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朱與君
5月26日,中國遊戲直播平臺鬥魚(DOYU)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鬥魚實現總營收為22.7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3.0%。淨利潤方面,在非美國會計通用準則下,鬥魚實現淨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741.7%,是鬥魚上市以來創造的最高淨利潤增幅。
圖片來源:鬥魚官方
鬥魚方面表示,營收的增長主要是由直播和廣告收入帶動。報告期內,鬥魚直播收入21.13億元,同比增長56.0%;廣告及其他收入達1.65億元,同比增長22.2%。淨利潤的增長得益於毛利率提升,由去年同期13.6%增至21.3%,毛利潤也相應提升到4.86億元。
財報發布後,鬥魚股價盤前大漲超13%,開盤後股價一路走高,截至當日收盤,鬥魚股價為8.20美元/股,漲幅為18.67%。
鬥魚盈利趕超虎牙
鬥魚和虎牙作為遊戲直播領域的雙巨頭,創立伊始就被拿來做比較,雙方也暗自較勁許久。2018年5月11日,虎牙頭頂「遊戲直播第一股」領先鬥魚一步上市後,鬥魚便開始了「追趕」之路。2019年4月鬥魚赴美IPO,不過營收、淨利潤等主要財務數據都落後於虎牙。
2019年虎牙總收入為83.75億元,同比增長79.6%,淨利潤7.50億元,同比增長62.7%;同年鬥魚營收為72.83億元,同比增長99.3%,鬥魚淨利潤3.46億元。
但是今年首份財報鬥魚開始反超虎牙。2020年一季度,鬥魚和虎牙分別實現淨利潤3億元和1.7億元;同一季度下,鬥魚付費用戶達到760萬,同比增長26.2%,虎牙付費用戶人數達610萬人,增幅為13%。從淨利潤看,鬥魚超虎牙近1倍,付費用戶也比虎牙多了150萬(約25%)。
圖片來源:鬥魚財報
從月活躍用戶數來看,鬥魚的表現也稍勝虎牙,兩者的MAU(月活躍用戶數)分別為1.581 億、1.51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鬥魚MAU超過虎牙,但是相比2019年同期的1.592億,卻不曾反降。
根據財報,鬥魚整體MAU數據下降,主要是由於PC端MAU下滑。鬥魚方面表示,疫情期間PC端MAU下滑主要由於疫情期間網吧關閉,而平臺的用戶增長戰略重點是移動端。
摩根大通在研報中指出,由於PC端MAU受疫情影響,訪問網吧人數減少,預期其2020年一季度整體月活用戶增速將下降至2%,但得益於帶寬和運營支出的優化,摩根大通看好2020年鬥魚利潤率前景。
從淨利潤來看,鬥魚反超虎牙主要來自於平臺的毛利潤提高,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2.03億元增長到本季度的4.86億元,提升了139.2%。同時一季度下,鬥魚的銷售和營銷支出為人民幣1.074億元,較 2019年同期的人民幣1.236億元也減少了13.1%。
圖片來源:鬥魚財報
一直以來,鬥魚的付費用戶和MAU都略高於虎牙,但是由於整體的盈利能力低於虎牙,以至於其他的關鍵財務指標顯得不那麼亮眼,而鬥魚的股價或多或少也受此影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後,也再次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財報發布當晚股價拉升18.67%。
電競直播終究由騰訊控場
儘管鬥魚在一季度實現了良好的業績增長,但從營收結構上看,鬥魚對直播業務的倚重較高,本季度佔比約為93%。
2017年、2018年、2019年鬥魚直播營收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80.7%、86.1%和90.8%,從這點上看,鬥魚的營收結構偏於單一性。
事實上,無論是鬥魚還是虎牙,對電競直播業務的依賴都太高。2019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虎牙直播收入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95.16%、95.57%、95.19%、95.1%和94%。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5月27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過於單一的營收結構,可以看成是專注,但是專注的業務也得看競爭優勢如何。
「以鬥魚為例,過於倚靠的遊戲直播業務,其核心倚靠對象還是大股東騰訊的遊戲授權,而騰訊也是虎牙的第一大股東,因此競爭差異化也不是很明顯。對於鬥魚和虎牙來說,只有讓主營業務保持絕對性優勢,再加上差異化競爭,才能打破未來的天花板。」
2020年4月,騰訊行使其購股期權,以2.63億美元現金從歡聚集團手中收購了1650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成為虎牙最大的控股股東,投票權提到50.1%。
騰訊控股虎牙之後,外界屢傳騰訊將主導虎牙、鬥魚合併。根據目前的股權來看,騰訊不僅是鬥魚的最大股東,也是虎牙的第一大股東。不久之前,據晚點報導,騰訊高管空降鬥魚、虎牙,雙方團隊也迎來一批「換血」,這被外界一致解讀為是合併的信號。
一位接近騰訊的相關人士曾在5月2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騰訊內部的確有意將雙方整合,只是與外界傳聞有所不同的是,不是虎牙、鬥魚合併,而是騰訊有意成立新的合資公司,將騰訊直播集團與雙方的業務團隊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但是三方的業務是獨立運營,騰訊要對合併方的財務數據並表。」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騰訊此次做出整合是想實現遊戲直播利益最大化,平衡頭部遊戲直播平臺的競爭、控制整體消耗。而鬥魚、虎牙的內耗,無疑也帶給B站、快手反超的空間。
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對時代財經表示,從鬥魚、虎牙的內耗來看,走向整合也是非常有可能的。騰訊作為一家以遊戲業務為支撐的帝國,自然想實現遊戲及遊戲衍生產業收入的最大化,作為第一大股東,把自家的直播業務與鬥魚,虎牙整合,無非也是想協調各方的協作,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價值。
不過丁道師認為,但是即便是整合,各方的業務也是分開來做。「鬥魚、虎牙年度營收將近百億,雖說主營都是遊戲直播,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非重合用戶,如果獨立運營雙方都能探索出一些市場,做一些新用戶,完全整合反而會失去一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