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音樂夢,阿里音樂路在何方?

2021-02-13 深響

©深響原創 · 作者|依民

 核 心 要 點 

▪  阿里音樂的成立實際上踩準了國內音樂產業變化的時機。▪  在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阿里音樂犯了發展路線上的錯誤。▪  用戶和版權雙雙流失,阿里音樂要回歸第一陣營挑戰重重。

 

阿里音樂換血完畢。

天眼查數據顯示,10月21日,北京阿里巴巴音樂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高曉松正式卸任北京阿里巴巴音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由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總裁朱順炎接任。與此同時,阿里巴巴CEO張勇、阿里巴巴CFO武衛等退出董事,新增董事阿里文娛總裁樊路遠等。

早在今年2月,高曉松就已經退出阿里音樂——杭州阿里巴巴音樂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朱順炎接任。

高曉松離場後,四年前阿里音樂搭起的班子已經徹底改頭換面。

在國內在線音樂的戰場上,曾經的明星阿里音樂如今看上去更像一個旁觀者。從擁有攪動國內在線音樂版圖的能量,到如今地位黯淡、存在感微弱,復盤阿里音樂的發展歷程,業界的感嘆總是離不開遺憾二字。

2013年1月,在收購蝦米之後,阿里宣布成立音樂事業部,這是阿里正式進軍音樂產業的開端。隨後,在2015年3月,阿里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組成阿里音樂。阿里音樂成立當年,國內在線音樂遭遇最嚴版權令: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在2015年7月31日前,無版權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數據顯示,在規定時間內,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共下線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220餘萬首。正因如此,2015年被稱為中國數位音樂元年。最嚴版權令的出現,極大改變了國內在線音樂產業的發展生態:隨著音樂正版化時代到來,版權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發展的根本,這需要強大的資本作為支撐,大量缺乏實力的中小玩家被洗出牌局,百度甚至也因此一度缺席;在擁有正版曲庫的基礎上,吸引用戶,進而探索相應的商業模式,並反哺上下遊,是正版時代在線音樂平臺大體的發展路徑——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的發展路徑也大致相似。因此,阿里音樂的成立實際上踩準了國內音樂產業變化的時機:成立之初,阿里音樂既擁有蝦米、天天動聽兩大平臺,也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支持下,獲得了眾多版權。2015年,阿里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環球、索尼、華納)合作;與相信音樂、滾石音樂、華研國際、BMG(德國音樂版權管理公司貝塔斯曼音樂集團)、寰亞唱片等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牽手,擁有這些公司的獨家版權;將五月天、S.H.E、林宥嘉、丁當、信等時下樂壇中堅力量,白安、嚴爵、OliviaWang、MP魔幻力量、卓文萱、八三夭等樂壇新生代以及劉德華、張學友、周華健、張震嶽、李宗盛、梁靜茹、任賢齊、劉若英等華語樂壇一哥一姐所有經典歌曲買入。在新的發展階段,從任何方面來看,阿里音樂都是一支無法忽視的力量,但是在在線音樂市場進入戰略決戰期間,阿里音樂卻犯了發展路線上的錯誤。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高曉松、宋柯已正式加盟阿里音樂,分別擔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宋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加入阿里音樂以後,兩人分工會很明確:高曉松主外,負責內容和戰略;宋柯主內,負責經營和管理。該年12月底,高曉鬆通過微博宣布何炅加入阿里音樂擔任CCO。2016年,阿里音樂舉行盛大發布會,娛樂圈眾多明星前來捧場,站在舞臺中央的高曉松、宋柯一時風頭無兩。該場發布會是為由高曉松、宋柯主導的新產品阿里星球造勢。發布會的高光時刻並未延續到阿里星球的命運上——這一由天天動聽強行改版而來的產品,囊括了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眾多功能,承載高曉松、宋柯打造在線音樂交易全產業鏈的夢想。但因為違背用戶使用習慣、強行改版天天動聽的舉動引發用戶反感等原因,上線後很快沉寂。正式推出不到一年後,2016年12月13日,阿里星球在蘋果商店發布的更新動態顯示,其將停止APP內的音樂服務。阿里星球的生涯雖然短暫,但給阿里音樂帶來的打擊卻是毀滅性的。首先,強行將天天動聽改版成阿里星球的做法,使得天天動聽深耕數年積累下的用戶大量流失,阿里音樂的整體市場份額因此下降。其次,在以阿里星球為發展重心的時期,蝦米在運營和維護上相對被忽視,作為阿里音樂僅存的播放器,將近一年的忽視使得蝦米迅速喪失了競爭優勢,用戶大量流失隨之而來的是對版權方的吸引力下降。惡性循環下,曾經手握好牌的蝦米逐漸淪為了行業邊緣角色。因此,阿里星球使得阿里音樂旗下兩大產品都遭遇重創。而傳統唱片行業出身的宋柯在負責阿里音樂期間,其不同的管理理念和風格在內部引發衝突,團隊一度遭遇動蕩。面對阿里音樂的不佳境況,蝦米創始人王皓在2016年底曾短暫回歸,但不久後再度離開,經歷諸多波折後,王皓如今選擇在東南亞深居簡出。一番折騰後,阿里音樂團隊規模縮減,宋柯離開,架構不斷調整。如今,阿里音樂旗下產品逐漸被邊緣化,這個曾經擁有用戶、版權、資金的重要玩家,因為業務負責人的戰略失誤,已經失去了昔日輝煌。今年6月,手握S.H.E、田馥甄等歌手版權的華研轉投騰訊音樂陣營,這意味著蝦米音樂失去了最後一塊重要的版權陣地。據「深響」了解,在唱片公司看來,對平臺的選擇,除了考慮版權價格外,平臺對旗下歌手的推廣也是非常重要的考察維度。華研此前選擇阿里音樂的原因便在於,相較騰訊音樂,阿里音樂可以為華研旗下藝人提供更多資源。此前,S.H.E的新曲《你曾是少年》,田馥甄的新曲《小幸運》都曾在蝦米首發,蝦米也為其分配了首頁焦點圖等重要推廣資源。但是,用戶流失的現狀讓唱片公司不得不重新考量平臺的價值,華研轉投陣營的選擇,足以體現阿里音樂在影響力上的沒落。隨後,9月6日,網易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考拉。同時,阿里巴巴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雲音樂此輪7億美元的融資。阿里與網易的聯手,意味著平靜已久的在線音樂行業迎來了一個真正重磅的玩家,只是在這場備受關注的巨頭聯姻中,阿里音樂反而是最寂寞的角色。阿里音樂因阿里星球失去的幾年,正是國內在線音樂產業急速發展的幾年:2016年7月15日,騰訊宣布旗下QQ音樂已與中國音樂集團(China Music Corporation,簡稱「CMC」),即海洋音樂集團的數位音樂業務合併,成立新的音樂集團,QQ音樂、酷狗、酷我等產品和品牌將保持獨立發展;而騰訊通過資產置換股權也成為新集團的大股東。從2016年開始,網易雲音樂傳出獨立融資的消息,近一年後的2017年4月11日,網易雲音樂正式對外宣布獲得7.5億元A輪融資;2018年10月12日,網易雲音樂宣布達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eneral Atlantic)、博裕資本等,其中百度為戰略投資方。2018年12月,手握版權和三大音樂平臺以及全民K歌的騰訊音樂於紐交所上市。同時,在各路玩家的共同推動下,在線音樂行業的戰略重點,也已經從單純的版權爭奪,升級到圍繞音樂產業生態賦能的比拼。2017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宣布推出音樂人計劃,將集合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酷狗直播、5Sing等六大平臺,打造原創音樂人的全產業鏈服務。網易雲音樂則推出「石頭計劃」、「雲梯計劃」等,通過資金、資源投入,扶持原創音樂人。期間,蝦米也曾推出尋光計劃加入原創音樂扶持行列,但是在影響力和體量上均無法與競爭對手相提並論。今年9月,騰訊音樂提出了新的CTS戰略,表示要為行業進行更多賦能;而網易雲音樂在獲得新一輪融資後,也勢必會加大內容層面的投入,阿里巴巴的入局可為其提供更多的資本、資源方面的支持,與之相比,「親生」的阿里音樂反倒像一個路人。在行業的諸多變化中,百度重新入局在線音樂產業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對於百度而言,是否能夠控制網易雲並不是最核心的訴求,此前為了甩掉版權投入的包袱而賣掉的音樂業務,在如今新的戰略下顯得愈加重要,國內在線音樂老大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百度儘管在內容層面達成了一些合作,但對百度而言這遠遠不夠。投資網易雲音樂為百度的內容護城河加上了一重保險,對於希冀通過信息流、智能音箱翻盤的百度而言,相關的付出顯然是值得的。這一邏輯同樣適用於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精靈作為集團主打智能硬體產品,必須在內容層面建立足夠的壁壘;而且在「雙H」戰略(快樂和健康)指導下,阿里巴巴對大文娛板塊的投入並不會輕易終止,因此,在阿里音樂一路下行的趨勢下,投資網易雲音樂便可以理解。百度、阿里再度入局,意味著在線音樂產業重新成為巨頭的遊戲。與四年前相比,行業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但在當下的監管環境下,版權仍是扼住行業發展咽喉的關鍵力量,合縱聯橫結束後,圍繞內容的爭奪顯然將是行業下一階段的主題。阿里巴巴投資網易雲的動作已經釋放了阿里巴巴對音樂業務的看重,但是在網易方面堅決否認了網易雲音樂與蝦米合併的可能性後,阿里音樂的前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在高曉松全身而退之後,如何解開阿里音樂的困局,成為阿里音樂如今的負責人朱順炎的最大考驗。今年6月18日,阿里巴巴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重組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朱順炎擔任總裁,負責UC及旗下移動創新業務,以及天貓精靈、阿里文學、阿里音樂。調整完成後不久,朱順炎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對於阿里音樂、阿里文學等業務遭遇的困境曾回應道:「那我們不做了嗎,不可能,我是不服的。」但是,新的行業競爭態勢下,用戶和版權雙雙流失的阿里音樂要回歸第一陣營挑戰重重:沒有用戶,對版權方而言沒有價值;而沒有版權,用戶又會逐漸流失。

相關焦點

  • 阿里不僅有個社交夢,更多的是有個音樂夢
    前期文章中我有提過「阿里有個社交夢,這基本是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梗」,其實阿里何嘗只有個社交夢啊,阿里更多的是有個音樂夢。而且阿里的社交夢和音樂夢是有所區別的,因為阿里社交從沒成功過,而在音樂方面阿里曾經是個王者,只是後來他失去了。
  • 阿里回應蝦米音樂關閉:不予置評!
    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歸屬的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回應:不予置評。資料顯示, 2008 年蝦米音樂上線,2013 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目前蝦米音樂隸屬於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阿里在去年向網易雲音樂投資 7 億美元後,曾傳出蝦米音樂將與網易雲音樂合併的消息。
  • 十年音樂路奪下金馬獎!被伍佰高喊「法蘭」爆紅,歌迷盯著看
    第五十七屆金馬獎上周完美落幕,收視率最高落在「伍佰」頒發「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段落,伍佰即將揭曉獲選者前,小吃螺絲惹得臺下觀眾發笑,笑著響應說:「頒獎很難耶!」帶動全場又一陣歡樂的氣氛,下一秒當伍佰打開得獎者名單時,激動大喊:「法蘭!」
  • 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
    相比於阿里大文娛體系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資本動作,在音樂領域,阿里一直在努力,但一直在潰敗。 馬雲的「音樂夢」 作為商界大佬,馬雲的心底裡一直藏著一個音樂夢想。
  • 失落之書音樂篇:阿里星球停止音樂服務,有歌手被禁,有獨立音樂人...
    說到音樂領域,其實小娛十分為難,不僅是因為音樂不像是影視領域有票房、收視率、點擊率等等明確的指標可以作為衡量坐標,另外,不得不說的是,相比於其他領域,音樂領域依然顯得冷清。年末採訪李宇春的時候,她說她感覺到音樂行業正在迎來「復甦」,而一系列融資成功的消息,各種各樣音樂節的爆發也讓音樂行業的從業者們有了更多信心,這其中當然也出現了許多驚喜,比如彩虹合唱團、趙雷、音樂APP碎樂等等等等,網際網路給音樂行業帶來的不再僅僅是盜版的傷害,音樂行業開始藉助網際網路重塑自己,這其中成敗皆有,那麼都有哪些讓人遺憾的失落事件呢?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如今所謂的音樂,在短視頻裡,在比賽類綜藝裡,在街頭巷尾的大音箱裡,唯獨不在音樂人的夢裡。2021年第一場別離,來自蝦米音樂。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
  • 失落之書音樂篇:阿里星球停止音樂服務,有歌手被禁,有獨立音樂人金子土裡埋
    說到音樂領域,其實小娛十分為難,不僅是因為音樂不像是影視領域有票房、收視率、點擊率等等明確的指標可以作為衡量坐標,另外,不得不說的是,相比於其他領域,音樂領域依然顯得冷清。年末採訪李宇春的時候,她說她感覺到音樂行業正在迎來「復甦」,而一系列融資成功的消息,各種各樣音樂節的爆發也讓音樂行業的從業者們有了更多信心,這其中當然也出現了許多驚喜,比如彩虹合唱團、趙雷、音樂APP碎樂等等等等,網際網路給音樂行業帶來的不再僅僅是盜版的傷害,音樂行業開始藉助網際網路重塑自己,這其中成敗皆有,那麼都有哪些讓人遺憾的失落事件呢?
  • 阿里星球正式停止音樂服務,是阿里音樂的一次「壯士斷腕」?
    12月13日下午,阿里星球在Apple Store上線了9.6.0新版本,發布的更新動態卻意外顯示,阿里星球將在近期全面停止APP內的音樂服務,用戶可通過下載新版本並按照相關教程導出本地音樂。同時表示,今後阿里星球將成為阿里音樂旗下粉絲明星娛樂交互平臺。
  • |音樂|音樂人|阿里音樂|音螺|蝦米網|...
    2016年4月,時任阿里音樂董事長的高曉松把天天動聽升級為阿里星球,成為阿里音樂夢的新載體。這一產品囊括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多項功能,不過因為違背用戶習慣,強行改版等原因,招致老用戶反感。同時,在線音樂的其他玩家沒有停止行動。在2015年到2016年,騰訊音樂開始成為音樂曲庫和版權合作中的佼佼者。
  • 五年三步走,阿里影業後疫情時代將布局何方?
    作為今年開幕式論壇上唯二的兩家網際網路電影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影業總裁李捷在會後接受了數娛夢工廠記者的專訪,從行業和自身發展的視角對疫情下的中國電影公司、電影宣發、和電影產業生態進行了全方位的解析。「整個行業都在評估這場疫情的影響,而我們看到的是『危中有機』。」
  • 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因此,阿里音樂的成立實際上踩準了國內音樂產業變化的時機:成立之初,阿里音樂既擁有蝦米、天天動聽兩大平臺,也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支持下,獲得了眾多版權。阿里星球界面正式推出不到一年後,2016年12月13日,阿里星球在蘋果商店發布的更新動態顯示,其將停止APP內的音樂服務。阿里星球的生涯雖然短暫,但給阿里音樂帶來的打擊卻是毀滅性的。首先,強行將天天動聽改版成阿里星球的做法,使得天天動聽深耕數年積累下的用戶大量流失,阿里音樂的整體市場份額因此下降。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將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
    繼爆料酷我音樂、酷狗音樂與海洋音樂合併後,騰訊科技今日又獨家獲悉,被阿里巴巴收購的音樂網站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將共同組建成阿里音樂。知情人士透露,在收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後,阿里巴巴高層一直在考慮如何能將二者的商業價值最大化,2015年春節後第一個月,公司決定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建成阿里音樂。
  • 用一首歌代表劉德華的音樂路,是《十七歲》,還是《今天》?
    那麼,如果用一首歌曲代表劉德華的音樂路,你覺得哪首歌更合適呢?談到劉德華的音樂,《十七歲》是不容避開的一首。它的傳唱度雖比不上《忘情水》等經典老歌,但對於華仔的歌迷來說,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華仔的歌手生涯,或者說從藝之路,正是在他17歲的年紀開始的。而《十七歲》這首歌,正是我們在追尋劉德華的道路上,以他的眼光和視角,去看一個歌壇巨星的起點。
  • 蝦米被傳關閉 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因此,阿里音樂的成立實際上踩準了國內音樂產業變化的時機:成立之初,阿里音樂既擁有蝦米、天天動聽兩大平臺,也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支持下,獲得了眾多版權。正式推出不到一年後,2016年12月13日,阿里星球在蘋果商店發布的更新動態顯示,其將停止APP內的音樂服務。阿里星球的生涯雖然短暫,但給阿里音樂帶來的打擊卻是毀滅性的。首先,強行將天天動聽改版成阿里星球的做法,使得天天動聽深耕數年積累下的用戶大量流失,阿里音樂的整體市場份額因此下降。
  • 阿里音樂、騰訊音樂宣布達成互相轉授版權合作
    阿里音樂集團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共同宣布,阿里音樂集團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雙方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將獨家代理的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與YG娛樂、杰威爾音樂、LOEN等優質音樂版權資源轉授至阿里音樂,曲庫數量在百萬級以上,同時,阿里音樂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也轉授給了騰訊音樂娛樂
  • 謝和弦炮轟陳昇:不陪他喝酒小心音樂路混不下去
    還附註「音樂老頑童最乖了」,以及溫情喊話,要對方演唱會加油。  沒想到晚間謝和弦再次發文,附上陳昇的新專輯負面,再次喊話,「只要華人大哥想要玩的女人,一聲令下徒弟就變馬夫處理,不陪升哥老師大王喝,小心音樂路混不下去。」
  • 高曉松卸任阿里音樂:成也版權,敗也版權
    有人這樣埋怨高曉松,說他把阿里音樂做成了音樂界的淘寶,完全錯失了崛起的時機。然而事實上,阿里音樂的落寞,不能全怪高曉松一人,真正的原因,是整個阿里系都沒有將開拓音樂市場的重心放在版權上。在2015年,當時的音樂市場與現在不同,當時像騰訊、網易雲這樣的音樂寡頭還未成形,音樂市場群雄割據。而在那時,高曉松和宋柯也是剛剛到任阿里。
  • 歌手沒法養活自己,一首歌銷售額過億,袁詠琳和肖戰不同的音樂路
    先說肖戰吧,單就音樂生涯來說,其實肖戰的影視路表現會更亮眼一些,《陳情令》讓他吸了非常多的粉絲。因為這樣的節目,的確很容易圈粉,而且比音樂自己埋頭做音樂,獲得的關注更多。只不過不少人,卻是歌沒有火,音樂也堅持不下去了。
  • 傳蝦米音樂關停背後:洗牌的在線音樂和大而散的阿里文娛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7年,最初是由一個旨在連結音樂人和用戶的付費網站Emumo演變而來。蝦米音樂成立後定位是做高端音樂愛好者的聽歌軟體,後被阿里收購。2015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合二為一,組建阿里音樂。值得一提的是,該傳聞曝出前,蝦米音樂曾多次被曝將關閉。
  • 12歲的蝦米音樂消亡,是被阿里耽誤了嗎?
    2006年在杭州面世時叫EMUMO,取義「EARN MUSIC & MONEY 」的意思 ,後來才改名為「蝦米音樂」。聯合創始人中大多從阿里出來,後來被阿里收購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雖然阿里花費巨資購買滾石、華研音樂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音樂版權,也和貝塔斯曼音樂有音樂數字版權分發協議,但其對手強強聯手,在2016年,海洋音樂集團與騰訊QQ音樂合併後上市,新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擁有超過2000萬首歌曲,擁有中國最大的音樂版權曲庫,此後,阿里進一步失去滾石、華研、相信三家公司的獨家授權,騰訊音樂可以算是階段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