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上市問題多:營收盈利不敵虎牙 未來加強電競業務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鬥魚上市後有沒有未來?

來源:燃財經

7月17日,鬥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以11.5美元/ADS的發行價發行約6738萬股股票,募集資金7.75億美元。開盤後,鬥魚股價報11.02美元,較發行價跌4.17%。截至收盤,股價為11.5美元,總市值為37億美元。

至此,包括虎牙、歡聚時代(YY)、映客在內的多家頭部直播平臺都已成功上市。同一時間,虎牙的市值為49.86億美元,YY市值為52億美元,映客市值為32億港元(約合4億美元)。今年3月,王思聰加持的熊貓直播宣布關停,遊戲直播領域結束「三國殺」,僅剩虎牙與鬥魚兩家頭部平臺。單純從市值角度看,鬥魚相距虎牙近13億美元。

從營收和盈利上看,虎牙目前也都優於鬥魚。2019年第一季度,虎牙和鬥魚的營收分別為16.32億元人民幣和14.89億元人民幣;同期虎牙的淨利潤為6350萬元人民幣,鬥魚淨利潤為1820萬元人民幣,差距較大。

上市前夕,鬥魚更新了招股書,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已實現扭虧為盈。但細讀財報發現,這一盈利主要來自利息收入和外匯獲利,與主營業務關聯不大。兩項收入貢獻了6610萬元人民幣,剔除這部分收益,鬥魚仍處於虧損狀態。

除此之外,鬥魚還面臨依賴頭部主播、用戶轉化率不高等問題,而對手數量卻在不斷增加。7月15日,快手首次公布其在遊戲直播移動端的日活用戶已超3500萬,遊戲視頻用戶總日活達5600萬。根據QuestMobile的報告,這個數據已經超過鬥魚和虎牙。截止2019年6月5日,鬥魚的日活數為1500萬、虎牙的日活數為1100萬,二者的日活相加還不如快手。

因此,有人認為,未來鬥魚的「敵人」除了虎牙還有快手。從招股書可以看出,鬥魚盈利的背後還有過高的內容成本和低毛利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鬥魚和虎牙背後都有騰訊這個相同的股東。與早上市14個月且各方面數據都表現不錯的虎牙相比,鬥魚的未來在哪裡?

鬥魚上市問題多

首次盈利受益於非核心業務營收

此前,鬥魚公布的發行價區間是11.5-14美元/ADS,最終選擇了區間最低價11.5美元。有遊戲行業分析師對燃財經(ID:rancaijing)表示,鬥魚之所以選擇最低發行價可能是不想上市就破發。

從各項數據看,鬥魚「盈利」背後是過高的內容成本和低毛利。

招股書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鬥魚的營收分別為7.87億元人民幣、18.86億元人民幣、36.54億元。其中,2018年的同比增長達到93.7%。

2018年第一季度,鬥魚營收為6.67億元,2019年同期營收大幅攀升到14.89億元。但2018年一季度,鬥魚的營收成本約為6.42億元,毛利為2460萬元,成本佔據營收的比例高達96%,毛利率僅為4%。2019年一季度同期營收成本則上升至12.86億元,毛利為2.03億元,成本佔營收比率有所下降。

鬥魚的成本主要分為三大塊:內容成本、帶寬成本和其他費用。其中內容成本成為鬥魚盈利的最大難題,2019年第一季度內容成本為10.67億元,同比增長121%,佔營收比重76.3%。帶寬成本為1.62億元,佔營收10.9%,其他成本包括營銷、研發、管理等費用。

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2019年的各項費用也在增長。2018年一季度,鬥魚銷售及營銷費用約為7670萬元,研發費用為7260萬元,管理費用3110萬元,總運營費用1.80億元。2019年一季度,銷售及營銷費用增至1.24億元,研發費用增至7940萬元,管理費用增至6350萬元,減除其它運營收益1490萬元,總費用為2.52億元。

2018年一季度,鬥魚運營虧損為1.56億元,2019年同期虧損收窄至4850萬元。且2019年一季度扭虧,實現1820萬元利潤,歸屬於股東的淨利約為1880萬元。

鬥魚的另一個問題是對於直播業務的強依賴。

鬥魚的營收主要分兩塊,其中佔大頭的是直播。招股書顯示,鬥魚在2019年一季度的直播業務收入為13.54億元,佔了總營收的91%,鬥魚對於直播的依賴度較大。另外一塊收入來源於廣告,2019年第一季度,鬥魚廣告收入約為1.35億元,佔比9%。儘管廣告收入佔比仍然不高,但與虎牙相比,廣告收入佔比並不算低,2019年第一季度虎牙的廣告及其他營收佔總營收比重僅為5%。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鬥魚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鬥魚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其扭虧為盈,實現了淨利潤1820萬,主要來自於外匯匯兌收益和利息收入,這兩項都與主營業務沒有太大關係。如果拋開這兩項營收,單純依靠主營業務收入,鬥魚依舊處於虧損狀態。因此上述分析師對燃財經表示,鬥魚上市後是否能一直維持「盈利」仍然是個大大的問號。

鬥魚MAU高於虎牙

但付費轉化率卻相反

從2015年-2019年,直播走過從興起、穩定再到洗牌的4年,幾家直播平臺進入業務成熟期,公會則進入利潤收割期。但對於剩餘幾家直播平臺來說,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一直以來,直播平臺都面臨如何擺脫單純依靠直播打賞的單一盈利問題。鬥魚的營收主要分直播收入和廣告,其中,直播收入佔了90%左右。

除了直播,平臺的另一部分收入來源於廣告。但一位直播領域投資人告訴燃財經(ID:rancaijing),幾家直播平臺的廣告營收做得都不好,從鬥魚和虎牙2019年一季度廣告營收佔比不到10%也可以佐證。

其次,鬥魚和虎牙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前者有強大的電競賽事資源,但主要依賴頭部主播,後者腰部主播貢獻力更強。另外,虎牙的優勢在於公會體系和來自母公司歡聚時代的資源支持,以及管理效率。

鬥魚與虎牙的差距在於付費用戶的佔比。2019年第一季度,鬥魚季付費用戶為600萬,首次超過虎牙,虎牙今年一季度有540萬付費用戶數。但季度付費用戶在整個2019第一季度總體活躍用戶中的比重為3.8%,虎牙的這一比重為4.3%。通過這一佔比,可以看出鬥魚付費用戶的付費率低於虎牙。

鬥魚有2.53億的註冊用戶,目前為行業第一。2019年第一季度虎牙的月活用戶為1.24億,付費用戶雖然不及鬥魚,但虎牙的盈利能力比鬥魚高,虎牙今年一季度的淨利潤為6300萬元,是鬥魚的3倍多。

另一方面,鬥魚的ARRPU也低於虎牙。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鬥魚的總體平均月活為1.59億,同比增長25.7%。其中,鬥魚PC端MAU為1.1億,而移動平臺月活僅為4900萬。鬥魚近三年移動端月活在整體月活中佔比分別為23.7%,24.5%與28.2%,2019年第一季度為30.8%。虎牙已經達到了44.5%。移動網際網路紅利下,移動端相比PC端,在付費和用戶粘性上有更高的優勢,鬥魚目前PC端和移動端的用戶量對比還無法突出移動端的優勢,這或許也是其付費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Duo capital 分析師秋源俊二認為,虎牙依託YY秀場體系,YY系多年的秀場經營資源與能力,秀場用戶的基因底子,使得虎牙變現強、氪金能力大,但鬥魚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再者,虎牙由於是歡聚時代孵化出來的,有很重的KPI傾向,重投入產出比,虎牙如果超級燒錢,也會拖累歡聚時代。

其次鬥魚雖然付費率有所提高,但付費增長緩慢。鬥魚2018年人均付費為208元,2019年一季度為226元,同比增長約8.7%,而虎牙的人均付費為288元。

目前來看,遊戲直播依然是燒錢的生意。2018年鬥魚主播分成費用及內容費用為27.9億元,今年一季度達到10.67億元,鬥魚的「收益分享費」和「內容費」佔營業成本的比例在2019年第一季度已經達到了83%,也就是說鬥魚營收的八成,都支付給了主播。鬥魚最新的招股書中提到,籤約的前100名遊戲主播數量方面排名第一。

鬥魚的未來在哪裡?

總營收嚴重依賴直播是每家直播平臺的通病。除直播外,直播平臺也在尋求出海。

虎牙CEO董榮傑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將海外業務視為直播領域的核心差異化競爭因素,2019年虎牙希望加速出海。KK直播、YY等平臺也逐步加大了海外市場的拓展。鬥魚先是投資一家位於廣州專門做海外直播的平臺nonolive,此後在陳少傑的主導下於深圳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團隊,專門做海外直播業務。

招股書提到,鬥魚還將加強電競業務。鬥魚此次募資的35%將用於電競內容投資,擴展內容類型,30%將用於技術和大數據研發,提高運營效率,15%用於投資和營銷活動,包括潛在的戰略收購、投資和聯盟。

上市前,鬥魚共拿到6輪融資。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的兩年間,鬥魚共獲得來自騰訊的三輪融資。2016年3月,鬥魚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10億,由騰訊領投。2018年3月,鬥魚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騰訊獨家投資了6.3億美元,同一時間,虎牙也宣布了來自騰訊的4.6億美元融資。

對於騰訊來說,同時投相同賽道的兩家頭部企業已經不是第一次,騰訊曾經投資了美團和大眾點評並促成最後美團點評合併,也同時投了京東和拼多多。投具體賽道而非企業,保障了投資的穩妥。在鬥魚的融資過程中,騰訊參與最多,鬥魚已經成為騰訊電競直播鏈一環。

來源: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鬥魚「壓」虎牙 誰掌控電競直播的未來?
    2018年5月11日,虎牙頭頂「遊戲直播第一股」領先鬥魚一步上市後,鬥魚便開始了「追趕」之路。2019年4月鬥魚赴美IPO,不過營收、淨利潤等主要財務數據都落後於虎牙。2019年虎牙總收入為83.75億元,同比增長79.6%,淨利潤7.50億元,同比增長62.7%;同年鬥魚營收為72.83億元,同比增長99.3%,鬥魚淨利潤3.46億元。
  • 上市前業績大變臉,「老二」鬥魚離虎牙的距離有多遠?
    至此,包括虎牙、歡聚時代(YY)、映客在內的多家頭部直播平臺都已成功上市。同一時間,虎牙的市值為49.86億美元,YY市值為52億美元,映客市值為32億港元(約合4億美元)。今年3月,王思聰加持的熊貓直播宣布關停,遊戲直播領域結束「三國殺」,僅剩虎牙與鬥魚兩家頭部平臺。單純從市值角度看,鬥魚相距虎牙近13億美元。從營收和盈利上看,虎牙目前也都優於鬥魚。
  • 鬥魚終於在美上市,但直播行業已變天!
    同一時間,虎牙的市值為49.86億美元,YY市值為52億美元,映客市值為32億港元(約合4億美元)。單純從市值角度看,鬥魚相距虎牙近13億美元。對比去年5月份另一家遊戲直播巨頭虎牙在納斯達克上市,鬥魚的上市時間慢了一年多。
  • 鬥魚虎牙合併,遊戲直播洗牌,企鵝觸手未來怎麼走?
    騰訊加強控制,鬥魚虎牙歡迎鬥魚虎牙合併早有傳聞,在2019年3月份,騰訊內部成立了一個直播事業部,主要任務是協調鬥魚、虎牙、企鵝電競三家平臺的資源,此後的觸手獲得騰訊版權後,該事業部則將認證計劃和資源劃分給四家平臺。
  • 虎牙遊戲臺向左,鬥魚點歌臺向右,市場更看好誰?
    泛娛樂化,有業務不聚焦、資源分散的亂打亂撞風險 泛娛樂化的遊戲直播代表,非鬥魚莫屬。6月14日,2018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峰會上,鬥魚CEO陳少傑公開表示鬥魚繼續加強泛娛樂布局,在短視頻等方向上發力展開。
  • 鬥魚上市,直播行業大結局?
    YY創始人李學凌在2018年接受GGV採訪時就表示:「(市場)不夠大,我覺得最後的情況就是騰訊會將鬥魚和虎牙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營收結構單一、主播議價權高,這是遊戲直播平臺都在面臨的問題。直至去年,鬥魚沒有一年實現盈利:2018年淨營收為36.54億元,來自直播的收入為31.47億元,佔總收入的86%;成本為35.03億元,其中收益分享費和內容費成本佔比達到79.6%。
  • 虎牙,會跟鬥魚合併嗎?
    美東時間5月20日,虎牙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再次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報告期內,虎牙總收入為24.12億元,同比增長47.8%,但環比下降了約2%,這也是虎牙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滑;歸屬於虎牙的淨利潤為1.71億元,同比增長169.8%。
  • 鬥魚終於要上市了,但直播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2012年歡聚時代(YY)、2014年9158相繼上市,讓直播業務一下子暴露在了聚光燈之中,大眾才意識到原來還有直播這麼一個能夠快速造血的業務模式。以9158為例,在上市前一年的2013年,9158的營收已經達到5.48億元、淨利潤2.06億元,且過去連續三年都在翻倍增長,盈利能力讓人豔羨。
  • 鬥魚「躍龍門」
    早期虎牙直播對鬥魚最大的影響正是上市公司資源,2015年3月歡聚時代董事長李學凌宣布,繼續向虎牙直播業務增加投入7億人民幣。不過虎牙直播一直沒有走燒錢擴大平臺規模的路線,因此用戶規模在早期沒有超過鬥魚,但卻提前實現盈利從而更早上市。 第三階段的重要對手是熊貓直播,熊貓直播是萬達之子王思聰創立的平臺。
  • 鬥魚終於上岸,但是直播暗戰仍未結束
    至此,包括虎牙、歡聚時代(YY)、映客在內的多家頭部直播平臺都已成功上市。同一時間,虎牙的市值為49.86億美元,YY市值為52億美元,映客市值為32億港元(約合4億美元)。今年3月,王思聰加持的熊貓直播宣布關停,遊戲直播領域結束「三國殺」,僅剩虎牙與鬥魚兩家頭部平臺。單純從市值角度看,鬥魚相距虎牙近13億美元。   從營收和盈利上看,虎牙目前也都優於鬥魚。
  • 遊戲直播混戰結束:騰訊企鵝電競意圖合併鬥魚、虎牙
    正所謂,分久必合,企鵝電競、鬥魚、虎牙三家遊戲直播平臺爭鬥雖然利好直播觀眾,但對於其背後的資本則並一定是好處,競爭很膠著的態勢下,各家都很難實現普遍的收費更別說盈利。遊戲直播平臺合併的可能性有多大?三家遊戲直播平臺合併消息絕非空穴來風,而且企鵝電競、鬥魚、虎牙合併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1、投資利益驅動鬥魚和虎牙都是美股上市公司,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相對穩定的受眾群體,但目前這種完全競爭的狀態下並不利於雙方企業營收規模的大幅增長。
  • 鬥魚終歸虎牙,遊戲直播「後頭部時代」誰來主導?
    網絡了大批Z世代用戶的B站,在直播上具有自身的優勢,其大部分營收本就來自於遊戲聯運業務,超強的用戶粘性幫助B站在遊戲直播領域開疆拓土,已經小成氣候。B站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來自增值服務業務的收入為8.3億元,同比增長153%,在總營收中的佔比為31.68%,僅次於遊戲業務收入。
  • 世紀浪人:鬥魚和虎牙合併後,B站還有銳氣麼?
    鬥魚、虎牙合併的背景 經歷了漫長的對抗之後,鬥魚和虎牙即將成為親密的一家,將成為一家超過百億美元的遊戲直播企業。其中,騰訊將持有67.5%的股份。騰訊將「一統」遊戲直播江湖,新巨頭出現,市場地位得到大大加強。從競爭角度來看,兩虎相爭,必有一死,鹿死誰手,未來不確定。但是,兩家公司合併,短期內兩個平臺都可以共生,兩個團隊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 鬥魚電競,虎牙秀場:遊戲直播平臺的中場戰事
    鬥魚電競,虎牙秀場這兩家有多像呢?但看這個遊戲分類的界面,你能分清誰是誰嗎?差別就藏在細節裡。左邊的這個,在熱門的第一排裡有一個特別顯眼的秀場入口——星秀,這就是虎牙,而右邊前兩排全部是遊戲的,是鬥魚。
  • 虎牙與鬥魚合併,以後遊戲直播都姓馬,直播能突破「打賞」門檻嗎?
    騰訊是虎牙最大的股東,再加上騰訊旗下自有的企鵝直播,以及騰訊手握B站、快手的股份,這兩家也正在大力發展遊戲直播業務,如今企鵝、虎牙和鬥魚三家歸一,遊戲直播行業也從各方亂鬥走向了「壟斷」,有網友戲言,「天下遊戲主播都為騰訊打工」。那麼未來國內的遊戲直播行業在騰訊的主導下將會走向何處?能否戳破遊戲直播現有的泡沫,將這個新興行業逐步正規化?
  • 鬥魚上市日,直播收割時?
    頭部主播頻頻「翻車」,負面新聞接連不斷,讓鬥魚IPO日程一拖再拖,地點也從港交所到紐交所。本次IPO前夕,鬥魚上市地點再次臨時更改,最終敲定為納斯達克。至此,鬥魚、虎牙、YY母公司歡聚時代、映客等多家頭部直播平臺均已上市。
  • 鬥魚虎牙還有一戰,遊戲直播行業開啟新故事
    騰訊將把「企鵝電競」的遊戲直播業務以總價五億美元轉讓給鬥魚,以將企鵝電競與合併後的虎牙和鬥魚整合。作為國內最大的遊戲廠商,騰訊對遊戲直播賽道惦記已久。據媒體報導,15年騰訊曾試圖推動鬥魚與龍珠直播合併,後因版權比例不對等作罷。
  • 騰訊又拍了拍你的錢包:鬥魚虎牙合併,以後看遊戲直播要充錢了?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籤署此合併協議,鬥魚與騰訊還籤署了關於企鵝電競業務的轉讓協議。之後,鬥魚將從騰訊獲得企鵝電競業務。 也就是鬥魚先將企鵝電競囊括手中,之後再與虎牙合併為一家新公司。而在一系列交易背後,騰訊是最終推手。根據協議,騰訊最終將獲得上述合併所得新公司的67.5%的投票權,成為最大股東。
  • B站快手窮追猛趕,「越長越像」的鬥魚和虎牙如何出牌?
    其中最應該值得警惕的是,同為騰訊入股的虎牙和鬥魚,兩者無論在盈利模式、收入結構、平均月活、營收成本還是對未來的布局上,都越來越相似。作為股東的騰訊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虎牙2019財年的直播營收為79.76億元,同比增長79.5%,而鬥魚的年報甚至乾脆沒有列出詳細數據。看上去兩者的直播營收增幅不小,但對比新加入競爭的嗶哩嗶哩,就能明顯看出它們增長態勢的乏力——雖然嗶哩嗶哩Q4直播營收僅有5.7億元,但同比增長高達184%。與用戶數、營收增長相對應的,是營收成本的同步大幅增長。
  • 數據揭秘YY、虎牙、鬥魚、陌陌生存現狀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6家直播上市公司均實現盈利。其中,歡聚時代(NASDAQ:YY)憑藉105.78億元營業總收入、73.85億元淨利潤位居4家娛樂直播平臺之首;鬥魚和虎牙兩大遊戲直播平臺中,鬥魚以5.96億元淨利潤稍領先於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