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名為《騰訊的背水一戰》席捲朋友圈、知乎、豆瓣等各大媒體平臺,而這次作為「背水話題」源頭的巨頭,如約而至地給出了2020年Q1財報。
昨日17時許,騰訊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騰訊本季度營收達到1080.65億,同比增長26%;淨利潤達到270.79億,同比增長29%,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繼2019年Q4之後,騰訊再次實現單季度營收破千億。另外,按照騰訊一季度總薪金成本151.43億,員工6.4萬人算下來,人均月薪近8萬元。這樣的騰訊需要「背水一戰」嗎?
資本市場顯然十分滿意這個成績,今日港股開盤,騰訊股價漲幅一度達到3.07%,截至今日收盤,騰訊股價尾盤收窄,上漲0.23%。市值達到4.11萬億港元。輿論市場也因為這份財報恰到好處的出場時機,對騰訊更加關注。
騰訊有沒有「背水一戰」莫衷一是,但騰訊的各大業務展現了安定的增長態勢。2020年Q1騰訊四大業務板塊(增值業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其他)均取得收入同比增長。TO B端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到疫情影響環比下滑,但是C端的遊戲、社交等表現了亮眼的數據。
這其中增值服務(遊戲及社交網絡收入)依舊是騰訊的基本盤,貢獻收入佔比達到58%。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付費用戶維持了較高增長速度,本季度騰訊視頻付費用戶為1.12億,同比增長26%。騰訊音樂Q1付費用戶數4300萬,同比增長50%。疫情期間線上流量的暴漲在騰訊財報上可以看見端倪。
最近騰訊並不安寧,不管是閱文集團高層換帥之後爆發的合同風波,還是現在「背水一戰」以字節跳動與新文創為契口傳播的各類焦慮,巨頭前行的過程裡總有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但無論外界如何揣測,只有巨頭知道,自己有沒有踩在時代的鼓點上。
遊戲與社交,
騰訊帝國的穩定壓艙石
從騰訊2020年Q1整體來看,遊戲依舊是騰訊最大的「現金奶牛」,社交則持續為帝國提供流量動力。
Q1增值業務收入達到624.29億,同比增長27%,這其中網路遊戲收入達到372.98億,同比增長31%,佔整體營收34.5%,這個增幅超過2019年Q4。相比2019年Q4並未具體提及手遊、端遊收入,今年Q1財報透露手遊手遊收入為347.56 億元,同比增長64%,環比增長34%,端遊收入為117.95億,同比下滑15%。
遊戲營收增長主要由於國內手遊收入增加,以及來自Supercell的遊戲收入貢獻,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以及海外國際版「吃雞」《PUBG Mobile》、《Clash of Clans》(《部落衝突》)等手遊均有不錯收入,而端遊如《地下城與勇士》的收入則有所下跌。
顯然,在這次疫情流量紅利戰中,騰訊手遊是最大贏家之一。疫情期間《和平精英》一度超過了《王者榮耀》,Sensor Tower公布的2020年2、3月全球移動遊戲收入Top10榜單中,《和平精英》及其海外版連續兩個月刷新收入記錄,3月該遊戲全球流水超過2.32億美元,《王者榮耀》及其海外版則位於第二,3月全球流水達1.12億美元。4月《王者榮耀》回歸國區iOS手遊暢銷榜榜首,該遊戲4月收入環比增長了43%,並帶動騰訊遊戲收入環比增長了9%。
同時,騰訊海外遊戲營收也十分亮眼,Sensor Tower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15日,《PUBG Mobile》在海外的總下載量超過 5.15億次,代理遊戲《Call of Duty: Mobile》在海外的總下載量達到2.12億。3月《PUBG Mobile》當月海外收入達到9100萬美元,4月再創新高,收入達到9280萬美元。
2019年Q4騰訊遊戲海外營收達到約70億,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在遊戲收入佔比中從Q3佔比10%上升至20%。2020年這個比例顯然還有更多上升空間。
同樣永不落空的還有騰訊一直以來被行業「封神」的社交領域。2020Q1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到12.02億,同比增8.2%,環比增加3.2%;QQ智能終端月活躍帳戶數6.93億,同比降1.0%,但環比增長7.2%。。
作為騰訊社交的兩大拳頭產品,微信以微信支付、紅包成功分割了阿里支付寶佔領的江山,小程序、公眾號、企業微信等則從C端轉型B端服務,同時微信小程序進一步加強生態系統,增強B端服務,推出「服務商長成長計劃」、行業助手等功能,提高運營效率。
而有了流量入口,騰訊的社交廣告收入、商業支付就有了基礎。雖然騰訊廣告業務環比下跌12%,媒體廣告業務同樣下滑,但是依靠微信朋友圈、小程序以及QQ看點等社交廣告收入,Q1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達到145.92億,同比增長47.42%。商業支付方面,2019年騰訊小程序創造了8000億元交易額,同比大增160%,隨著小程序用戶增加,這個數據顯然還將進一步擴大。
並不是「背水一戰」,
「新文創」打法初現雛形?
與遊戲、社交同樣呈現增長態勢還有騰訊的數字內容。
本季度騰訊視頻付費用戶為1.12億,相較2019年Q4,騰訊視頻付費用戶增加6000萬左右。而截至去年年底愛奇藝付費會員達到1.07億。隨著優酷避開會員數追擊戰,國內流媒體會員戰爭已經呈現兩強爭霸的態勢,其後是芒果TV、B站等非典型選手的急起直追。Sensor Tower商店發布《2020年3月全球熱門移動應用收入TOP10》。在線視頻領域,Netflix、Disney+和愛奇藝位居前三,但是騰訊視頻已經緊隨其後。
騰訊音樂總營收63.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7.4億元增長10.0%。2019年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已達到3990萬,增速也達到上市以來的最高增速,2020年Q1騰訊音樂Q1付費用戶再次攀高,達到4300萬。
閱文集團雖然遭遇了合同風波,但2019年閱文集團淨利潤1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9%。不管目前輿論市場上如何解析免費閱讀、作家版權問題,現實裡閱文集團依舊是網文市場的最大平臺,付費閱讀、版權運營等營收方式日益多元化。
不難看出,騰訊旗下已經完成拆分上市的公司,資本故事越來越豐富。這為騰訊的新文創奠定了基礎,2018年騰訊新文創正式成型,騰訊遊戲、騰訊文學、騰訊影業、騰訊動漫、騰訊電競,加上企鵝影視、騰訊視頻和騰訊音樂以及騰訊投資的鬥魚、虎牙、快手等直播、短視頻平臺,騰訊實現文娛市場的全覆蓋。
2020年閱文集團高層換帥,程武接手閱文,讓公眾再一次關注到騰訊帝國的新文創,這個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連接騰訊生態內的遊戲、動漫、文學、影視、電競等數字內容平臺,實現多元產業變現的戰略,有人存在懷疑,有人給予支持,沒人知道它是否能夠開啟一個新時代,但從2019年市場上出現的《陳情令》《慶餘年》等爆款作品,這個路徑是值得嘗試的。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2020年改變的投資風格。一直以來騰訊對外投資並不手軟,秉持著「幹不掉就買下來」和「打不過就找聯盟」的原則,騰訊這幾年投資了投資了京東、拼多多、美團、B站等一票網際網路或內容公司,但是大多數採取戰略投資或者聯營方式,少有控股情況出現。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20日,騰訊總計投資企業超過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逾160家獨角獸。
(騰訊投資分析圖 圖片來自IT橘子)
今年騰訊對虎牙實現控股,被行業視為騰訊想要在遊戲直播市場獲得更多話語權的表現,也被視為是騰訊投資風格轉變的標誌。而這些投資形成多少收益,2020年Q1其他業務並未透露,但騰訊2019年Q4的其他第四季度,騰訊其他收益淨額為36.3億。
2020年開局騰訊並沒有讓人失望,疫情之下「宅經濟」讓騰訊遊戲大放異彩,微信小程序等日活也有相當的增量空間,「基本盤」在2019Q4回升之後保持了穩定,看起來巨頭的奔跑速度並沒有慢下來。在財報中騰訊還有不少延遲款項隱藏了紅利,或許到Q2疫情完全過去,公眾能夠真正看清巨頭前進的速度。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