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在上海,讀的是對外經貿大學,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和純藝的關係算很遠了。
但是現在我已經提交了皇藝的純藝專業申請,還在陸續的準備其他院校純藝專業的申請提交,成了一名準藝術生,我知道漢藝很多同學和我一樣都是不同專業轉去學藝術的,此刻也都在忙碌的準備各種院校提交,或者焦急的等待offer的信息。
很高興在忙完作品集的準備,提交完第一批申請之後,得以間隙和大家分享一個跨專業申請學生的感受。
|本期分享學員|
小高同學
漢藝在讀學員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會展經濟與管理
#1
和你一樣,我父母也不同意我學藝術
父母理解我對藝術的喜愛,但是大學選藝術專業,不可能。
我相信轉專業學藝術的學生裡,有太多和我一樣,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由不得自己,拗不過父母,所以最終沒有選擇藝術專業。
我在高二的時候就告訴家裡我想要學習藝術的想法,但是父母比我更加理性,他們沒有決絕的拒絕我,但是覺得時機不太成熟,不想讓我在國內本科學習藝術,我也沒有特別的堅持,我那時候也有感覺自己的想法確實不是特別成熟,想要學習藝術的想法單純是出於對於藝術的熱愛。
走路帶風到模糊的我
我高考的分數有超一本線,父母想讓我選擇985或者211這樣的院校,但是如果選擇985或者211的話,我的分數不足以支持我任選大城市的院校,父母希望我去讀蘭州大學,畢竟學校口碑和排名都還不錯,但是我堅持要去大城市,不去北京就是上海,因為那樣我的藝術夢實現的可能性會更大一點。
考慮到上海的畫廊和展覽特別多,平時會有更多的機會去看展,我堅持把城市放在院校排名的優先級前面,父母也沒和我爭執太多,最後我就來到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其實當時選擇這個院校還看中的是這個院校的會展經濟與管理是有機會去國外交流的,對我以後出國學習藝術肯定很有幫助。
#2
我在德國一邊看展,一邊考雅思
在去到上海上大學之後,我一直利用課餘時間到處跑,看展逛畫廊,對藝術的熱情絲毫不減。
在這個過程之中,父母也看得出來我的成長,我對這個行業的了解和執著程度讓父母覺得當時高考報志願並不是一時興起,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且對於研究生期間出國學藝術,父母本身沒有對我本科期間學藝術有那麼大的意見,所以父母和父母達成了一種共識吧,研究生要出國學習純藝。
就像當初填報志願時想的那樣,我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學期間也確實獲得了去德國參加了一個學期的交換項目的機會。
德國期間的交流學習
其實在德國交換期間的學業並沒有特別的繁重,對我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抽空逛遍了的德國的畫廊和美術館。除了德國,利用便利我還去到了其他7個歐洲國家,每次到了這些歐洲國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當地的國立美術院、國立美術館去參觀,那段交換經歷對整個歐洲的藝術環境都有了一個最直接的體驗。
遊覽柏林畫廊
我還曾在柏林遇到一個女藝術家,在她的studio與她促膝長談了一整個晚上,關於她的藝術創作,為什麼選擇做藝術等等,也對藝術家這個職業有了更多的認知,也逐漸堅定了自己學習純藝的想法,設計是為人服務的,但是純藝是表達自我,在表達自我的同時去吸引同類的人,給人以共情和療愈,這是我喜歡的東西。
遊覽荷蘭國立美術館
我在德國交換期間不止到處轉轉玩玩,我還把藝術留學很重要的一步給搞定了——語言成績,在德國交換期間,白天除了上課和逛美術館之外,晚上的時間就用了準備雅思考試,所以交換結束的時候,雅思成績也搞定了。
在德國準備雅思考試的我
#3
這份跨界作品集,我用了2年半
從2017年5月開始,我成為漢藝的一名學員,一直到今年11月1日,算起來在漢藝陸陸續續準備了2年半的時間,目前一共有5個項目,雖然皇藝的申請已經提交了,但是我現在還是會繼續保持創作和產出幾個小項目,可能在後面的提交中會用到。
剛開始創作的時候確實會有困難,我本科不是藝術相關的專業,當代藝術理論和藝術史完全不懂,創作不僅要看技術還要看理論,這是我的短板所在,所以還是有一些緊迫感的,我知道我需要藉助外力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彌補。
第一個項目其實算一個實驗項目,畢竟剛接觸作品集和當代藝術,那時候的主題選擇為個人的純粹情緒,其實有一種邊做邊學習邊成長的感覺,從這個項目我開始接觸mindmap、接觸sketchbook、接觸拼貼等等,最後的呈現形式也非常的豐富,有油畫、裝置和行為藝術,從第一個項目的創作過程中,我才算真正的接觸到了作品集創作的各種技法和真實的流程。但慢慢的,從靈感的尋找到發展出思辨,利用藝術媒介去展現自己的思辨,這些都在後面的項目創作之中逐漸的建立起來。
暑期在漢藝的學習照
整個作品集的創作中也會遇到困難,在關於地鐵人群關係的一個項目中從項目開題到後面項目落成期間,我對項目的認知的變化非常大,從主體到項目使用的材質和表現形式上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讓我開始懷疑我的這個主題還能進行下去嗎?
但轉念一想,人總是處在動態成長當中,項目真真實實在這,但人的觀念很能力都是發展的,要學會調節自己觀念的發展和項目主題發展方向的關係,我可能做到後面對原來的靈感不是特別滿意了,順勢而為加入最近的思考和想要探討的東西,去做在發展,保持真誠的去完成了那個項目,達到內心和項目呈現的統一和真實就可以了。
在這期間,漢藝的老師也對我幫助很大,L.X老師很像學生的朋友,會讓你很真誠的想和他交流你的想法,他很強調學生擁有自己非常強的主張,而老師做的是一種引導,是一種順水推舟的感覺。
夏令營期間我的項目
我的整個作品集創作過程基本上都是線上授課的方式,非常的方便,但是我在暑期的時候也有跑到北京自己租房子,參加北京線下的夏令營活動,雖然北京早高峰地鐵的擁擠程度非常恐怖,但夏令營給我帶來的收穫讓我心甘情願每天擠地鐵。
在暑期的「非理性回歸」夏令營當中認識了很多有話聊的小夥伴,畢竟自己在學校裡面對的都是商科的同學,再者我覺得有時候特別需要一段時間高密度的輸入和輸出來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和創作效率,非常喜歡這種形式。
夏令營我們營的小夥伴
目標院校裡現在只有皇藝提交了申請,接下來還是切爾西、聖馬丁和UCL,雖然是商科跨專業,但這兩年多的時間也算邁入了藝術專業領域,完成了工作量蠻大的純藝專業作品集。
接下來就是等待檢驗成果的時刻,希望我,也希望和我在漢藝每一個一同奮鬥的小夥伴,都能嘗到努力的甜頭。
專業跨的再遠,漢藝幫你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