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頂一戰,楊逍等人中了成昆的幻陰指,整場戰鬥只能被迫坐山觀虎鬥,看著殷天正和張無忌獨自對抗六大派,而自己一身本領一點也使不出來。而令人尷尬的是,張無忌戰勝六大派高手後,被周芷若刺傷,此時殷梨亭站出來要找楊逍報奪妻之仇。要不是楊不悔和滅絕站出來說明真相,那麼喪失行動能力的楊逍馬上就會死在殷梨亭的劍下。
問題來了,如果楊逍不曾受傷,殷梨亭此時站出來和他單挑,會取勝嗎?
我們不妨看看兩人這時候的實力對比。光明頂一戰,武當五俠的武功比十年前大有進步。張三丰百歲壽辰時,除宋遠橋俞蓮舟外,武當七俠其餘幾人都算不上一流高手,當然這和他們年紀尚小也有很大關係。而十年後的光明頂一戰,武當七俠中的幾個年輕人實力進步極快,比如莫聲谷。
莫聲谷和殷天正交手,最後在招式上還贏了殷天正,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雖然殷天正手下留情,但至少莫聲谷此時的實力和殷天正差不了太多了。而武當七俠中,劍法最精的是殷梨亭,所以說如果殷梨亭打這一場,結果不會比莫聲谷差。
但是和楊逍比呢?我們知道,殷梨亭自從誤以為紀曉芙死於楊逍之手後,全身心地投入到報仇的大業中去,他曾自創自殺式劍法天地同壽,意在和楊逍同歸於盡。其實這個細節就能看出來,他對戰勝楊逍沒有任何把握,甚至不抱奢望,他只想用自己的命和楊逍捆綁起來一起報銷。試想,如果殷梨亭有能力把劍法練到頂尖水準,他還需要用這種同歸於盡的極端招式嗎?
書中說得明白,殷梨亭知道自己資質有限,張三丰的武學最多領悟四成,所以他達不到那種境界;而且他也自知不是楊逍的對手,所以才出此下策。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紀曉芙死於光明頂一戰五六年前,當時殷梨亭自然遠不及楊逍,但武當派的武功講究扎穩根基,後期進步越來越快,所以五六年後,殷梨亭面對楊逍的時候,差距不會太大。
那麼,既然莫聲谷都能用劍法戰勝殷天正,殷梨亭大概率也可以;但是這其中有一個關鍵點,宋遠橋和張松溪徒手和殷天正拆招,都未能取勝,但顯然宋遠橋張松溪的武功不可能弱於莫聲谷。只能說殷天正擅長徒手功夫,而莫聲谷只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而已。如果莫聲谷也和殷天正徒手比試,大概率會輸。
而楊逍和殷天正比,優勢正是武功的多樣化。兩人實力基本相當,殷天正勝在內力深厚,而楊逍則勝在武功繁雜,招式精妙,這一點在楊殷二人合戰渡難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可見,如果單純比試招式,天下能戰勝楊逍的人不會太多。因此,如果殷梨亭在光明頂上和沒受傷的楊逍單挑,即使用劍,也很難戰勝楊逍。
當然,兩三年後,少林屠獅大會上,殷梨亭已經學會了太極劍法,實力又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此時他的實力,至少和楊逍持平。但光明頂上,他還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