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傳媒節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

2021-01-18 人民網
系列活動介紹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     2012年-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聯合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中心、全美中國研究聯合會、美國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先後舉辦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100餘位海內外一流學者和專家參與討論。2015年7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將聯合全美中國研究聯合會共同舉辦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暨中美新媒體與社會發展雙邊研討會。

    「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致力於對新媒體領域進行深刻的探索和交流,這一議題立足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前沿,有利於跨越學科的界限、地域的界限、意識形態的界限,從而深入開發和利用新媒體資源,最終推動社會科學研究的進步。

第三屆「新聞傳播學期刊集刊主編論壇」     「新聞傳播學期刊集刊主編論壇」致力於對「新聞傳播學者如何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進行深刻的探索和交流,回答新聞學者、學子如何發稿,如何走向國際舞臺,第三屆於7月22日舉行。

    論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在新聞傳播學類SSCI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是中國新聞傳播學領域的諸多學者和學子努力的方向,這種努力是試圖向國際學術標準的靠攏,但其同時也面臨一系列現實問題,如何將學術規範化,如何從本土化學術走向國際,如何適應國際期刊的發表要求和國際學術規則,是國內新聞傳播學者需要面臨的緊要問題。中國的學者和學子如何和國際學術接軌,將學術成果規範化,如何發掘優秀研究成果、引導和培養優秀的專業領域人才、打造國內良性的學術生態,也成為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重要任務。

第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生學術論壇     為促進國內各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輿情研究實驗室於2015年7月19日和22日舉辦第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生學術論壇。

    本系列論壇預期於每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點評嘉賓,組委會遴選部分優秀論文出版,收入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新媒體與社會》輯刊。



第二屆中國傳媒品牌高峰論壇     為給大學生與他們最喜愛的傳媒品牌搭建一個深入交流與互動的平臺,增加大學生對其心目中的傳媒品牌更深刻的了解,同時提高中國傳媒品牌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認知度與美譽度,上海交通大學公共關係研究中心和傳媒雜誌社於2015年7月25日舉辦第二屆「中國傳媒品牌高峰」論壇。

    論壇作為第三屆大學生傳媒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將會有近百家媒體和國內100餘所知名高校學生共同參與支持,活動形式包括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等,同時發布《2015年中國大學生最喜愛的媒體品牌調查報告》,舉行2015中國大學生最喜愛的媒體品牌盛典等活動。

嘉賓簡介

翟惠生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常務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和新聞中心主任,個人採寫的新聞作品有60餘件獲中國新聞獎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陸小華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總編輯,傳媒研究專家,法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所長、《中國記者》雜誌總編輯,連續擔任十屆中國新聞獎評委。

滕俊傑1986年進入上海電視臺,1993年參與主創上海東方電視臺,1998年參與主創上海衛視,歷任上海東方電視臺文藝部主任,上海衛視節目部主任,上海電視臺副臺長,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副總裁,現任上海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藝術總監。

謝海光文匯報黨委副書記。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兼任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高校心理諮詢協會顧問,上海市演講學研究會顧問。

王偉《解放日報》副總編輯,兼《新聞晚報》主編。1985年畢業於上海大學文學院,同月進入上海《文匯報》,在要聞部任夜班編輯,後任版面副主編;2013年4月,調上海《解放日報》,任現職。

孟波新浪網副總編輯,資深媒體人。曾任河南日報一版編輯、城市早報總編輯主任、南方都市報區域新聞部副主任、新京報社長助理兼要聞部評論主任、評論部主任。系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評論創始人。

洪浚浩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傳播系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麻薩諸塞大學傳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項目海外評審專家。

郝曉鳴畢業於中國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美國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曾任新華社記者,1993年以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院長等。

哈筱盈 Louisa Ha美國俄亥俄州Bowling Green州立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主編。美國Bowling Green州立大學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部」創始人,主任。

趙月枝博士,教授,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現任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全球媒介檢測與分析實驗室主任,是傳播學批判學派中卓有成就的華人學者。

劉幼琍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電訊傳播(廣播電視)博士。曾任記者、節目製作人、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委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中央廣播電臺董事。

童兵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2003年8月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指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喻國明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法學(新聞學)博士。人大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職務及主要社會兼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

王寧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致遠講席教授,我國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及翻譯研究等多個學科領域著名學者。

陶東風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兼職博士生導師,《文化研究》叢刊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文化研究>分冊》顧問,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

楊慶存上海交通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平邑人。先後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評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孟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現任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省部級新聞發言人評估組組長。

張敏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副院長、教授,廣告系總支書記,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美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文化、傳播學與廣告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在期刊發表論文近80篇,出版專著多部。

李本乾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傳播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後。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全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黃芝曉教授、高級編輯,現任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新聞學會副會長,《新聞大學》雜誌主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嚴三九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曾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曾在多家媒體單位做過兼職記者、編輯、編導和媒體策劃人員。

謝耘耕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遠東書院院長、教授、博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30多篇新聞作品和論文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等獎項。

徐立軍央視市場研究(CTR)總裁,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總經理,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受眾研究委員會副會長。曾任職於中央電視臺18年,期間擔任央視新聞頻道編輯部副主任、央視總編室市場評估部主任。

張國濤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現代傳播》編輯部主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有電視劇美學、電視藝術理論、電視節目策劃。在《現代傳播》、《當代電影》、《電影藝術》等刊物上發表文章50餘篇。

劉鵬CSSCI期刊《新聞記者》主編,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聞研究所所長。

呂曉東《編輯之友》副主編,編審。1990年進入北嶽文藝出版社,做圖書編輯;1994年開始做期刊編輯;2007年任《名作欣賞》雜誌社副主編;2009年任《名作欣賞》(下旬刊)執行主編;2011年至今,任《編輯之友》雜誌社副主編。

相關焦點

  • 劉幼琍與「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學子對話交流
    2012第三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6日至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一線編輯、記者、主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為來自全國100多所高校的近350名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幫助學子們了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
  • 第三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啟動
    7月7日,以「大熊貓新視野」為主題,由四川省臺辦、川報新媒體中心和臺灣《旺報》社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在四川成都開營啟動。  來自臺灣高校的10名傳媒專業的學子,將和四川傳媒專業大學生一道,在四川開展為期15天的暑期實習。
  • 第三屆中國影視領袖峰會 「財經+影視+傳媒」巔峰薈又來襲
    第三屆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來到了影響力裂變的節點,傳承與創新並舉。與往屆相同的是,第三屆中國影視峰會依舊由每日經濟新聞、上海電影集團、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聯合主辦;依然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金爵主論壇;依然匯聚最頂尖的電影產業人和最專業的財經人。
  • 我院新視傳媒獲第七屆紅楓大學生記者節多個獎項!
    文字 | 王振達排版 | 孔慶芸責編 | 孟娜12月15日,第七屆紅楓大學生記者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晚在湖南大學舉行。>融合報導類優秀獎;(晚會現場來自公眾號「紅楓大學生記者節)第七屆紅楓大學生記者節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指導,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湖南大學、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紅網聯合主辦,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
  • 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六屆大學生主持人大賽 複賽名單公布
    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六屆大學生主持人大賽初選已於2015年4月6日結束,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及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負責人組成的評委會對報名選手的資料進行了評審
  • 2015同濟之春音樂會暨第三十屆楓林節閉幕式舉行
    12月30日晚,2015同濟之春音樂會暨第三十屆楓林節閉幕式在一二九禮堂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及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負責老師出席,來自上海各兄弟院校的研究生代表們應邀參加。  在一段回顧視頻之後,校研究生會主席嚴俊對楓林節活動進行了簡要總結。
  • 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三屆上海市大學生...
    中國教育在線訊 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三屆上海市大學生「匯創青春」活動(校賽)頒獎典禮在上海商學院舉行。他對獲獎的師生表示祝賀,並感謝管理學院作為承辦單位給予的大力支持,感謝各二級學院對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和上海賽區複賽的支持。  陳劍峰副校長在總結髮言中回顧了賽事過程和取得的成果。
  • 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花落」浙江傳媒學院
    12月18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浙江省電影家協會、桐鄉市人民政府、浙江傳媒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推優表彰盛典在浙江傳媒學院桐鄉校區舉行。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上海京劇院藝術顧問、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電影集團原董事長任仲倫,中國世界電影學會會長李倩,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浙江省電影局局長葛學斌,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趙曉剛,浙江傳媒學院黨委書記楊立平、校長徐小洲等領導嘉賓,來自全國各地的戲曲電影專家學者、戲曲表演藝術名家等齊聚一堂,共話戲曲電影發展
  • 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閉幕,下一屆依然相約成都
    今(19)日晚,為期兩天的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在成都融創文旅城舉行閉幕盛典。何潔、馮家妹、蔡紫、尹頌、朱婧汐、朱星傑、蘇青、馬蘇、李一桐、張一山、雷恪生等老中青三代演員、藝術家匯集成都,共同見證這場青春的盛典。
  •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社會...
    2020年12月12日,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社會責任論壇」在西安市索菲特人民大廈召開。本次論壇以「變革持續·堅守初心·共謀發展」為主題,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指導,中國MBA聯盟主辦,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專業學位聯合會、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校友公益協會共同承辦。這是首次在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中增設社會責任論壇。
  • 匯聚中國原創力量·CICF第五屆中國國際漫畫節金龍獎頒獎
    匯聚中國原創力量·CICF第五屆中國國際漫畫節金龍獎頒獎 2012-10-01 09:36:29
  •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年會舉行
    電視指南:11月5日—9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 2020 年年會在江西宜春召開。
  • 山藝傳媒學院參加「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
    近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承辦的「2020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在南京開展。
  •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探討新媒體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鬥,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餘所高校的350餘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
  • 第六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 | UFO.WORK深耕6年 賦能城市創新創業發展
    12月12日下午,有「中國創投界奧斯卡」之稱的第六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暨雙12創客節(2020)在鄭州美盛喜來登中原廳開幕。本屆大會由金水區人民政府、天明集團主辦,UFO.WORK承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發改委、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工商聯等12家政府單位亮相大會,支持創業成長。
  • 廣東衛視《國樂大典》獲「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大獎
    在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上廣東衛視《國樂大典》第二季喜獲「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大學生賞析推薦作品」獎!業內知名的行業精英、學界大咖及全國大學生代表出席了「致敬青春——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青春題材電視精品創作論壇」共同探討傳統媒體面臨新形勢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六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第四次理事會在北京舉行
    2017年6月1日,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六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第四次理事大會在北京二十一世紀飯店隆重舉行。會議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副理事長傅高武介紹候選人簡歷第六屆第三次會員大會結束後,緊接著召開了協會第六屆第四次理事會議,會議主要議程為屆中增補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會議應到理事289人,實到242人,符合法定人數。
  • 寧陽學校2015年體育節暨「楓林杯」第六屆田徑運動會盛大開幕啦!
    11月3日,寧陽學校運動場紅旗招展,人頭攢動,鼓號喧天,全校三千餘名師生齊聚於此,舉行盛大的2015年體育節暨「楓林杯」第六屆田徑運動會開幕式。本次運動會將歷時4天,比賽項目多達20餘項,涉及參賽班級共54個,真正體現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競技運動中體驗運動的快樂、讓所有的學生參與體育盛會感受節日快樂的學校體育節宗旨。體育節將持續1個月,後期還將舉辦年級籃球賽、班級拔河比賽等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以豐富師生文化生活、鍛鍊學生健康體質、展現寧陽校園活力。
  • 【紅藍綠·群星閃耀】2015《中國電視好演員》入圍明星介紹(十九)
    主要成就(部分):第十屆首爾國際電視節「亞洲明星大賞」2015亞洲影響力東方盛典「年度電視劇力量」 第二十五屆電視「牡丹獎」 第六屆國劇盛典「年度人物」第六屆國劇盛典「年度媒體特別推薦演員獎」第五屆國劇盛典「年度風雲人物」第四屆樂視影視盛典「年度電視劇港臺最佳男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