想安安寧寧地生活,活在母親的庇護之下。甚至,在母親的要求下,去配合著作惡。她風流快活,週遊於男人之間,未婚先育,剩下棠真。母親對她恨鐵不成鋼,罵她是公主命丫鬟身,她也認了。她服從母親的安排,去勾引小清流,目的是讓小清流也去押秀山的地。不過,作為地方小官,小清流與議長、縣長卻不太對付,甚至是競爭者。結果,議長派人把小清流殺了。而掌控大局的棠夫人,則派人拍下了議長手下殺死小清流的過程。於是,在議長特助去跟棠夫人談判時,棠夫人直接說,換個人來跟我談。
棠夫人不僅利於棠寧搞定了小清流,還利用她搞定了唯一正直的警察廖隊長。她讓棠寧去跟廖隊長一起滾床單,並拍下了香豔的照片,以此阻止了廖隊長繼續追查下去。
但是,棠寧終於還是發現了自身的不妙,她發現林議員夫人的錢轉到了自己的名下。如果被追究下來,殺死林議員一家的,就是她了。而且,她還是母親代持購買麗水地盤的擁有者。整個盤子,都是母親一首策劃的,但查起來的話,其實母親什麼事都沒有,而她在證據鏈上反倒成了主謀。為母親做事倒沒什麼,但是真要成為替死鬼,她肯定是不甘心的,這一發現讓她倒吸一口冷氣。於是,棠寧想要帶著女兒出逃,離開母親的魔爪。但是,她知道的太多了。棠夫人怎麼可能會放過她。連服務多年的家丁都毫不顧惜,對於沒用的女兒,自然也是可以拋棄的棋子,棠夫人毫不猶豫地殺死了她。一位母親,殺死了自己的女兒。作為一名念經的人,從叨念慈悲為懷的心經到送亡的地藏經,只是轉瞬間。
這還沒完。在棠夫人的計劃裡,她殺掉林議員一家時,給林家女兒林翩翩留下了半條命。林翩翩與棠家的第三代棠真是好朋友。在棠真的掩護下,林翩翩愛著一位來自低層的馬仔Marco。棠夫人製造了一個假象,就是殺害林家的,看起來像是Marco,案情咋一看很像是一場情殺。當警察在追查的時候,棠真知道Marco不會是兇手,就收留了他,把他藏在了自己家中。這個時候,如果Marco被抓到,即便不是他殺的,也會被警察刑訊逼供成為是他殺的。棠真說是林翩翩的朋友,其實不完全是。富家的姑娘,都缺少朋友,她們只是在一起玩而已,哪裡是真正的朋友。林翩翩一邊與Marco調情,一邊還嘲笑棠真。對於棠真來說,怎麼可以容忍。於是,她的寂寞與嫉妒,促使她與Marco暗生情愫,想要橫刀奪愛。棠真一邊在家裡偷偷照顧Marco,一邊去醫院裡去照顧生死一線的林翩翩。最終,當她看到林翩翩想要甦醒來時,卻殺死了她。棠真,一點都不天真,她有自己的私心。儘管只是一個孩子,卻有自己的心思。
林翩翩活著時,不能讓Marco被抓,因為一旦林翩翩甦醒了,Marco就會被洗清冤屈,起死回生。而林翩翩死了,Marco也可以離開棠府了,因為這樣林家的案子就徹底變成了無頭案,他也就沒有了作用。棠夫人實際上是知道棠真將Marco藏在了自己家中的,放走Marco也是她做的。一切的局,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就像她家裡養的兩條狗,一條叫大白痴,一條叫小白痴。其實,大白痴映襯的是棠寧,小白痴映襯的則是棠真,都是她手上的玩物。
尚且有一絲天真的棠真,在Marco走的時候,追了上去。她以為她與Marco是真心的。但是,在列車上,Marco毫不留情地強姦了她。Marco說,其實他與林翩翩的愛情都是假的。Marco始終都是一個貴族夫人們的性奴玩物罷了。之前貴婦人們玩弄他,後來林翩翩對他的愛,實際上是林翩翩藏起了他的身份證,掌控著他不讓他走開罷了。所謂的愛情,其實是一個控制與被控的關係。就這樣,影片中唯一一點的溫情,林翩翩與Marco之間的愛情,原來也是假的,林翩翩也不是無辜的好人,Marco也不是。對棠真,Marco當然也不是真的。強姦,才是他最直接的發洩,是他對於社會階層的控訴與發洩。夢醒過來的棠真,選擇了跳下火車,摔斷了一條腿,也摔去了她最後的溫情,終於變成了棠夫人的接班人。棠真,這個小蘿莉,最後卻成為了一個腹黑女。這最後的這一刻,也趕走了觀眾殘存的一絲悲憫,看得心臟拔涼拔涼的,這狗日的影片,狗日的社會啊!
之後,又會對這部影片構思的精巧,感到拍案叫絕。操,真他媽能演。絲絲入扣,一朵盛開的惡之花,將人性的邪惡延展到無處可逃,太他媽好看了。之前,一直不太喜歡惠英紅,這部片,徹底改變了印象,棠夫人這個角色太適合她了,簡直是量身定製。而且,飾演腹黑小蘿莉棠真的文淇,也表現的非常棒,完全超出年齡,讓人無法相信演這個角色時只有14歲。包括演棠寧的吳可熙,片中的演員都非一個牛逼可以形容。
回到片中,最大的贏家棠夫人,她就真的是人生贏家嗎?最終,躺在病床之上,戴著厚重的呼吸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孤苦伶仃,也是一個廢物。而棠真,當然一點都不天真,她明知道自己媽媽會死,但並不阻止,只是拒絕自己賠死而已。還有,她沒有將Marco的身份證還給他,還是想要控制他。腹黑,不是一下就轉變過去的。全片,從上到下,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好人,天下烏鴉一般黑,洪洞縣裡無好人。
話說回來。2017年,臺灣電影,同時出現了《血觀音》與《大佛普拉斯》,真的是絕了。兩部佛系影片,一個將社會的上層人的生活,一個將地層社會邊緣人的生活,分別展現的淋漓盡致。
而且,它們還有一些相似點,不僅僅是佛系這一點很相似。在故事的框架上,《血觀音》採取了兩位盲人說唱的形式,講整個故事串講了出來。兩位盲人,有點類似《紅樓夢》裡的一道一僧,兩位出家人將寶玉帶到了大觀園,《血觀音》的故事也主要發生在棠府之內,就像一個微縮性的大觀園,這部影片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微縮性的《紅樓夢》,全片也以女人為主。而《大佛普拉斯》也採用了第三視角,而且這個視角由導演自己親自上陣,直接打破第四面牆,以上帝視角來俯瞰整個故事世界。兩片不約而同地採用了佛系元素,不約而同採用第三視角,很有得一比。兩部影片,都可以打分在85分以上,都特別值得一看。如果分別在不同的年份,它們將都會是金馬的勝出者,而直接對撞的結果,是《血觀音》一票之差勝出,但在普通觀眾的視線裡,似乎《大佛普拉斯》更具有可看性。最後,《大佛普拉斯》還收穫了香港金像獎的大禮,也算扳回一城。至於兩片的優劣,我就不對對比了,而且雙雙推薦,趕緊看起來吧。
8.6
血觀音(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