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金庸小說中的傳統文化

2020-12-27 超凡博弈

金庸武俠小說,提供給讀者完全不同於現實世界的、由宏闊而瑰麗的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另一個世界。我們往往稱其為「成人童話」,原因就在於閱讀金庸小說時,焦慮、無奈、緊張等等情緒都能得到釋放。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超越於現實之上的世界去舒張一下精神、釋放下壓力。這是金庸小說的魅力所在吧。

我們看金庸小說,可以發現他的敘述語言融匯了典雅的文言和通俗的白話,而且是運用得那麼嫻熟。這一點上,甚至在中國當代小說當中,從目前來看還找不到第二人可與之比肩。

金庸作品提供了鮮活而有長久生命力的人物形象。隨舉一例,《天龍八部》裡的一位無人知曉姓名、就是個打掃藏經閣庭院的掃地僧,他一出場,就以無上武學秒敗兩大絕頂高手,此後又以上乘佛法化解二人恩怨,這位神秘的僧人就在小說這一回裡登場又一閃而過,通過金庸的演繹,伴隨著金庸武俠小說的深入人心。

們今天在日常生活中隨口就會提到「無名掃地僧」,他已成為這一類人物的符號了,就是指那種,平時非常謙卑的隱藏在民間,又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

類似例子在金庸作品中不勝枚舉,毫不誇張地講,已經可以媲美賈寶玉、阿Q這樣文學史上經典的人物形象了。

金庸小說深入人心,其源頭深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去向完全進入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可謂,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凡有華人處,皆讀金庸書。

金庸小說中處處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比如《倚天屠龍記》這個金庸的代表性長篇,它是以元末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為歷史背景,以主人公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恩怨情仇,具體情節大家應該都熟,不多說了。

《倚天屠龍記》當中的情感主線之是張無忌與趙敏的分分合合。其中一場是趙敏帶著玄冥二老等高手偷襲少林武當,暗算了張三丰,危急時刻張無忌趕到武當山,連挫趙敏陣中兩員大將。

第三場拼鬥開始之前,張三丰對張無忌說:

「我有一套太極劍,不妨現下傳了你…我在這兒教,你在這兒學,即火即賣,新鮮熱辣。不用半個時辰,一套太極劍法便能教完……張三丰「慢吞吞軟綿綿」地練了一套劍法給張無忌看,然後張三主問張無忌看清楚了沒有?」張無忌道:「看清楚了。"張三丰道:「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小半。"張三丰道:「好,那也難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罷。「過了張三丰問道:「現下怎樣了?「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大半。"

當時,張無忌這邊的明教一干人等都嚇壞了,臨陣磨槍本就是兵家大忌,而且忘記得那麼快……三豐卻微笑道:「好,我再使遍。"提劍出招,演將起來。眾人只看了數招,心下大奇,原來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最後張三丰畫劍成圈,問道:「孩兒,怎樣啦?"張無忌道:「還有三招沒忘記。「張三丰點點頭,收劍歸座。

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卷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張三丰道:「不壞不壞!忘得真快!「

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初看上去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個學習的過程居然是通過不斷地忘記來實現的,那麼張無忌忘記的到底是什麼?

說實話,我少年時看過這段,也不理解。其實,這就是金庸武俠小說的一大魅力,來自於對中國古典傳統的繼承。

張三丰傳授劍法的原型,我們可以在《莊子》中看到,其中很著名的一段這樣寫:

「顏回日: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回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

上面這一段翻譯成白話的意思是:孔子最優秀的弟子顏回,見到孔子後說:「我進步了。"孔子說:「你說的進步是什麼呢?」顏回說:「我忘掉仁義了。"

孔子說:「還可以,然而不夠。」過些日子顏回又見到孔子,說「我又進步了。「孔子說:「你說的進步是什麼呢?顏回說:「我忘掉禮樂了。"孔子說:「還可以,然而不夠。「又過些日子,顏回再見到孔子,又說:「我有進步了。"孔子說:「你你說的進步是什麼呢?顏回說:「我坐忘了。"

們知道「坐忘"是道家哲學中最高境界,而這個境界的達成,也是通過不斷地「忘掉忘掉來實現的。

我們看,金庸設計的張三丰傳劍給張無忌這一段,是不是和莊子設想的孔子對顏回的調教一樣,其思路甚至對白的用語都是前後貫通的。

《莊子》原文如下:「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我們來解釋一下:「荃″是指捕魚的器具,1「蹄」是捕兔的工具。就是說,設下捕魚的器具,目的是為了魚,捉到了魚,就可以把器具忘掉了;設下捕兔的器具,目的是為了兔,捉到了兔子,就可以把器具忘掉了。

莊子這兩句話都是打比方,最終引出的結論在後面這句:說話的目的是所要表達的意義,領會了意義,所說的話語就可以忘掉了。

也就是說,我們最終要抵達的是真意的領會,是「意」而非「言」,前者是根本目的,後者是手段,目的達到了,就不要糾纏於具體手段了。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忘記的是什麼、掌握的是什麼,張無忌忘記的是具體的招數,領會的是上乘的武學精髓。

張三丰之所以特意將太極劍法演示了兩遍給張無忌看,「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這個細節裡藏著苦心,他就是要提醒我們:具體的招數都是不重要的,只是服務於武學精髖的融會貫通。這二者之間既是手段目的的關係,也有因果關係。

果,我們想達到根本目的,就不必過於執著於方式,但不能違規;如果,我們執著於文字,就可能陷入語言上的迷茫,而忘了真意的融會貫通。

這就好比上橋是為了渡河,如果只在橋頭徘徊不定,那如何才能真正的過得了河呢?

相關焦點

  •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原來不是金庸虛構的?
    金庸小說最大的魅力正是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小說中的人物名字、教派、甚至小到一些歌詞,都是有其出處的。新版《倚天屠龍記》前段時間落下帷幕,這部劇一開始就被廣大網友詬病打戲慢動作太多,後期編劇又對原著劇情進行大肆魔改,在一片爭議聲中草草結尾。
  • 王晶的大齡版《倚天屠龍記》,能拍出金庸小說的內核嗎?
    「又翻拍」自然是最普遍的反響,畢竟在中文世界,金庸小說是影視化的最大寶藏之一,曾被幾代電影電視人挖掘創作。而針對王晶此次的選角,人們最直觀的反響是「會不會年紀太大了」,更有人直呼這是「大齡版《倚天屠龍記》」。
  • 屠龍刀重現 金庸正版《倚天屠龍記》手遊首曝
    「掌中情義相融,陪你倚天屠龍。」今日,完美世界年度重磅武俠巨獻《倚天屠龍記》手遊全球正式首曝,遊戲將傳統「俠」文化作為載體進行提煉,貼合新時代民眾的理解與喜好,欲給玩家構建一個有情有義的掌中快意江湖。
  • 金庸大兒子的自殺,帶給金庸先生無限哀痛,都在《倚天屠龍記》中
    查傳俠自縊身亡,金庸苦楚難當1976年10月,遠在美國哥倫比亞讀書的查傳俠突然被曝自縊身亡,他雖然以這種方式離世了,但「他的死」卻成為了金庸先生一生當中都難以彌和的傷疤。兒子還很年輕,他那麼有才華,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下場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其實不光是金庸先生想不通,就連所有人包括查傳俠身邊的中美同學都處在懵懂狀態中。
  • 火熱資訊《倚天屠龍記》MMO手遊更易展現文化底蘊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成熟時期的經典作品,是射鵰三部曲的完美收官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文化影響力。《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小說裡對武功描寫最多的一部,同時經典人物眾多,人物性格及故事情節兼具了武俠小說的特色和文學作品的深度。這個情意相融又相愛相殺的武俠從表現來說,很適合做成表現力強的MMO大作。《倚天屠龍記》手遊正是針對以上特點推出的精品MMO手遊。
  • 金庸倚天屠龍記續集,矯龍驚蛇錄居然還有續集,號稱倚天大結局
    金庸武俠小說風行天下,於是就有不少武俠作者動起歪心思,寫起了金庸小說的續集。大家比較熟悉的金庸小說續集有《九陰九陽》、《劍聖風清揚》、《誰是大英雄》等等。這其中,滄浪客所寫的《矯龍驚蛇錄》是比較有名的一部金庸續書,乃是金庸《倚天屠龍記》的續集。
  • 金庸 . 《倚天屠龍記》沒有告訴我們的真相
    TOPIC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裡,明教教主張無忌有四位性格迥然不同的紅顏知己,演繹了紛繁複雜的感情糾葛.巧合的是,現實中的明報創始人金庸先生一生也有四位紅顏知己
  • 智冠金庸《倚天屠龍記》:沒有它,可能就沒有以後的「群俠傳」系列了
    《倚天屠龍記》是智冠金庸「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在上世紀90年代獲得金庸版權的智冠,經過中看不中用的《笑傲江湖》,以及平淡無奇的《射鵰英雄傳》之後,迅速就召集人馬把這本原著改編成了遊戲,並趕在1994年推出。
  • 在《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並未輸給趙敏,金庸先生給出了答案
    《倚天屠龍記》被多次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最新2019年版本的《倚天屠龍記》終於在香港開播,其中的故事情節跟原著一樣,但換了一批新演員,周海媚當年飾演周芷若,但是此次卻是飾演滅絕師太。幾乎每個人看《倚天屠龍記》都會說張無忌一生有四位女子,而且曾經四女同舟,但觀眾也最喜歡拿周芷若與趙敏作比較,因為這兩個人在《倚天屠龍記》裡正好踏上了兩條相反的人生路線。在這裡很想只說周芷若一人,即使這只是小說情節,但是在現實的人生中,愛情哪裡能有這樣的比較?《倚天屠龍記》的主角是張無忌與趙敏,周芷若自然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
  •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丟的兩個人,範遙和丁敏君,到底什麼結局?
    倚天屠龍記》這部小說是金庸筆下著名的「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金庸寫《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已經是武俠小說界當之無愧的大宗師,所以此時金庸不管是情節
  • 倚天屠龍記被翻拍了14次, 金庸的一部小說36年來都無人翻拍, 為啥
    金庸老先生的小說就是陪伴我們長大的,很多經典的小說當然會被拍成電視劇,比如小編聽說《倚天屠龍記》又被翻拍了,這已經是這部作品第14次被翻拍了,目前已經在後期階段了
  • 最悽慘的女子殷離,她才是《倚天屠龍記》中金庸欽定的張無忌正妻
    近日,由蔣家駿執導的《新倚天屠龍記》熱播,再次將金庸武俠推向熱門。所謂經典武俠,便是即使觀眾對劇情熟知也依然對其翻拍劇一次次追看下去。《倚天屠龍記》便是如此,它的故事觀眾早已耳熟能詳,但每一次被翻拍依然會吸引無數觀眾,引來熱門話題。《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射鵰英雄三部曲」的結局篇,主要講述張無忌率領明教教眾聯合武林人士抗元的故事。
  • 金庸武俠劇《倚天屠龍記》 哪位是讓你心儀的趙敏
    金庸的小說都很受歡迎,他的古裝武俠劇也是一直被翻拍,其中《倚天屠龍記》就被翻拍了8次。金庸先生筆下的趙敏:面瑩如玉,眼澄似水,笑意盈盈,不單豔麗不可方物,還自有一番說不盡的嬌媚可愛。每次翻拍,角色的選取都備受關注。而幾版《倚天》中不同演員飾演的趙敏都各具特色,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最經典的版本。
  • 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安排朱九真做反派,是在影射誰?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朱九真是名門之後,她的先祖是一燈大師的弟子朱子柳,而且她本人也長得美豔不可方物,但是她的心腸卻十分歹毒,曾差點將張無忌害死。在《倚天屠龍記》中,朱九真是把張無忌騙得最慘的一個女人,而且也是唯一的一個要殺張無忌洩憤的女人。朱九真曾被她的父親派去誘騙張無忌,但在朱九真看來,自己是名門之後,而張無忌是一個窮小子,武藝不高,長得也不夠英俊,跟本比不上她的表哥。
  • 新《倚天屠龍記》為啥這麼熱?
    新《倚天》雖然是一部製作上有明顯瑕疵的劇,但它抓住了男性的觀劇爽點,借著懷念金庸的熱潮,將大眾的目光再次拉回到那個快意恩仇的俠客江湖,從這個文本裡,我們能看到男性幻想與武俠情懷的結合。2019版《倚天屠龍記》海報金庸的原著《倚天屠龍記》本就是一部非常具有少年質感的武俠小說。
  • 倚天屠龍記小說結尾,金庸先生為何會評價楊逍年老德薄?
    不過在新修版小說中,金庸先生卻刪去了這一段原來的設定,朱元璋在小說中也因此並不是從楊逍手中搶走了帝位。三聯版小說結尾,張無忌因遭朱元璋設計,認為義軍中的兄弟都背叛了他,為了避免抗元復國大業毀於內部爭權,因此留下書信,將教主之位讓與楊逍,主動讓出了義軍的領導權,證明自己無意於帝位。
  • 【李連杰版《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是最好的金庸武俠電影嗎?】
    【李連杰版《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是最好的金庸武俠電影嗎?】
  • 《倚天屠龍記》中的「倚天劍」到底什麼來歷?
    又有新版《倚天屠龍記》了,這一次最大的不同是「金庸」二字被打上了黑框,從小看金庸劇長大,從來沒想過黑框這件事,真是感慨頗多。看了這麼多年《倚天屠龍記》,相信很多人對倚天劍比較好奇,但關於它的信息又比較少,今天就來聊一聊倚天劍的來歷。很多人知道倚天劍,除了來自於《倚天屠龍記》,可能還來自於明朝小說《三國演義》。
  • 新版《倚天屠龍記》今日開播 喀納斯成金庸筆下「冰火島」
    金庸在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描繪了一個神奇的小島,這個島嶼遠離中原,在茫茫大海之中。謝遜(黑子飾)、張翠山(李東學飾)和殷素素(陳欣予飾)在大海中因為船桅折斷,無法自行調整方向,被海風和洋流帶到了這個島上,《倚天屠龍記》的主角張無忌正是在此島上出生並長大,和父母、義父一起渡過了幸福的童年,每個讀完倚天屠龍記的人都有很大的疑問,究竟金庸描述的這個島嶼在什麼位置呢?
  • 新劇《倚天屠龍記2019》來了
    《倚天屠龍記》2019版不是TVB出品的電視劇,只是在TVB播放,目前剛播放到了第四集,金庸大俠仙逝不久,小編謹以此劇向金庸大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