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光明頂之戰,如果明教高手楊逍、韋一笑和五散人沒有受傷,能不能打贏六大派?
這個問題挺好的,筆者認為,明教敗給六大派,並不是因為戰前幾位高手身受重傷,即便他們不受傷,也不一定能改變戰局。明教之所以輸,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內訌。
《倚天屠龍記》中,光明頂之戰是一場重頭戲,以名門正派自居的六大派聯手,進攻被稱為邪魔外道的明教。這一戰,最終明教慘敗,差點覆滅,是張無忌在千鈞一髮之際站了出來,救了明教群雄的性命,也拯救了明教。
從小說中來看,明教的勢力其實大於六大派,即便不算五行旗旗下的義軍,明教的整體實力也大於六大派之和,更何況六大派並非傾巢而出,按理說,明教是不可能敗的,但為何敗了呢?
有人認為,明教之所以慘敗,是因為教內的幾位高手在戰前因為內訌被成昆偷襲成重傷,以致白眉鷹王一人獨木難支,抵擋不住六大派的眾多高手。其實不然,明教之所以會敗,不是因為教內高手受傷,而是因為內訌。
一、光明頂之戰,明教慘敗,並非是因為教內高手戰前身受重傷。
光明頂之戰,明教群雄中,光明右使範遙、紫衫龍王黛綺絲、金毛獅王謝遜沒有來,光明左使楊逍和青翼蝠王韋一笑身受重傷,此外,五散人也身受重傷,但即便這些人不受傷又能怎樣,五散人武功一般,也就二流水平或準一流水平,大概與崆峒五老差不多,楊逍和韋一笑是一流高手,在加上個殷天正,也就三位一流高手,再加上五行旗正副掌旗使,天鷹教的殷野王、李天垣,也就二十位二流到一流級別高手。
六大派這邊,少林派有空智、空性兩位一流高手,其餘高手也不少;武當派有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幾位高手,宋遠橋與俞蓮舟武功是一流水平,其餘三人略遜一點;峨眉派基本傾巢而出,有滅絕師太一位一流高手;崑崙派有何太衝、班淑嫻夫婦兩位一流高手;華山派有華山二老算是準一流高手;崆峒派有崆峒五老;六大派這邊,光是一流高手就七位,略遜於一流高手的也有五六位,二流高手更是不少。
雙方的高手數量對比,明顯是六大派略佔優,所以,即便明教群雄沒有受傷,也就多了幾位高手而已,難以改變最後結果。由此可見,光明頂之戰,明教慘敗,並非是因為楊逍、韋一笑和五散人等人戰前受了重傷。
二、明教慘敗,歸根結底是因為群龍無首引發了內訌。
當年陽頂天夫婦失蹤(其實是死在了光明頂秘道),明教群雄為了爭奪教主之位大打出手,反目成仇,致使一個偌大的教派四分五裂。數十年來,明教群龍無首,當六大派進攻明教時,明教教內並沒有一個能服眾的領導人,並且還在為教主之位爭執不斷,以致被成昆尋到機會,一舉偷襲成功,將楊逍、韋一笑和五散人打傷,若非張無忌,他們七人已然喪命。
光明頂之戰,明教各方勢力雖然趕回了光明頂護教,但最終並沒有改變慘敗的結局。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內訌,明教主力五行旗與天鷹教部眾算起了舊帳,雙方窩裡橫大戰了一場,死傷慘重。
說不得道:「說不得,說不得!總而言之,本教四分五裂,眼前大難臨頭,天鷹教遠來相助,偏又跟五行旗算起舊帳來,打了個落花流水。……(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光明頂之戰,如果明教群雄能暫時放下舊怨,攜手一致對外,是可以擋住六大派圍攻,甚至贏的機率很大。
彭和尚道:「光明右使和紫衫龍王不知去向,金毛獅王存亡難卜,這三位是不必說了。眼前最不幸之事,是五行旗和天鷹教的梁子越結越深,前幾日大鬥一場,雙方死傷均重。倘若他們也能到光明頂上,攜手抗敵,別說六大派圍攻,便十二派、十八派,明教也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即便範遙、黛綺絲和謝遜不在,憑藉五行旗和天鷹教,也足以擋住六大派的進攻。但因為明教群龍無首,他們各自為戰,並且還窩裡橫自相殘殺,以致最終慘敗。
從小說中的描述來看,五行旗之一相當於華山派的實力,而天鷹教部眾能和五行旗一戰,可見實力不弱於五行旗,再加上光明頂直屬部門天地風雷四部,實力是遠勝於六大派聯手的。
宋青書見戰場中情勢急迫,崑崙派對戰銳金旗頗佔上風,華山派與洪水旗勢均力敵,崆峒派卻越來越感不支,給烈火旗圍在核心,大肆屠戮,……(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就整體實力來說,明教五行旗加天鷹教再加天地風雷四部,遠勝於六大派聯手,若是他們齊心協力,共御外侮,是不可能輸給六大派的。
三、結語
綜合上述,光明頂之戰,明教之所以會慘敗,是因為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窩裡橫自相殘殺。如果他們不能一致對外的話,即便楊逍、韋一笑和五散人沒受傷,也改變不了慘敗的結果。打群架不比單挑,數千江湖好手的大戰,不是楊逍、韋一笑等人所能改變的,而且,即便論高手數量,明教也不如六大派,所以,真正決定勝敗的不是幾位明教高手,而是五行旗和天鷹教部眾。
(圖片來源於網絡)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