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聲版請點擊文後「閱讀原文」按鈕,或者B戰搜我的作者ID:神巫六六
今天有幸拜讀了著名頭條系專欄作家盧詩翰的雄文《肖戰背後:騰訊的背水一戰》(簡稱《背》),本來我習慣早上六點鐘睡覺,看完這文我激動得睡不著了,因為我好久沒有看到這種充滿胡說八道和臆斷的搞笑文章了,我都笑精神了。
這篇雄文,結論是對的,但是推導的過程充滿了無知和臆斷。作者不知道從哪個大佬那裡先聽來的結論,然後自己做了一番胡思亂想。
這篇文章錯誤是如此的多,以至於我要是一個個糾正,文章會比原文還長。
舉個例子,《背》當中把騰訊布局新文創、泛娛樂的原因,歸結為以抖音為代表的頭條系的衝擊。然而,14年我去參加騰訊文學——也就是後來的閱文集團——的年會,吳文輝在臺上就在講泛娛樂和新文創了。
頭條系那時候還是個弟弟,抖音連特麼第一行代碼都沒誕生呢。
再比如這篇文章中,用了一張圖來表現所謂騰訊對抖音的瘋狂反撲。
它的邏輯就是:看!騰訊出了這麼多和抖音類似的APP,想要打敗抖音,看它多努力!
然而了解騰訊內部運作的人一看就知道為啥會有這麼多同質化的騰訊出品的APP,因為騰訊內部的資源分配,是通過內部競爭來實現的。
它不管哪個領域,都是一次過上去幾個甚至十幾個項目組,做一堆同質化的APP,看哪個效果好資源就向哪個傾斜。
騰訊打網易的《荒野行動》的時候,也是一口氣出了一堆長得差不多的吃雞手遊啊,按《背》文的邏輯,騰訊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出了好多款APP才贏得了戰爭才對。
可是,《背》中並不是這樣寫的呢,盧詩翰對騰訊擊敗荒野行動這件事的定義是:依靠流量輕鬆取勝。
從《背》文中明顯看得出來,盧詩翰對騰訊這套內部競爭機制完全不了解。
他哪怕對這個機制有一絲一毫的了解,也會知道,騰訊是打不出他陰謀論的那套組合拳的,因為騰訊內部不同部門之間不互相使絆子就不錯了,還組合拳呢……
像這樣的錯誤比比皆是。
盧詩翰在《背》文中用了個數據,來證明騰訊受到了威脅。
他說「抖音用戶的日使用時長是王者榮耀的3.3倍」
他用這個來證明王者榮耀已經讓位於抖音成為手機用戶娛樂首選。
然而但凡有腦子的人,都能很輕易的想到抖音日均使用時長更高的原因:你不能在通勤路上一邊走路趕地鐵一邊打王者榮耀,但是你可以刷抖音。
論碎片時間的使用效率,王者榮耀可能還比不上一些卡牌類的手遊。
《背》文中,還引用了頭條系最近出的幾款手遊的數據,來說明頭條系對騰訊的遊戲板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然而,他給的數據,全是不重要的數據。
手遊最重要的數據是什麼,是流水。現在對於中國手遊市場,第三方的流水數據不是很準,因為中國把谷歌BAN了,安卓遊戲端就缺乏一個權威的渠道數據,基本沒有辦法比較準確的估算安卓端的遊戲流水。
但是第三方的流水估算數據,依然是投資者最看重的數據,因為比起流水數據,其他的什麼排行榜啊,更加不可信。
App Annie的付費分析服務,基礎套餐是四萬美元一年,然後根據你的定製內容,會有更高的報價。
我為什麼這麼清楚,因為我曾經拿著自己那點小錢想進手遊市場玩玩看,要入場第一件事就是買一個這種套餐……
後來我這個套餐白買了,因為手遊市場實在太嚇人,一款熱門新遊剛推出的時候,每天的宣發費用是以百萬計算的,記住,是每天。
光是在各個平臺刷榜就要刷掉幾十萬一天。
新遊的所有排行榜數據都是不可靠的,拿新遊的排行榜數據來說事的人,要麼蠢,要麼壞,必佔其一。
對,我說的就是盧詩翰,至於他是蠢還是壞,我就不知道了。
那些靠著真實的數據——哪怕是部分真實的數據——霸榜的遊戲,基本都帶有強大的出圈效應,我簡單的三個例子:王者榮耀,陰陽師,明日方舟。
而盧詩翰舉例的這幾款頭條系的遊戲,上過幾次熱搜啊?有多少同人圖啊?抱歉,好像沒有呢。
像這樣的可笑的地方,《背》文中還有一大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你們要感興趣,就多留言,我也許會做一個逐條挑刺。
下面我們來說肖戰和新文創,這是《背》一文的主軸,也是他主要的問題所在。
先說肖戰,《背》一文中,認為肖戰是騰訊對抗頭條系的布局,是棋子,肖戰模式是騰訊為了應對頭條系專門搞出來的。
這非常的可笑,因為稍微了解娛樂圈的人就會知道,肖戰之類的流量明星的運作模式,就是從日韓那邊照搬過來的,而且不是最近幾年才搬,中國娛樂圈照搬這套模式已經搬了——猜猜多少年?
30年。
30年前臺灣的小虎隊就是照著日韓模式運營的第一代華語流量小生,30年了,模式基本沒有變化,連收割模式都和30年前一樣。
30年前小虎隊靠緋聞造熱點和話題,引發非粉絲圍攻進而團結粉絲,然後靠唱片收割腦殘粉。
30年後的今天,肖戰蔡徐坤也是這一套:製造一個外部敵人,靠這些外部敵人團結粉絲,然後靠電子唱片收割,一樣一樣的。
到了盧詩翰的《背》一文中,這就成了騰訊為了應對危機背水一戰創造的模式,可笑可笑。
說完肖戰,我們來說新文創。
《背水一戰》這文,說頭條系的番茄小說作為後起之秀,倒逼閱文的IP市場,迫使騰訊也開始做免費閱讀。
我嚴重懷疑《背水一戰》的作者盧詩翰根本沒了解過番茄小說上的都是些什麼玩意。
我來照著番茄小說的原創文排行榜念幾個名字你們感受下:
昏昏欲睡:顧少,輕一點
總裁爹地超給力
一胎雙寶,總裁大人夜夜歡
重生小俏媳:首長,早上好!
以我多年網文圈摸爬滾打的經驗,我覺得這些書在談IP改編之前,先得考慮怎麼活過下一次掃黃。
不會真有人覺得靠這些書,就能倒閉閱文和騰訊吧?
不會真有人覺得靠這些書能在IP市場上幹過詭秘之主吧?
頭條系推出的番茄小說,對閱文集團有沒有影響?有,肯定有,讀者被分流日活下降是肯定的。
但是這根本不是什麼致命的影響。
因為網文的整體流量本來就是在下降的,因為短視頻分走了大量原本屬於網文的低端讀者。
而且這個趨勢,早就開始了,從2010年智慧型手機普及,網文的低端讀者就一直在流失。
網文大神純電子訂閱最多的時候,其實是智能機沒有普及的時候,那時候大部分人的手機都運行不了什麼遊戲,更看不了視頻,只能看網文。
移動閱讀基地當年可是誕生過均訂百萬的作品的,是的,均訂百萬。
我說的就是鬥破蒼穹。
現在呢,全網均訂幾十萬已經是一等一的大哥大了。
因為現在手機能幹的事情太多了,大家選擇多了。
而且人類本來就對畫面、色彩和聲音更敏感,短視頻、遊戲這種有視覺衝擊有聲音的東西,天生就比文字更容易吸引淺層用戶。
所以從智能機普及開始,移動閱讀就是在走下坡路的,只是中間有一波為期幾年的回潮。
這個回潮是因為中國手機裝機數量整體的爆發性增長,所以移動閱讀搭了上便車,這個爆發增長結束後,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數量進入穩定增長期,移動閱讀馬上就開始衰退。
18年我去濟南和朋友合作搞了個幾期網文相關的視頻,當時順便聽了貝殼視頻相關人士的一波宣講。
當時看到一個圖表,是貝殼視頻下屬各個項目組的觀眾畫像。
主力的觀眾群體,是生活在二三線城市或者一線城市城鄉結合部、文化水平中等的年輕人。
這些人收入不高,平均在2000到3000一個月,但是因為生活的地區生活成本低,加上他們普遍沒有長期規劃,不怎麼存錢,所以每個月可以用來花的錢反而比城市白領要多。
我當時一看這個圖就樂了,因為這個圖和我在網文業內看到的無線文讀者畫像重合度相當的高。
我說這些,是為了告訴各位,為什麼頭條系的番茄小說裡,大部分都是那種「兵王/戰神歸鄉發現妻子寫網文倒欠300萬一怒之下華國十萬將士巴拉巴拉」的小說。
這種小說,在網文裡有個專門的分類,叫無線文。上面也說了,他們的受眾群天然和短視頻的受眾群重疊。
無線文有一個特點,就是IP價值幾乎為零。
這些無線文,不可能寫高端,因為他的目標人群就是很LOW的人,無線文必須直白。
同樣是描寫美女,在無線文裡,你用的修辭手法高端了反而沒人看,因為他們就看不懂。
你用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人家肯定不賣帳,你說個豆腐西施,人家要麼不知道西施是誰,要麼沒辦法在豆腐和美女的潔白肌膚之間建立聯想。
你得直白的寫這個女人白,大,細腰。
我沒有看不起人的意思,實際上我朋友當中也有寫無線文賺大錢的,我有個朋友寫了《這是一個銷魂的文字打碼》,當年無線銷售炸上天,但是他本人是個大少爺,文化水平很高那種,還在BILIBILI的總部大樓樓下開了一家吐司店。
哦對了,他本人也在刺蝟貓寫了一本萬訂的變身百合題材名作,叫《老娘好萌好可愛》。
所以我真沒有看不起寫無線文的同行的意思,我每天還和寫無線文出名的同行吹水打屁呢,我只是在告訴各位讀者一個事實:無線文因為他們面對的讀者群很LOW,所以必須LOW。
這種東西IP開發潛力很低的,它的受眾群就不對。
閱文集團全面轉向IP開發,是從14年就開始了,主要也是因為受到了以掌閱係為代表的無線文平臺的衝擊,低端讀者都被搶走了。
不是說無線文的版權就賣不掉了,其實賣了不少,但是基本都是低價打包賣的。
之前某網站,有個作者鬧維權,就是因為不相信自己的無線文版權只賣了四萬塊,結果鬧到最後,發現真的就只賣了四萬塊。
然後網站方面以他誹謗網站造成惡劣影響違反了合同中相關條款為由,反打一耙要把這四萬塊收回去。
這事情我們當年吃瓜吃得可開心了。
所以番茄小說宣傳自己日活多少多少,然後盧詩翰先生就以此為證據,說騰訊急了,閱文急了,所以才有合同風波巴拉巴拉。
可事實是,這次的合同風波,業內人基本都看得很明白,就是頭條系帶的節奏,想把閱文的作者拉去他番茄小說。
在這波節奏起來的同時,番茄的編輯和網編在大力度拉人,我的朋友裡面一堆被拉的。
不但閱文的作者在被拉,刺蝟貓和飛盧的作者也有不少被拉的。
比如刺蝟貓寫出霸榜登月文《月世界必不可能成為網遊》的作者「活版印刷」,幾天前就很認真的在我們這幫網文老油條的群裡問番茄小說怎麼樣。
然而這波節奏,基本上沒有觸及到閱文的中上層作者,因為閱文的中上層作者,都是想改編想做IP的,他們一打開番茄小說的APP,一拉排行榜看到那些作品的名字,直接捏著鼻子就走了。
大家一看就懂,這就不是養IP的平臺。
王安石在《讀<孟嘗君傳>》裡寫了這麼一句話:「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這話就可以送給番茄小說,送給頭條系,帶一波節奏就想拉走閱文的中上層,太天真囉。不如先把你們網站上那些淨網必死的大白腿文清理一下吧。
說白了,騰訊的新文創,和頭條系就沒什麼關係,新文創也絕對不是番茄小說上的那些「兵王」「戰神」「鄉村小浪醫」。
新文創是什麼?
知道《詭秘之主》嗎?
詭秘之主之後,閱文大神的新書畫風都變了。
宅豬的新書,上來主角可以先不露面,先用幾千字鋪一個恢宏大氣的世界觀再說。
現在閱文大神的新書,世界觀要大,配角要多要出彩,故事要複雜,敵人要強要老謀深算。BOSS設計陰謀的時候博弈五層那是少的,沒有個十層博弈你都不配當BOSS。
主角面對強到絕望算無遺策的敵人,必須機關算盡,像JOJO那樣戰鬥。
這才是新文創。
番茄小說上那種兵王,戰神,算了吧,你們連給新文創提鞋都不配。
最後是總結,雖然我這篇文章一直在嘲笑盧詩翰的《肖戰背後:騰訊的背水一戰》一文,但是我前面也說了,他的結論是對的。
騰訊確實受到了的頭條系的威脅,新文創和泛娛樂也確實成了騰訊對抗頭條系的王牌。
但這是因為騰訊提前七八年布局新文創和泛娛樂,現在才有這個王牌,不是騰訊受到威脅之後才造了一個王牌。
這個邏輯的關係必須要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