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一點很有意思,與其它大部分小說都不一樣,那便是江湖上有三方陣營,互相仇視、爭鬥。
第一方是名門正派,以少林、武當等大門派為首,代表傳統江湖勢力。
第二方是明教,也稱之為「魔教」,主要是明教及旗下義軍,在江湖上屬於邪派勢力。
第三方是朝廷勢力,以汝陽王府趙敏為首,她負責帶領一群高手,剿滅江湖反抗勢力。
這三方勢力,是三個陣營,互相之間都有仇恨,直到後來張無忌當上明教教主之後,才帶領明教與名門正派解除了誤會,一致對抗朝廷勢力。那時,則只剩下兩個陣營,因為明教和名門正派成了同一條船上的人。
曾經江湖上有一個人,以一己之力策劃了一個大陰謀,他挑撥明教與名門正派之間的恩怨,投靠朝廷勢力,想要藉助其中兩個陣營的力量,一舉消滅明教陣營。
這個人就是「混元霹靂手」成昆,他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挑起了光明頂之戰,策劃了朝廷勢力對江湖勢力一舉殲滅的計劃,若不是主角張無忌出現,他的陰謀就得逞了。
在成昆的陰謀中,損失最慘的是明教和少林派。明教光明頂被毀,教徒死傷無數,而少林派被血洗,死了很多高手。
本來武當派也要遭遇一場大難的,按照趙敏的計劃,是先誅少林、再滅武當,因為這兩個門派還有核心高手坐鎮,影響力還在,不像其它門派,基本全軍覆沒了,而且六大派圍攻明教,也只有這兩個門派的掌門沒有去。
少林派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大派,高手如雲,但因為渡厄、渡難、渡劫三位高手不在,加之出徵光明頂分散了實力,被趙敏率領的高手逐一擊破,死傷了很多高手,剩下的則全部被抓到了大都萬安寺。
武當派的整體實力不及少林派,出徵光明頂又派出了大部分精銳,但武當山總部卻還有一位絕世高手坐鎮,那便是張三丰。
張三丰是武當派的創派祖師,也是當時的掌門,他是江湖上名望最高、資歷最老、武功最強的人,縱橫江湖無敵手,堪稱武林傳說。
想要滅武當派,張三丰就是擋在前面的一座大山,這人是個不可控因素,因為他武功太高,趙敏手下的高手,無一人能敵。
如果貿然前往武當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首先,趙敏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為沒人能擋住張三丰;其次,就算滅了武當派,也留不住張三丰。
所以,趙敏的敵人,其實不是武當派,而是張三丰。因為只有張三丰有抵抗之力,她的目標也是張三丰,其他人可有可無。
想要除掉張三丰,光明正大肯定是行不通的,那怎麼辦呢?只能不講武德搞偷襲!
趙敏派去偷襲張三丰的人是剛相,西域金剛門弟子,為什麼派他呢?因為他練的是少林正宗神功,可以冒充少林派逃出來的人。
剛相是火工頭陀的後世傳人,他所練的武功,都是當年火工頭陀從少林派偷學的神功,他假冒少林派空相,帶著空性大師的人頭去武當山報信,趁張三丰毫無戒備之時,用「金剛般若掌」將他打成了重傷。
張三丰武功雖高,但武當派與少林派素有間隙,互相之間沒有什麼往來,他也不知道少林派到底有沒有空相這樣一號人物,從剛相的步法中,他能感覺出剛相練的是少林正宗神功,因此便沒有起疑心,等發現時已經晚了,只能拖著重傷之軀,一掌擊斃了剛相。
剛相雖然死了,但他卻完成了任務,重傷的張三丰,就好比病老虎,雖有餘威,但已不是不可對付,趙敏心中的石頭,在看到張三丰的那一刻,也算是放下了。
張三丰身受重傷,自知難以抵禦外敵,只能囑咐後事,讓三弟子俞岱巖忍辱負重,日後傳下他自創的「太極拳」。
顯然,張三丰是抱著拼死之心,他要拖著重傷之軀,閃耀出最後的光芒。
如果張無忌沒有帶著明教高手前來援救,那武當派難逃覆滅之災,而張三丰這位大宗師也將隕落,留下最後的傳說。
最後的結局是,張三丰或許會擊斃幾個高手,但最終會力戰而亡,而俞岱巖則忍辱負重,被抓到了萬安寺,跟宋遠橋、俞蓮舟等人關在一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