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創園區的管理模式

2021-02-19 文創產業評論


應臺灣廣藝基金會邀請,我到臺灣參加了華山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考察了三個臺灣的文創園區。

    

臺灣的文創園區,有相當的一部分是利用舊的城市建設遺址改造而成的。這也是世界範圍內的一種文化園區建設趨勢。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後工業社會陷井」一度成為各個國家的惡夢,自從找到了用廢工業遺址改造成文化園區的方式後,這樣的文化園區在全世界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後工業文化遺產」。在今年的華山藝術節開幕式上,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致詞時說:「一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會建設一些在當時非常有影響的產業。時過境遷,一些產業可能會過時,一些產業可能不再適合在城市中心發展。於是,這樣的產業可能消失,或者搬出城市中心區。可是,為這些產業建設的建築群卻保留了下來。一個城市在新的建設中,是拆了這些歷史遺存,還是把它當城市歷史文化符號保存下來,並給它新的含義?這是一個城市要不要歷史,要不要文化的最重要的區別。我們現在選擇保留歷史、保留文化。因為一個城市需要有歷史,需要有文化。」

     

應該承認,龍應臺的這番話是有道理的。


 

我在臺灣主要看了三個文創園區——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景美人權文創園區。

    

華山文創園區名氣比較大,被稱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那裡最早是1914年日本人創建的酒廠,以生產清酒為主,1945年後,由國民政府接管。1987年,酒廠從臺北市中心遷出。這裡結束了做為酒廠的歷史,留下的只是一片舊廠房。1997年,臺灣一個表演藝術團體進駐已經閒置十年的酒廠廠房排練,被當時的酒廠管理方控告藝術團體侵佔國有資產,要求法律制裁。臺灣眾多演藝人士聽說後,紛紛力挺這家表演團體,引起演藝界一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這樣的一次活動,反而促進了臺灣對後工業遺產的重視。臺灣當局審時度勢,將這裡交給政府文化部門管理,華山進入了文創園區時代。現在,這裡的產權歸文化部,文化部招標一家文化公司代為管理。臺灣每年都要在這裡搞「華山藝術節」,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藝術家都曾經來到臺灣參加華山藝術節活動,大陸也有許多劇團都去臺灣參加過這個藝術節。其實,世界各國的利用城市舊建築改造的藝術園區,過程都差不多。大陸北京的七九八藝術園區,也是這樣開始的。北京朝陽區也有個酒廠藝術園區,裡邊的二鍋頭標誌至今醒目地屹立在廠區,非常的藝術氣質和歷史內涵。


松山文創園區也在市中心,原來是一個煙廠,最早始建於1905年,是臺灣第一家煙廠。後來為日本人接管,成為日本在本島外最大的煙廠。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煙廠,一直生產水平很高,員工最多時達2000人,1987年曾經創造收年入210億臺幣的水平,是臺灣重要的支柱產業。可是,隨著城市建設的調整,臺灣政府毅然決定關掉這裡的煙廠。1998年停止生產。2001年政府確認這裡為歷史文物古蹟。產權收歸臺北市文化局。2010年定為松山文創園區。

 

園區內老煙廠的歷史痕跡隨處要見,最有意思的是當年工廠內部工人自己創作的女工塑像,水平不高,但很質樸。

 

廠內最大的車間,現在是一個中型劇場。我們去考察時,裡邊正在排練一部現代科技和藝術結合的舞臺劇。

最有特點的是景美人權文創園區,這裡原來是臺灣著名的監獄——「警總軍法處看守所」,也叫」景美看守所「 裡邊的主要建築名為「仁愛樓」,臺灣一些主要的政治犯都曾經在這裡被關押過,在看完所的介紹中提到人物就有柏楊、李敖、呂秀蓮、施明德等人。

 

隨著城市建設,和臺灣的政治制度的變化。這一處以關押政治犯為主的監獄已經失去了它的歷史功能。現在這裡原樣保留當初的建設格局,但已經成為文創園區,當年最大的禮堂——中正堂,現在改造成一個中型的劇場。所說當年老蔣經常來這裡,向政治犯進行政治訓話。現在坐在這裡看臺灣的現代舞表演,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臺灣這些用老建築改造的文創園區,是臺灣文創產業的主要活動地點。臺灣一些有名的表演團體都集中在文創園區裡,之所以這樣,一個重要原因是,臺灣政府明文規定,這些老廠區改造的文創原區歸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門管理。


華山文創園區由臺灣文化部直接管理。文化部在華山文創園區設有辦事處。儘管現在交給一個管理集團,但是因為產權明確,文化部對文創園區的管理有絕對的管控權,所以,這裡是臺灣比較有影響的以文創產業為主的園區。園區有大量的藝術工作室,有大小不一的表演場地。每年華山藝術節。這裡會匯集世界各國的表演團體和知名人士來這裡進行藝術交流。今年的華山藝術節邀請的藝術家就來自三十多個國家。華山藝術節被稱為臺灣最大的藝術節。這樣的藝術節是一個老工廠改造成的文創園區舉辦的,由文化部直接主辦。文化部長參加開幕式並致詞,充分顯示了文創園區在臺灣的地位。

    

松山文創園區原來是一個煙廠,現在由臺北市文化局直接管理。園區裡保留了原來煙廠的主要建築和景區。巨大的廠房被各種表演團體和藝術工作室租用。因為是政府文化部門管理,不以營利為目地,只收取免徵性的租金,對有扶持前途的藝術工作室,文化局用另外一種補助的形式,把藝術團體的租金又回來了。所以,進駐這些園區的藝術家都在努力工作,藝術氣氛很濃。


  

景美人權文創園區是我看到的最有特點的文創園區。這裡保留著作為監獄裡的主要狀態。

   

牆上標語都按原樣保存。審訓室,牢房,都保留著原來的陳設。而且,這裡的說明沒有什麼遮掩,當初關過誰,就寫著關過誰。讓來這裡的人可以回憶起當年的情景。

    

原來的犯人開會的大禮堂,現在改作劇場。我在這裡看了一場由臺灣著名的「無垢」舞蹈團演出的舞劇《觀》。


這種我認為可以稱為「古典現代舞」的舞蹈,在臺灣非常走紅。我這次在臺灣看到的幾場舞蹈演出,都是這個思路,只是舞蹈語彙和風格各具秀色,但真的都非常好看。

    

我和這幾個園區的臺灣朋友有過短暫的談話,了解到一些情況,覺得臺灣對文創園區的做法,還是很值得大陸借鑑的。


  

說實在的,中國大陸的這種文化產業園區比臺灣多得多了。可是在藝術創意上,遠遠沒有臺灣的文創園區有成果。這主要是因為在管理上存在重大缺陷,就是權責兩層皮。據我所知,這些老工業遺址,產權基本都屬於原來的工業系統,由老的工廠管理部門成立一個物業公司,然後開始經營這些老廠房。說白了就是租房子,以賺錢為目地。凡是以賺錢為目地的事,一定是誰給錢多就租給誰。藝術家給錢,就租給藝術家,開飯館的給錢就多就租給開飯館的。賣雜貨的給錢多就租給賣雜貨的。所以,中國的這些名為藝術園區的地方,大多是大雜院。可是,中國的國情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文化場所的內容管理,由政府文化部門負責。於是就出現了這種現象,老廠房的業主只管租房子賺錢,租給誰,收多少錢他們說了算。租了房的人在裡邊幹什麼他們就不管了,出了問題政府文化管理部門負責。說白了,就是企業賺錢,政府頂雷。中國的所謂的文化園區,總是出事兒,不是文化安全,就是政治安全,整治多少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原因就在於:有管理責任的政府文化部門沒有實際管理權力。有實際管理權力的物業又不負管理責任。有權的沒責,有責的沒權。如何管得好?


我們應該好好研究臺灣對文創的定位和管理方式。責權統一,問題就好辦了。

 

作者: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李龍吟


- 推薦閱讀 -

點擊下面連結,查看往期美文


全球創意城市網絡——促進多樣性地方文化的全球傳播

楊麗萍最新力作《蓮花心》——美到心醉

日本合掌村:一個百年村莊的開發與保護

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城市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

臺灣清境農場給休閒農業的啟示

用傳統文化創造力催生藝術衍生品新業態

 


-說明-

1、內容推送時間為每周一二三四五早上8點前,

早點看就不怕文章看不到啦!

2、真有萬一,請後臺回復關鍵詞「刪除」,

試試手氣唄!

 

-商務聯繫-

郵箱wenxinarts@163.com

相關焦點

  • 臺灣文創園區發展特色
    而流行音樂、電影業、音樂及表演藝術業、視覺藝術產業四大門類佔比不超過3%。因此,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載體的園區,其大部分定位或者核心業態也是圍繞前六大業態展開,並以後4個業態為輔。儘管臺灣的文創園區起步較晚,但在策劃、產業聚集、運營模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臺灣文創園區擁有五大特色
    而流行音樂、電影業、音樂及表演藝術業、視覺藝術產業等四大門類佔比都不超過3%。因此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載體的園區,其大部分定位或者核心業態也是圍繞前六大業態展開,而以後四個業態為輔。然而儘管臺灣的文創園區起步較晚,但是在策劃、產業聚集、運營模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北方文心關於臺灣文創園區的學習考察報告
    在臺灣文創產業園區中,他們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靈魂及支柱性產業,但主要是滿足內需的內銷市場;在外銷中以產品設計、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視覺傳達設計等次產業為主。市場是制約園區發展的一大問題。臺灣文創園區的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環境的人文情結、文創產品生活化,在文創產品的製作當中又充分顯示了文創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 從「多元文化」到「創意臺灣」 ——臺灣文創園區的華麗轉身
    而在臺灣這種創意帶來的更是熱血沸騰與深刻感動。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看看臺灣的這些文創園區,也許你就會找到答案。2002年,在文建會的主導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被納入臺灣發展重點計劃,並對文化創意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制訂了詳細的計劃。經過近30年的建設,臺灣的文化創意園區已經成為所在城市的新名片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目前,臺灣已經形成五大文創園區帶頭發展,各地方文創園區遍地開花的局面,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 從「多元文化」到「創意臺灣」——臺灣文創園區的華麗轉身
    而在臺灣這種創意帶來的更是熱血沸騰與深刻感動。為何在臺灣,創意可以如此勃發?看看臺灣的這些文創園區,也許你就會找到答案。2002年,在文建會的主導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被納入臺灣發展重點計劃,並對文化創意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制訂了詳細的計劃。經過近30年的建設,臺灣的文化創意園區已經成為所在城市的新名片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目前,臺灣已經形成五大文創園區帶頭發展,各地方文創園區遍地開花的局面,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 華山1914 探訪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被稱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它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集群效應,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從廢墟裡誕生的臺灣文創園區
    在臺灣,大大小小的文創園區星羅棋布分散在島內各地,有很大一批是由原本的老工廠改造翻新。1998年的時候,臺灣松山捲菸廠停產。而這次,它的身份是松山文創園區。除了用作展出和表演活動外,松山文創園區更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合作設置「臺灣設計館」,以「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和「創意櫥窗」等創意四大策略,將園區提升為設計及文創產業的基地。
  • 臺灣十大不可錯過的文創園區
    臺灣文創一直深受群眾喜愛,特別是多地都有特色文創園區!之前「無尾熊」cp也去了臺北文創園。根據網友推薦選出十個最具特色的文創園區分享出來,去臺灣一定要去文青必去之地呀!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公賣局第五酒廠的臺中舊酒廠,是目前臺灣現存五大酒廠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 松山文創園 ——臺灣文創產業啟示錄
    臺灣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邁出得更早些,文創產業發展的經驗更豐富,臺北當局非常注重文創產業的發展,在臺北城市中心用大片的土地規劃了西門町的西門紅樓、忠孝東路的華山1914,光復南路和忠孝東路之間的松山這三個文創園區,形成了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2013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突破萬億元新臺幣,並創造4.3萬個就業崗位,臺灣的文創園區成為城市觀光不可或缺的風景
  • 臺灣文創,源於這批熱愛生活的文創先行者!
    因此臺灣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項目。知學學院[在地臺灣-探尋臺灣文創之路 第五季]將於2016年3月26日再次開啟!
  • 「蜂鳥計劃」助力文創企業 朝陽轉型升級5個文創園區
    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又稱北京四板市場)文創板塊28日也正式落地國家文創實驗區,這標誌著北京專門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股權交易平臺「文創四板」建設正式啟動。今年,在「四個中心」城市定位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政策背景下,朝陽區新轉型升級了5個特色文創園區。
  • 臺灣十大熱門文創園區,你去過了嗎?
    點擊臺灣肚皮關注我喲☀天下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歡迎加入我們,定期推送關於臺灣吃喝玩樂,本土文化,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想要了解臺灣
  • 廈門文創產業漸漸升溫 多個文創園區發布優惠措施
    曾厝鼓浪嶼正在「甦醒」廈門文創產業漸漸升溫,業者蓄勢待發,積極探索新的運營模式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葉子申)春暖花開,廈門文創行業正逐漸「升溫」。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廈門各文創業者積極探索新的運營模式,實現正常商業經營。同時,有關政府部門和園區管理者也出臺了相應政策、舉措,助力其渡過難關。
  • 臺灣文創街區,由內而外打造的情懷
    依據不同的區域文化傳承、產業特點、發展條件等,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一起來看看四個具有特點和創意的文創園區吧。1.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坐落於臺北市中心的中正區,為臺北市保護古蹟。
  • 【文創考察】解讀臺灣八大類文創商業
    從文創產業園到特色民宿,8類臺灣文創產業的代表作品解讀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學習臺灣的文創創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
  • 文創中的臺灣!
    結果一夜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臺灣的商業業態已經風靡。如今,在中國很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他們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氣的保證。我們應該學習什麼?——臺灣文創產業的代表作品解讀以華山文創園和松山文創園為代表的特色園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
  • 由內而外打造的臺灣文創街區 | 文旅中國
    依據不同的區域文化傳承、產業特點、發展條件等,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一起來看看四個具有特點和創意的文創園區吧。1.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坐落於臺北市中心的中正區,為臺北市保護古蹟。
  • 臺灣文創與娛樂觀光工廠項目商務考察
    此次商務行直接與臺灣同行交流、與文創觀光工廠傳統改造商家零距離接觸對接,學習臺灣文化創意園與觀光工廠、兒童樂園以及傳統改造、招商組合、營運及行銷之道
  • 朝陽啟動「蜂鳥計劃」助力企業發展 轉型升級5個文創園區
    企業進入「文創四板」  可享受融資等多種服務據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創四板」將採用專業運作、錯位經營、適度創新的發展思路,與滬深交易所和新三板在業務上形成互補,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路徑。此次在北京四板市場設立獨立文創板塊,可為掛牌的文創企業提供融資、培訓輔導、股權管理、轉板上市等專業服務。
  • 雙方合作助力大灣區文創園區建設
    雙方合作助力大灣區文創園區建設金羊網  作者:張聞、謝紅、楊奇  2020-12-16 羊晚與粵潤的強強聯合,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建設發展的背景下,由羊城晚報探索出的利用文化品牌與社會資本運營合作開拓灣區創意園區版圖的新模式。《羊城晚報》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時政大報、民生大報、文化大報,是本土文化的旗幟和標杆。羊晚集團更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產業的先行者、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