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義大利的託斯卡納早已享有盛譽。從古至今,這裡都是名人造訪度假的勝地。19世紀英國詩人夫婦白朗寧和白朗寧夫人傳奇般的愛情以私奔告終,他們逃離英國後移居義大利,他們沒有錯過託斯卡納。白朗寧夫人寫道:「這裡的空氣似乎能穿透你的心扉。」英國作家艾摩·福斯特的多部作品也都以託斯卡納地區為背景。這裡的草地和葡萄園正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表白的地方。
藝術殿堂 名聞天下
託斯卡納最著名的城市當數佛羅倫斯 firenze .佛羅倫斯的舊譯名是「翡冷翠」,比如徐志摩的《翡冷翠一夜》說的也就是佛羅倫斯。雖然看上去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這個精緻美麗的名字倒頗讓人有些幻想。不過佛羅倫斯的基調並不真的如翡翠般的嫩綠。這裡最典型的天氣---也是託斯卡納最典型的天氣---就是陽光下的藍天白雲。色彩鮮豔的牆壁,深綠色的百葉窗,深紅色的屋頂才是這裡的標誌性色彩。
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和重要城市。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散發著古老的文化藝術氣息,精美的大理(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石雕刻和建築隨處可見,有的還是文藝復興時期留下來的遺蹟,從中能看出佛羅倫斯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繁盛。
城內最負盛名的就是佛羅倫斯聖馬利亞教堂(DuomoSantaMariadelFiore)。教堂的牆面全部用白色、深綠、粉紅三色大理石建成,顏色搭配簡單而典雅。正面牆壁上有很多白色大理石雕塑,細緻精美卻不奢華。教堂建造於1248年,佛羅倫斯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想把教堂的穹頂建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穹頂,儘管教堂完工的日期又因此被推遲了將近二十年,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座前後花了一百五十多年時間,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才最後完工的聖馬利亞大教堂已經成了佛羅倫斯的代名詞。
佛羅倫斯隨處可見的貴族宮殿和別墅,在很輕逸的圓拱石牆後面,藏著巨大如廣場般的客廳,懸掛七層金色吊燈的餐房,天花板上有幾百平方米大的名師壁畫……城裡還有令人流連忘返的廊橋,無數製造上等金飾品的工匠,著名的費羅加莫的皮鞋博物館。阿諾河傍晚閃耀著黃金色的光芒,映照著街景和文藝復興的遺蹟,讓人真正地感悟到了佛羅倫斯的美麗。
比薩也是託斯卡納的名城之一。在這個古老的海濱小城,廣場上的建築大起大伏,一層層的屋頂直鋪展到最高處的大教堂橢圓形白頂。十字山坡上的聖米尼亞託教堂始建於11世紀,是保存完好的仿羅馬式教堂之一。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是教堂的塔樓,建造之始就開始斜了,現在傾斜近5米,層層空透的拱廊都是似倒未倒的飄搖之態,似乎任何一眼都是最後一眼,這種魔力沒有一個遊客能擋得了。
在託斯卡納除了著名的佛羅倫斯和比薩,還有著名的古城西耶那。如果你在這些充滿著文化和藝術氣息的城市裡遊累了,我們建議你離開城市去託斯卡納的鄉村,做一番輕鬆的鄉村休閒之旅。
沉迷悠閒 迫近永恆
在託斯卡納的鄉村旅行,有種「腐敗墮落、醉生夢死」的感覺,吃、喝、住、行與風景都讓人應接不暇,好似一頓盛宴,過了許久還回味無窮。如果說羅馬適合觀光,米蘭適合購物,威尼斯適合遊玩,那麼託斯卡納就適合純粹的度假!無心羈絆、慵慵散散的流連於這裡,義大利的精華與美麗就侵入肌膚了。
義大利人的生活如此緩慢,在歐洲也許只有希臘人或西班牙人可有一比。託斯卡納的鄉村一天到晚總是靜悄悄的,在山上也許你一天也見不到一個活動著的人,商店上午10:00才開始營業,12:00就閉門謝客了。店主人會和其他人一樣去享受一頓漫長的午餐。在義大利一頓中午飯也許要吃上幾個小時,似乎他們並不在乎吃什麼,而是聊著永無休盡的話題。下午4:00商店又營業了,可是未到天黑,又早早打烊。當夜幕降臨,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只能在酒吧裡找到他們的身影。
世界上很少有幾個地方,早上可以這麼優美地醒過來。窗外是微風如海的廣袤谷地,草地的小教堂立在一道隆起的坡上,孤立飄然,白色面牆,粉紅的窗,旁邊兩棵柏樹,一個筆直,一個有點斜---即使畫家,也很難把畫面安排得如此自然,不露痕跡。
在遠去的微丘和低谷之間,傘一樣張開的pine樹和直立的cypress黑松樹像哨兵一樣遙相呼應,點綴出一望無際的縱深感。此地的田園和草地面積驚人,有的貴族和莊園主有上萬公頃的土地,在高起的小丘上,可隱約望到樹後的獨家農院,或者古老的別墅……這樣瀰漫蒼茫和巧妙美感的託斯卡納圖畫,叫人有說不出的迷醉。
鄉村生活 鐘聲悠揚
在距離佛羅倫斯僅僅1個小時車程的格蕾薇(Greve)小鎮的任何一個下午,你都可以看到,鳥在慢慢低下去的太陽裡輕輕唱著,周圍極靜,在斜的光線裡,遠處南面的一個高地上可以看見塔樓的剪影了……
坐在一個山丘上,腿伸在草裡面,那些密而高及膝蓋,絲一樣細軟的青草,尖上有點嫩嫩的鵝黃。它們緩慢地傾下坡去,很齊的,微微有點起伏地伸向下一個開闊的坡地,在坡頂上被一排濃綠如傘的pine樹和紅色的屋頂打斷了一下,接著又在更後面一直伸到天邊。你視線所及的地方,都被它染成一種很飄的草色,微風吹過,草葉在光裡泛出一浪淡的銀毫。
來到格蕾薇小鎮,據鎮旅遊局局長朱賽貝·彼爾利尼介紹,格蕾薇1980年以前當地人過著傳統的鄉村生活,整個地區只有一條鄉村路,不為世人所知。上個世紀80年代,首先由英國人發現了格蕾薇小鎮,後來,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這裡,享受義大利地中海燦爛的陽光和田(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園風光,品嘗原汁原味的義大利美食和美酒,格蕾薇也逐漸變成了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每逢旅遊旺季,來自歐洲的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瑞典人自駕車沿著高速公路來到託斯卡納,在託斯卡納地區有很多像格蕾薇小鎮這樣安靜、悠遊的義大利鄉村,遊客們在農民的家庭旅館裡安逸地享受著自己的假期。這裡的鄉村旅館或別墅、莊園不但具有古老的風味,而且大都擁有室外遊泳池。他們盡情享受地中海的陽光、美酒和由野豬肉烤制的火腿或香腸。每到正點時刻,小鎮廣場上傳出悠揚的鐘聲。享受生活、享受悠閒和安寧正是義大利100%%鄉村旅遊的真諦。
離開格蕾薇小鎮,彎彎的小路伸向山頭上的威拉查諾城堡。牆上伸出幾株非常古老的橄欖樹,背後是一個三層古堡,在陽光裡放出一種懶洋洋的、旁若無人的氣息。天上沒有雲,也不是那種地中海岸般的蔚藍、耀眼,光線裡少了一點嫣紅,多了一些碧玉的透徹,光調柔和,沒那種對比強烈的銳利。在這裡,你隨時看到如同義大利畫家筆下的那種純田園牧歌式的景致,滿山遍野的葡萄架和橄欖樹讓你頓生感慨,生命如此美好,我為什麼要離去呢?
當你到了威拉查諾城堡,主人一定會熱情地歡迎你,並且會給你品嘗產自他們城堡的在義大利極負盛名的ChiantiClassico葡萄酒,主人還會滔滔不絕地講述先祖甚至整個小鎮的歷史、風土、葡萄的品種、酒的特色,打開有著百年歷史的藏酒窖讓你參觀。在這裡你不僅可以欣賞到如詩如畫的風景,更可以在城堡內品嘗到最地道的義大利佳餚。
杯酒人生對酒當歌
託斯卡納是生命中那些稀少而珍貴的事物之一---就好像春日陽光、莎士比亞,或者初戀的感覺---無論怎樣描寫都不過分。地處義大利心臟地帶的託斯卡納,似乎濃縮了整個國家最好的那些特質,這裡有陽光島嶼和託斯卡納群島湛藍色的海浪,有崎嶇的阿爾卑斯山脈魯尼吉亞納、溫柔的奇昂帝山區小村和野性的馬勒馬高沼地,還有許許多多---他們全聚集在這塊面積相當於新澤西的土地上。更不用提這裡還擁有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受追捧最暖人心的美酒。
義大利人有嚴重的葡萄酒情結,他們把葡萄酒與麵包、橄欖並列為餐桌上的三要素。而且義大利人認為,葡萄酒能激發人們對生活的靈感和激情。或許義大利人的熱情真的和他們鍾愛葡萄酒有關。獨特的土壤和高海拔的地勢,加上地中海的微風,為託斯卡納成為義大利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提供了完美的自然條件。託斯卡納葡萄酒據說因為有一種高貴的味道而與眾不同,產自這裡的Chianti酒風靡全球。
這裡人人都是品酒的專家。他們對於葡萄酒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講究:酒因葡萄的產地、品種、採摘時間、釀造的酒窖、年份、釀製手法、儲存時間而相去甚遠,甚至連葡萄產在陽坡還是陰坡、土壤中粘土與沙土的比例、某年某地的天氣這種小差別也能在最後的口味中表現出來;用某一瓶酒配什麼菜、什麼奶酪也是件極講究的事。
在金色的斜陽裡,在斑駁綠陰中,在河上的輕舟上,人們的桌上都不曾缺了葡萄酒;在歌劇院的休息室,在話劇中場時的吧檯前,閒聊時,人人手裡也會拿杯葡萄酒;在酒吧、餐館裡,伴著撩人的爵士樂,葡萄酒儼然就是主角。
有時候,很難說,酒與城市,誰成全了誰,誰浸潤了誰,誰又感染了誰。只是,當城市與美酒間有了聲氣相投的默契,這個地方就變得異常灑脫而鮮活起來。
託斯卡納擁有最安靜、最原生態的生活。那些中世紀的古老小城,恬靜悠閒,在大理石的面板上和麵粉,被菩提樹上的杜鵑的叫聲喚醒,沿著梯田散步,看看橄欖第一天長出時的樣子……這就是託斯卡納的生活。這種生活最誘人之處,並不在於「異域」,而是生活節奏的緩慢悠長。因此,每個被緊張生活壓得透不過氣來的人,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託斯卡納---那是一個代表了逃離和嚮往的地方,是一個夢,或者一處確指的所在。在那裡,我們「有的是時間」.
在一處古老的地方度過一種安靜的田園生活,在託斯卡納尋找最原生態的生存體驗。我相信,這種體驗所帶來的所有情緒也將是最真實的。毫無疑問,這裡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前往,同時隨著託斯卡納旅遊路線的興起,我認為,也會催生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即一種純粹的休閒度假遊,在安靜享受託斯卡納沁入心脾的陽光與空氣的同時,也開啟了一座心中的「託斯卡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