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條這麼慢,誰的小霸王?」
「小霸王倒閉了。」
「這?爺青結。」
今天, 小霸王被申請破產的消息衝上熱搜,炸出了一大票8090的網友。
評論區短短的一句「青春的東西沒了一個又一個」,就得到了4000多的點讚。
一條由冰冷數字代表的「熱搜」背後,是無數人兒時溫暖的回憶,而這承載了太多童年回憶的國民品牌符號,在銷聲匿跡若干年後,終究還是在倒在了2020年。
悲傷的結局背後有許多原因,從早期拒絕股份化改造的不思進取,到後期500億VR計劃的胡亂折騰,再到晚期那售價4000元所謂「Z+遊戲機」的無力回天。
事實上這早就不是小霸王的第一次破產,但這一次確確實實是市場真正徹底拋棄了它。
1987年,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在廣東中山成立。
1991年6月,小霸王斥資40萬在央視播出了第一則廣告。以「擁有一臺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的有獎銷售活動積攢下了第一批用戶,同時在功夫巨星成龍的形象代言下,小霸王電腦學習機作為中國最早的民用計算機教育產品,以學習機的身份走進了千家萬戶,但卻以遊戲機的形象紮根在了無數少年的記憶深處。
對當時8090年代的同學來說,家有一臺結實耐用的小霸王就是童年最大的快樂所在,從魂鬥羅的上上下下BABA到玩遊戲前對著卡帶吹氣的儀式感,他所留下的回憶遠不止有開機畫面裡的那句『小霸王,其樂無窮』,還有曾以學習名號騙家長買遊戲機的竊喜,暑假與小夥伴聯機熱血進行曲時的聒噪,甚至是某個借了你遊戲後再也不還的親密玩伴,越是思索就越是有更多關於他的回憶湧現而來。即使到了幾十年後的今天,線上遊戲遇到載入過慢的網友,我們也會嬉笑一句:「誰在用小霸王玩遊戲?」
這倆紅色拳擊手套所組成的標誌,它已然成為了一種童年符號,時間過的越久,看著愈加熠熠生輝。
所以,一家在1995年就達到了超10億人民幣年產值的公司,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深淵的?
1987年誕生的小霸王,當時只是廣東益華集團旗下的一個小電子廠,在當時的投資人陳建仁的牽引下,找來了一位改變它的關鍵人物來當這個廠長,這個人叫段永平。
說他關鍵,是因為在他的領導下,小霸王從一個年虧損200萬的十幾人規模小電子廠,成長為一夜紅遍中國的國民遊戲機品牌,一時之間和任天堂風頭無兩。
但集團的高層不這麼想,小霸王的現金流被不斷抽取,段永平要求股份制改造被拒。
不歡而散。
現在回過頭去看,沒人會質疑段永平的選擇,從他捨得放下當時如日中天的小霸王,到後續的種種操作來看,說他是來自21世紀的穿越者也不為過。段永平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品牌「步步高」與小霸王抗衡,這個品牌後來衍生出了國產智慧型手機的藍綠兩廠——OPPO與Vivo。
除此之外,段永平自2001年起開始不斷增持網易的股票,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網易豬場,這支股票從不到1美元漲到如今的92美元,老天爺才知道段永平到底賺了多少。
因此很多人認為,小霸王的結束點不是第一次破產重組,也不是今天的成為失信企業,而是早在段永平那一批核心團隊的離去,小霸王就已經結束了。
我們說回小霸王,在90年代中核心團隊出走後,遊戲學習機產品陷入停滯,產品線逐漸往煤氣灶、電飯鍋等家用電子產品傾斜,原因很簡單,原本的遊戲機本就是依附於山寨FC的生態系統,而FC生態在2002年左右就已經被淘汰,僅僅淪為極小眾圈子的愛好,加上那著名的遊戲機製造與銷售禁令,中國遊戲界迎來十幾年的寒冬。
直到2016年五月,小霸王又冒出頭來,宣布斥資4億委託AMD定製「Z+」遊戲主機晶片,目標直指成為繼御三家之後第四家擁有高端定製遊戲主機晶片的廠商,同時提出了所謂「500億打造VR產業新霸主」的目標和上市計劃。這在VR概念極其火爆的2016年可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但後來VR的發展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生理上的障礙、內容源的極度欠缺,導致後續VR硬體數量增長遠遠低於業界預期。
小霸王栽了個跟頭,沒認輸,又在2018年掏出了AMD定製的「Z+」晶片,推出了「Z+新遊戲電腦」這產品,並宣布將會緊接著推出自己的「線上遊戲平臺」與「電競相關的發展」。
然而這款價值4999的……電腦,僅僅是在發布會上草草亮了個相,隨後很快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裡,如同泥牛入海,杳無音訊。
有人說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必將會催生一些新的東西成功,也一定會淘汰一些老的東西失敗。
FC時代的到來,段永平帶著小霸王成功;遊戲機禁令時代,段永平放棄小霸王由其失敗。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遊戲產業在中國迎來復甦,卻沒能拉這位老朋友一把——
「你怎麼還在玩三十年前那一套啊?」
卡耐基說成功者總是不約而同地迎合時代的需要,但沒了那批核心團隊後的小霸王,卻變成了在時代腳後跟吃灰、只能打打情懷牌吃老本的失敗者。曾經給中國玩家最美好記憶的那副拳套,如今被印在了失信名單上,這恐怕不再是值得我們懷念的東西。
我們總愛說「爺的青春結束了」,指的並不是某些東西一去不復返,而是它再次站在你面前,卻成了你最討厭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