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昨天在家,看了一部韓國新片:《特工》。講述南韓北韓的一段間諜往事,拍得極其好!豆瓣評分8.0。
這些年來,韓國電影佳作頻頻,《計程車司機》、《鋼鐵雨》、《偉大而隱秘》等等,太多太多……而回看我們的電影呢?乏善可陳!
為何會如此呢?這跟律師也有什麼關係呢?
本文2473字,分文三個部分:
01 成也明星,敗也明星
02 價格的硬傷(便宜不代表低廉)
03 律師費是越高越好嗎?
25年前,那是1993年。
那一年香港拍的電影一共有242部!順便說幾部的名字,都會讓你勾起你無限回憶與回味:
明星扎堆的《東成西就》;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逃學威龍3》;劉德華《偷天換日》、《超級學校霸王》、劉青雲《新不了情》、成龍《城市獵人》、《重案組》、李連杰的《方世玉》、《方世玉續集》、《黃飛鴻3獅王爭霸》、《倚天屠龍記》……
那一年,僅王晶都拍了9部電影。再過了9年,2002年,劉偉強、麥兆輝聯袂拍了《無間道》,以此經典,作為絕響。此後,香港電影輝煌不再。
為何如此?
香港電影的凋零,與如今的律師業的興衰又有何關係?
▲ 《東成西就》
01
成也明星,敗也明星
對明星自身而言,片酬多少才合理呢?廢話,當然是越多越好!多當然好,吸引無數人才蜂湧而來,締造香港電影的輝煌。但敗也敗在這個越多越好的片酬上:他成了一個壁壘,保護了不思進取的老人,妨礙了新的優秀人才的進入。
我檢索了一下數據:
1992年《經濟世界》第九期,分析了香港明星的片酬:成龍800萬,周星馳300~800萬,許冠文500萬,周潤發400萬,張國榮400萬,洪金寶400萬,劉德華300萬,李連杰180~200萬;
▲ 91-93年香港男演員片酬
▲ 91-93年香港女演員片酬
1993年《香港周刊》新的數據,就有了變化:成龍2000萬,周星馳1200萬,劉德華800萬,張國榮450萬;
往後,明星的片酬逐年上升,到2000年的時候,成龍的最高片酬已經是2.1億,李連杰8000萬,周潤發4000萬、周星馳1500萬、劉德華1200萬、梁朝偉700萬。
明星的成本越來越高,第一變化就來了:每年拍的電影數量就會減少,項目減少,老人都安置不過來,誰還用新人呢?第二呢?投資人而言,投資就會趨於保守,也就是只願意有票房保障的明星和導演,其他新人,基本很難有機會入場。
即使你這個導演,天縱奇才,但你也請不起明星啊,怎麼辦?拍電影的成本一高,壁壘就會越高。更多優秀的演員、導演、美術只能站在這個市場的門口,彷徨無措,這個行業缺乏新的東西流入,舊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固化、保守。
貴,是明星是一個好事,但對整個行業而言,不見得是一個好事。一旦踏入這個保護的怪圈,不只香港電影,什麼行業都得凋零!
▲ 當年港臺明星片酬報導
02
價格的硬傷(便宜不代表低廉)
為什麼如今大陸的電影稀爛?不只怪審查制度,也在我們這種明星片酬體系上。如今的片酬是多少?
範冰冰的每部電影的片酬是1億,陳坤、楊洋、吳亦凡都是1億,小鮮肉鹿晗的甚至1.2億。你看看這種明星價格,第一誰有錢可以多拍幾部?第二普通的導演有機會嗎?第三他們自己,會不會驕傲起來?第四你為了保證投資回報,你會不選明星,選新人嗎?
為什麼如今的韓國電影蒸蒸日上?甩了我們好幾條大街?其實片酬體系也是關鍵,2014年《來自星星的你》火得一塌糊塗,主演金秀賢全集片酬,《太陽的後裔》那個宋仲基,全集片酬不過800萬。
電影《特工》的黃政民的片酬多少?2億韓元,人民幣不過122萬!小鮮肉朱智勳多少錢?還沒有超過100萬!
合理的酬勞意味著什麼?可以容納更多的人才數量,可以有效激勵人才的競爭,可以鼓勵越來越多的新人去創作,韓國的電影肯定會繁榮起來。
▲ 韓國明星片酬(幣值為韓元)
▲ 我除了《來自星星的你》,
還有傳世電影《隱秘而偉大》,
卻為何不如鹿晗的1/20?
03
律師費是越高越好嗎?
對於律師個人而言,當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持續越多越好,結果會是什麼呢?就會面臨香港電影的問題:
頂層的律師收入越來越高,底層的會越來越少,然後漸漸被淘汰出局,而其他想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機會也會越來越少。慢慢的,這個行業就會被自己的高價所啃噬,漸漸凋零。
不說如此宏觀,說一件小事情。前段時間,遇到一個剛剛如何1年的律師,問他的希望,他希望明年就可以買一套房,外加一個寶馬車。這希望當然好。
他一心求大案,案子小的不想做,案子太複雜的卻也做不了,平常的親朋好友的諮詢,因為無費可收,也顯得很不耐煩,微信籤名還像模像樣寫一個:謝絕免費諮詢。
然後我問他一個問題:你做過多少過案子?經驗如何?他回答:也做了二三十件了!好吧,就這樣的,我看不出他有什麼理由可以收高的律師費,除了忽悠!
▲ 左側的韓國小鮮肉朱智勳片酬不過100萬
今年七月,與張青松大律師一起行走歐洲,在荷蘭風車村的時候,大家提到過如何提高律師收費的問題,張大律師悠悠回答:
做律師,別只顧看客戶可以出多少錢,而要先看自己值那麼多錢。
而且,別忘記了,給錢的客戶從來都不會傻:如果大家都把價格抬高的話,結果是什麼?他們選律師,既然都是高價,那他們一定是選擇有市場經驗的(就像如今中國電影選有票房保障的明星)的明星律師。
那給普通的律師的機會就會減少,越來越多的優秀年輕人,就會彷徨在高價的門檻上,進退失據,不知所措。然後,眼睜睜看著大律師們收費越來越高,而自己案子越來越少,更痛苦的是,技藝沒有得到充分的實踐淬鍊。
你說,那時候,對這個行業是好是壞呢?畢竟市場能夠給的錢,不是無限的,而我們這個行業的繁榮與輝煌,一定是需要更多更多的優秀的青年律師進入的。
而且,別看美國的律師收入多少,這個幾乎沒有可比性:沒有好萊塢的成熟商業機制,卻拿好萊塢明星的片酬與中國的比,就會失去了意義。何況,大部分的美國律師收入還不如很多中國律師呢!
這是一個美好的職業,
勤勞就會有幸福的生活,
但別把這個當成了一夜暴富的神話之路。
畢竟,律師輝煌來之不易,
還是要且行且珍惜。
你想知道歐洲律師是如何收費的嗎?
他們的收費算很高嗎?
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是什麼?
來吧,與國內精英律師同行,
遠赴歐洲,與歐洲頂級同行坐而論道!
掃碼參加:
第三屆中歐律師高峰論壇,
(時間11月初,會場海牙國際法庭)
— 往期回顧 —
為什麼,做律師越久越容易憤怒?
5大關鍵策略,能讓律所快速實現盈利?
青年律師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2018年,法律界最被期待的論壇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