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濤演小三baby演女屍還沒爆,國產「她懸疑」沒爆款命?

2020-09-03 肥羅大電影

她懸疑正在成為國產劇新的風口,可是被吹上風口的卻不一定都是爆款。

兩部女性向懸疑網劇《白色月光》和《摩天大樓》在8月19日同日開播,並迅速引發「她懸疑」大討論,這邊廂劉敏濤老師扮演的楊雁才是小三驚呆觀眾,喜提熱搜第一。

那邊廂baby演技始終引發爭議。

兩部劇一部豆瓣7.0一部8.2,都算得上近期熱劇,可是離《隱秘的角落》那樣的出圈爆款尚有不小距離。


擁有楊穎、郭濤、楊子姍等「實力+流量」演員陣容的《摩天大樓》首周總播放量在8000萬次左右,《白色月光》大結局曝光後在貓眼、燈塔等平臺的熱度排名全面上升,可是仍不敵楊超越主演的《且聽鳳鳴》、今夏熱度最高的《琉璃》等古裝甜寵劇。

不同於男性懸疑劇側重燒腦、強節奏和動作向,她懸疑劇更加突出女性推理、共情和女性主題,類似婚外戀、女性職場歧視、女性互助等往往成為劇集的主題,並不斷為劇集創造新的熱搜話題。

某種意義上,國產「她懸疑」流行是全球女性懸疑劇風潮的延續,近年來,《大小謊言》《殺死伊芙》《致命女人》等女性題材懸疑美劇頻頻成為爆款。

但為什麼國產「她懸疑」延續了這股風潮,卻沒有出圈爆款出現?

為此我們先要問:國產「她懸疑」為何一夜崛起?作為女性劇和懸疑劇的結合體,這一類型究竟還有多少想像空間?在《白色月光》和《摩天大樓》之後,國產「她懸疑」能像美劇一樣,成為新的爆款製造機嗎?

她懸疑的崛起:和男性向懸疑劇同樣的殼,不同的骨

「她懸疑」和傳統懸疑劇有何不同?

劇評人指出,從小眾的《危險的她》、《刺》到近期將她懸疑製作帶到新高點的《白色月光》《摩天大樓》,普遍都將女性、情感、懸疑三大元素做到了極致。

簡單來說,就是在背景選擇、人物設計以及推理過程上,都更符合女性觀眾口味的懸疑劇。

《白色月光》是一部類似韓劇《夫妻的世界》和好萊塢電影《消失的愛人》的懸疑題材,整部劇都圍繞妻子(宋佳飾演)發現丈夫(喻恩泰飾演)疑似出軌,接著尋找小三展開故事,並由此入手,探尋中國式夫妻的問題,並借用懸疑的拍攝手法,描繪現代女性的精神困境。

而《摩天大樓》則是採用了時下最新潮的「劇本殺」的方式,從一個公寓裡Angelababy飾演的美貌女性被害案出發,衍生出一個羅生門式的故事,保安、鄰居、建築師、中介、保潔阿姨、小說家……劇中共出現了8名嫌疑人,每個嫌疑人都與鍾美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各自的故事複雜邏輯鏈完整,但實際上暗藏謊言。

隨著探案過程的深入,劇情一再反轉,觀眾則被擺在了警察的位置。如果將《白色月光》對比《夫妻的世界》,那麼《摩天大樓》無疑更接近去年的大熱日劇《輪到你了》。

但無論經歷怎樣的懸疑推理,最終種種線索拼湊起來,引出的還是女性遭遇家暴、PUA、女性互助等主題。

比如建築師妻子李茉莉本是名門之女,才華與能力兼備,父親卻一心只想扶持女婿,認為女性只需要相夫教子就可以了;還借楊子姍的女刑警角色之口,反擊了許多直男都有的 「漂亮的女人都會有感情問題」、「女性穿得少就是誘惑犯罪」等可笑言論。

劇評人介紹,當前市面的女性向劇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女性都市情感群像劇,比如《誰說我結不了婚》、《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和正在熱播的《他其實並沒有那麼愛你》。

另外一類是女性懸疑劇。但和過往大多數懸疑片主要聚焦破案和解謎不同的是,「她懸疑」的懸疑是由情感推動的,經常從人物內心出發。

例如《白色月光》的多次劇情反轉反轉,都是女主張一一次次查證中證明了自己是「胡思亂想」,緊接著又再發現新的蛛絲馬跡,不斷陷入懷疑、愧疚、再懷疑的死循環中,觀眾的情緒也被女主的舉動所牽動,從而被代入故事中。

在表現手法上,傳統懸疑劇更突出強動作、刺激性元素等,而女性懸疑劇會更注重女性推理和抽絲剝繭的過程,並往往聚焦女性情感。《白色月光》中「他出軌了嗎?出軌對象是誰?」是貫穿全劇的主體,而《摩天大樓》一度將懸疑方向定位於女主和情人的情感糾葛,最終這些情感謎題也往往成為劇集懸疑感的來源。

這種女性向懸疑劇的風格也影響了劇集的影像呈現,《白色月光》就大量使用了全手持拍攝、鏡頭閃回手法等等,從而展現出女性心理狀態,劇方曾表示,這部劇的主創從導演到編劇到剪輯師幾乎全都是女性。

而《摩天大樓》第一導演陳正道則延續了此前《記憶大師》《催眠大師》等懸疑片的美學風格,從節奏、色調乃至配樂等製作層面,都有著鮮明的電影化特徵。尤其在恐怖氛圍的塑造上無疑是非常優秀的,恐怖娃娃等道具布景、聲光效果的控制讓整部劇看起來充滿了詭譎的色彩,至少在視聽感受上是一部合格的懸疑劇。

對此有劇評人總結,「她懸疑」是和傳統懸疑劇有著相同的懸疑外殼,卻包含著獨特的女性情感的故事血肉。

「她」的爆款密碼:懸疑升級+主打女性爽點

劇評人認為,「她懸疑」崛起的背後,既有類型劇的融合發展,也有時代風向的變遷。

傳統意義上的懸疑劇目標受眾大多為男性,少有真正適合女性的佳作。但從多個視頻平臺數據來看,女性對懸疑劇的關注並不比男性低。例如優酷「懸疑劇場」女性佔比近60%。而硬核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根據藝恩數據,女性佔了總觀眾人數的45%。

可是相較於市場中一直佔據話題熱點、口碑相對較高的《白夜追兇》等硬核懸疑劇,女向性懸疑短劇在市場中的出現頻率並不算高,2015年,正午陽光首次試水了由霍建華、馬思純主演,改編自丁墨同名小說的《他來了,請閉眼》,成為少有的「都市愛情+懸疑推理」偏女性向偵探懸疑劇。

其後王凱、王子文主演的《如果蝸牛有愛情》也延續了這種風格,但即使是正午陽光出品,上述劇集的口碑也只算平平。在其後的《原生之罪》等懸疑劇中,則只是一定程度融入了女性向劇情元素的傳統懸疑劇。

推動女性向懸疑劇走向高潮的,首先是時隔兩三年後,懸疑劇類型在網臺兩端呈現復甦之勢。尤其是《隱秘的角落》的成功證明,隨著觀眾的逐漸成熟,優質的懸疑類型內容同樣有了破圈的可能。

不過隨著懸疑劇開發數目持續上漲,也迫切需要題材和手法上的創新,從而打破觀眾審美疲勞,並拓展新的觀眾群。於是在曾經懸疑犯罪探案、懸疑冒險、懸疑奇幻的三類基礎上,都市與情感類懸疑不斷崛起,成為懸疑劇種類的重要補充。

「她懸疑」出現的正是時候。類似《白色月光》這樣小宋佳飾演的女主和劉敏濤飾演的小三鬥智鬥勇的故事,劇情爽點都打在女性觀眾的心上。顯然比之前的女性懸疑劇實現了進一步升級。

而從女性劇集來看,在經歷了瓊瑤劇、偶像劇、婆媳劇、大女主劇後,也迎來了更加多元化的新女性劇時代。如果說此前流行的大女主劇是致力於滿足女性爽點,那麼這一輪新女性劇普遍開始趟進深水區,開始試圖直戳女性觀眾痛點,而相比傳統都市情感劇一次次用渣男營造戲劇衝突,女性懸疑劇自帶痛點功能。於是女性題材的創新需求與懸疑類型的突破需求,在「她懸疑」上形成了完美交融。

正是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基礎上,主打女性向、情感類的「她懸疑」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並將破圈跨層的方向對準了女性群體。

有追過多部「她懸疑」劇的觀眾總結,歸根到底是,新一代觀眾們需要一部「沒有過多男性痕跡」的女性懸疑劇,這種時代風潮下的觀眾需求變化,才是「她懸疑」真正的爆款密碼。

歐美日韓女性向懸疑劇,能給國產「她懸疑」什麼啟示?

那為什麼國產「她懸疑」難出爆款?

一方面,隨著注重角色和劇情的塑造,強化女性視角,製造熱搜話題,已經被國產懸疑劇熟練運用,另一方面,當這些 「套路」被更多觀眾熟知,「她懸疑」幾乎在崛起的同時開始遭遇觀眾審美疲勞的考驗,而國產「她懸疑」的軟肋也在迅速暴露。

對比一下,在創造爆款和延續熱度方面,走在國產劇前頭的歐美懸疑劇有什麼辦法?

美劇《絕望的主婦》可以算是女性懸疑劇的先行者,這部講述一個美國虛擬小鎮裡精緻的主婦們故事的劇集,曾經橫掃美國各大頒獎典禮的多個獎項,打敗如日中天的《犯罪現場調查》,成為全球收視最高的電視劇。

劇集的一大亮點是實現了家庭肥皂劇與犯罪懸疑劇這兩種經典美劇類型的雜糅,同時以喜劇的方式呈現。雖然故事充滿了戲劇衝突、巧合甚至狗血,但所呈現的當代女性的困境,卻是真實存在的。雖然是講述女性困境,劇集每一集結尾的旁白卻寫得非常妙,語言華麗充滿反諷,使整部劇集帶著一種不動聲色的調侃意味,從而淡化了劇集壓抑氣氛,增加了看點。

有觀眾則認為,《白色月光》在故事背景創作、人物設定和懸疑劇情的設計上都有非常細膩的鏡頭語言和心理描寫,很明顯在遷就女性觀眾的口味。

可是劇集最大的問題就是類型過於單一,始終聚焦「找小三「這一個戲劇點,氣氛也過度壓抑,主角人設並不討好。

小宋佳飾演的女主張作為一個出色的建築師,發現丈夫手機上的曖昧微信,就連連在重要會議上失神失態,遠遠看到丈夫與別的女人擁抱,她情緒立即崩潰,在車內發狂嘶吼,嚇壞了女兒。雖然有觀眾表示這正是自己遭遇類似事件時候的反應,可並不是所有的藝術源於生活都能贏得觀眾好感和共情。

《摩天大樓》導演陳正道擅長對人物心理的洞察和刻畫,其凌厲的作品風格和膠片般的美學質感,也延續到《摩天大樓》中。可是許多網友看完結局之後都表示有壓抑、喘不過氣的「致鬱感」。


相比之下,美劇《大小謊言》則元素豐富地多,這部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曾獲得第69屆艾美獎最佳限制劇的高口碑女性懸疑劇,透過三個原本生活完美的年輕母親,因捲入一宗謀殺案而被攪得天翻地覆的故事,透過懸疑外衣講述了家暴、性、單親、出軌、事業和家庭等等主題,從而令觀眾獲得了多層次的共鳴。

而去年的爆款女性懸疑劇《致命女人》雖然也有許多憋屈劇情,但在劇集的最後部分,用一組蒙太奇鏡頭,將三個時空並列在一起,痛痛快快打渣男渣女,無愧為爽劇。

在前不久的第26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的論壇上,五元文化創始人五百提到,目前國產劇集的類型還是太過於單一,認為懸疑劇也可以加入更多元素,如古裝、喜劇、愛情等等。

隨著一批女性懸疑劇陸續登場,未來女性懸疑劇將更加細分和垂直化,例如女性+職場+懸疑、女性+情感+懸疑、女性+科幻+懸疑等都是有較大開發空間,未來或許可以看到不同的「她懸疑」。

當下女性懸疑劇的崛起和遭遇的困境確實存在著一些繞不開的問題。這也給創作者們提了一個醒:要想獲得女性觀眾青睞,女性情感是一方面,更精彩的故事、更豐富的類型表現手法也同樣不可或缺。而從全球同類劇集看,女性觀眾的精神需求實際上很旺盛,真正的優秀「她懸疑」應該對社會、女性命運和情感做出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歸根到底,女性懸疑劇不是只有「打小三」一個爆點。國產「她懸疑」要製造真正的出圈爆款,還需要更多的想像力。就看接下來景甜的《司藤》、張新成鄧家佳的《迴廊亭》等多部女性懸疑劇,如何破局。

相關焦點

  • 劉敏濤演小三,才夠意思嘛
    上次做國產劇前瞻的時候,我有總結2020年國產劇的兩個良好轉向:一是懸疑短劇的興起,二是女性題材的緊俏結果,很多觀眾看了,非但沒get宋佳的演技,反而覺得女主精神不太正常。故弄玄虛抓小三,照舊販賣女性焦慮:管你全職主婦還是職場女性,再完美的女人也逃不過被綠。這樣的話題,還來?
  • 劉敏濤演「小三」被嘲不夠年輕漂亮?這樣的「壞女人」才真難對付
    0112集短劇《白色月光》已經完結了,作為一部都市情感懸疑劇,《白色月光》把原配抓小三拍得緊張刺激,宋佳飾演的張一,好不容易拿錢勸退了「疑似第三者」孫雯雯,結果沒輕鬆兩天,她又發現了丈夫張鑫((劉敏濤飾演),還把她當好閨蜜,沒想到楊雁才是暗中逼她離婚的大boss,這劇情反轉也是讓人意外。
  • 國產好劇噴湧,宋佳劉敏濤演技王炸,《白色月光》開啟反轉劇情
    宋佳、喻恩泰、劉敏濤,單拎出來每一位都是實力演技派。 這種反差更顯的丈夫的人物性格蔫壞,演的挺好。 這部戲一共12集,劇情鋪展緩慢,卻有韻味,讓人不自覺沉入其中。其實大家早已看厭了鬥小三的惡俗劇情。 這次anglebaby還在裡面演了把貫穿全劇的女屍。這部劇描述的是摩天大樓中鍾美寶死亡之後,而展現出來的匪夷所思的人際關係。 每個人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 《白色月光》劉敏濤,演繹最強段位小三,網友:林有有被原諒了
    《白色月光》是由宋佳、喻恩泰、劉敏濤、黃覺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懸疑劇,播出之後引起了很大的熱度,因為它不僅僅只是婚姻情感劇,它也還是一部很燒腦的懸疑劇,並且是原創劇本,這就讓觀眾們看得十分的過癮。與原配張一相比,既無才華魅力,又無美貌,完全與大眾認知的常見小三形象不同。 劉敏濤飾演的楊雁作為正牌的小三,深藏不露,這邊跟男主說她不會逼他離婚,一邊又去接近宋佳飾演的女主張一,扮演著同病相憐,她充當了張一傾訴的對象和抓小三同盟。
  • 同樣是演小三,為何劉敏濤演技獲贊,「林有有」卻被罵到關微博?
    當發現有小三的存在時,張一瞬間進入崩潰狀態,在導演有意顫抖的鏡頭下,張一很快進入癲狂的狀態,讓觀眾十分不解,還沒有確定老公出軌,為何就已經是神經質的樣子。楊雁接近張一的真正目的是,是促使張一懷疑自己的老公有小三,楊雁試圖以一種挑撥離間的方式讓張鑫離婚,從而和自己在一起。楊雁在接近張一的同時,還把張一和周睿公司的財務報表做了備份,以威脅張鑫和張一離婚。而她的最終目的,是讓自己的兒子有個溫馨的家。
  • 張鑫出軌對象是楊雁,她接近張一的三步法,不是劉敏濤演肯定被罵
    ,今晚播出的《《白色月光》》上演劇情大反轉,原來那個被張一視作同病相憐、還為她排憂解難的「知心好友」楊雁就是張一一直以來尋找的第三者!心疼張一又一次的真心錯付,楊雁隱藏得太深了吧!但是她錯了,她沒想到張鑫和楊雁不僅有長達10個月的婚外情,小三楊雁還假裝朋友接近她,真的太過分了!女人一旦覺醒,真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張一就是太懂事了,還給了幾十萬給孫雯雯,但是 女人就是不能太懂事,會不被珍惜,會被拋棄。
  • 作為閨蜜她比baby美 同時出道如今卻在演三級片
    加上baby當時正被傳和阿Sa的男朋友鄭中基曖昧,搶了鬧離婚的阿Sa的角色出演《花田喜事》,現在又被爆搶阿Sa《劍蝶》裡的角色,小三的帽子一扣下來,baby這枚小嫩模也就開始記恨了。  到了2009年,baby搭上了黃教主迅速上位,2010年,文詠珊被拿來和baby比較的時候,她開始撇清關係:  「沒有,對我來講,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如果老在意和別人比較,永遠都沒辦法成功,我現在很滿足自己的方向和工作
  • 經超《燃燒》化身全能片警,沒料到與劉敏濤演母子
    作為一部刑偵題材大戲,《燃燒》融合了懸疑、燒腦、推理、反轉等多種類型元素,涉及法學、刑偵、法醫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尤其是集各種技能於一身的高風,更對飾演者提出了高要求。在經超看來,曾經血紅蛋白濃度、肺部肋骨壓痕、水汽肺氣腫、左心室右心室、心內膜主動脈內膜,這種詞聽著就頭疼,「但當你經歷過一個戲之後就會發現,這些詞會自然變得比較順了,壓力會降低很多。」
  • 宋佳、喻恩泰、劉敏濤的《白色月光》,抓小三拍得這麼懸疑幹嘛?
    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劇中的BGM也很合適就在我以為這部懸疑劇會有什麼驚天大陰謀時劉敏濤飾演的楊雁幫助下把小三趕出幼兒園但誰能想到折騰了半天這位孫雯雯不是真小三但我想說這位姐妹你為啥把一個幼兒園老師演得婊裡婊氣的不懷疑你都對不起你的表演
  • 劉敏濤怎麼啥都敢演?
    除了「好演員」,大家對她似乎沒有額外期待。流量時代,想要成為爆款,一夜足矣。至於劉敏濤,她用了一首《紅色高跟鞋》的時間。她在微博裡澄清「沒醉」,可想而知,這是連自己都沒料想到的爆紅,同樣,演出並沒按規劃的劇本在公眾面前呈現。
  • 國外在拍《使女的故事》,國產劇裡的偽「白月光」永遠在鬥小三
    匯集了宋佳、喻恩泰、劉敏濤、黃覺等實力大咖的都市情感懸疑劇《白色月光》華麗在某視頻網站全網獨播了。就像剛剛播完的國產爆款劇《三十而已》一樣,明明是打著「都市情感」的爛俗頭銜,卻偏偏因為劇中三個女主角遇到的不同類型的渣男友和渣老公而天天登上熱搜,後半部分更是因為一個叫「林有有」的「高段位」綠茶瞬間點燃了觀眾尤其是大部分女觀眾的憤怒值,其風頭之勁,一度在國產劇綠茶評選中,擊敗了爾晴、凌玲,成為「茶道祖師」級的最強「小三」。
  • 朱亞文演反派,劉奕君倪大紅為他作配,這部懸疑劇太燒腦
    《白夜追兇》在國產懸疑劇上的突破有目共睹,是公認的情節縝密的推理佳作,潘老師也憑著這部劇重回事業巔峰。但這幾年,國產懸疑片卻再無突破。最近,《白夜追兇》的監製五百的新作播出,又讓我看到了國產懸疑劇的希望,這部劇叫《十日遊戲》。看了幾集《十日遊戲》,甚至有了這部劇會超越《白夜追兇》,成為國產懸疑劇Top1的想法。
  • 《摩天大樓》收官AB貢獻多個熱搜,但「她懸疑」離大爆還差在哪
    ,對這個角色的投入與呈現值得肯定,有時不想著怎麼去演反而會更加有魅力!」>,相較於此前的爆款懸疑劇《隱秘的角落》,75.6萬人標記「看過」,12.4萬人標記「想看」,尚有不小的熱度差距。但出圈更多僅限於男性向懸疑劇。看似披著懸疑外衣,實際包裹的仍然是「抓小三」「出軌」「家暴」「女性友誼」等女性情感話題,國外屢試不爽的收視靈藥,在國產劇這裡略顯失靈:女性向懸疑劇究竟怎麼了?
  • 《摩天大樓》收官AB貢獻多個熱搜,但「她懸疑」離大爆還差在哪?
    >「大家曾經對Angelababy表演上的質疑可以暫且擱置了,她演的美寶真摯自然,對這個角色的投入與呈現值得肯定,有時不想著怎麼去演反而會更加有魅力!」
  • 國產劇日常困惑:為什麼演小三變成「高危職業」?
    (要知道那時也才兩億流量)不少網友表示,有被林有有氣到,她已經成功動搖了以往在國產劇裡出現過的「小三」「綠茶」角色的地位,討厭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國產小三」裡,已經到達「前無古人」的程度了嗎?就像我在第一部分裡提及的,林有有這個角色,是有問題的,和過去國產劇裡的「小三」比起來,她不僅不是最強小三,而且還是很單薄,很標籤化的一個人物。
  • 一集上頭,這部國產爆款,讓Baby翻身了?
    謝保羅堅稱與鍾美寶相識於一年前,那天恰逢美寶身著白裙辦理入住,還不巧趕上了大規模停電。可鍾美寶其實兩年前就來到了摩天大樓,在謝保羅自己的回憶中,她穿的也不是白裙。那個小三就是鍾美寶。不過紙還是包不住火,在一次從頭到尾的「撞衫」後,李茉莉發現了鍾美寶的存在,還當著眾人甩了她一巴掌。
  • 童瑤詠梅劉敏濤,她們憑什麼把配角演成主角
    ,作為配角參演的兩部爆款劇《中國式離婚》和《懸崖》都是十年前的老皇曆了,沒有市場號召力……所謂的市場評級看似頭頭是道,其實永遠落後一步,只盯著爆款和數據的製片人和視頻平臺哪裡能預測到,49歲,即將邁入知天命之年的詠梅,第一次擔當電影女主角,演的還是一位苦命的失獨媽媽,這個不美,也做不成表情包,沒有任何「網感」的角色拿到了柏林影后。
  • 豆瓣飆到9.2升至今年第一,為什麼它還沒爆?
    能不能爆不是評價一部作品的唯一標準,但當一部口碑大作該爆而沒爆,依然值得問一句:《沉默的真相》為什麼沒成又一部《隱秘的角落》?放出全部12集之後,超過8萬人打分,《沉默的真相》分數從8.8分,一路升到了9.2分。超越《隱秘的角落》,達到今年評分第一。
  • Baby又毀劇?把對男神的羞澀開心情緒演成了後座「女鬼」
    近日,讓鎮魂女鬼和香蜜女孩們期待值爆表的電視劇《我的真朋友》接檔《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緊急提檔,開播卻意外地冷冷清清,除了開播當天,居老師霸佔了個熱搜外,幾乎就沒翻出什麼水花。,當時她的咖位和熱度實屬三人中最好的,不過不得不說導演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畢竟拍著拍著,劇中兩大男主都爆了。
  • 除了抓小三,國產女性劇還能拍點別的嗎?
    而同樣是所謂的「她懸疑」劇,隔壁《摩天大樓》的立意點就放在了「女性幫助女性」的點,看起來高級了不止一點——《離奇命案的背後,居然有個讓人淚崩的結尾?》意思是女性奮鬥到女強人又怎樣,還不是得是抓小三? 《白色月光》的敘事邏輯看起來要比《三十而已》稍微高級一些,可惜落點最終回歸到女性的這種套路化自我審視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