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帶上武當七俠,能否攻下全盛時期的光明頂?

2021-02-15 歷史妙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歷史妙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的一部經典武俠小說,在書中的那個年代,明教迅速崛起。明教作為一個新門派,它的江湖地位卻幾乎等同於《射鵰》、《神鵰》中的丐幫。明教不僅高手有很多,普通弟子也有五行旗和其他訓練有素的教眾。所以,滅絕師太聯合了少林、武當、崑崙、崆峒、華山五大門派之後,她才敢攻打明教總舵光明頂。

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大戰中,明教沒有教主陽頂天,也沒有光明右使範遙,楊逍和韋一笑等高手因為內訌而被成昆偷襲,只有白眉鷹王殷天正能夠出戰。六大派雖然打贏了明教,但贏得不夠光明磊落。有不少讀者認為,如果是全盛時期的明教,六大派應該打不下光明頂。真的如此嗎?我看未必。如果張三丰帶上武當七俠,他們武當派能否攻下全盛時期的光明頂?

武當VS明教

在《倚天屠龍記》中崛起的新門派不只有明教,還有武當和峨眉。武當祖師張三丰,他憑藉覺遠禪師傳授的半本《九陽真經》悟出了武學至理,從而成為了一代宗師。武當的崛起速度絲毫不遜於明教,在武當出現之前,中原武林唯少林馬首是瞻。武當崛起之後,少林的泰鬥地位明顯減弱不少。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明教群龍無首,宛如一盤散沙,跟全盛時期的明教不可同日而語。全盛時期的明教都有哪些高手呢?首先是明教教主陽頂天,其次是左使楊逍、右使範遙,然後是四大法王金毛獅王、白眉鷹王、青翼蝠王、紫衫龍王。四法王之下,明教的高手就不多了,分別是五散人和五行旗的旗主。如果張三丰帶上武當七俠,他們能否攻下全盛時期的光明頂?

有不少讀者認為,能否攻下光明頂的關鍵在於五行旗。其實這是對五行旗的高估,五行旗雖然名字唬人,但他們的實戰能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強。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五行旗沒能擋住六大派,也成不了滅絕師太等人的阻力。六大派攻上光明頂時,五行旗損傷慘重,而六大派高手受傷卻的不多,更別說各門派的掌門了。

所以,五行旗和普通明教弟子並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決定勝負的,還是武當和明教之間的高手對決。這其實很好理解,在金庸武俠中頂級高手才是故事的主角,人海戰術是行不通的。此外,即便光明頂下有五行旗的護衛,張三丰和武當七俠無論是突圍還是繞避,都能解決五行旗這塊絆腳石。

張三丰VS陽頂天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全盛時期,教中的最強高手乃是陽頂天。陽頂天天資過人,他把「乾坤大挪移」練到了第四層。陽頂天在書中出手不多,我們只知道他一招擊敗了韓千葉的父親,還打傷了渡厄的一隻眼睛。總體來說,陽頂天是一位可以媲美空見的武功高手。但陽頂天跟「陸地神仙」張三丰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張無忌把乾坤大挪移練到了第六層以上,還身負九陽真經。此時的張無忌跟張三丰比拼內力,才勉強能摸著張三丰的內功境界。陽頂天的四層乾坤大挪移在張三丰眼中又算得了什麼?其實《倚天屠龍記》對張三丰的定位非常明晰,他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第一高手。金庸在原著中是這樣描述張三丰武功的:「張三丰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陽頂天怎麼跟張三丰比?也許說螳臂當車有點過分,但他的確不是張三丰的對手。

明教高手VS武當七俠

陽頂天自然不是張三丰的對手,而且張三丰擊敗陽頂天后,他還很有餘力擊敗明教四法王。但張三丰畢竟輩分高,他不能輕易出手,明教剩下的高手一塊交給武當七俠來對付就行。武當七俠有這個實力嗎?有,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創造了一套陣法,名叫「真武七截陣」。

《倚天屠龍記》原著是這樣描述「真武七截陣」的:但若二人合力,則師兄弟相輔相成,攻守兼備,威力便即大增。若是三人列陣,則比兩人的威力又強一倍。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高手,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到得七人齊施,猶如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如果武當七俠把「真武七截陣」施展開來,試問明教去哪裡找「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明教逍遙二仙、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旗主,他們加起來也就16人而已,而且五散人和五行旗旗主還算不上「當世一流高手」。所以,在武當的「真武七截陣」面前,明教高手的贏面很小,況且旁邊還有一位掠陣的張三丰。

張三丰如果帶上武當七俠,他們攻下光明頂問題不大,即使是全盛時期的明教,也難以抵擋。只不過張三丰這位大宗師的性格類似於風清揚,他無心過問江湖中事,而且也過了爭強好勝的年齡。明教看似很強,但比起少林、武當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倚天屠龍記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到底有多難?
    新版《倚天屠龍記》劇照能將六大派集結在一起誰和明教沒點新仇舊恨但從全國各地在統一時間徒步抵達光明頂在我們看來好 難武當團隊由七俠之首的大哥宋遠橋帶領與二弟俞蓮舟、四弟張松溪、七弟莫聲谷趕赴光明頂之約武當七俠年富力強又得師傅張三丰真傳長途跋涉自不在話下
  •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武功排名,宋遠橋第二,張翠山排名令人意外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武功排名,宋遠橋第二,張翠山排名令人意外今天的話題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們都是熟悉的了
  • 決戰光明頂《倚天屠龍記》手遊各大門派揭秘
    雙冠加冕的《倚天屠龍記》手遊今日再曝四大門派,再現中原武林各派圍攻明教光明頂的腥風血雨。武當弟子多修內功心法,擅長輔助,是後發制人的典型。門下七俠資質人品無可挑剔,合體陣法真武七截陣有威懾群雄之力。可嘆俞岱巖遭玄冥二老毒手,張翠山在尋找線索時被構陷殺害少林僧人和龍門鏢局眾人,自此少林武當結下深仇。後張翠山護兄心切於張三丰大壽之日自刎,莫聲谷又死於成昆之徒陳友諒之手,武當七俠分崩離析。
  • 《倚天屠龍記》中,對於宋青書和張無忌,武當七俠更喜愛誰一點?
    武當派是金庸先生筆下最具代表性的道家武功流派,與佛門武功流派少林派齊名,因此武林中向來有北少林、南武當的說法。在金庸先生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一代宗師張三丰在湖北武當山開創了武當派,自創了武當一派武功。他生平收有七位弟子,合稱「武當七俠」,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武功什麼水平,為何有人說稀鬆平常?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金庸給武當派武功的設定,那就是武當派武功越到後來,進步越快,然後我們再看武當七俠是不是稀鬆平常。 根據《倚天屠龍記》的時間跨度,我們應分三個階段去看武當七俠的武功,因為在整個倚天裡,除了男主角張無忌,武當七俠武功也是一直不斷進步的,而且越到後來,進步越快。
  • 倚天屠龍記中,俞岱巖究竟是被何人所傷?為何張三丰不給他報仇?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的經典作品,也是「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在《倚天屠龍記》的開頭,金庸先生花了很大篇幅來敘述張翠山、殷素素的故事。筆者第一次讀原著時,曾一度認為張翠山就是主角。可惜事與願違,張翠山回到中原後,自刎於張三丰的百歲壽宴上。其實逼死張翠山的並不是六大派,而是他的師兄俞岱巖。
  •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的武功到底屬於什麼層次?張翠山太可惜了
    導語: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的武功到底屬於什麼層次?張翠山太可惜了《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的武功是蠻高的,而且比較有趣的是他們的年紀。從他們年紀可以看出來他們早期名聲主要依靠張三丰,後來才是靠自身實力贏得名聲。
  • 《倚天屠龍記》中,白眉鷹王殷天正的武功怎麼樣?
    金庸在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並沒有太多的直接描寫,殷天正一共出場兩次,一次是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次是少林屠獅大會,殷天正兩次都是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化解危機,足見其豪氣幹雲與武功修為。第一次出場,在小說的第二十一回,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 張三丰與郭襄平輩論交,為何武當七俠輩分反而比滅絕師太低?
    有朋友問,《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與郭襄同輩論交,為何武當七俠的輩分比滅絕師太還低?金庸先生筆下人物之間的輩分,本就很亂,一般情況下,都是各論各的。《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只比郭襄小几歲,是以二人以平輩論交,但張三丰的徒弟武當七俠,與郭襄的徒孫滅絕師太之間,卻不能沿用上一代的輩分。
  • 倚天末期,武當七俠之首的宋遠橋大概多大年紀?
    倚天中,武當七俠之首宋遠橋的位置其實很尷尬。表面上他是張三丰的大弟子,但由於有張三丰的存在,江湖上很多和他年紀相仿的人都成了他的前輩。雖然後期他已經算是武當派的掌門,但一來張三丰自謙,和其他門派的掌門平輩論處;二來江湖上的人也更認可張三丰在武當的地位。所以使得宋遠橋倒顯得小了。
  • 張三丰的徒弟,武當七俠中最厲害的俞蓮舟是什麼水平?答案很意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金庸筆下一位被人低估的角色,他就是《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的二徒弟俞蓮舟。俞蓮舟在武當七俠中排行老二,明明武功最高卻不顯山不露水,讓大哥宋遠橋和五弟張翠山在江湖上出盡風頭。俞蓮舟在書中的筆墨並不多,相較之下癱瘓的三俠俞岱巖出場的描寫都比他要多很多。
  • 武當七俠中最低調的一位,深得張三丰武功真傳,實力不弱於俞蓮舟
    各位武林人士好,正所謂「名師出高徒」一點不為過,在作品《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派便是典型的例子,創教宗師「張三丰」乃是武林泰山北鬥的人物,深得武林人士的敬重
  • 倚天屠龍記六大女俠,滅絕師太上榜,巔峰郭襄能否媲美張三丰?
    今天,史書凌軒閣就用這篇文章來聊聊《倚天屠龍記》中的六大女俠,其中滅絕師太上榜,巔峰郭襄能否媲美張三丰? 六、紀曉芙 《倚天屠龍記》原著中,紀曉芙算得上「根苗正紅」,出自於武學世家。
  • 為什麼張三丰終生不娶老婆?把武當七俠的名字連起來,你就懂了
    說到張三丰,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大家喜歡武俠小說的話,都知道張三丰的存在。其實他就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主要人物,武當派開山鼻祖,武當七俠之師,被推為天下第一高手,乃名揚天下的一代武學大師。在這部武俠小說裡面,其實張三丰算得上是一位傳奇人物了。當其最高境界純陽無極功、太極拳和太極劍練成後,更加所向無敵武功之深,已到了無招勝有招的最高境界,基本上張三丰是無人能及的。
  • 《倚天屠龍記》中,圍攻明教的六大派,論整體實力該如何排名?
    有朋友問,《倚天屠龍記》中,六大派的實力如何排名?《倚天屠龍記》中,江湖上名門正派以六大派為首,分別是少林、武當、峨嵋、崑崙、華山、崆峒六派。筆者個人認為,六大派的實力排名可分為三個等級,上等級別為少林派和武當派,中等級別為峨嵋派和崑崙派,下等級別為華山派和崆峒派。
  • 為何「武當七俠」大部分人沒有孩子?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倚天屠龍記》中有明確的回答:武當七俠之首的宋遠橋,在江湖上聲望很高,從《倚天屠龍記》中的各種事件就能看出,他的身份要比其他小門派的掌門還要高,因此武當很多事情都是由他來打理。
  • 《倚天屠龍記》圖文
    《倚天屠龍記》版本這麼多,你喜歡哪一個《倚天屠龍記》為金庸所著,圍繞屠龍刀和倚天劍描寫了張無忌的傳奇事跡。故事發生於元末明初時期,因屠龍刀中藏有兵法秘籍,天下人士覬覦屠龍寶刀,相傳得屠龍寶刀者得天下。在一次江湖人士圍攻謝遜時,武當七俠中的張翠山和白眉教的殷素素。三人共同躲到海邊的一艘船上避難,卻不料驚濤駭浪將他們漂泊到一座不知名的小島上,但此時謝遜已經雙目失明。最後張翠山和殷素素結為夫妻,不久後生下一子,取名為張無忌,並認謝遜為義父,並教張無忌一些武功。
  • 都是七人組合,神鵰中的全真七子,能否敵得過倚天中的武當七俠
    金庸武俠射鵰三部曲中,七人組合有三個,為何這些組合的人數非得是七個?有以下幾種說法:1、作者金庸家中,兄弟姐妹剛剛好七人。2、古代神話中,七這個數字除了對應北鬥七星,同時神話中也不乏有七人組合,例如七仙女,七大聖等等。
  • 《倚天屠龍記》中七大組合排行,明教竟佔其四
    《倚天屠龍記》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其中不乏單兵作戰的絕頂強者,例如張三丰、張無忌、黃衫女等等;但正所謂寡難敵眾,這部作品中也有許多組合作戰的角色,他們每個人的實力或許一般,但聯名之後,卻名震江湖。第七名:五散人明教行政等級劃分嚴明,自教主之下,光明左右二使與四大護教法王坐鎮,五散人居於其下。這五人分別是彭和尚彭瑩玉、鐵冠道人張中、冷麵先生冷謙、布袋和尚說不得、周顛。這幾人武功均屬二流,但以奇怪的行事作風揚名。
  • 《倚天屠龍記》:存在感最弱的張松溪,才是武當七俠中最足智多謀之人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的兄弟情,是金庸先生濃墨重彩去展現的。而各版電視劇的改編中,因為都是配角,戲份並不多,給人留下的印象有深有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