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PM除了鍋多,報多,就是會議多。各種避免不了的會議,參加吧,一個會半天沒了,不參加吧,很多信息都得不到。於是,為了兩全其美,我們務必要提高會議的效率,迅速解決戰鬥。
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學會7+2,提效又方便兒
不開沒目標的會
一個會議,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在會議的一開始,就將目標明確的傳輸給參加會議的每一個成員,所有的討論都是圍繞著目標進行的,如果超出了目標範圍,要麼另外組會討論,要麼立刻重新定義目標。
收集議題,明確議程
會議之前,我們要向所有與會人收集議題,把大家想要討論的問題都列出來,同時根據每個議題的情況,規劃好討論時間,將整個會議的議程安排清楚,在會議邀請的同時將議題和議程發送給所有與會人。一來提前拋出問題,讓與會人有所準備,二來也清晰的讓大家了解會議時長,以便大家安排自己的工作。
篩選議題,準備材料
議題不是你想報,想報就能報。作為PM,要學會篩選合理的議題,契合會議的主題,對於未入選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議題,可以提前和提出人溝通,並引導提出人換一個議題或者用另外的方式解決。對於入選的議題,需要提出人準備好議題的材料,如匯報資料、數據支持、現狀描述等等。篩選準備的過程既可以剔除掉很多不必要的討論,又可以提升大家對於會議的敬畏程度,提升會議的有效性。
主持會議,保持節奏
PM要主持會議(這個不是廢話,很多時候,會遇到莫名來搶、喧賓奪主的刺頭,要有技巧地安撫並搶回話題)。整個會議的節奏要控制好,按照議程來,每個議題的開始先引導議題提出人說明一下背景,將問題拋出,留適當的時間給大家討論發散,快結束時做一個收尾,給出結論讓大家達成一致。
敢於喊停,把控範圍
有人說:會議中,討論上頭了,可能就控制不住寄幾了。。。(專收洪荒之力的PM來了~)。PM這個角色,在會議中不是速記員,也不是旁聽者,而是一個主導者,不要覺得掃了人家的興致是不道德的,放任大家興致的後果就是一整天沒了。敢於喊停,把偏離的討論拉回正軌,把沒有意義的爭執放到會後私人解決,把超出範圍的發散思維收攏回主題,才能保證會議的準確與高效。
明確結論,記好todo
每個議題可能會發散出好幾個論點,在控制範圍的同時要將每個論點輸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可能是全部認同A方案;也可能是否定A方案,回爐重造,3天後再開會;也可能是會後修改,郵件審批等等,但無論哪一種,只要未完結的都需要有review的時間、相應的owner,形成todo,可追溯,可閉環。
邊開邊記,快速發送會議紀要
我遇到過好多同學,開完會,光是整理會議紀要就要半天甚至一天,耗費的精力和時間比開會還長,這是很磨人的,也是急需優化的點。
學會上面6招之後,有議題,有論點,有結論,有todo,會議開展的同時,將這些關鍵點記錄下來,會議結束,這些關鍵點就能形成會議紀要,整理一下話術和格式,就可以快速的發出,節省了很多會後整理的時間。
我的最佳實踐是開了1小時50分鐘的會,共7大業務模塊,20人參會,會後10分鐘,發出一份12條完結結論、28條todo的會議紀要。
雖然事後老闆說:你記的太細了。。。細。。。了。。。
卒。。。
發現偏差,及時抽身
上面7招正經學,後面2招偷偷學,學會了不要說我教的(敲重點!)。
想像和規劃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是會有很多讓你無法反駁的意外。比方說一個需求優先級PK會變成了業務方案討論會。。。甚至所有參會人都聽的津津有味,參與氣氛濃烈。當你發現,8匹馬都拉不回話題的時候,你就不要得罪人了,把戰場交給大家,出去溜達溜達或者直接尿遁吧,給主導的同學留個言:兄弟,你們先聊,我那邊有個討論會先去看一下,你們有結論了告訴我。
外力難抵,換種方式
這一招主要針對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既逃不掉,又沒法縮減開會的時間,這個時候就要考驗一心N用的能力了,打開錄音筆(手機錄音功能),找個角落的位置,安心的幹自己的活吧。回頭語音翻譯,再修正下就是一篇漂亮的會議作文了。
結尾
特殊情況處理
1. 如果遇到很緊急,或者實在沒法收集議題的會議也不要慌,其他都可以省,目標不能省
2. 定好目標後,自己先做一輪分析,針對這個目標可能會有哪些問題,需要討論的範圍是什麼,心裡有了大致的想法,能把控住會議就行了
3. 遇到會上的突發狀況,比較通用的做法,就是先叫停,後續再討論,讓彼此緩一緩,也讓自己多些時間準備。
4. 目標不清晰或者只有方向沒有具體想法的,儘可能縮小會議範圍,不要直接呼啦啦的拉一波人來開會,最後啥都沒結果的浪費大家時間
5. 一定要有主見,有主見,有主見啊孩子們~PM是特別容易招人使喚的崗位啊~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慧翔天地PMP培訓」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