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2020年12月份是電影愛好者的天堂,共有24部電影上映,這可是要常駐電影院的節奏啊!
可誰知才看完落落導演、郭敬明監製的《如果聲音不記得》,就被這部打著關愛抑鬱症患者旗號實際拍得狗屁不通的電影給噁心到了。
早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宣傳方就一直用「抑鬱症」這三個字作為這部電影的賣點,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發布的片花和預告也可以看出《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的主要噱頭就是身患抑鬱症的女主角。
因為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不少網友在看完《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的預告片都感同身受,然後決定在電影上映之後走進影院,好好的看看這部標榜著「溫暖治癒」向的愛情故事。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大家都忽略了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落落,監製是郭敬明,他們兩個人最拿手的就是把一整部電影的精華部分全都塞進預告片,於是這部《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四天攬獲1.74億+票房,且單日票房力壓李現、陳立農主演的《赤狐書生》獲得單日票房冠軍,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在豆瓣電影評分跌至4.1分,成為12月上映電影中評分最低的國產電影。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部《如果聲音不記得》究竟「爛」在哪些方面:
一:莫名其妙的設定,狗屁不通的邏輯
《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一個身患重度抑鬱症的網紅吉擇(章若楠飾),她因為病情不斷加重,無法感知到快樂,所以決定自殺,在這個時候她被富有超能力的男主角辛唐救了下來。
沒錯,男主角是一個靠聲音製造幻象讓人類開心的外星帥哥,而且這個外星人還有點慘,他之所以要不停的製造幻境讓人開心,是因為這樣才能延長他的壽命,並且如果看到幻境超過三次,就會被強制和人類綁定,變成互相寄生的關係,一方死了,另一個也會跟著死亡。
好巧不巧,辛唐在能夠回外星的倒數一百天,被迫和自己救下的吉擇綁定了,好死不死,因為女主角抑鬱症,她很難感知到快樂,於是辛唐為了能夠活著回到外星,不得不想盡辦法留在女主角身邊,甚至提出以合約的形式扮演網紅情侶。
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竟然相愛了,然後吉擇發現辛唐接近自己別有目的,於是她就崩潰痛哭抑鬱加重,男主角悔不當初,開始了新一輪的懺悔和追求。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發現了,雖然這部《如果聲音不記得》的名字非常的文藝小清新,但是其實設定還是十幾年前狗血言情小說中慣常用到的什麼合約情人、追妻火葬場、超能力男朋友、破鏡重圓、失憶……一系列爛俗老梗。
偏偏郭敬明和落落又把這些狗血設定包裝的花裡胡哨賣給觀眾,看的大家不知所云,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究竟想要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二:用「抑鬱症」當做斂財熱點
如果說一部分觀眾反感這部電影是因為故事講的太爛,那麼另一部分觀眾憤怒的給《如果聲音不記得》打下低分,絕對是因為這部電影完完全全是在把「抑鬱症」當做斂財熱點,把有相同經歷的抑鬱症患者所經歷的痛苦包裝進華美又漂亮的玻璃糖紙,然後打著為抑鬱症發聲的旗號收割觀眾的票房。
在這部電影裡,大部分鏡頭都在描繪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情愛愛,再通過零星幾個鏡頭向觀眾展示女主角吉擇抑鬱症、她一直在吃藥、治療方案很痛苦等等,但是不論是章若楠的表演,還是劇情的邏輯,都沒有很好的體現這一點,讓這個預告片裡的重大噱頭顯得非常的單薄,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硬塞進去的一樣。
於是,我特意查看了一下這本由導演落落親筆書寫的小說,發現原作裡根本就沒有顯示女主角身患抑鬱症,這些亂七八糟的設定是後來添加到電影中去的。
結合郭敬明一向愛蹭熱點的行為,不由得讓我合理懷疑,《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根本就不是什麼為了抑鬱症患者發聲的電影,而是郭敬明和落落找準了社會熱點,強行去蹭抑鬱症的熱度,來達到自己炒作和賺取流量的目的。
但是,就算將一堆沒有靈魂的爛肉塞進華美禮服裙裡,它也不能變成驚豔眾人的貴婦人,而這部《如果聲音不記得》也是同理,用再多精美的藉口和包裝,也無法掩飾這是一部爛片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