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力度偏弱 難合眾意被罵上熱搜

2020-12-23 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21日晚,美國國會參議院以92:6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當天稍早前在眾議院投票通過的最新一輪經濟救助法案,包括9000億美元的新冠肺炎疫情救助法案,以及1.4萬億美元用於2021年度的政府財政基金。該最新經濟救助法案將被提交給總統川普,他籤字後即將生效。這標誌著一場鏖戰數月的兩黨爭鬥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而美國民眾的反應更加激烈,在社交媒體上,新一輪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各類諷刺圖片和漫畫層出不窮,反映出人們普遍認為紓困力度偏弱,不足以應對當前的民生災難。

△《華爾街日報》報導,新一輪新冠疫情紓困法案將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進行最後表決

紓困力度引發爭議

在投票前一天的12月20日晚間,美國國會議員已就規模約9000億美元的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達成最終協議,歷經持續數月的僵局後,國會終於批准向家庭、企業、學校提供新的援助,將直接為許多美國人提供600美元的一次性支票支付、每周300美元的額外聯邦失業補助,以及針對學校、疫苗分發和小企業的資金支持。

在直接支付方面,相比今年3月通過的《關懷法案》,此次的一次性支付力度偏弱。其中,政府將為每個成人和兒童提供600美元的刺激性支票,低於此前1200美元的力度,這意味著一個四口之家只能獲得2400美元的一次性補助。此外,2019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的個人以及夫妻雙方收入超過15萬美元的家庭,所獲得的支付將逐漸減少。

在失業補助方面,國會延長了聯邦額外失業補助的期限,將在未來11周內每周補助300美元,力度低於《關懷法案》中規定的每周600美元。此外,國會還延長了另外兩個失業補助項目,包括將一項針對合同工、臨時工的失業補助計劃延長11周。後兩個失業補助項目旨在讓更廣泛的人群有資格獲得失業補助並延長期限,避免這些失業者墜入「紓困懸崖」。

在企業補助方面,紓困法案將為航空公司提供150億美元的薪資支持。更重要的是,大約2800億美元將被用於小企業薪資保護計劃,佔該法案分配給小企業逾3000億美元補助中的大部分份額。不過,該計劃此前實施情況並不理想,還因存在設計缺陷導致濫用。此外,影院經營者和小型演出場所業主將有資格獲得總計150億美元的補助。

在其他資金支持領域,學校將獲得820億美元補助,100億美元將用於兒童保育工作,250億美元用於租金支持以及延長暫緩驅逐令,130億美元用於食品券和兒童營養福利,逾500億美元用於新冠疫苗分發、檢測和追蹤工作,以及針對提供帶薪休假企業的18億美元稅收抵免。但在一些觀察人士看來,這樣的資金支持力度,相比疫情造成的實際資金缺口,仍有不小差距。

△有美國網民說:「我們是世界的恥辱和笑柄。」

法案被罵上了熱搜

對於紓困力度不足的爭議,同為民主黨人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表示,當前疫情形勢嚴峻,新一輪紓困法案將為美國人提供急需的救助,但這遠遠不夠。未來,民主黨人將進一步推動新的方案出爐。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麥康奈爾也表示,法案並不完美,他承諾將出臺更多紓困措施。

相比政治人物對於紓困力度的謹慎保留態度,美國民眾的反應顯然更加激烈。在社交媒體推特上,#StimulusChecks(刺激支票)成為熱搜,許多網民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揶揄紓困法案的支付力度嚴重不足。

有網民稱:「國會議員給自己發了9個月13萬美元的全額工資,而他們卻在爭論,要不要給每個美國人發600美元,還是他們(納稅人)自己的錢。」還有網民說:「我們是世界的恥辱和笑柄——600美元的刺激性支票在社交媒體上收效甚微。」

甚至有人諷刺道,「這就是你的刺激支票」,配圖是一塊比指尖還小的蛋糕。除此之外,從兩粒狗糧、超薄的麵包片,到漢堡包屑和乞討者碗裡的食物殘渣,各類諷刺圖片和漫畫層出不窮,進而引發了社交媒體上一輪又一輪的自嘲式狂歡。

分析認為,作為全球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國家,美國民眾受到的衝擊自然位居全球前列,但半年多以來,國會兩黨在紓困談判上拖拖拉拉,導致美國一直未能出臺新一輪紓困法案,令許多人直接面臨「紓困斷崖」的危險。如今終於等來了紓困法案,可其中最受關注的一次性支付和額外失業補助全被腰斬,令許多人大失所望,因此在社交媒體上將它罵上了熱搜。

其中,美國的失業者應該是最憤怒的一群人。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增加至88.5萬人,創下3個月來最高水平。就業形勢急轉直下,經濟學家奔走疾呼,美聯儲屢次相勸,最終的結果卻是紓困力度越來越弱,令許多人大呼不解。當然,也有人試圖從經濟學角度說明紓困的難度和弊端,但這些聲音還是被關於民生的擔憂給淹沒了。

或許,更令普通民眾難以接受的是,疫情的苦果主要都由弱勢群體承受了。據美國稅收公平協會和美國政策研究所此前發布的報告,美國富豪在疫情期間財富水平大幅上漲,現有的651名十億美元級富豪的財富總和,從3月18日的2.95萬億美元上漲到12月7日的4.01萬億美元,增長超過1萬億美元,漲幅超過36%。報告同時顯示,美國財富金字塔底端50%的人口掌握的財富總和僅為2.1萬億美元,約為十億美元級富豪財富總和的二分之一。

關於這651名十億美元級富豪財富井噴的報導,一直被不少網民廣泛引用,並被用於和窮人為了幾百美元掙扎的現實做對比。了解這樣的對比後,便不難理解為何「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紓困法案,最終卻被罵上了熱搜。就連不少民主共和兩黨的重要人物,也都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紓困力度不達標,他們正各自醞釀未來的修補措施。

△有美國網民發文稱,「這就是你的刺激支票」,配圖是一塊比指尖還小的蛋糕

談判進程引發各界不滿

本次投票前,美國國會兩黨12月20日已就總額約9000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達成一致,當天還就一項總額約1.4萬億美元的2021財年(始於2020年10月1日)預算案達成一致,為國會就兩項法案合併投票鋪平道路。

12月20日晚間,美國國會通過了向聯邦政府延長撥款24小時的法案,為21日就上述紓困法案以及更大範圍的全年支出法案投票鋪平道路。由於紓困法案與年度支出法案「綁定」,美國國會近期投票通過多項臨時撥款法案,旨在向聯邦政府提供資金,避免政府「關門」,為爭議不斷的紓困法案談判贏得時間。

新冠疫情肆虐美國之際,已經拖延數月的紓困法案本應早點出臺,一些國會領導人希望能在上周將紓困法案附在2021財年支出法案中合併通過,但由於紓困談判在12月18日出現卡殼,國會只好在當日晚間緊急通過了一項為期兩天的臨時性支出法案,避免午夜後聯邦政府「關門」,從而為紓困談判「續命」。

此前的12月11日,美國國會同樣是在當日午夜最後期限到來前,通過了向聯邦政府提供一周臨時性撥款的法案,以避免政府「關門」。雖然兩黨議員一直堅稱紓困法案將很快出臺,但這樣臨時變卦的情況反覆出現,導致與之「綁定」的全年支出法案無法通過,只能用臨時性支出法案不斷救急,引發很大爭議。

由於就業形勢出現惡化,來自資本市場、經濟學界、企業界、公共衛生界的壓力,與民眾的呼聲一道,在剛剛過去的兩周逼迫國會議員儘快達成妥協。路透社分析稱,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刷新歷史紀錄,國會兩黨議員已經普遍感受到了各界壓力,必須抓緊通過新一輪紓困法案,結束數月來「互相指責」和「無所作為」的狀態。許多議員已經表示,疫情惡化意味著法案難產已不可接受。

除了各界壓力,對於政治利益的算計,也給兩黨議員施加了巨大壓力。兩黨領導人擔心,如果再不採取行動的話,會拖累1月5日喬治亞州的參議員席位選舉,此次特別選舉事關共和黨能否在未來兩年保住參議院多數黨地位。(總臺記者 顧鄉)

(編輯 陳昱帆)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力度偏弱 難合眾意被罵上熱搜
    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而美國民眾的反應更加激烈,在社交媒體上,新一輪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各類諷刺圖片和漫畫層出不窮,反映出人們普遍認為紓困力度偏弱,不足以應對當前的民生災難。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山大
    而美國民眾的反應更加激烈,在社交媒體上,新一輪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各類諷刺圖片和漫畫層出不窮,反映出人們普遍認為紓困力度偏弱,不足以應對當前的民生災難。 法案被罵上了熱搜 對於紓困力度不足的爭議,同為民主黨人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表示,當前疫情形勢嚴峻,新一輪紓困法案將為美國人提供急需的救助,但這遠遠不夠。未來,民主黨人將進一步推動新的方案出爐。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信心創四個月新低,紓困法案再...
    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4%,但仍低於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分析認為,美國近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新一輪紓困法案出臺太慢、財政刺激力度有限,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第四季度GDP反彈難以為繼。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信心創四個月新低 紓困法案再迎變數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信心創四個月新低,紓困法案再迎變數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4%,但仍低於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申請失業金人數飆升 「紓困斷崖...
    分析認為,隨著近來出爐的一系列勞動力市場數據普遍表現不佳,美國國會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如果年底前無法出臺新一輪紓困法案,「紓困斷崖」可能造成的經濟和民生後果將會非常可怕。  對市場來說,投資者普遍希望一系列表現不佳的就業數據,能對國會議員形成壓力,從而推動新一輪紓困措施儘快出臺。此外,市場也在關注央行的動向,美聯儲官員將在12月開會,屆時可能傾向於加大力度支持經濟,他們的舉措可能包括承諾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還可能將資產購買計劃儘量向較長期證券傾斜,以努力控制長期利率。
  • 紓困法案又談崩了!美國經濟再遭打擊
    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紓困法案又談崩了!美國經濟再遭打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9月10日,由共和黨提出的新版經濟刺激法案在美國國會參議院闖關失敗,令11月3日大選前無法出臺新一輪疫情紓困措施的可能性大增,不僅給美國經濟復甦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令企業裁員、失業補助、驅逐房客等問題更加嚴峻。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斷崖」不可承受 兩黨談判艱難...
    當地時間12月9日,正努力就新一輪紓困計劃達成妥協的兩黨議員小組,敲定了一項規模達9080億美元法案的主體框架。不過,兩黨領導人仍在企業責任保護以及州和地方的援助問題上爭論不休。儘管如此,由於各界對美國經濟的悲觀預測日漸增多,對於「紓困斷崖」的擔心,正逼迫著兩黨議員加快腳步,儘快推出新一輪紓困法案。  紓困計劃部分細節敲定  美國股市12月9日收低,從歷史高位回落,因投資者對新一輪紓困計劃磋商進展感到失望,且部分科技股下跌造成額外拖累。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申請失業金人數飆升 「紓困斷崖」恐慌來襲
    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申請失業金人數飆升 「紓困斷崖」恐慌來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意外飆升至85.3萬人,相比此前一周多出了13.7萬人,遠多於市場預期,為9月以來最高水平,表明為遏制新冠疫情而擴大實施的限制措施,可能掀起新一輪失業潮。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攻防戰再度開打 大批失業者恐墜...
    姆努欽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11月20日討論了這一策略,標誌著川普政府在大選後首次在紓困法案上有所行動。報導稱,麥康奈爾支持姆努欽的建議,同意將分配給美聯儲貸款擔保、小企業救助和其他抗疫計劃的資金中尚未使用的部分利用起來。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斷崖」不可承受 兩黨談判艱難前行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斷崖」不可承受 兩黨談判艱難前行當地時間12月9日,正努力就新一輪紓困計劃達成妥協的兩黨議員小組,敲定了一項規模達9080億美元法案的主體框架。不過,兩黨領導人仍在企業責任保護以及州和地方的援助問題上爭論不休。
  • 9000億美元經濟紓困法案並不能根治美國疫情
    兩黨達成的經濟刺激法案只是權宜之計,並不是根治美國疫情的藥方。12月20日,美國國會兩黨終於就9,000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達成協議,這是自3月兩院通過了2.2萬億美元的救助法案之後達成的第一項經濟刺激計劃。兩黨擬在21日對該協議進行程序性投票,且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需要對該法案籤字,方能使其正式生效。
  •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動用特權,赦免15人!並炮轟紓困法案...
    (二)川普拒絕新紓困法案 相比特赦,外界更為關注美國新疫情紓困法案,因為這直接關係美國經濟能否渡過難關。 當地時間20日,美國國會已就新冠疫情紓困刺激法案達成協議,涉及美國企業和個人的經濟救助,並覆蓋向其它國家提供新冠疫苗的資金來源。 在直接支付方面,相比今年3月通過的《關懷法案》,本次法案的一次性支付力度偏弱。
  • 北美觀察丨美國紓困法案立法亂象引發「十萬個為什麼」
    美國多項經濟紓困措施將於年底到期,失業者生活困難,很多企業舉步維艱,政府也面臨關門的風險,因此,最新一輪紓困法案備受關注。當地時間21日晚,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在萬眾期待下通過了一項經濟救助法案,包括9000億美元的紓困計劃和1.4萬億美元政府撥款法案,讓失業人群暫時鬆了一口氣,也挽救了即將關門的政府。
  • 美國人命值600?川普駁回紓困法案:不好意思,美國人一文不值
    12月22日,據法新社報導,川普拒絕籤署國會提交的紓困法案。據報導川普要求國會修改法案,並聲稱這是「恥辱」。實際上,在這9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中,包括了每周300美元的失業補助,大部分美國民眾將獲得每人600美元的補助,其他還包括對遭疫情打擊嚴重的行業,比如餐館、影院等進行補助以及為學校發放補助和疫苗資金。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凜冬將至,股市獨舞
    美國銀行財富管理公司投資總監比爾·諾西表示:「從10月下旬最近一次觸及低位開始,到12月第一周,我們不斷突破上行,因為期待疫苗即將獲批,並開始分發。我們已經看到,這個消息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消化並推動市場上漲。」與此同時,投資者也在押注新一輪紓困措施即將出臺。
  • 美國紓困法案立法亂象引發「十萬個為什麼」
    北美觀察丨美國紓困法案立法亂象引發「十萬個為什麼」  美國多項經濟紓困措施將於年底到期,失業者生活困難,很多企業舉步維艱,政府也面臨關門的風險,因此,最新一輪紓困法案備受關注。當地時間21日晚,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在萬眾期待下通過了一項經濟救助法案,包括9000億美元的紓困計劃和1.4萬億美元政府撥款法案,讓失業人群暫時鬆了一口氣,也挽救了即將關門的政府。然而,比起法案的內容,法案通過期間所遭遇的重重阻礙以及其背後的利益關係更加耐人尋味,法案審核通過期間的插曲也揭開了美國國會混亂立法過程的一角。
  • 美國新一輪「紓困法案」再次「夭折」
    新一輪「紓困法案」再次「夭折」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經濟一度「停擺」。疫情之下,工廠企業大規模倒閉,大量工人失業……美國政府為緩解中小企業及失業人員的經濟壓力,提出了「紓困法案」。
  • 北美觀察丨一系列援助救濟措施即將到期 美國「紓困斷崖」後果嚴重
    在外界寄予厚望的情況下,如果這一次國會仍未能出臺新版紓困法案,導致出現「紓困斷崖」,將可能產生大批失業者領不到任何救濟、租戶被驅逐出家門、學生貸款償付壓力陡增等後果,不僅重創數以百萬計美國人的生計,更可能令美國經濟陷入新的衰退。
  • 川普終於同意籤署疫情紓困法案,今晚美股和美元會怎麼走
    艱難談判多日後,美國疫情紓困法案終於「靴子」落地。  當地時間27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份新冠疫情紓困法案。此外,他還籤署了政府撥款法案,避免聯邦政府「關門」。  因市場對紓困法案出臺早有預期,業內預計此舉對金融市場影響不大,但對美國經濟有很大幫助。  出爾反爾?
  • 遲到的美國紓困法案還能成為「隧道盡頭的光」嗎?
    而美國此前頒布的多項救濟計劃也將在12月底到期,在疫情中艱難求生的數千萬美國民眾可能又將陷入困境。 新一輪「紓困法案」再次「夭折」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經濟一度「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