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2020-12-24 大聖媽媽歸來

如果孩子是有形狀的,那一定是不規則的,孩子剛生下來對世界特別陌生,他們有著豐富的想像力並且不受世界規則的約束,從不會循規蹈矩、墨守成規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就不會墨守成規,他們的小腦瓜裡裝著無數想像力,並且不受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大人眼裡,孩子就像一個小惡魔,走到哪裡哪裡就凌亂不堪,尤其是0-6歲的孩子,弄亂也就算了,還不讓人幫忙收拾。

多數家長這種時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家裡這3個地方「亂」,可能代表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太勤快了。

1、孩子的桌面「亂」

父母把孩子當寶貝,感覺自己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的學習習慣不一樣,有的學生學習書桌上收拾得特別乾淨,書本作業擺放齊整,有的孩子卻隨手將學習資料擺放在桌子上,收拾好之後還是又回到亂亂的樣子。

家長覺得物品整理的規律整潔,看上去會比較賞心悅目,東西有規律的擺放,比較容易找到,但是東西是媽媽整理的,孩子沒有參與整理,整理還不如不整理,原因每次幫孩子整理完之後,孩子總說我的東西找不到了,原來看似亂糟糟的桌面,想找什麼東西一眼就能找到,收拾整理之後反而找不到了,媽媽有種出力不討好的感覺,脾氣暴躁的家長這時一定會和孩子吵起來。

愛因斯坦有句很奇特的名言,對那些勸他收拾書桌的人說:「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的大腦,那麼,空桌子又意味著什麼呢?「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擁有凌亂桌面的人更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而桌面井井有條的人比較守規矩,不太喜歡冒險嘗試新鮮事物。

從大部分研究得出結論,桌面亂的孩子創新能力比較強,守規矩的孩子聽從指揮,有的孩子有些不太聽話,不會隨波逐流,有自己的見解,有比較強的領導能力。

2、孩子的玩具「亂」

家裡的小寶貝,在玩玩具時,地上床上桌子上到處都是,媽媽不停地收拾,整理的速度趕不上寶寶扔的速度,乾脆徹底放棄,或者等孩子睡了再收拾。

家長可以買幾個收納包將孩子的不同類型的玩具分類放在一起,例如說布類、電子類、塑料玩具類、積木類等等,等孩子玩起來會全部打亂玩,有時在床上,有時在地上,隨便玩耍

家長會發現孩子有個特點,孩子正玩得開心時,幫孩子整理好後,她反而會不玩了,打擾了孩子的興致,索性家長也不收拾了。看著滿屋的玩具視而不見,想玩哪件時就找哪件,反正也跑不了哪裡去。

心理研究表明:處於雜亂環境中的孩子,大腦會持續活動,去尋找、發掘不一樣的東西。

「去尋找」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判斷能力。

3、孩子的臥室「亂」

家長們都喜歡乾淨整潔的家各種物品整理擺放有序,生活過日子,特別有寶寶的家庭,家裡有點亂屬於正常現象。孩子的衣物需要經常清洗,在地上摸爬滾打,弄髒了,一天可能換好幾件,玩具可能會擺放的亂些。

亂不能避免,那麼要必須保證孩子接觸到的物品乾淨衛生,每天清潔地板、勤曬被褥,通風兩次,給孩子一個安全乾淨衛生的家庭環境是必要的。

家長教會孩子學著整理東西,就像是做遊戲,玩的時候亂,不玩時要學會收拾整理,讓孩子學會把物品分類擺放。寶寶也喜歡玩玩具分類,按照物品的種類、功能、顏色、形狀等等,寶寶也會有思路,對物品有概念的分類

教會孩子自己整理很簡單,媽媽們就是缺一個引導的機會,《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兒童繪本》就能幫助你引導孩子,通過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親身測試絕對管用。

本書全套10冊僅需69.9元,每本不過6塊多錢,卻可以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做有教養,懂禮貌的小朋友,未來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由現在的你說的算!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

Vohs博士與研究夥伴在報告中發現:「雜亂無章的環境具有啟迪性,使人掙脫傳統的桎梏,生發出全新的見解。」也許很多偉大的作品和顛覆時代的思想是產生於凌亂的環境中。

家長再也不必為房間的雜亂自責或者責怪孩子,孩子的創新能力在悄悄萌芽,探索能力不斷增強,會是一個特別的孩子,長大後會更聰明,文中提到的三個地方越亂,孩子越聰明,具有強大的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家長別瞎勤快
    每個孩子最拿手的功夫,那大概率是怎麼弄亂自己的房間了,而這也是讓許多家長捶胸頓足的不良愛好,畢竟每次孩子就像大鬧天宮了一樣,最終還是得自己出來收場,因此,家長很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弄亂房間,如果他們無法自理,那麼就由自己收拾。
  • 家裡這三個地方越「凌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別瞎勤快
    前言:我們成年人的世界就需要守規則,而孩子在剛接觸這個社會時,根本不懂得大人所謂的規則,孩子有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行為規則,在父母的眼中則是很混亂。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他們也慢慢學會守規則,但孩子在小時候,家裡要是這三個地方很亂的話,這孩子長大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這3個地方越亂的孩子,大腦越發達?
    尤其是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因此建議父母別瞎勤快 一、玩具亂 玩具幾乎上每個孩子的童年回憶,可以說是陪孩子度過了好長一段的童年時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孩子很幸福,但是家長往往很崩潰,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玩完玩具之後都不會自己收拾起來,每次看著孩子弄亂的玩具,家長們都會嘆口氣然後在努力收拾,這種心情想必絕大多數家長都深有體會。
  • 歐洲科學家:家裡3個地方越凌亂,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別太勤快
    鄰居家小天是個剛滿5歲的小男孩,幾乎每天都能把家裡搞得亂糟糟,小天的媽媽每天下班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家裡,這也讓小天的媽媽每天都很頭大,幾乎每天都能傳出小天媽媽「咆哮」小天的聲音。鄰居張奶奶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笑著說「你們看吧,小天這孩子以後聰明著呢!」
  • 越難帶的孩子將來越聰明?孩子有這3種表現,媽媽別隨意阻止
    可是好景不長,寶寶今年剛滿3歲,整天活力滿滿,這可讓寶媽「遭了殃」,家裡犄角旮旯裡的東西都搬出來,但不懂得收拾,寶媽也多次「教訓」過寶寶。但沒什麼效果。「烏煙瘴氣」家裡,寶寶爸爸每次回到家裡都會抱怨寶媽:「讓你專門在家照顧寶寶,怎麼家裡這麼亂啊?
  • 李玫瑾直言: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家裡這幾個地方越雜亂,孩子可能越聰明。具體分為三個位置,媽媽們可以仔細觀察。這三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哦!第1, 桌面爸媽們在孩子學習時,必然來到孩子的書桌旁,但細心的爸媽可能會發現,為什麼自己孩子的書桌總是亂糟糟的,一點都不整潔。
  • 哈佛大學教授:家裡的房間越亂,孩子越聰明?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
    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得出一個結論:家裡的房間越亂,說明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越高,也就是說孩子越聰明。而在大人眼中,家裡亂是不能忍受的。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房間凌亂指的是房間東西擺放,看似凌亂,實則有序,聰明的孩子能從凌亂的地方,準確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房間髒亂邋遢則不同,如果孩子出現隨地扔垃圾,打翻東西不清理等問題,寶媽要及時管教,因為這不是凌亂,而是「髒亂差」。
  • 研究表明:家裡這3個地方很亂,孩子就可能越聰明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沒孩子的家庭,家裡總是整整齊齊,但是當父母迎接小生命之後,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將是五花八門,只有更亂沒有最亂。很多父母腦子裡一回憶,總能想起來孩子玩玩具家裡亂糟糟的樣子。但其實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證明孩子越聰明。
  • 孩子出生後,這三個地方越醜,長大後會越好看
    但其實,孩子之所以會這個樣子,就是因為長時間待在子宮內,羊水裡,這個時候的孩子他們的樣子還沒有"長開" 所導致的,所以家長們這個時候也不用太過擔心孩子將來的顏值會低之類的,他們也是會有很多的發展空間的。而且,我們在新生兒的身上也是能預見孩子以後的模樣的,一般這三個地方越醜,孩子長大後的發展空間也就越大,就會變得越好看,寶媽們可以從你家孩子身上對比下哦。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我要是不趕忙收拾,家裡就像剛被龍捲風襲擊過一樣。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是頭疼不已。但家裡的老人又對我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是好事。」
  • 右腦型寶寶的家長有福了,具備這三個特點,孩子越長越聰明
    這也是為什麼藝術家備受人們推崇的原因,因為他們實在是太稀缺了。怎樣測試我們的孩子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呢?其實想要分辨自己的孩子哪一邊的大腦發達,用一張圖片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張圖片是耶魯大學花了5年時間才研究出來的,圖片上是一個黑色的人影進行旋轉的動作。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出色,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每個孩 子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家長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的大腦發育情況。
  • 家裡越窮,家長越愛給孩子吃這3碗飯,果然,老了受罪是有原因的
    反而是很多貧困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子女更加的忤逆不孝,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其實,歸根結底,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錯。越窮的家長,總是越喜歡讓孩子吃這「3碗飯」,將來養出不孝子是很正常的事,家長自己老了受罪是肯定的,怨不得旁人。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活潑,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激勵的競爭環境,父母又擔心孩子的智商不夠會吃虧。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整亂,說明孩子智力越高,家長不要隨意整理
    日常生活中,總是能聽到身邊有孩子的人抱怨,家裡被孩子搗鼓得亂七八糟,沒有整齊的時候。家裡如果有客人拜訪,寶媽寶爸一般會提前告知一句:別嫌棄,我家亂得不是樣子。孩子似乎成了「搗亂」的代言詞,事實也是如此,孩子在哪裡,哪裡就會亂糟糟。孩子對世界充滿探知欲,他們的好奇心要比成人重很多。
  • 剛出生的寶寶,這三個地方越醜,越能說明孩子長得好,長大有出息
    很多朋友都喜歡翻看小時候的嬰兒照,家長們也喜歡對比,看看小時候和現在有沒有什麼變化,其實人們很難察覺出來自己的變化,但對於別人的變化是相當清楚的。前不久表姐剛生完孩子,因為是順產也不算特別遭罪,生完後沒多久整個人就又回到了愛說笑的狀態,她總是忍不住地去看寶寶,時不時的還悄悄對家人說「這寶寶有點醜啊」!
  • 這5類娃的家長有福了,孩子有學霸基因,越長大越成功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能否成功呢?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這5個方面的特徵家長就可以判斷出來。如果你的孩子具備這5個特徵,家長就有福了,因為這種孩子越長大越成功。
  • 孩子鬼靈精,家長別認為是聰明,這樣的孩子長大多半沒出息
    玩了一段時間後,一個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個小男孩,四五歲,看上去虎頭虎腦的,挺可愛。每次孩子們出來玩,都會帶著自己的玩具,這個孩子卻不同,遠遠地你看見他踢著球過來了,但走到半道,他就會把球抱起來,遞給他奶奶裝進袋子裡,然後跑過來玩其他孩子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