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家裡這3個地方很亂,孩子就可能越聰明

2020-12-28 梅媽育兒心經

文字/梅媽

編輯/梅媽

沒孩子的家庭,家裡總是整整齊齊,但是當父母迎接小生命之後,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將是五花八門,只有更亂沒有最亂。

很多父母腦子裡一回憶,總能想起來孩子玩玩具家裡亂糟糟的樣子。

但其實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證明孩子越聰明。

家裡的這三個地方很亂,就代表孩子可能很聰明:

臥室亂糟糟孩子玩起來是不分時間地點的,所以即使是睡覺的地方也不過是孩子的另一個玩耍地點。

尤其是孩子睡覺以前,他們並不會像成年人一樣洗漱完畢乖乖躺著準備睡覺,反而他們會帶著心愛的玩具從起居室玩到洗手間,再玩到臥室,而這樣臥室出現亂糟糟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桌面東西亂堆對於成年人來說,桌面是學習或者辦公的地方,因此他們會收拾得整整齊齊。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希望桌面鋪滿學習用品,這樣只要自己需要隨時可以找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如果父母幫忙收拾乾淨,那麼孩子還會因為找不到東西就非常著急。

玩具房裡到處都是玩具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玩的開心,會特地為孩子設置一間玩具房,而有了這個房間以後,孩子就會肆無忌憚在玩具房裡玩耍,創造。

因不論父母如何收拾,只要三秒鐘,孩子立馬可以讓房間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亂成一團。

其實別看桌面很亂,但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所在。別看臥室玩具房裡非常亂,但是孩子能夠在其中創造,擴展自己的思維。但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其實父母也應該做好引導工作,讓孩子能夠自覺收拾乾淨。

父母可以採用這三個方式:

與孩子約法三章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好習慣的,所以這時候父母應該要跟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在指定的地方玩耍,給孩子制定一定規矩,這樣孩子就能更好地培養好習慣。

比如父母可以讓孩子在玩完玩具之後自覺歸位,玩具只能在房間玩耍不能在客廳餐桌到處亂放。只有父母跟孩子約法三章,那麼孩子才能在規則的界限內更好地玩耍。

嘗試跟孩子一起整理收納有些時候孩子或許沒有很好的收納整理能力,因此在收納的初期父母可以幫助孩子一起進行整理收納,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要告訴孩子主動給玩具分類整理,並且一一貼上標籤。

而對於書籍的整理應該要放在書架上,積木類玩具應該放在玩具盒子裡。父母只有慢慢引導孩子進行整理收納,那麼孩子才能培養其意識,進而更好地分門別類整理好玩具。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在培養孩子收納整理能力的時候,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嫌棄孩子的速度就幫助孩子完成,但這樣的行為其實不利於孩子。

父母陪伴孩子收納整理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培養自主獨立意識,因此父母應該要耐心點,讓孩子能夠慢慢地有條不紊地完成這件事。

而在最開始,父母也許會非常著急,看到孩子放錯東西看到孩子速度非常慢,但父母應該要等孩子整理好之後再進行教育批評,這樣才能讓孩子的積極性更高。

孩子玩耍是天性,他們能夠通過玩一些益智類活動進而讓自己的大腦得到開發。但是在玩耍的過程中,父母應該要學會讓孩子學會收納整理家裡,不要把家裡弄得亂糟糟。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直言: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家裡這幾個地方越雜亂,孩子可能越聰明。具體分為三個位置,媽媽們可以仔細觀察。這三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哦!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 這3個地方越亂的孩子,大腦越發達?
    哈佛研究發現:房間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 哈佛大學也曾針對幼兒大腦發展做出過一系列研究,結果發現:處於幼兒時期的孩子接觸外界刺激對大腦的開發以及智力的提升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於那些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德國科學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家長別瞎勤快
    然而德國科學家卻表示:如果家裡這三個地方越亂,其實暗示了這個孩子越聰明,家長可別瞎勤快! 原來,這個來自德國的科研團隊經過研究後表示,凌亂的環境會使得人在看待問題的時候,思維更加清晰,因此,如果房間裡面有三處地方是比較凌亂的,那麼非但不會不好,甚至還有利於人的大腦發育。
  • 歐洲科學家:家裡3個地方越凌亂,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別太勤快
    很多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家中簡直可以被稱為是一個「破壞機」,前1秒剛剛整理好的屋子,不出5秒孩子就能重新翻個底兒朝天。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頗為頭疼。鄰居家小天是個剛滿5歲的小男孩,幾乎每天都能把家裡搞得亂糟糟,小天的媽媽每天下班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家裡,這也讓小天的媽媽每天都很頭大,幾乎每天都能傳出小天媽媽「咆哮」小天的聲音。鄰居張奶奶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笑著說「你們看吧,小天這孩子以後聰明著呢!」
  • 哈佛大學教授:家裡的房間越亂,孩子越聰明?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
    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得出一個結論:家裡的房間越亂,說明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越高,也就是說孩子越聰明。而在大人眼中,家裡亂是不能忍受的。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房間凌亂和髒亂邋遢是兩回事,父母要能分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幼兒階段若能接觸到更多的事物,那麼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會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對於8歲之前的兒童來說,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還尚未完全。
  • 家裡這三個地方越「凌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別瞎勤快
    前言:我們成年人的世界就需要守規則,而孩子在剛接觸這個社會時,根本不懂得大人所謂的規則,孩子有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行為規則,在父母的眼中則是很混亂。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他們也慢慢學會守規則,但孩子在小時候,家裡要是這三個地方很亂的話,這孩子長大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有關兒童智商的問題,並不完全由父母遺傳因素決定,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從小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麻省理工最新研究顯示:兒童大腦發育的最好方式不是通過閱讀,而是通過親子遊戲!家長們普遍都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讓孩子閱讀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就能讓孩子更加的聰明。話雖如此,但是這種方式卻對年幼的孩子是不合適的,強迫他們讀書反而會產生反作用。所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也正是推翻了這個錯誤的觀點,結果表明,想讓孩子大腦發育良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遊戲至關重要。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在初中前就定型了
    從上幼兒園開始,各種有益智力開發的可能和活動統統安排。這種培養培養方式一直延續到18歲,甚至更久。所以,對於現在很多家庭來說,能夠培養出一個聰明伶俐、善良可愛的孩子就是他們最大的目標。但是,培養孩子也要抓住關鍵時機,盲目的培養只會浪費金錢和孩子的精力,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 「孩子房間太亂了」,你眼中的凌亂無序,可能是孩子創造力的開始
    周女士跟閨蜜吐槽孩子經常把家裡弄亂,往往剛收拾好的玩具,學習用品,不到一分鐘就又被孩子從箱子裡倒出來,滿地都是。夫妻倆是非常愛乾淨的人,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收拾屋子,難免筋疲力盡。 雖然孩子也答應不再弄亂,但是行動上卻沒什麼起色。閨蜜說:「你這算什麼啊?看看我家的。」
  • 有孩子的家怎麼才能不亂 這9個小妙招值得好好收藏
    自從有了小寶貝,家裡變得更熱鬧了。然而當孩子,會走會跑以後,想要保持家裡的日常整潔,似乎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以下9個小妙招,讓有娃的家庭也可以在最大程度地保持乾淨整潔。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可以說,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哈佛研究表明: 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1、「腹有詩書氣自華」 氣質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長都想培養孩子高貴的氣質
  • 3個娃,家裡一點不亂?照搬這位媽媽的辦法,每天減少家務量!
    其實呢,做家務這件事,也是有「捷徑」的,掌握對的方法,每天輕鬆省出 2 個小時不是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會走捷徑的日本媽媽——翔子,她家裡有 8 位成員:1 個老公、3 個娃、2 只狗,還有 1 只寵物兔。
  • 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閱讀」並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
    閱讀可以刺激大腦發育這件事,似乎已經成為家長們的共識。為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些父母在媽媽懷孕時就給孩子讀繪本,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閱讀並不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唯一的最佳方法。而且兩部分的灰質體積越大,表明孩子就越聰明。重要的是這兩個部分的灰質體積和孩子每周玩遊戲的時間是成正比的。相應的就是說寶寶玩遊戲的時間長,灰質體積就會大。
  • 幼兒園老師坦言:高智商的孩子3歲前會有4個特徵,有的越早越聰明
    所以父母要留意孩子小時候聰明的表現,針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早期的早教引導。有一次跟在幼兒園當老師的大學同學聊起這件事,她告訴我:「根本不用擔心,有很多孩子小時候就很聰明,而且大部分3歲前就會有4個特徵,而且有的越早越聰明,家長只要稍微加以引導就可以了。」
  •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睿智,出類拔萃。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會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6歲前要多玩「腦力」遊戲根據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全盛期。雖然新生兒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腦重只有成年人的1/4,但隨後會以驚人的速度快速發育,3歲時,就會達到成人的85%,6歲前就能達到成人的95%。
  • 孩子不想讀書,父母要帶她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好用百倍
    「據我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目前約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厭學心裡」 這樣的數據說明了什麼,現在100個孩子裡有70個孩子都是厭學的,作為父母看到這樣的數據心頭一緊,因為作為家長最在乎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了。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整亂,說明孩子智力越高,家長不要隨意整理
    日常生活中,總是能聽到身邊有孩子的人抱怨,家裡被孩子搗鼓得亂七八糟,沒有整齊的時候。家裡如果有客人拜訪,寶媽寶爸一般會提前告知一句:別嫌棄,我家亂得不是樣子。孩子似乎成了「搗亂」的代言詞,事實也是如此,孩子在哪裡,哪裡就會亂糟糟。孩子對世界充滿探知欲,他們的好奇心要比成人重很多。
  • 讓孩子看電視學說話?孩子可能學了個寂寞
    0-3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如果有較多機會與真人互動、說話,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充分開發;而與人交流的內容越少、時間越晚,語言能力的開發就會越不充分。 這也是為什麼遠離人類社會的孩子長大後再學人類語言就特別困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