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芍藥受邀參加了北京中赫舉辦的「2018國際花藝設計趨勢大師論壇研討會」,可以說是國內年底花藝圈裡最大的展會(表演)了,和主辦方打聽了一下,我們送出的2張免費門票(原價5000),領票人統統都到了現場(emmm…也布吉島他們會不會看今天的文),其實留言區求票人數超過100人,可見開花店的大家多麼想交流和學習。
整個論壇開了整整兩天,從早上9點持續到晚上7點,一天聽下來不拉場,真的是體力的考驗!作為旁聽者(門外漢),我其實不太關心大師們技法多麼了得,倒是2018年及之後可能發生的花藝趨勢變化是我非常有興趣的,所以呢,黑暗之中我還是拿著小本本認真記下來了,準備跟更多沒去現場的藥粉們分享。
畢竟,大趨勢和我們的生活太有關係了。
{ 芍藥姑娘 Vol.575 }
2018花藝趨勢解讀
年底了,大家一般只關注兩件事,一是今年過得怎麼樣?發生了哪些大事?第二呢就是2018年會怎樣?風往哪刮?
網際網路圈在聊「2017共享領域死亡名單」,人工智慧咖侃侃而談「無人駕駛和大數據」,線下炒聊「新零售」,90後都在調侃「佛系人生」,這些社會的大環境似乎跟我們沒有發生直接關係,卻又在以微小的幅度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作為植物人,我倒是更關心:什麼花材會流行?色系呢?還有什麼可愛的花藝爆款會面試?我們能買到嗎?花草和生活還能怎麼親密接觸?
「 2018年,我們的花草生活
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此次「2018國際花藝設計趨勢大師論壇研討會」上,幾位從荷蘭、匈牙利、英國、歐洲遠道而來的優秀的行業人士,從流行細節和人們的生活分析,分享了一些他們認為將會發生改變的花藝趨勢,總結下來,芍藥認為有8個點值得我們關注:
①
暗黑色系將不再流行
淺色更受歡迎
隨著城市節奏越來越快,大家的壓力可以說只會增加,過去以暗諷、深沉、內斂為主的色系將會用得更少,而高飽和色,如亮黃、藍紫色、粉色、紅色的繽紛搭配,或是看起來年輕、歡快的組合色調會越來越多。
像這樣鮮亮、給人以輕鬆感的色系
反之,老氣橫秋、
氣場很沉的色系將會退出主流市場。
可能只會在秋冬時節短暫而少量地出現
而白色,作為過渡色和萬能背景板,會在花束中得到大量運用,即使有很多鮮豔、複雜的顏色也沒關係,加點白色可以更好地反襯亮色,同時綜合掉亮色之間的過渡差。
白色花材,以及含有一點菸燻色的淺色系花材,
2018年都會非常受歡迎。
白+綠色也會是最受歡迎的組合之一
另外,在國外大火的大麗花,因為培育和供應問題,在國內還屬於鮮為人知的狀態。但是,相信整個產業鏈高效配合、國內花農的種植探索後,大麗花也很快會在國內流行起來。畢竟她的花型和色彩實在令人無法拒絕!!
在中赫時尚主辦的表演論壇上,幾位大師的作品也都展現了以上色彩趨勢:
紅+黃+紫…+白色
來自匈牙利花藝設計師Tamas Endre Mezoffy
一組典型的白+綠插花,
仿佛徜徉在法國的林蔭小路之間。
來自法國花藝設計師Christian Tortu
大片留白的襯託
來自俄羅斯花藝冠軍Roman Shtengauer
雪柳+滿天星的組合,
白和綠星星點點之間,好美!
不過現場最不能忽視的作品,
來自日本藝術家丹羽英之的「白色竹林」。
來自日本花藝藝術家丹羽英之
白色的寓意太豐富了,可以任由大家想像,留白、不說、克制、回歸……也可能是本意的呈現。2018的花藝世界,註定會運用大量的白色。
②
玫瑰會越來越香
玫瑰本身就有強大的香氣基因,為了延長玫瑰的壽命,種植商嘗試將它們的香氣度降低,以獲得更長的盛開周期。但是,目前已經有人在研究種植「香氛玫瑰」了(又叫香水玫瑰),以英國為主要探索市場,香得令人挪不開鼻。
玫瑰大而漂亮,香氣濃鬱,
而盛開期幾乎和市面上的玫瑰一個樣。
真的會有什麼人不喜歡鮮花嗎(除了那些過敏的)?如果有人對你抱怨他多忙、多不開心,多麼生無可戀,很簡單,把一支玫瑰輕輕放在他的桌面,讓他看看這生命有多美好,60秒後,你會看見一個煥然一新的面孔。
So~2018年,玫瑰依然是市場上長盛不衰的女王,同時她也會變得越來越好聞,就像擦了香水一樣。
③
金屬色還將霸屏
大概從蘋果手機把機殼顏色做成土豪金開始,仿佛就預示了什麼。今年,金屬色的流行只有加倍沒有收斂,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金屬花瓶的面世,包括所有網紅店都必備的金屬刀叉也不例外。
2018年,金屬色還會繼續走紅,只不過敏感度會更低,介於金銅色之間,更復古,更有氣質。
今年流行的嶄新金屬色
明年敏感度更低的金屬色或將更受歡迎
對這個趨勢預測,芍藥拍手稱快,不過把金屬色做得更有氣質,不是很容易。再想想,亮色系花材配明暗度低的金屬色,真是絕配哇~
④
花材限制性會更小
就好像如今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反季節蔬果一樣,花材的季節性、地域性限制也會越來越小。
但是這裡面臨著一個有意思的課題:表面上看,花材少限制,對於花藝師來說應該更有利,但是,就像我們喜歡感知四季的變化一樣,花藝師用應季花材創作,不時不用,更能激發創作靈感、帶動人們對生活的熱情,試想如果一年四季都能買到芍藥花,好像也挺沒勁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有賴於種植技術的進步和運輸業的大爆發,這種限制性的確會大大降低,至於四五線城市的花材種類,也逐漸會被影響,未來我們在國際上看到的流行花材,大家一定也很快能同步買到。
⑤
鮮切花與乾燥花的組合
花藝創作的形式一直很多變,2018年會是大融合之年,包括鮮切花和乾燥花的組合。
乾燥花裡最成熟的就是永生花了
鮮切花+永生花的組合形式會增加
另外芍藥覺得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很適合做乾燥花的鮮切花,如果能在花藝作品中大量運用,使其在自然狀態下慢慢乾燥,能夠保存更久,這種形式也會很受歡迎。
這意味著花藝師可以去挖掘更多水分較少的鮮切花、水果甚至中草藥,以及許多從沒想過能作花材的材料也會加入進來。
⑥
花藝師不一定要開花店
想開家花店,美美過一生,所以報名學習花藝,結果不知道從哪開始;或是想從工作室向門店經營轉型,於是開始尋找店鋪、招人等,最後發現這比單純做花難多了。
在這場趨勢論壇上,觀察員們提到一個現象:2017年新增的垂直花店數量正在減少。
一方面是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壓力,
另一方面也是開頭提到的
以「新零售」為首的跨界融合。
人們去一個線下空間的目的越來越交融,
也越來越缺乏目標感。
在國外也已是大趨勢,
瑞典一家專售野花的花店,碰到花草淡季,
店主就把店改造成餐廳,以維持經營。
不止是鮮花,綠植也更多與服裝、咖啡館結合
而花藝師真的一定要去開花店嗎?答案是不一定的,如果你有完整的作品風格和使用場景,你可以與婚慶、藝術、展會等形式結合,為品牌公司提供花藝解決方案。事實上,國內一些先鋒花藝師也是這麼做的,經營工作室形式會更容易。
總之,能夠與花結合的場景、產品太多了,開動你的腦筋想想吧,沒必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對消費者來說,大融合的生活場景對我們只有好處沒壞處,買花更方便了,也許逛著逛著超市,就在排骨檔口邊上買了一束花,或者是走進咖啡廳,等待咖啡的同時挑幾支讓自己開心的。
這樣的生活方便高效,處處充滿花香味,完美!
⑦
一站式鮮花採摘體驗
此外,未來你與鮮花接觸的方式可能不局限在城市的商場、商店裡,也不止於手機上,你很有可能走進鮮花農場,體驗一站式採摘的快感。
如果你是一個剛入門的花藝師,正在發愁拿不到質量穩定的鮮花,也不確定自己需要怎樣的花材,農場的一站式體驗是非常棒的途徑。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簡直是升級版的農家樂。
其實芍藥之前跟大家介紹的杭州植物圖書館的花田,就頗有雛形,N多妹子都在問能不能參觀,花藝師們也總是渴望離新鮮花材更近。國外的一站式採摘尚在探索中,有的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所以,只能期待國內的花農們也早一點有所成就。
採完花上來幹嘛呢?你可以在農場花藝師的指導下現場完成一個插花作品,在做好蓄水工作的前提下,把它們完整帶回家,聽上去是不是biangbiang噠?
採花的腹肌男也會越來越多吧,農場也需要很多苦力工啊~
⑧
可以吃的花越來越受歡迎
最後一點是毋庸置疑造福吃貨的,也是昨天推文的核心,可食用的鮮花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品種增加、應用領域增加、口感改良等等。
未來,我們的沙拉、甜品、輕食、飲品裡可能會加入大量鮮花,不管是純裝飾還是以鮮花為核心的食物研發,都將成為餐桌新寵,素食主義者又有口福啦。
哪怕是煎個雞蛋餅,
都要加上小花瓣,
今天也要做精緻的豬豬女孩哦~
不知道泥萌怎麼想,
總之我覺得這8個小變化都是極好的,
讓花草和生活的碰撞再無死角一些吧~
告訴我,你,興奮嗎?!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內容,歡迎轉發朋友圈
轉載請到後臺回復【轉載】,按要求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