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剛剛誕生時是什麼樣的?他們怎樣生活,面臨著怎樣的危險?
人類在剛剛誕生的時候,和現在的我們還很不一樣。他們成群結隊,在森林裡生活,不斷受到各種挑戰。
今天,讓我們通過認識人類進化過程早期的三個「明星」,來了解人類誕生之初的故事。
這三個明星分別是,最古老的人類——撒海爾人圖邁、生活在非洲東部的原初人千禧,以及強壯的地猿阿迪。
趙凌霞 口述
(本文來自《科學隊長給孩子講人類史》)
趙凌霞
古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古人類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德國哥廷根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人類起源與演化、古猿分布與演化等領域的研究。
因為化石是古代人類存在的唯一「鐵證」,所以科學家將已經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化石當作最古老的人類,將其稱為「撒海爾人」。其實這位被發現的撒海爾人還有一個小名,叫作圖邁,這個名字在他的家鄉查德當地達薩人的語言裡是「生命希望」的意思。
圖邁(Toumai),意思是「生命的希望」。圖片來自《自然》,2005年發表。
為什麼要給他起這樣一個名字呢?這是因為他是我們目前知道的最古老的人類,也是人類進化中的明星。他見過你從未見過的世界,經歷過你從未經歷過的事情。
圖邁復原頭骨的形態特徵與黑猩猩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但總體特徵,特別是牙齒形態與南方古猿接近,尤其是在顱底部分。圖片來自《自然》,2005年發表。
圖邁的家在遙遠的非洲。在非洲大陸中部的地方,有一個叫作查德的國家。現在,這裡是德乍臘大沙漠,但700 萬年前,這裡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林地。
一條大河流經此處,它並不像大多數河流一樣奔流入海,而是在下遊分散成了無數條小溪,把土地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就像是一個個的小島。每個小島上都生長著森林,圖邁就住在其中一片森林裡面。
撒海爾人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森林裡,森林就是他們所有人的母親,森林給了圖邁食物,給了他住的地方,還是他的庇護所。森林裡到處都是樹,樹上還長著層層疊疊的闊葉,就像一個巨大迷宮,為住在樹上的圖邁提供了天然的保護。
敵人不但從森林外面看不到密林深處的樣子,甚至即使站在樹下,可能也看不見躲在樹上的圖邁。所以,樹上對圖邁來說是最安全的地方。
圖邁天生就該生活在森林裡,因為他的身體結構仍然特別適合在樹上活動。如果森林的另一頭有果子可以吃,圖邁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摘回來;如果他不小心被敵人發現了,也能在森林的掩護下迅速逃跑。
圖邁在樹上身手特別敏捷,能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枝上,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其他動物覺得樹枝和樹葉是行進的障礙,圖邁卻能在樹上如履平地,只需要一小會兒,他就能把敵人遠遠地甩在後面,讓敵人再也找不著他。
圖邁的頭骨:枕骨大孔位於顱骨下方,表明頭骨垂直位於脊柱上,顯示他已能直立行走。
圖邁既然是最早的人類,那麼他究竟生活在什麼時候,和今天的我們長得一樣嗎?
圖邁生活在700 萬年以前,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人類才剛剛出現。如果圖邁走在今天的大街上,你肯定一眼就能認出他來,因為他和我們長得特別不一樣:
他的後腦勺特別小,但臉盤卻很大;他的眉骨特別突出,但腦門卻特別小;鼻子不寬但是非常扁;整個嘴巴也往前突出,嘴裡的牙齒和你的差不多,但虎牙特別大;他全身還披著濃密的毛髮。
你心裡一定覺得,圖邁長得可真夠奇怪的。但是要知道,在700 多萬年前,圖邁可能就是森林裡最帥的小夥子。
你要是想像不出來圖邁的模樣,就可以去看看動物園裡的黑猩猩。黑猩猩和圖邁有幾分相似,黑猩猩的老祖宗也是圖邁那個時代的。
但可千萬別以為圖邁就是黑猩猩!他們不僅長相和體形都不一樣,而且在行為模式方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圖邁通常直起身子,用雙腳走路,而黑猩猩的祖先卻用手指頭頂著地面,手腳並用地爬著走路。
圖邁的手不僅能用來攀爬,還能用來做許多更有用的事情,他的後代就成了現在的人類,能用雙手蓋起高高的樓房,做出各種精巧的機器,過著美好的生活;而黑猩猩的祖先把雙手當作腳來用,於是他們的手就非常僵硬,做不了複雜的事情,他們的後代就只能在森林裡吃樹葉和水果。
其實,圖邁吃的東西也跟黑猩猩沒多大區別。水果、堅果、嫩葉這些食物在我們看來再平常不過了,對圖邁來說,卻是每日必不可少的主食。
圖邁每天都要辛苦地穿梭在森林裡尋找食物。在樹上,他採集各種各樣香甜可口的水果,吃樹上新長出來的又軟又嫩的葉子和樹芽,敲開堅果的硬殼,取出裡面的果仁。
敲開堅果殼這件事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那麼容易。圖邁要找到合適的工具,才能打開堅果的硬殼。他通常會找一塊大小合適的石頭或者粗樹枝,對準堅果一下又一下地砸,才能打開堅果,吃到裡面的果仁。
圖邁也會來到地面上找吃的。他會把植物鮮嫩多汁的根部,或者肥大而營養豐富的根莖挖出來吃掉。有時候,圖邁還會抓蟲子吃。在圖邁生活的森林裡,最常見的昆蟲是白蟻和甲蟲。白蟻又香又脆,是圖邁最喜歡的零食。
那麼,圖邁是自己一個人住,還是和他的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呢?
科學家猜想,圖邁的家庭可能和今天的黑猩猩的家庭差不多。圖邁也有一個家庭,但他的家庭和你的家庭可不一樣。你家裡是不是只有爸爸、媽媽和你?圖邁的家可比你家熱鬧多了,他有很多個爸爸,很多個媽媽,也有很多個兄弟姐妹,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家庭。他們既是圖邁的家人,又是圖邁的朋友。白天,他們一同出去找吃的,晚上就一起睡在大樹上。他們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共同覓食和照顧小輩。
圖邁的生活是不是特別悠閒自在?難道他什麼都不用擔心嗎?
並不是這樣,圖邁的生活並不像看上去的那樣無憂無慮。圖邁家裡人多,需要的食物自然也很多。圖邁住的森林雖然不小,但隨著圖邁家庭成員的不斷增加,食物也越來越難找。
更可惡的是,森林裡還住著葉猴,它們的體形更小,在樹上跑得更快,常常搶先一步把果實摘走,松鼠也經常偷走堅果。所以,圖邁一家最大的煩惱,就是森林裡的食物有的時候不夠吃。
葉猴
如果食物不夠吃,圖邁一家就要離開自己的森林,到附近的森林裡去找吃的。這聽上去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其實卻萬分艱險。
要到另一片森林裡去尋找食物,就需要穿過一大片草地。而草地和森林可不一樣,有吃肉的捕食者出沒。這些捕食者叫短劍劍齒虎,比今天的老虎還要大很多,它們有兩顆又尖又長的牙齒,彎彎地從嘴裡伸出來。要是被他們咬住,這兩顆牙就會扎進肉裡,那可就慘了。更麻煩的是,草地上沒有樹木,只有茂密的草叢,捕食者們從老遠就能看見圖邁。如果他們來追圖邁就糟糕了,
因為圖邁雖然在樹上身手矯健,跑步卻不在行,在地上一定跑不過那些四條腿的捕食者。
有一天,圖邁跑遍了整個森林,卻連一顆小小的梅子都沒找到,只找到了幾片剛剛長出的嫩葉。接下來的幾天,他連嫩葉都找不到了,這可急壞了圖邁。再這樣下去,家人們就要挨餓了。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冒險去別的森林找吃的。圖邁心裡很害怕,如果去另一片森林找吃的,要是在草地上被捕食者抓到,可就小命不保了;但如果不去,留在森林裡,他的全家都可能會餓死。
圖邁想來想去,覺得雖然離開森林覓食是件非常危險的事,但為家人找到食物卻是更緊迫、更重要的事。最終,他決定豁出去,離開森林碰碰運氣。
圖邁鼓起勇氣,來到了森林的邊緣。他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森林,躲在樹後面望著面前的草地和對面的森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心想,要是能像小鳥一樣飛過去就好了。
他咬著牙邁出了離開森林的第一步,心突突直跳,躡手躡腳地慢慢往前走,不敢發出一點兒聲音,生怕自己在草叢上的腳步聲被捕食者聽到。一隻小蜥蜴突然從他腳趾邊溜過,嚇得他差點兒尖叫出聲。
非洲大草原
但除此之外草地上很平靜,似乎沒有什麼可疑的動靜。遠處有一群大象正用鼻子把草捲起來,送進嘴裡;一隻肥肥的小野豬一路小跑越過了山坡;近處,幾隻長頸鹿伸長了脖子在樹林邊緣吃樹葉;還有成群的野牛和野馬在低著頭吃草。圖邁看到這些動物都很安靜,周圍似乎並沒有什麼危險,自己也壯了壯膽子,走得也更快了些。
圖邁剛走了沒幾步, 就注意到有幾隻禿鷲在上方盤旋著飛翔,一小隊鬣狗正在四周徘徊。好像在等待著什麼。圖邁知道,禿鷲和鬣狗都是專門吃肉食動物的殘羹剩飯的,它們在這裡逗留,說明附近剛剛發生過襲擊。
他四處張望,發現不遠處的草叢裡躺著一頭剛被短劍劍齒虎咬死的野牛,短劍劍齒虎正伏在它面前享用美餐。圖邁大吃一驚,趕緊壓低身子,躲在高高的草叢裡。
忽然,圖邁靈機一動,為什麼不能帶兩塊肉回去呢?吃食肉動物的剩飯,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肉類營養豐富,吃了不容易餓,對雜食的撒海爾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美食。但是他們體形小,身體弱,很難靠自己的力量抓到其他的動物,只能藉助大型食肉動物的力量才吃得到肉。古人類學家推測,在早期人類學會打獵之前,很可能就是通過吃食肉動物的殘羹剩飯獲得肉類的。
再說,圖邁即使到了對面的森林,光憑兩隻手也很難帶回足夠的食物分給大家,還不如帶兩塊肉回去。想到這裡,圖邁就趴在草叢裡等待短劍劍齒虎吃完。過了不知多長時間,它終於吃飽喝足,站起身來,心滿意足地走了。
圖邁等到短劍劍齒虎走得沒影了,才站起來,慢慢地走過去,他伸出兩隻手,費了好大力氣,才撕下一塊肉。圖邁回到了森林裡,把肉分給大家。這些肉供全家人一起吃了好長時間。不久,樹上又結出了新的果實,地上又長出了新的塊莖,圖邁一家人終於不用為食物發愁啦!
700 多萬年過去了,古人類學家們在非洲發現了圖邁,這時的他已經變成了化石。科學家通過圖邁的化石,才了解到人類最早的祖先長成什麼樣子,過著怎樣的生活。
圖邁的故事是不是很驚心動魄?其實,在人類進化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都過著像圖邁這樣驚心動魄的生活。圖邁能夠從短劍劍齒虎那裡找到吃的,簡直幸運極了,人類的很多祖先都沒有圖邁那樣幸運。比如,圖邁生活時代的100 萬年以後,在非洲更加靠東的地方,有另外一群人。他們也是人類的祖先,只是比撒海爾人生活的時代更晚一些。他們是原初人,其中的一個叫作千禧。
千禧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第二個明星,但千禧可沒有圖邁這樣幸運。
科學家在2000年發現了千禧的化石。因為2000 年被人們稱作千禧年,所以「千禧」這個詞就成了這些化石的名字。
千禧生活在非洲大陸的東部,這裡歷來被古人類學家稱為「人類的搖籃」。千禧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都和圖邁的十分相似。千禧和圖邁一樣,也是雜食性動物,吃堅果、水果、昆蟲甚至肉。他也很擅長爬樹,有強壯的上肢,可以在樹冠上自由活動。他的每節手指都是彎曲的,能夠牢牢抓住粗壯的樹枝。千禧在樹上做窩,讓自己時刻遠離地面,因為地面上更加危險。
但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完全避免危險。科學家在千禧的化石上發現了被大型貓科動物咬過的痕跡。科學家推測,可能是一隻豹子在樹上襲擊了千禧,因為豹子不僅在地面上捕食,還能夠爬樹。豹子很有可能趁千禧在樹上睡覺的時候襲擊了千禧,拖著他的手臂,把他帶到它最喜歡的一棵樹上,然後慢慢地吃掉,將剩下的骨頭扔進了旁邊的小溪中。
千禧和另外四個被豹子吃掉的原初人的骨頭就這樣在小溪中被埋起來,隨著時間慢慢推移,變成了化石,成了古人類學家了解原初人這種早期人類的珍貴資料。如果不是千禧,我們今天就不可能知道原初人這種遠古人類的存在,也不會知道他們的長相和習性了。所以,我們要牢牢地記住千禧。
講完圖邁和千禧,接下來要介紹的第三種早期的人類是地猿。地猿中也有一位大明星,他的名字叫阿迪,「阿迪」在衣索比亞當地阿法爾語裡是「大地」的意思。他生活在40萬年—500 萬年前。
地猿是人類大家庭中非常古老的一個成員,接近人和黑猩猩、大猩猩的共同祖先。和圖邁、千禧一樣,他也生活在森林裡,但又像我們一樣住在地面,和大象、樹鼩、鬣狗、羚羊、猴子以及很多小型齧齒動物生活在一起。
阿迪大部分時間都可以直立行走,他走路的姿態可能和我們相似。但他們的下肢結構又和我們的並不完全一樣,因此不能像我們一樣跑步。
阿迪是個非常強壯的地猿。他和一個小學生差不多高(大約1.2 米),體重卻接近成年人(大約50 千克)。但是,這個強壯的身體卻頂著一顆小小的頭。阿迪的腦袋和額頭都很小,而下巴卻非常大,手臂長得讓人吃驚,站立起來手掌幾乎能夠碰到膝蓋。所以,阿迪的身體比例和人類的差異極大。
阿迪的腳長得和我們的特別不一樣,更像一雙手,可以在爬樹的時候牢牢地抓住樹幹。這說明阿迪不僅可以像我們一樣整天在地面上直立行走,還可以像黑猩猩一樣爬樹。
古生物學家製作的始祖地猿「阿迪」復原圖
但是,他並不像黑猩猩那樣用手指頭頂著地面行走,因為他的手腕並不像黑猩猩的那樣僵硬,手指骨也並不像黑猩猩的那樣強壯,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所以他的手更像我們現代人的手,靈活而柔軟。
地猿阿迪的這些特徵讓古人類學家明白,他長得並不像現代的人類,也和現在的黑猩猩完全不一樣。這令他們很驚訝,因為當時的古人類學家還認為人類祖先的樣子都應該介於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結果卻發現了阿迪這個既不像人也不像黑猩猩的奇怪化石。
地猿阿迪的發現讓整個古人類學界意識到,我們一直在尋找的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最古老的人類祖先——既不像人類,也不像黑猩猩。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某一種現代生物認定為我們的祖先,我們只能通過化石來認識人類的祖先究竟長什麼樣。但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在尋找這樣的化石。
《科學隊長給孩子講人類史》
趙凌霞 口述;科學隊長 主編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