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日常困惑:為什麼演小三變成「高危職業」?

2020-08-28 花吃了那女孩

對《三十而已》的感情,終究是錯付了。

萬萬沒有想到,劇情後半段的熱度,是被林有有扛起來的。

女性三十歲的焦慮,最後還是落到「抓小三」的頭上。

前期觀眾對顧佳有多愛,後期對林有有就有多恨。



因為林有有,網上出現了一系列關於「茶言茶語」「茶藝師」「綠茶小三」的討論。

「林有有噁心」話題現在已經高達9.9億流量。(要知道那時也才兩億流量)

不少網友表示,有被林有有氣到,她已經成功動搖了以往在國產劇裡出現過的「小三」「綠茶」角色的地位,討厭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林有有在網上調查的討厭程度裡完勝《我的前半生》凌玲


△有人覺得她和《延禧攻略》裡害死富察皇后的爾晴一樣噁心


嗯?

林有有的殺傷力真有那麼大?

在「國產小三」裡,已經到達「前無古人」的程度了嗎?


說林有有是「最強小三」?

凌玲艾莉海藻都要笑了


很多人覺得林有有「戰鬥力」強,是因為她夠主動,剛認識許幻山就舔對方的冰淇淋。

之後多次表達對許幻山的仰慕、欣賞。

在許幻山一而再、再而三拒絕的情況下,林有有還是不依不饒,甚至為了許幻山,她還辭掉工作,一個人從北京跑到上海。



她的主動,確實動搖了許幻山。

但她,贏得了許幻山的愛嗎?

許幻山從未在她面前提過「離婚」二字,對這個男人來說,林有有這份主動投歡送抱的感情,只不過是苦悶生活裡的一種刺激,一種調劑。

當許幻山發現自己罩不住的時候,他就果斷放棄林有有了。



不得不說,在心機和城府方面,林有有可是完敗給《我的前半生》裡的凌玲。

看看凌玲是怎麼一步步攻陷陳俊生的:

當她覺察到陳俊生離婚的念頭不夠堅定時,先是以退為進,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



不催陳俊生離婚,甚至還表示要放手。



日常羨慕羅子君,讓陳俊生心生內疚。



殺手鐧是工作中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讓陳俊生覺得凌玲才是自己的同路人,才是可以分擔他生活煩惱的另一半。


△凌玲不僅把工作完成得很好,還給陳俊生送上胃藥


所以,當陳俊生和羅子君提離婚的時候,他說的是,「我愛她,無可救藥地愛她」。



手段比不過。

呢,林有有又和《回家的誘惑》裡的艾莉不是一個級別的。

艾莉明目張胆就說自己是個「壞女人」,她就是來破壞洪世賢的家庭的。



偷情,去品如的房子,穿品如的衣服,還要打電話給品如刺激她,要和品如正面撕。

和林有有比起來,艾莉才是那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惡女」。



那如果比天真無邪呢,林有有又怎麼會是《蝸居》裡海藻的對手。

海藻是小城市出來的姑娘,一開始真的是什麼都不懂。

吃個雪糕就可以開心一整天。



宋思明什麼人沒有見過,但還是被海藻吸引。

用他的話說,海藻就是像「小白兔」一樣出現在他面前。

海藻剛開始這份涉世未深的懵懂和純真,又不是一出場就帶名牌耳釘、開車代步的林有有可以比的。


△海藻一開始就很直接說宋思明挺老的,完全沒有巴結的意思,在宋思明眼裡,大概這就是純真不做作。


至於浪漫、風情這些,許晴在22年前的《來來往往》裡已經做到了極致。


△《來來往往》是我看許晴的第一部戲,她演職場女性林珠,崇尚自由的愛情,雖然是介入男主角家庭的第三者,但是小時候看真的覺得林珠很漂亮。男主角是從體制內走出來的商人,他在隨性的林珠身上看到了他嚮往的自由。


所以,對比下來,林有有的段位也只能是青銅,還真算不上是什麼「史詩級綠茶」或者「最強小三」。

這個看她的結局就知道了。

很多人不滿林有有的結局,憑什麼她可以全身而退?

但其實,她也沒有得到她想要的東西啊。

她在這段感情裡,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林有有總是幻想許幻山是愛她的,可到最後,人家不過是把她當成逢場作戲,連跟她再見都不願意。



為什麼被罵得最多的

總是演小三的?


可是,問題也來了:

既然林有有並不算是手段特別厲害的小三,那為什麼會被罵得那麼厲害?甚至連她的扮演者本人也被網暴?


△林有有扮演者張月現在的微博已經設置了「關注七天才可以評論」,但依然有網友關注她七天就為了罵她……


首先,輿論是不理智的,角色上升演員,這是一直以來都有的事情。(像容嬤嬤的扮演者李明啟老師就說她有因為這個角色被司機拒載過)

其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這些負面輿論裡,小三角色一直是被罵的重災區。

秦昊演的張東升很可怕但沒有人跑去微博罵他;《都挺好》的蘇家男團號稱渣男天團神憎鬼厭,但倪大紅和郭京飛都被贊演技好;最鮮明的對比,同一部劇《我的前半生》,雷佳音因為演前夫哥陳俊生而出名,演凌玲的吳越卻被罵到關評論;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林有有和許幻山的扮演者身上……


△許幻山扮演者李澤鋒微博下,大家都是和他調侃的,還有人給他寄「綠茶」。


《新京報》去年盤點的「網友熱議的十大令人討厭的角色」裡,介入男女主角之間感情的「惡毒女配」型角色就佔了四個:爾晴、凌玲、素錦、朱曼娘。

渣男只有兩個:蘇明哲和洪世賢,其中洪世賢后來還因為渣得明明白白而被「平反」了。

大家對於「第三者」角色的厭惡明顯大於其他類型。


△來自《新京報》報導


原因?

金星在採訪吳越的時候,就點出了問題的關鍵。

「小三」戳中了大家的痛點,讓大部分女性都喪失了安全感。

特別是凌玲這類小三,不是大家傳統印象中那種風騷的形象,就一個平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特別普通的女性,這種危機感就更強烈了。



至於林有有就更加是。

你想想她搶的是顧佳——那麼完美的一個女人的老公。

連顧佳都對小三沒轍,連顧佳都會被出軌。

大家把對婚姻的焦慮、對生活的不滿,轉嫁到角色和演員身上。大家的憤怒,需要找到一個出氣口。

這其實是挺無解的一個事情。

什麼時候女性在兩性關係中的安全感可以得到提高,什麼時候女性不再覺得自己是在和其他女性競爭男性,大概這種負面情緒才有可能得到消減。


△有一說一,林有有是有錯,但許幻山不也有問題。一開始就沒有和女性交往的界限感,出事了以後自己不敢面對,還讓顧佳幫忙解決小三……如果女性把自身安全感寄托在婚姻上,寄托在老公的愛上,哪怕沒有小三,也不見得是靠譜的。


國產劇裡的「小三」

不應該只是被罵的工具人


當然,有時候「小三」角色被罵,也不全是觀眾的鍋。

就像我在第一部分裡提及的,林有有這個角色,是有問題的,和過去國產劇裡的「小三」比起來,她不僅不是最強小三,而且還是很單薄,很標籤化的一個人物。

她就像是那些時常在情感爆文裡出現的「真愛型小三」,把許幻山當成自己的真愛,就不顧一切地追求。至於林有有為什麼會喜歡許幻山?為什麼會那麼執著?基本上就只用臺詞一筆帶過,完全沒有實感。


△林有有這樣的真愛型小三是存在,而且劇裡有透露一點,林有有是北京戶口,她家庭環境應該還可以,追求許幻山應該不是為了錢。這其實是特別好展開的一點,普通女孩更容易掉進這種真愛陷阱,可惜劇並沒有交代清楚林有有的背景,看上去只覺得林有有見了許幻山一面就非君不可???


相反,之前提及那些經典「小三」角色,其實都有比較合理的情感動機。

凌玲要和陳俊生在一起,是為了給兒子找更好的家庭。

是自私,但也是她作為一個「自私的母親」會做出的事情。



《回家的誘惑》是狗血劇,但艾莉也不是無緣無故要介入品如的家庭。

凌瀟肅就為艾莉解釋過,其實洪世賢是先和艾莉在一起,但後來覺得艾莉不是合適的結婚人選,所以才選擇更溫柔的品如。

艾莉是品如父母的養女,她本來就嫉妒品如,結婚這事讓她更恨品如。



海藻是因為禁不住物質誘惑而墜落。

海藻原本是像「小白兔」一樣純,但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一旦她嘗試過那種有錢的奢靡生活以後,就很難再回去了,這一點很真實。



22年前的《來來往往》就更複雜一點,濮存晰演的康偉業的婚姻,帶著時代縮影。

他和妻子,並沒有感情基礎,只是在特殊時代背景下迫於無奈的一個選擇。許晴演的林珠,讀過大學,是服裝公司的經理助理,愛情自由主義者。

林珠喜歡康偉業的才情,她也知道康偉業在婚姻中得不到滿足,所以願意做他的情人。

可是當時間長了,她發現自己理想中的愛情,在康偉業這個懦弱的男人身上永遠得不到實現,最後可能也只能困於柴米油鹽的時候,林珠便把別墅賣了,拿著錢一走了之,獨留康偉業在空蕩蕩的房子裡感嘆。



如果說「小三」不能有好結局的話,22年前林珠的結局,比林有有好得多,但當時好像也沒有掀起這種現象級的謾罵。

只能說,林有有這個人物實在是太過招罵,太過工具人,在劇情裡,好像除了和顧佳搶老公就沒有別的事做,而她這種愛又沒有林珠那樣鮮明的個性支撐,行為沒有合理的動機,人物沒有可以被理解的地方自然就很容易成為靶子。(許幻山好歹還有過幾下沒用的掙扎)

而蔣雯麗在2016年拍《守婚如玉》的時候,也說過類似的困惑——好像現在的電視裡「小三」形象變得越來越有攻擊性(《南方都市報》)。

她自己做了個比較,20年前拍《牽手》的時候,蔣雯麗也是原配,那時小三是俞飛鴻演的。俞飛鴻的角色,會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選擇離開。可到《守婚如玉》的時候,蔣欣演的小三,為了搶男主角,已經到了不惜自殺地步。


△在《牽手》裡,俞飛鴻演的王純見到蔣雯麗演的原配如何照顧家庭以後,才發現自己的愛情是自私的,是建立在傷害另外一個女性的基礎上。所以她選擇了放手。


為什麼20年過去,國產劇裡的「小三」變得越來越兇狠?越來越不講道理?

這裡面的差別,便是少了人性的糾結和掙扎。

本來戲劇是反映現實的,小三的角色有必要存在,是因為他/她就是現實的一部分,出現是為了讓我們對婚姻、愛情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可現在,編劇更喜歡把小三當成工具人,哪裡需要熱點就往哪裡搬。

想引爆公眾情緒很簡單,小三塑造得有多討厭就多討厭,然後熱度就在原配刮小三的一巴掌裡爆炸。林有有惹眾怒,不是因為她段位高,而是她的設定就是要激怒觀眾情緒。



這種單薄的小三形象,簡單的敵對關係,爽是爽了,但真實嗎?

看看現在的林有有,再看看20年前的《來來往往》《牽手》以及10年前的《蝸居》……

以前人們尚且會思考「為什麼婚姻裡會出現第三者」「為什麼第三者的『愛』很難有好結果」「為什麼像海藻這麼清純的女孩會墜落」等等涉及人性和欲望的問題。

而現在,哪有什麼討論聲,罵就完了。

好像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忘了:

人性皆有陰影。

一個爭議性角色塑造出來,不是為了辱罵她/他,而是要避免成為她/他。


相關焦點

  • 國產劇小三印象調查:小三是過度塑造、「林有有可以去做網紅」?
    關於國產劇小三形象的塑造同樣值得去探索去反思,這個特殊群體的塑造是否正在陷入一種極端扁平化、情緒G點的窠臼裡?小鼓槌是某高校在讀大學生,也是《三十而已》的觀眾,追完劇的感覺並不美好,顧佳人設崩塌、林有有小三以及許幻山的背叛,都讓她的吐槽欲爆棚。只是回歸理性,她又會深刻分析人物的合理性,甚至會有00後特有的腦洞——幫林有有做職業規劃。林有有應該算是綠茶中的戰鬥機。
  • 為什麼日本有這麼多職業小三?
    有人說,這部劇裡所有的角色他們都喜歡,除了一個人,破壞顧佳家庭的「小三」林有有。然而鄰國日本,對待小三確是另外一種情況。他們不但對「小三」這個身份很寬容,還發展出了一部分以「小三」為職業的人。職業拆情侶,挖完牆角就跑的職業小三們一聽到「職業小三」很多人可能就忍不住要開炮了,然而這些小三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可恨的角色,更像是分手大師類的存在。
  • 國產職場劇不職業?巔峰期的TVB劇才是最好的老師
    有劇評人指出,這些經典劇就在那裡,為什麼國產劇編導沒學明白?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不同的文化氛圍下,難落地。國產職場劇要職業一點,有沒有學習的捷徑?有。「當年的《妙手仁心》《壹號皇庭》不就是最好的老師」?國產職場劇,怎麼就是不夠職業呢?「《完美關係》已經引發了一場國內公關界的吐槽大會。」
  • 國產劇小三印象調查:被過度塑造、「林有有可以去做網紅」?
    關於國產劇小三形象的塑造同樣值得去探索去反思,這個特殊群體的塑造是否正在陷入一種極端扁平化、情緒G點的窠臼裡?小鼓槌是某高校在讀大學生,也是《三十而已》的觀眾,追完劇的感覺並不美好,顧佳人設崩塌、林有有小三以及許幻山的背叛,都讓她的吐槽欲爆棚。只是回歸理性,她又會深刻分析人物的合理性,甚至會有00後特有的腦洞——幫林有有做職業規劃。林有有應該算是綠茶中的戰鬥機。
  • 國外在拍《使女的故事》,國產劇裡的偽「白月光」永遠在鬥小三
    就像剛剛播完的國產爆款劇《三十而已》一樣,明明是打著「都市情感」的爛俗頭銜,卻偏偏因為劇中三個女主角遇到的不同類型的渣男友和渣老公而天天登上熱搜,後半部分更是因為一個叫「林有有」的「高段位」綠茶瞬間點燃了觀眾尤其是大部分女觀眾的憤怒值,其風頭之勁,一度在國產劇綠茶評選中,擊敗了爾晴、凌玲,成為「茶道祖師」級的最強「小三」。
  • 明星的確是高危職業,雍容質疑
    其實本身這個呼籲發聲對行業來說並沒有錯,就如網友來說,各行各業各有各的辛苦,行業人士有權利為行業規範、行業保障進行「鬥爭」,但在輿論紛雜急速變換的時間,在全體痛惜年輕生命可能因為錯過最佳搶救時間殞命的巨大遺憾中,一家公司,多個藝人,齊刷刷發微博聲稱藝人職業高危,呼籲保障,只能說這個行為引人反感,有點讓人難免不問一句:想幹什麼?!
  • 韓國為什麼這麼多么蛾子,總統竟然變成了高危職業
    他們才是真正的高危職業韓國總統據韓聯社報導,最近,收押韓國前總統樸槿惠的首爾拘留所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截至22日,已有3人確診。報導稱,拘留所全體人員,包括工作人員和囚犯在內,都將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海外網)韓國的總統絕對是一個高危職業韓國首任總統李承晚,連續 3 屆當選總統,在他第 4 次出任總統時,被民眾推翻,被迫辭職並亡命美國夏威夷,5 年後客死他鄉
  • 為什麼中國動畫教徒弟成高危職業?
    今年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最近回顧上半年中國動畫,發現了一個現實——師尊已經成為了高危職業。比如5月份上線的《歷師》,寒食教導好了清明就嗝屁了;再比如7月份上線的《凡人修仙傳》,給韓立指好路就也嗝屁了,而且這個韓立據說是柯南轉世,拜一個師尊死一個師尊;再說那《魔道祖師》,魏無羨的師尊江楓眠死,金光瑤的師尊溫若寒死,薛洋人生導師曉星塵卒……為什麼中國動畫教徒弟成為了高危職業?
  • 國產劇「小三段位」鑑別指南
    艾莉算是國產劇中最典型的「小三形象」,外形明豔動人,性格囂張跋扈,勾引起男主來也是直來直去明目張胆。,艾莉可以說算得上白銀段位了,敢於與原配直面硬剛,《回家的誘惑》也算得上國產劇創作中的大膽嘗試。但不得不說,雖然國產劇中小三們的段位越來越高、技能越來越強,但形象卻越來越單一了。
  • 《摩天大樓》,國產女性題材劇終於不只是小三出軌了
    不是說從前沒有女性懸疑或者女性犯罪題材的國產劇,只是「女性」從未像現在這樣標籤清晰,指向明確,因此可以被視作一個趨勢,一個現象。年初,《危險的她》的編劇在豆瓣上寫過一篇文章,分享了這部一千來萬的小成本網劇是如何在大製作的夾縫中掙扎出來的。「《殺死伊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籠統來說,講的就是警察追查殺手的故事。
  • 《摩天大樓》,國產女性題材劇終於不只是小三出軌了
    《摩天大樓》劇照不是說從前沒有女性懸疑或者女性犯罪題材的國產劇,只是「依然是個抓小三的故事,看似美麗、能賺錢又擁有美滿家庭的妻子,突然被看似老實、顧家、順從自己的丈夫插了一刀。故事展開就是把一個抓小三的故事往推理懸疑劇方向寫。但抓小三的懸疑劇讓人焦灼和共情的是女主角的心態,很難真正跟著主角推理。因為這個結局是既定的,要麼灑脫離婚,要麼打一張原諒牌,最終是要回歸家庭倫理戲碼的。
  • 演「小三」,好高危哦
    眼下《三十而已》正在熱播,劇中最具矛盾和爭議的人物之一莫過於林有有了,與「體面的」片中「三姐妹」不同的是,她是身背罵名,千夫所指的「小三」。看看這個,嚇人不?罵「小三」,無可厚非,不可理喻的是眾多打著「正義」旗號的觀眾莫名跑到演員張月
  • 從回家的誘惑到三十而已,原配和小三的對比,是國產劇的進步嗎?
    面對觀眾挑剔的口味,英美日韓電視劇的夾擊,只要有一部口碑不錯的劇,就會被看做是國產劇之光,國產劇的進步。明知道做小三可恨,做小三是不對的,可還是忍不住。而《三十而已》中小三和原配的搭配,很符合現代觀眾的口味,很像現在娛樂圈男明星出軌,網友們不解的明明誰誰誰那麼漂亮,為什麼他還會出軌?這種搭配的變化,是不是也是國產電視劇的進步?韓劇剛火的時候,明明劇情很狗血,可小時候的我們並不覺得,還覺得很好看,長大以後才覺得狗血和三觀不正。
  • 林有有被罵到關評論,國產劇的反派還有人敢演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路人緣變成了一個萬能詞彙,好似但凡角色讓某些觀眾不滿意反派演得太好,會敗路人緣。綠茶演的太好,會敗路人緣。你演技好,但是你粉絲好討厭哦,讓我不開心,太敗路人緣了吧。呵,照這種說法,那全世界沒有演員是不敗路人緣的吧。尤其是那些反派專業戶、小三專業戶、綠茶專業戶。角色而已,不要上升到演員本人,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還有人不懂呢?
  • 細數國產劇裡的心機小三,林有有能擠進前三嗎?
    最近幾年,幾乎每個國產都市爆款劇裡都有一個讓廣大人民群眾恨牙癢的小三,但像林有有這樣能連上熱搜的「新式小三」真的不多。她身上「就是要贏」的氣勢,給國產劇中「第三者」這一群體添了「新形象」。01林有有為什麼能攻陷許幻山?
  • 除了抓小三,國產女性劇還能拍點別的嗎?
    雖然國產劇現在為了討好女性觀眾,肉眼可見的在套一種公式,就是一定是要把這類女性劇的女主設定成為成功女性 已婚女性的焦慮=丈夫出軌,必須抓小三。 這是現在國產女性劇的邏輯。 無論女主的人設多麼牛逼,轉頭就是女性中年危機就是婚姻問題,而婚姻問題就得抓出軌,鬥小三…..
  • 國產職場劇,為什麼越來越好看了?
    《平凡的榮耀》是一部典型的職場劇。職場劇是指以職場為創作背景,以職場生活為敘事框架,以個人的職場經歷和心路歷程為表現主線的電視劇類型。職場劇往往反映著現代人正在經歷的職業生活和人生變化,也能折射出當下社會的諸多問題和人情冷暖。
  • 職業、人味、現實 國產職場劇《怪你過分美麗》高分收官
    原標題:國產職場劇終於有了罕見8分作品:《怪你過分美麗》會不會是「獨自美麗」? 這樣的職業困惑,讓多少職場中人感同身受?即便如此,他同樣屢遭職業拷問——是忠於客戶的職業道德重要,還是追求自己認為的正義重要? 這樣的矛盾非常現實,比如之前王振華案的相關律師們。 未來? 反觀此前諸多國產「職場劇」,撇開節奏、畫面、服化道等技術性指標不談,故事上往往要麼「不職業」,要麼「沒人味」,要麼「超現實」。
  • 國產劇的女人,什麼時候才能逃脫男人出軌這個話題?
    阿蘇說:自己也是30+的人了,生活也是一地雞毛,不想再看電視劇的那些婆婆媽媽,出軌打小三的劇情了。真心希望國產劇能出一些更勵志的,不一樣的30+女人的好劇!喵爺:這就是我已經多年不看國產劇的其中一個原因,不是婆媳大戰就是重男輕女的父母,再不然就是褲襠藏雷、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劇。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二五正好,困惑不已
    繼《隱秘的角落》後,又有兩部國產劇交了功課。這次不是劍走偏鋒的懸疑,而是在人生兩個比較重要的節點上做文章。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像過20歲或30歲時,會變成什麼樣呢?01.02.三十而已眼看《二十不惑》上線後引起話題熱度,姐妹劇《三十而已》緊隨其後。和青春少艾不同,成熟的姐姐有姐姐的範兒。從海報到妝發,黑色的職業裝、黑色的傘、紅色的背景,有些莊嚴卻又多了幾分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