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一則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福建漳州一男子因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治療。經醫生詢問後得知,該男子有一個習慣——每天下班回家後,都要聞一聞臭襪子。結果悲劇了,因為這一特殊癖好,竟讓其肺部感染了真菌。
有些人可能會問,怎麼還會有人有這種癖好?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類似癖好的人並不少見,比如有些人愛聞汽油味、聞油漆味、聞腳臭味,還有人越臭的食物,越愛吃.
要了解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首先就要先從我們的人體嗅覺器官開始說起。
如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含人類,都是數十億年物競天擇、進化後的結果。如果要問人類進化過程中,什麼最重要?
那肯定是「保命最重要」。說到保命,那就不得不提到對人類保命貢獻巨大的嗅覺。嗅覺不僅能讓我們快速找到食物,還能對特殊的氣味產生警惕、從而避開危險,例如燃氣洩漏、火災、變質食物等。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的嗅覺分為鼻前嗅覺和鼻後嗅覺。
鼻前嗅覺,也就是我們「聞」到的味道。氣體分子通過鼻孔進入鼻腔,直達鼻根的嗅上皮,嗅上皮上有幾百萬個嗅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可以幫助檢測和識彆氣體的產生和變化。
鼻後嗅覺,也就是我們「吃」或「喝」到的味道。進食後,經過咀嚼以及多種酶的作用,食物中的揮發性氣體會通過口腔後面的鼻咽管道進入到鼻腔中。
也就是說,你嘗到的味道不僅是味蕾感知到的味道,還有口腔到鼻腔的氣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只聞不吃、只吃不聞、正常吃。這三種情況下,我們感知到的食物味道都不一樣。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有些人認為臭豆腐、螺螄粉、榴槤的味道奇臭無比,但有些人就認為這些味道尤為迷人。其實,這是因為每個人對氣味的感知都不同。
早在20世紀90時代,科學家們就發現人體中的MHC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會影響人們對氣味的偏好。每個人的鼻子大概有400種不同的嗅覺受體,這些嗅覺受體能幫助我們識別到數百萬種不同的氣味。
一鼻一世界
每個個體之間都存在DNA差異,DNA差異導致了我們的嗅覺受體存在差異。目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表明,每個人的嗅覺受體存在30%的差異。也就是說,同一種氣味,有些人感覺臭出天際,但有些人可能感覺奇香無比。
除基因影響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良性受虐心理。美國心理學家(Paul Rozin)發現,有些人會通過自虐獲得快感,而且是越虐越開心。
例如在玩過山車、吃辣椒、聞臭襪子時,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會感受到安全威脅,但隨後我們發現這些威脅並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就會有種不可描述的快感。這也是為啥有些食物越臭,愛吃的人越多。
相信不少鏟屎官們早已發現,家裡那隻每天恨不得舔毛八百遍、潔癖到令人髮指的喵星人或汪星人,總愛舔我們的臭腳丫和聞我們的鞋子。
可你有沒有想過,它們為啥會這樣?
其實,這是因為氣味是記憶的載體。脊椎動物中用於感知氣味的嗅球部分,與大腦中的杏仁核和海馬體直接相連,這兩個區域分別參與情緒反應和記憶形成。
當動物聞我們使用過的物品時,其中的氣味可能會讓它們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當一些人聞汽油味、油漆味等臭味時,可能會回想起童年時一家人開車外出遊玩、新房子裝修的那段美好時光,重獲幸福感。
儘管有些人能夠適應甚至喜歡那些奇怪的味道,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怪味,並不是那麼受歡迎。
特別是在如今炎熱的夏天,不少朋友的真實寫照: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偶爾身上還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腳臭、汗臭味,實在是令人尷尬。那有沒有辦法可以避免讓自己成為臭味源?
腳臭、腳氣這兩種不一樣的臭,一樣的「讓人上頭」。腳臭是單純的臭,主要由細菌引起。腳氣主要由真菌感染所致,不僅會很臭,還會瘙癢、脫皮和起水泡。
如果只是單純的腳臭,做好清潔、止汗工作就能有效去除異味了。但如果是腳氣問題,則需要通過清潔、止汗、藥物治療等多管齊下才能奏效。
腳臭不是病,臭起來真要命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個去除腳臭、腳氣的小妙招:
不知道有沒有小仙女和我一樣,一到夏天就狂出汗,尤其是腋下出汗後,有股不可描述的臭味。腋臭,又被稱為狐臭。它和人體汗腺數量和產臭細菌的滋生有著密切的關係。
汗腺多的人,更容易出汗。另外,汗原本是沒有味道的,但汗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這些脂肪酸被排出體外後,和體表細菌反應生成了不飽和脂肪酸,才有了臭味。
以下三種方法可以改善或解決腋臭味:
使用止汗產品或藥物治療。但只能掩蓋氣味,藥停無效。
注射肉毒桿菌。讓大汗腺萎縮,抑制汗腺的分泌,阻斷神經傳遞。療效一般可以維持半年。
手術切除調控出汗的神經組織。通過破壞大汗腺和毛囊,達到除臭效果。這種方法能從根源上去除腋臭味,但手術有風險需謹慎。
希望今天小編誠意十足、乾貨滿滿的科普讓你打開了關於嗅覺的新世界。
如果大家有什麼獨家除臭秘訣或還有啥關於臭味的疑問?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最後,記得轉發給有需要的家人、朋友、同事們,因為這樣,可以↓↓↓
[1] Özay H, Çakır A, Ecevit MC. Retronasal Olfaction Test Methods: A Systematic Review. Balkan Med J. 2019;36(1):49-59.
[2] The Guardian.Frasnelli J, Hummel T. Olfactory dysfunction and daily life.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5;262:231–5.
[3] Bushdid C,Magnasco MO,Vosshall LB,Keller A. Humans can discriminate more than 1 trillion olfactory stimuli. Science. 2014;343:1370–2.
[4] Small DM,Gerber JC, Mak YE, Hummel T. Differential Neural Responses Evoked by Orthonasal versus Retronasal Odorant Perception in humans. Neuron. 2005;47:593–605.
[5] The Missense of Smell: Functional Variability in the Human Odorant Receptor Repertoire. Nat Neurosci. 2014 Jan;17(1):114-20.
[6] How to stop smelly feet,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7] 吃辣椒上癮?其實這是一種良性自虐,2018,王紹紹,人民網-科普中國。
▍圖片來源:giphy.com;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