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除夕,祝大家平安!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又將迎來春節聯歡晚會!雖然近年來春晚常伴隨著質疑和吐槽,可它依然是,包括小編在內很多人的青春記憶啊!
關於春晚
你的記憶是她?
還是他?
多少關於春節的記憶,都和春晚緊緊聯繫在一起。在那個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吃完團圓飯,一家人圍坐一起看春晚,是那時獨有的年味兒。便是在信息飛速傳播的現在,春晚依然是一代又一代人過年的一道「硬菜」。
1983年,央視春晚首次亮相。李谷一的一首《鄉戀》被喻為中國內地流行歌曲的開山之作。
1984年,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吃麵條》成為央視春晚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品。一隻空碗、一雙筷子、一張臉,足以讓觀眾們的耳朵隔著屏幕都能聽個飽。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張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國心》讓多少海外遊子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1987年,費翔一身紅色燕尾服登場,用《冬天裡的一把火》收割了電視機前無數少女的芳心。
1990年,陳佩斯、朱時茂表演的小品《主角與配角》讓觀眾久看不厭,兩人風格各異的鮮明對比和反襯,令人拍手叫絕,捧腹大笑。
也許你的記憶中還有「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麻辣雞絲」等經典瞬間。(選自19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裝》)
1996年,趙麗蓉、鞏漢林等帶來的小品《打工奇遇》金句頻出,「宮廷玉液酒」「蘿蔔開會」,趙麗蓉老師風趣的唐山口語和精湛的演技,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春晚記憶。懷念趙老師~~
1998年,一首《相約一九九八》成為70、80甚至90後心中最經典的旋律,90後的小編到現在都能跟著哼唱幾句。
1999年,一首《常回家看看》勾起了無數兒女的思家情,不知有多少觀眾淚溼了雙眼。
同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亦為觀眾貢獻眾多金句,「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薅社會主義羊毛」「倪萍就是我夢中情人」……可惜了其中兩位……
2000年,蓄長發的謝霆鋒在春晚舞臺上演唱《今生共相伴》,董潔在節目中扮演新娘,養眼的一幕成為眾多85後男生女生心中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2001年,趙本山、高秀敏、範偉帶來的小品《賣拐》,承包了國人一整年的笑點。
2005年春晚,中國21個平均年齡21歲的聾啞演員將舞蹈《千手觀音》演繹得惟妙惟肖,營造出層出不窮、千變萬化震撼的視覺衝擊力,贏得了全國觀眾「激動、流淚」的評價。
也許
你的春晚記憶還有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當然,說到春晚
你還會想到
剛剛離開的趙忠祥老師
……
對於春晚
你有什麼難忘「回憶」?
快來與我分享
有機會贏取報社新年手帳本
參與接龍 贏手帳
復古款的手帳本
磨砂皮質的手感
印有「中國氣象報社」燙金標誌
你喜歡嗎?
請大家在文末留言,以「我印象最深的xx年的xx」為內容進行接龍,講述你的春晚記憶;也可留言評價今年的春晚節目,點讚數前三名的網友,我們將送出手帳!活動時間截至初六。
舉例
小編先來~~
我印象最深的2014年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讓小編抱緊了身邊的壯實媽……
想得到這本手帳嗎?
快寫出你的春晚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