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香港的金庸聽到遠在美國的兒子自殺身亡的那一刻,他拿出紙筆,寫下了一句感人至深的話,也許很多人讀不懂,但面對「兒子已不在人世」的消息,想必大家也都能有所理解。
「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一句話難抵身為父親的想對兒子說的千言萬語,更不能言盡金庸內心當中的至痛和傷心。一直以來,查傳俠都被認為是金庸先生最為疼愛和看重的人,而且二人還是父子關係。
查傳俠自縊身亡,金庸苦楚難當
1976年10月,遠在美國哥倫比亞讀書的查傳俠突然被曝自縊身亡,他雖然以這種方式離世了,但「他的死」卻成為了金庸先生一生當中都難以彌和的傷疤。兒子還很年輕,他那麼有才華,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下場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其實不光是金庸先生想不通,就連所有人包括查傳俠身邊的中美同學都處在懵懂狀態中。提起兒子的離世,金庸先生回憶道:
「我記得接到大兒子在美國過身的消息後,好灰心,好難過,但那天還要繼續在報館寫報評,一面寫就一面流淚,一直都很傷心,還是要寫。」
大家懂得金庸先生當時的內心嗎?身為父親,查傳俠是他最疼愛的兒子,如今突然自殺離世,這對於一個父親該是多大的打擊啊,實在是難以想像!但生活依舊要度過,無論多麼大的打擊依然要走下去,金庸先生是這樣做的。接到噩耗之後,金庸便動身前往美國將兒子的骨灰盒帶回了香港安葬,至少也要讓他有「家」可歸,入土為安。
那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金庸先生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了,但他依舊在埋頭寫稿,當時他正在修訂《倚天屠龍記》。「兒子的離世」對於正在修訂書稿的金庸不可能不會產生思緒上的影響,但對於金庸而言,對於這位「武俠大家」來說,幹擾寫作似乎是不大可能的,只不過他將自己身為父親對死去兒子的部分情感傾訴到了《倚天屠龍記》當中。或者可以這樣說,《倚天屠龍記》中的部分情節似乎已經預示了如今的結局……
看《倚天屠龍記》和金庸父子
《倚天屠龍記》的文化土壤就是中國,自小說出版和影視劇上映後,它為中國群眾帶來了很多文字衝擊和視覺衝擊,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就連同我本人在內,也是看著《倚天屠龍記》的畫面長大的。
如果不是查傳俠的離去,金庸根本體會不到書中那「張三丰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金毛獅王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因為金庸只是在創作編寫,他能夠理解這「喪子之痛」,但卻沒有切身體驗過,所以感覺也大為不同。因為兒子的過世,讓他真正體會到了「張三丰對張翠山」和「謝遜對張無忌」的情感。
中年喪子,無論對誰而言,都是人生中最難、最痛苦的事情,但畢竟如今兒子已經離去,即便身為父親的他再怎麼不相信,這終究已經是事實了,而且這種事實不為反駁。早年金庸就曾尋覓一相士為其算命當時這位相士給出的「天機」就是「金庸命中只有一子」,而當時金庸的妻子朱玫為金庸先後誕下了兩個兒子。金庸最初的時候是沒有相信的,這件事情也就淡了過去,但如今看來,這相士之術,對於金庸而言,倒也真實。
查傳俠的死因探究
對於兒子的棄世,金庸悲痛不已;對於兒子的真實死因,金庸似乎沒有多加追尋。因為查傳俠是自殺而不是他殺,故而金庸並沒有追究兒子的死因究竟為何,只是詢問了兒子生前在美國的一些同學,結果卻是很難尋找到有價值的東西。直到現在,對於查傳俠的死因大概有兩種說法,恰巧,提供這兩個版本的因素都涉及情感,只不過對象不同,但卻都同查傳俠不無關係。
①種:父母感情糾葛致使離婚
如今看來,當年金庸先生和其夫人大鬧離婚的消息依舊是18歲的兒子查傳俠死亡的主要因素。查傳俠在哥倫比亞讀書時,聽到父母大鬧離婚後非常傷心,並且遠在美國的他還曾多次對父親金庸進行苦苦勸說,但無論查傳俠多麼努力幹預,卻依舊沒能改變「父母離婚」的既定事實。得知父母已經離婚的消息後,對於18歲的查傳俠來說,這是個多麼嚴重的精神打擊啊!久而久之,查傳俠難以擺脫、甚至根本擺脫不掉這層陰影,所以在悲痛之下,他選擇了在絕望中結束了自己正值青春的、鮮活的生命。香港著名作家林燕妮對此有過說法:
「在離婚期間,查良鏞和朱玫都經歷了人生最痛苦的時刻,那就是十八歲的愛兒在父母鬧離婚時自殺逝世!」
②種:查傳俠同女友的矛盾
這種說法也是較為由來已久,但是否屬實還有待考究。金庸對查傳俠的感情最為深刻,但查傳俠和母親朱玫的情感卻並不深。頗負異稟的查傳俠十一二歲的時候曾經在學校寫過一篇文章,老師和金庸都能從文字之間發現他的才華,但更多的,卻是一種「人生很苦」的悲傷。但金庸夫婦怎麼也沒有想到,這種思想竟然會斷送孩子的生命!
查傳俠在哥倫比亞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女朋友,當時女朋友身在舊金山,讀大一的查傳俠因為某種原因和女朋友在電話裡吵了幾句,至於吵架的內容,那就不了了之了。也許是想不開吧,查傳俠在女友掛掉電話後便一時衝動選擇了自殺。
其實我個人倒是覺得「導致查傳俠最終致死的原因」正是以上兩種原因的綜合交雜,在父母鬧離婚的過程中,查傳俠又和女朋友感情出現了問題。原本就受父母情感幹擾下的查傳俠再度迎來了自己同女友的情感糾葛,再加之查傳俠與生俱來「人生很苦」的悲傷思想,他最終沒能看的開、沒能想的通,選擇了自殺來結束了自己這「很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