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2020-12-25 騰訊網

「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平臺

中午12:00與你相約~

大約是我家孩子過了2歲吧,原本可可愛愛、聽話的寶貝突然化身「無敵破壞王」,走到哪拆到哪,所過之處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的。就連抽屜裡的東西都要拿出來扔的到處都是。

我要是不趕忙收拾,家裡就像剛被龍捲風襲擊過一樣。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是頭疼不已。但家裡的老人又對我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是好事。」

這句話對於崇尚科學育兒的我來說,剛開始是不信的,所以我就查找了很多相關科學育兒的資料。

結果發現,這句話還真的有科學依據支撐。

根據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發現,2歲後孩子開始經歷各種敏感期,比如大腦發育高峰期、思維發展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物權敏感期、記憶力、專注力、閱讀等關鍵能力的敏感期。

而且這些敏感期是並行的。

在2-6歲這個階段,發育越快、經歷敏感期時間越長的孩子,大腦發育越快,精力過於充沛,也就越難帶。

如果你家以下這3個「煩人」表現很明顯,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好、更聰明。

一、愛搞惡作劇

喜歡搞惡作劇的孩子總是不討人喜歡的,大多數家長都會直接批評孩子。但對於一個只有2、3歲的孩子,喜歡搞惡作劇一方面是不明白這麼做有什麼不對,一方面是想知道這麼做會產生什麼結果。

從側面印證了孩子是很聰明的,為什麼呢?

編造一個成功的惡作劇,需要孩子設計一個完美的方案,這個過程需要孩子反覆思考,並考慮可能發生的多個結果,更需要孩子獨立完成。說明孩子的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很強。

關鍵在於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二、精力過剩、好動

我家孩子那段時間就是坐不住,明明都玩累了,坐板凳上歇了不到5分鐘就又開始到處折騰了,我一度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

實際上,在孩子大腦快速發育時,神經元之間會以每秒700以上的速度進行連接,使大腦始終保持活躍狀態。過於活躍時就需要孩子找地方發洩,所以你就看到孩子「四處亂竄」。

三、總是把玩具拆了裝、裝了拆

我家孩子雖然是個女孩,但為了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樂高、遙控汽車等玩具也是沒少買。但是到了她手裡的玩具都是缺胳膊少腿,到處都是玩具的零件。當然,孩子也不只是拆東西,偶爾還會把不同玩具的零件組裝到一起。

其實,這說明了孩子的手、眼、腦協調能力發育的很好。

新加坡一位心理研究部蘇博士就說:「要適當地鼓勵孩子破壞玩具,也是他們打破常規。按他們的方式拼裝成的樣子,好過讓他們循規蹈矩的接受。」

越聰明的孩子越要重視培養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三種表現,說明孩子很聰明,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越聰明的孩子越需要重視培養,不能浪費了孩子的天賦。

1、3-6歲:左右腦均衡發展

越聰明的孩子大腦發育越好,剛開始孩子的左右腦是均衡發展的,但大多數家長在教育更重視孩子的左腦發育,比如用右手寫字、拿東西等等,導致孩子的右腦得不到鍛鍊,大腦發育會失衡。在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左右腦均衡發展。

2、6歲後:初步思維成長階段

6歲之後的小學階段,是孩子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

我們常說孩子的腦子靈活,實際上就是孩子的思維靈活,而思維是可以培養的。這需要家長抓住孩子的思維發展關鍵期,可以藉助孩子們都感興趣的遊戲來培養。

親愛的家長朋友,今天的內容就先分享到這裡,完整的學習資料會陸續更新在本公眾號,記得關注轉發本文喲~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活潑,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激勵的競爭環境,父母又擔心孩子的智商不夠會吃虧。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智商越高的孩子越不好帶?誰家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李玫瑾教授指出,小時候難帶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被人更強!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這時候孩子越是難帶,說明大腦發育得越快,孩子也就越聰明。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這3種表現,說明他很聰明。聰明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難帶表現一、喜歡搞破壞、拆東西有一段時間,我給二寶買的玩具,哪怕是新買回來兩天的玩具也難逃二寶的魔爪。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出色,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每個孩 子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家長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的大腦發育情況。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偷笑吧!哪三種特徵呢?讓我們來看看:1. 總是不老實,好動一般來說,聰明的孩子往往都是最坐不住的。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不太老實,總是要調皮一下。
  • 越難帶的孩子將來越聰明?孩子有這3種表現,媽媽別隨意阻止
    寶媽覺得:生孩子就是個錯誤!相信有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想法。本以為孩子稍大一些的時候照顧起來會很輕鬆一些,其實不然。當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意識之後,總有些時候會讓家長產生後悔生孩子的念頭!但很多事情往往都有兩面性,家長眼裡調皮、不聽話只是表面現象。往往這類寶寶很聰明,有著很強的探索欲和求知精神。所以,如果家裡有難管教、不聽話的寶寶,父母別著急。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整亂,說明孩子智力越高,家長不要隨意整理
    許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卻不知好奇心是人一生的起點,孩子搗亂房間也是探知世界的開端。家長不應該中斷孩子的行為,更不該為此責備孩子。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家裡哪些地方越凌亂,說明孩子智商越高?家長如果責備孩子的行為,孩子就會誤認為不該對書籍感興趣。家長這個時候,也不要去中斷孩子的行為,孩子會覺得,被打擾興致,也會因此失去對書籍的興趣。一旦澆滅孩子對書籍的興趣,後期很難再開發。
  • 智商低下的孩子,一般有這10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要重視起來
    特別是孩子的問題,很多都不是他們的健康問題,家長們操碎了心。正如智商問題一樣,父母也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出生後智商低下。如今科學的進步,在嬰兒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能發現,通過科學的方法,可以減輕低智商的影響。嬰兒出生後開始都是一樣的,需要父母仔細觀察他們的生理行為還有表現,下面是我總結的10種低智商表現,父母發現有以下情況都要及時就醫。
  • 哈佛表明:孩子有這12個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多數被父母埋沒了
    智商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聰明的關鍵。話雖如此智商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想要知道一個人的智商高低,只能到專業的地方做智商測試,但是這樣未免有些麻煩,所以很多人並不願這樣做。那麼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解孩子的智商高低嗎?答案是有的,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多觀察小朋友,如果他們有這些表現中的其中幾個,智商一定不會太低。
  • 孩子的這三個「怪癖」,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胡亂指教
    有的家長,總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喜歡給孩子隨便的發號施令,認為孩子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笨。但其實有一些孩子的行為在家長眼裡可能是怪癖,但這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如果胡亂指教,就會害了他們。
  • 歐洲科學家:家裡3個地方越凌亂,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別太勤快
    很多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家中簡直可以被稱為是一個「破壞機」,前1秒剛剛整理好的屋子,不出5秒孩子就能重新翻個底兒朝天。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頗為頭疼。其他鄰居聽到張奶奶的話之後都感到疑問,為什麼會說小天將來會很聰明,因為照小天這樣下去將來一定會變成一個混世魔王,張奶奶卻說這是有科學依據的。而關於這方面,科學界確實有一定的研究,德國科學家發現,如果孩子將家裡這3個地方搞得越亂,孩子越聰明。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高智商孩子會有這五個表現,但容易被忽略,看看你家孩子佔幾個?
    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有個聰明的孩子,但是在孩子上學考試之前,家長一般都不太能確定自己的孩子智商是否真的高。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從生活中的這幾點就可以判斷出孩子是否擁有高智商,家長可以對應一下,看看自己家孩子佔了幾個: 一、孩子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一些家裡比較調皮的孩子,特別是喜歡動手「拆家」的類型,雖然經常讓家長頭疼
  • 越沒本事的爸爸,身上的這3個特徵就越明顯,孩子長大也難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是卻忽略了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其實孩子長大之後是否優秀,和家長平日的舉動有很大的關係。家長應該先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或者是否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及時修正。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在大人眼裡,孩子就像一個小惡魔,走到哪裡哪裡就凌亂不堪,尤其是0-6歲的孩子,弄亂也就算了,還不讓人幫忙收拾。多數家長這種時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
  • 孩子2歲前有這3「特殊」行為,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如果寶貝天生智力超群,聰明伶俐再好不過了。畢竟寶寶的智商高可能就意味著以後學習成績好。所以,為了讓孩子從小贏在起跑線上,寶媽們做了非常多努力,如買各種營養品補腦、上胎教課,給孩子報輔導班等等。實際上,孩子的智力水平在娘胎就基本確定了。因此很多人擇偶時會挑選高顏值、高智商的伴侶,順道還能改變下基因。
  • 孩子身上有這3個特徵,多半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們別忽視
    回到家裡,燕燕的爸爸私下對媽媽說道:「咱們燕燕就是因為智商高,才會有這麼多疑問。我們上次帶她去體檢,醫生也這麼說,所以,燕燕的好奇心,我們要懂得去滿足,不要去破壞她的好奇心。」燕燕的媽媽聽了後,認可地點點頭。相信很多父母都想知道孩子是否擁有高智商,又不知道要如何去判斷。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答案,當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如果有這三個特徵,多半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們別忽視。
  • 哈佛研究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個「怪癖」
    當今社會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所出息,但是往往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而那些有出息的孩子一般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不過家長們只是看到了這些有出息孩子發光的那一刻,卻沒有注意到他們平常的時候,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個「怪癖」,雖然平時很煩人,但是確實是智商高的一種表現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教授:家庭教育需要智慧和技巧
    待天天安生下來跟其他小夥伴踢球的時候,李奶奶開始跟JoJo媽抱怨「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難帶呀,孩子他媽說越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不讓我管教,照我看,這哪裡是聰明呀,這不就是調皮缺乏管教嗎?一天天的,家都快被他拆了,我這心臟病都快被嚇出來了」。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不存在的,這是父母為自己沒教育好孩子所做的開脫之詞。
  • 若發現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李玫瑾:要提高警惕!長大了很難改正
    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事情讓父母擔心,比如拒絕學習,不聽話,早戀,一切都讓父母擔心孩子。但是現在人們鼓勵父母以溝通為主,不提倡父母教孩子體罰。所以很多家長很無奈,不知道孩子犯錯該怎麼辦。事實上,父母應該選擇正確的方法來管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