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齒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儘早帶他看牙醫,耽誤越久危害大

2020-12-28 蘑菇老師育兒

一口整齊亮白的牙齒,會帶給人自信的笑容,而且也能給他人留下好印象,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忽視自己牙齒的呵護。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近幾年兒童患牙齒疾病的概率逐漸升高,這也給不少家長敲了警鐘。要知道,孩子的牙齒還在發育階段,很脆弱,再加上他們一些不良習慣,比如愛吃甜食、愛舔嘴巴等,都會對牙齒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所以家長要及時糾正這些不良習慣。而且,當孩子牙齒出現這4種情況時,家長可要儘早帶他看牙醫了,耽誤越久越容易影響身心健康!

牙齒顏色變黑

孩子正常的牙齒顏色是亮白的,如果家長發現他牙齒顏色變黑,甚至還能看到齲洞口,那這多是齲齒的徵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趕緊帶他看牙醫,及時修復損壞的牙齒。不然,齲齒很快就發展成牙髓炎,給孩子帶來巨大痛苦,治療起來也很麻煩哦。此外,媽媽還要注意,最好別再讓孩子吃甜食,日常牙齒清潔更要做到位。媽媽不妨給他買一個搭配U型刷頭的兒童智能牙刷,刷頭正好能緊貼孩子的整個齒面,全力清掃他牙齒縫隙的牙垢、牙菌斑。而且,有的兒童牙刷還帶有紅光護齦、抑菌成分,能更好呵護孩子牙齒健康。

牙齒咬合不正

牙齒咬合良好的標準是,牙齒整齊排列,中線對齊,沒有存在牙齒歪歪扭扭、牙齒空間擁擠的情況。而牙齒咬合不正就正好相反,比如我們常見的地包天、齙牙。這些情況下,不僅會影響孩子面部美觀,還會導致他每次刷牙刷不徹底。針對這種情況,媽媽最好帶他去儘早戴個牙套,對牙齒不齊矯正很有幫助。

牙齒數目異常

牙齒數目異常,包括牙齒過多、過少兩種情況,不過兒童最常見的就是多生牙,也就是額外長的牙齒。多生牙佔據了恆牙的生長位置,從而會影響到恆牙的生長,所以媽媽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拔掉多生牙,這樣才能把影響值降到最低。

乳牙滯留

孩子6個月的時候乳牙開始萌生,到了2-3歲,乳牙長齊全。再到5-7歲時,孩子乳牙就開始脫落,跟隨他一生的恆牙就會長出。但是有的孩子乳牙還沒脫落,恆牙就從旁邊長出,從而形成了雙排牙。鑑於這種情況,媽媽要趕緊帶孩子到醫院處理下滯留的乳牙,這樣才能讓恆牙回歸正常位置,不然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哦。

以上這4種情況下,家長要快快帶孩子去看牙醫,及時診斷治療,幫助他修復健康牙齒,將來他會感激你的。

相關焦點

  • 保護牙齒這件事,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牙醫!
    上周六帶核桃去體驗了一場小小牙醫的活動,結果現場的小朋友們多多少少都出現了牙齒的健康問題!這裡的健康問題可遠不止我們簡單認識的蛀牙問題,牙齒外翻、地包天、下顎肌肉外凸…… 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臉部肌肉不對稱,影響顏值可是伴隨一生的!所以這期就好好和大家聊一聊孩子牙齒的問題!
  • 那些認為孩子沒蛀牙就不看牙醫的父母,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一點都不誇張,早些帶孩子定期看牙醫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乳牙蛀得太快就像龍捲風乳牙表面的礦化程度要比恆牙低,牙釉質也比恆牙更薄,一旦牙釉質出現一點點縫隙,牙齒齲壞的進展速度就會非常的快。其實只要從小每半年就帶孩子去看牙醫,讓孩子熟悉牙醫診所的環境,醫生只會做一點點稍稍不舒服的牙齒檢查,孩子也不會太難過,雖然一開始可能會哭,但是多去幾次就適應了也不害怕了,就會覺得去看牙醫是一件很輕鬆愉快的事情,不會留下任何不好的記憶,成年之後,也容易保持長期看牙醫的習慣,一生都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 為什麼孩子越長越「醜」?多半與生活習慣有關,家長要重視
    孩子出現以下3種表現,大概率會變醜喜歡吮吸手指孩子剛出生不久,經常有吮吸手指的舉動,一般屬於正常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習慣會慢慢消失,但若是孩子吮吸手指的習慣沒有絲毫改變,長期以往,可能會有上頜前突、下頜後縮、噘嘴等情況,上下頜的正常生長也會受到幹擾,自然而然會影響孩子的外觀。
  • 爸媽看過來!孩子得了嚴重齲齒怎麼辦?
    有不少家長反映,就算是爛得很嚴重,孩子們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同時,似乎隔很短一段時間,自家兒子的牙齒就從一口白牙變成了大爛牙,真是爛牙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這是因為,小(xiong)盆(hai)友(zi)這種生物的戰鬥力和大人要用不同的體系去計算。兒童齲齒有以下幾種特點:1. 我國乳牙齲發病率約在60%-80%,患齲率較高,發病年齡早;2.
  • 牙齒磨了做了牙套,脹痛怎麼辦?牙醫:這2種情況一定要注意
    如果疼痛一直持續或者有加重的現象,就需要考慮牙髓是否有了炎症。正常磨完牙之後是會有牙齒敏感的症狀 出現,因為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被磨掉了,牙本質對於機械刺激和冷熱刺激是很敏感的,但是戴上最終的修復體之後就會慢慢消失。
  • 可以玩、可以檢查牙齒、還可以體驗做牙醫…閔行居然有這麼一個好...
    可以玩、可以檢查牙齒、還可以體驗做牙醫…閔行居然有這麼一個好地方!在兒童門診中,經常會聽到家長們詢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吃很多糖,每天也很認真在刷牙,為什麼還是有蛀牙?
  • 家長必看!——12歲前必須處理的10種兒童牙齒畸形
    牙齒排列擁擠、齙牙、地包天等牙齒畸形問題,對孩子未來的心理、工作,以及戀愛、擇偶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孩子有牙齒畸形,家長甚是苦惱。但是,你知道嗎?孩子出現哪些問題時,必須及時處理呢?
  • 寶寶長牙期,家長做好這4件事,讓他牙齒健康又美觀!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家長不能有拔苗助長的心思,因這會嚴重擾亂他們的生長。在長牙這件事上,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所以說家長也用著急。只要確保寶寶的身體發育正常,畢竟身體健康最為重要。
  • 孩子哭鬧怕看牙 東莞牙醫教你怎麼辦
    孩子怕去醫院,特別是去看牙醫,會讓很多孩子覺得恐懼,這是讓每個父母都頭疼的問題。但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又不得不定期帶孩子拜訪牙醫。那麼小朋友需要從多大開始看牙醫?怎麼做才能消除孩子看牙的恐懼感,父母都需要做些什麼呢?
  • 弱視比近視危害大得多,家長尤其要重視!
    此外,弱視的孩子還容易養成孤僻、自卑的性格。 既然弱視危害這麼嚴重,那麼,怎麼發現孩子有沒有弱視症狀呢? 弱視5大症狀,家長知多少 將比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觀察他是否能及時發現。
  • 孩子一口爛牙,看牙醫死活不肯配合,怎麼辦?
    看到此處,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明明已經答應好好配合治療,上了牙椅就是無法完成牙齒治療。針對孩子看牙這些情況,我們來聽聽長沙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任張清林的建議:先熟悉環境寶寶第一次到口腔醫院就診的體驗是很重要,這決定了她以後是不是會牴觸治療。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孩子懼怕看牙,家長這樣做孩子不哭不鬧
    這個「家長四要四不要」是牙醫總結的經驗,非常實用,爸爸媽媽都看一看,學一學,孩子看牙不哭不鬧!家長四要1、要幫助孩子養成牙齒保健的習慣孩子第一顆牙萌出之後,就帶他們去醫院檢查口腔,增加接觸牙醫的機會, 讓孩子逐步熟悉牙科的治療環境,讓他體會到看牙並不難,也不痛苦。
  • 李尖尖愛吃甜食成牙醫常客,牙疼常與這幾點原因有關,止疼要對症
    該劇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在一起生活而展開的故事,劇中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對妹妹李尖尖十分疼愛,好吃的都留給尖尖吃。但由於李尖尖從小喜愛吃甜食,導致她經常牙疼,需要到醫院看牙醫,大哥長大後選擇做牙醫,去守護尖尖的牙齒健康。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寵愛自己的「凌霄哥哥」,而牙齒問題確實每個人都可能會面臨。
  • 牙痛沒關係,海寧這位美麗的牙醫姐姐,她會貼心告訴你...
    不過沒關係,在海寧有這麼一位美麗的牙醫姐姐,她溫柔體貼,還會細心告訴我們如何去保護牙齒,那她到底是誰的?曉得娃這就帶你去認識認識~「和以往不同的是,現在越來越多80後、90後父母對兒童正確護牙的知識獲取更迫切、更積極,這為孩子長一口健康的牙齒營造了良好氛圍。」俞雅萍說,這也是自己當初將兒童口腔健康看作重點發展方向的原因之一。家長們認真地做筆記▽
  • 【牙科趣聞】陸毅帶女兒看牙醫,巧跟牙醫學知識!
    不過從照片上看來,小姑娘去看牙醫似乎顯得很開心,看來大概是還未見識到牙醫們的功力。拓展小知識:關於兒童換牙  兒童幾歲開始換牙?  人的一生中都要長兩次牙齒,即乳牙和恆牙。  乳牙脫落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應脫落而不落稱乳牙滯留,其後果往往是恆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最常見的是下前恆牙在乳牙內側長出,看起來像是雙層牙。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以利恆牙萌出。  如果乳牙在應脫落之前就脫落了,稱為乳牙早失,這往往會造成恆牙因間隙不夠而錯位萌出。
  • 4歲男孩牙齒全黑,最傷孩子牙齒的不是糖,而是……
    01看個牙醫,被打全麻前幾天,表姐4歲的兒子半張臉腫得跟饅頭似的,不得不冒著疫情的風險帶兒子去醫院。本以為只是看個牙,沒想到醫生卻要給孩子打全麻。知乎上有位網友特別苦惱,因為小時候齲齒太多,導致恆牙參差不齊,牙齒的縫隙特別大。他說,總感覺說話的時候漏風,有些難念的發音無論如何都發不準。比如發「s」這個聲音時,會出現漏風樣的聲音而發音不對,他特別擔心會影響到教師資格證的考試。
  • 寶寶吐奶很常見,可出現這4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抓緊帶娃上醫院
    小李夫婦著急帶寶寶去醫院,可卻被奶奶攔下了,真是應了那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孩子奶奶憑藉著「多年經驗」認為孩子都吐奶,過段時間就好了而且孩子太小不能去醫院。可就是這一耽誤,孩子出現高熱驚厥,這才給孩子送醫院,醫生給的意見是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從這個事情看切忌不能「諱疾忌醫」,沒有那誰生來就是做父母的,要學習並相信科學。什麼是吐奶呢?
  • 俄牙醫談酒精對牙齒的危害
    俄羅斯牙齒重建、美容和移植科專家、Studio 32醫院創始人德米特裡·斯米爾諾夫接收衛星廣播電臺採訪時表示,新年假期過度飲用烈酒可能會對牙齒造成不良影響。斯米爾諾夫稱,由於酒精會破壞口腔器官的供血,因此會導致口腔器官過早衰老。
  • 劉燁兒女近照曝光,霓娜神似海綿寶寶,口呼吸的危害一定要重視
    其實,霓娜的五官底子還是很好的,造成她顏值下降的罪魁禍首主要還是牙齒。同是兄妹,為什麼諾一的牙齒沒問題而霓娜卻是齙牙?靠譜牙醫認為,這可能是不良口腔習慣造成的,譬如口呼吸、吐舌頭、吮手指等。今天,我們就來著重了解一下口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