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難帶的孩子將來越聰明?孩子有這3種表現,媽媽別隨意阻止

2021-01-11 我愛上數碼控

照顧小月齡的寶寶,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每當聽有年輕的父母們抱怨帶娃太累時,就會有人在邊上安慰道:「再熬熬,等寶寶長大了,就輕鬆了!」什麼時候才算長大呢?寶寶長大之後真的會輕鬆嗎?其實成長的煩惱是一直都有的。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

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身體不斷地生長發育,腦部思維、智力也在不斷地提升。特別是當寶寶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和想法之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當家做主但能力達不到;調皮、不聽話,故意跟父母「對著幹」……

所以家長盼望著的「長大就好帶」只不過是夢一場。看著淘氣的寶寶,很多家長都會想著,還不如小時候好帶呢!前兩天半夜裡收到一位朋友的私信。

這是一條吐露「心情」的信息:寶媽從兒子出生之後,放棄薪酬優渥的工作,只為了更好地照顧寶寶。兒子小寶寶的時候特別乖,有時候媽媽做家務,寶寶可以獨自一個人玩耍。

可是好景不長,寶寶今年剛滿3歲,整天活力滿滿,這可讓寶媽「遭了殃」,家裡犄角旮旯裡的東西都搬出來,但不懂得收拾,寶媽也多次「教訓」過寶寶。

但沒什麼效果。「烏煙瘴氣」家裡,寶寶爸爸每次回到家裡都會抱怨寶媽:「讓你專門在家照顧寶寶,怎麼家裡這麼亂啊?都沒有插腳的地方了……」

其實寶寶爸爸不知道,寶媽每天在家照顧兒子,跟在兒子後面都不知道收拾多少次「爛攤子」,自己還要做家務、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寶媽覺得:生孩子就是個錯誤!

相信有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想法。本以為孩子稍大一些的時候照顧起來會很輕鬆一些,其實不然。當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意識之後,總有些時候會讓家長產生後悔生孩子的念頭!

但很多事情往往都有兩面性,家長眼裡調皮、不聽話只是表面現象。往往這類寶寶很聰明,有著很強的探索欲和求知精神。所以,如果家裡有難管教、不聽話的寶寶,父母別著急。

如果出現下面這3個特徵,暗示著寶寶很聰明

1、性格活潑,外向的孩子

人前不怕生,話還特別多,是個小「話癆」。無法安靜地坐下五分鐘,根本就坐不住。很多家長們覺得照顧這樣的寶寶特別煩躁,會特別羨慕別人家乖乖坐著、聽話的寶寶。

小編有一個4歲的小侄兒,就是屬於這一類型的寶寶。一天家裡來客人了,侄兒看到客人們特別開心,於是圍著客人聊天,唱歌、講笑話,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得意忘形的孩子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杯子碰倒了,茶水灑了一地。

寶媽聽到動靜急忙趕過來,看到寶寶站在地面的茶水上,開始做鬼臉逗大家開心,這種「化尷尬為笑話」的方式很少有寶寶能做得出來,這讓寶媽感到哭笑不得!

這類型的孩子雖然平時吵吵鬧鬧的,其實這也是他們善於表達的一種方式。孩子能夠在面對一些突發情況時,臨危不亂,而且能很好地處理善後工作,調節尷尬的氣氛。這些行為表明,孩子有著很高的情商。

2、話多、疑問多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成長到某一個階段,像「著了魔」一樣,每天都不停地跟在父母后面問為什麼。這樣很多家長煩不勝煩。愛表達、喜歡問「十萬個為什麼」的孩子,家長千萬別顧著煩惱!

換個角度想想,孩子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和疑惑,用條理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說明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非常好。家長應該高興才是。

當孩子有這些行為表現時,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書籍,幫助孩子豐富自己的詞彙,讓孩子出口成章。

3、好動、坐不住

孩子在某個年齡段會有坐不住的表現。越是聰明的孩子,越會把這種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在餐桌上,孩子在椅子上坐不住,爬起坐倒、坐立不安的樣子讓家長非常惱火,有些家長會忍不住呵斥孩子。

育兒專家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呵斥孩子的行為。孩子好動,說明他的身體協調能力好,坐立不安、搖頭晃腦的行為,會讓孩子的頭腦變得更加地靈活,在以後面對新事物的時候,接納程度會更高一些,對於新環境的感受程度也更高。

寄語:

3到6歲的階段,是孩子認知能力、思維能力高速發展的階段。因此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機,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充分地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展示自我,這些對於孩子將來的發展有很大好處!

相關焦點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有了二寶之後,認識的寶媽越來越多,幾個人湊到一塊的時候,談論的都是自己家孩子那點事。因為二寶的年紀和其他寶媽孩子的年齡差不多。到了二寶2歲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的感覺孩子是越來越難帶了。過了2歲,孩子就像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哈士奇,分分鐘就能拆家。其實,2歲的孩子,大腦已經到了發育的高峰期,孩子的精力旺盛證明大腦發育良好。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李玫瑾教授指出,小時候難帶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被人更強!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偷笑吧!哪三種特徵呢?讓我們來看看:1. 總是不老實,好動一般來說,聰明的孩子往往都是最坐不住的。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不太老實,總是要調皮一下。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出色,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每個孩 子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家長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的大腦發育情況。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 家裡這三個地方越「凌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別瞎勤快
    前言:我們成年人的世界就需要守規則,而孩子在剛接觸這個社會時,根本不懂得大人所謂的規則,孩子有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行為規則,在父母的眼中則是很混亂。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他們也慢慢學會守規則,但孩子在小時候,家裡要是這三個地方很亂的話,這孩子長大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爸爸越沒本事,身上這「3個特徵」越明顯,孩子將來也難有大出息
    01爸爸越沒本事,身上這「3個特徵」越明顯,孩子將來也難有大出息田先生前幾年工作的公司發生變故,於是他便下崗在家,與妻子商量過後決定由田先生在家負責兒子的飲食起居老師告訴田先生,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暴力行為就是因為平時受到爸爸的影響。田先生這才羞愧不已,明白了越沒本事的爸爸,這「3個特徵」越明顯,孩子長大後難有大出息,田先生也打算一改之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
  • 孕期吐得越厲害孩子越聰明?真相已被科學證實,新手父母別迷信
    很多老人經常會說"孕期吐的越厲害,生的孩子越聰明",這句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且不探討這句俗語的正確性,單單說到孕吐,有過妊娠反應的寶媽們肯定要面露難色了。從大數據來看,近八成的孕媽會有孕吐反應,情況有輕有重。有的寶媽過幾天就沒事兒了,有的媽媽卻因為孕吐瘦了好幾十斤,從懷孕吐到生完孩子。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需要智慧和技巧
    待天天安生下來跟其他小夥伴踢球的時候,李奶奶開始跟JoJo媽抱怨「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難帶呀,孩子他媽說越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不讓我管教,照我看,這哪裡是聰明呀,這不就是調皮缺乏管教嗎?一天天的,家都快被他拆了,我這心臟病都快被嚇出來了」。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不存在的,這是父母為自己沒教育好孩子所做的開脫之詞。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是頭疼不已。但家裡的老人又對我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是好事。」 在2-6歲這個階段,發育越快、經歷敏感期時間越長的孩子,大腦發育越快,精力過於充沛,也就越難帶。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孕吐越嚴重孩子越聰明?不孕吐孩子就不聰明了?
    較真要點:孕吐的劇烈程度因孕婦的體質等因素差異很大,這種反應對於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直接進行橫向比較,那麼說孕吐越嚴重,寶寶越聰明就缺乏關聯性了。 孕早期的嘔吐反應,80%~90%的孕媽都有,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樣而已。
  • 低情商的孩子往往有這5點特殊表現,佔得越多,說明孩子情商越低
    可能寶爸寶媽們也感受到了,那些只有高智商,卻沒有高情商的人,通常也不會混得特別好,這也足以說明孩子高情商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長都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是低情商,就算孩子已經有不少表現暗示他們有這一特點,可是家長們仍然不太在意。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活潑,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激勵的競爭環境,父母又擔心孩子的智商不夠會吃虧。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 德國科學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家長別瞎勤快
    然而德國科學家卻表示:如果家裡這三個地方越亂,其實暗示了這個孩子越聰明,家長可別瞎勤快!那麼,在這裡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到底是哪三個地方這麼神奇,有助於孩子變聰明。
  • 越早說話的孩子越聰明?你家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
    商務合作QQ:1451437737媽媽群裡在討論孩子的說話問題,有的媽媽說她家孩子不到1歲就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就能說整句了。
  • 孩子牙齒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儘早帶他看牙醫,耽誤越久危害大
    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近幾年兒童患牙齒疾病的概率逐漸升高,這也給不少家長敲了警鐘。要知道,孩子的牙齒還在發育階段,很脆弱,再加上他們一些不良習慣,比如愛吃甜食、愛舔嘴巴等,都會對牙齒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所以家長要及時糾正這些不良習慣。而且,當孩子牙齒出現這4種情況時,家長可要儘早帶他看牙醫了,耽誤越久越容易影響身心健康!
  • 自我意識越強,孩子反抗性越強!
    這位媽媽的遭遇可不是偶然,很多3歲寶寶的媽媽大都在經歷相似的事情,有相似的苦。3歲左右的孩子每周發一次至兩次牌氣是常有的事,有的孩子基至達到每天幾次,真是每天一小哭,隔天一大哭,搞得爸爸媽媽都亂了方寸。有時孩子自己在家還好些,家裡要是來了客人或去別人家做客,他們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稍不如意就大鬧一場,摘得大人一點兒面子都沒有。
  • 聰明的孩子往往很難帶,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就偷著樂吧
    這還不算啥,他還特喜歡拆玩具,每次給他買玩具,玩了一會就開始拆,拆得四分五裂。花幾百塊買的玩具瞬間就成了一堆零件。你說這氣不氣人!聽完閨蜜的抱怨,我可算理解她了,畢竟我家孩子也有同樣的破壞力啊,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搞事的熊娃並不是少數群體,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這樣的「神獸」。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孕媽就會進行各式的胎教,什麼聽音樂,做瑜伽等等。孩子出生以後就會想著帶孩子去早教班,去培訓機構,為的就是提高孩子的智商,恐怕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多數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孩子聰不聰明不確定,反正"不聽話"淘氣已是屢見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