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打造「152學生黨員培養發展工程」,即依託「學習通」平臺強化理論武裝、通過五個社群實現幫帶輻射、運用兩種積分激勵擔當作為,抓好小部分人、輻射一大批人,將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過程變成系統精準的育人過程,發揮黨建對育人工作的示範引領作用,在推動黨員培養發展系統化、科學化、制度化的同時,也輻射帶動了廣大學生成長進步。
一個平臺依託——加強理論學習,築牢理想信念之基
一是學習有組織、有安排。學生黨支部在「學習通」建立政治理論學習陣地,定期在學習通上組建專題學習班,組織團員青年、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學習。僅最近組建的專題學習班,學員就達846人次,佔在校學生近四分之一。二是學習有創新、有成效。學生黨支部充分利用學習通的直播功能,開設線上黨課;利用資料共享功能,上傳課件和視頻,供學生自學打卡;利用討論、搶答功能,發起主題討論、知識搶答,鼓勵學生互動交流思想。三是學習有考核、有記錄。每一個學習班學習期間,跟班輔導員都會持續關注學員的課堂報告和學情統計,推進學習進度,並在學習班結束之時,組織結業考試,最終生成學生的課程積分,為每一位參加學習班的同學生成專屬的政治理論學習檔案。
五個社群聯動——推動層層幫帶,輻射學生共同成長
一方面是搭建梯隊,逐層管理。根據黨員發展流程,搭建「輔導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團推優對象、遞交入黨申請書人員」五個社群金字塔式架構,支部每一位輔導員各帶一個縱隊,形成「輔導員帶發展對象,發展對象帶積極分子,積極分子帶團推優對象,團推優對象帶遞交入黨申請書人員」齊爭共進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是建立機制,發揮作用。制定社群成員幫帶職責,實施自上而下考評、平層互評、自下而上測評的全方位評價機制,全面監測各成員的執行力、協作力和群眾滿意度,實行可進可出、可上可下的動態管理,通過對五個社群實施有效管理,發揮學生之間的朋輩幫帶作用,在服務師生中輻射帶動其他學生共同成長。
兩種積分激勵——帶動學生參與,營造比學趕超氛圍
一是以內容為抓手,鍛造綜合素質。各社群成員利用傳統節日、重大節慶等重要節點,帶頭在志願匯發起志願服務活動、在第二課堂成績單發起素質拓展活動,開展了「抗疫情,暖人心,築同心」系列活動、「華誕中秋月,共繪同心圓」傳統文化推廣活動,做到了活動全年推進;走向宿舍開展「厲行節約,光碟先行」主題活動、走向郊野公園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立足校園每一個角落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做到全方位全覆蓋,也吸引了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二是以考核為依託,力促爭先創優。各社群成員在發起志願匯和第二課堂成績單活動時,通過設定角色和配置積分,使全體參與的學生在活動結束後都能獲取相應積分。學生支部每個月對五個社群學生志願匯和第二課堂成績單積分進行統計,公布積分排行榜,在推動各社群學生之間爭先創優的同時,也帶動了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素質拓展,投身志願服務。一年來,五個社群發起素質拓展、志願服務73次,參與學生佔在校生總數76%,比學趕超氛圍日漸濃厚。
三是以結果為指向,展現示範引領。加大對志願匯和第二課堂成績單積分結果的運用,將考核結果作為廣大學生評先評優、推優入黨的重要參考指標。據統計,近年來在全校各類評先評優中五個社群成員佔92%,入黨學生100%系社群成員,從而推動學生時時、處處、久久地展示先鋒模範作用。(林豐平 葉美璇)
(責編:吳舟、鍾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