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那個捧回兒子骨灰的父親,也終於去了……

2021-02-11 二孩媽媽進化論

關注我,擺脫泥濘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昱子。

金庸先生去世了,享年94歲。

人們都記得他的武俠作品,但金庸先生的個人生活,相較於快意江湖,卻更加令人唏噓。人們都知道他創造了15部小說、1427個人物,但在他真實生命的唯一故事當中,他卻早早失去了至關重要的一人,那就是

——他的孩子

1976年,金庸的大兒子査傳俠在美國身亡,死於自殺。

多年後,金庸寫道:「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我的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

「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文|昱子

金庸這一生,照他的話,「我的婚姻並不順利」。

第一任妻子,名叫杜治芬,人稱「杜四娘」,模樣生得端正,美麗動人。

杜姑娘受過新教育,父親是位醫生。

金庸通過同事與其相識,那時的杜姑娘,年方17歲。漂亮的容貌令金庸一見鍾情,追逐三年之後,雙方在杭州成婚,金庸時年24歲,杜治芬20歲。

成婚後不久,金庸夫婦南下香港。

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又不通,妻子在家待得十分不開心,夫妻關係也走到觸礁。

1948年,雙方刊報離婚,聲明的原因是「女方不能生育」……

但多年後,金庸接受央視採訪時再提這段姻緣,卻承認,當初離婚,是因為「她背叛了我」。

1956年,金庸開始了他的第二段婚姻。

同事朱玫成為了他的新任妻子,並與金庸一起攜手創立《明報》,兩人孕育了四個孩子,兩個男孩、兩個女孩,也正是在這段婚姻期間,金庸進入了寫作的巔峰期,一連寫作了15部武俠著作,成為了知名的武俠作家。

一家人本該享受天倫之樂,但1976年,金庸的人生卻迎來了最沉重的打擊……

1976年10月的一天,在編輯室撰寫社論的金庸接到了大兒子査傳俠的電話,孩子想和父親「談談人生」。

當時,査傳俠第一年入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在大洋彼岸的新生活剛剛開始。

長期以來,金庸一如中國家庭的傳統男主人,並不怎麼管家,兒子的聰慧也讓他很放心,孩子讀書不用操心,甚至在11歲的時候,査傳俠就寫下了文章《我的人生是為了什麼》,這篇令師長印象十分深刻、但又有些擔憂的文章,卻被金庸視為「早慧」的體現。

可惜,這番想「聊聊人生」的電話並沒有得到金庸的重視,金庸後來寫道:「當他想找我談心事時,我卻說要寫稿,拒絕了他,我為此後悔,沒機會跟他多談……」

電話掛上,不久,大兒子自縊的消息傳來。

這一年,査傳俠還不滿20歲。

金庸、朱玫與大兒子査傳俠

"我最疼愛的大兒子,他當年自殺,是對我打擊最大的一件事。"

多年後,金庸寫道。

白髮人送黑髮人,有多痛。

五個月後,他在《倚天屠龍記》的後記中寫下:

「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張三丰對張翠山、謝遜對張無忌父子般的摯愛……然而,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

「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查傳俠的自殺,一方面與女朋友的情感糾葛有關,但另一方面,熟悉金庸一家人的香港作家林燕妮卻寫道:「在離婚期間,查良鏞和朱梅(玫)都經歷了人生最痛苦的時刻,那就是十八歲的愛兒在父母鬧離婚時自殺逝世。」

在兒子自縊之前,金庸與第二任妻子走到了婚姻的盡頭。

金庸曾說過,在他塑造的女性角色之中,他最欣賞的是「小昭」。

《倚天屠龍記》中,小昭是波斯明教教主之女,奉命扮醜臥底。

書中這樣寫道:

「光明頂上,香閨之中。

紅燭高燒,羅帳低垂。

一個穿著青布衣衫的少女,嘶聲道:小姐,好夜深了,你請安息了罷。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待看清楚少女的樣貌,張無忌心中一驚。

但見她面目扭曲,左足跛行,醜態更甚於珠兒。

還未來得及細細打量,楊不悔手中的長劍已經向她頸中刺落。張無忌心生憐憫,在危急之中挺身相救……

那是他們的第一次相遇,他不僅前後兩次救了她,還在楊不悔面前替她說話。

所以,當他問是否知道另有通道之時,她咬著下唇,微一沉吟,低聲道:『我的性命是你救的,好,我帶你去。』

在隧道裡,電光火石之間,張無忌看清了她的容貌,原來既非跛足,亦不駝背,雙目有神,修眉端鼻,頰邊微現梨渦,直是秀美無倫。

他嘆了口氣,道: 『原來你···你這樣美!』

她笑著告訴他: 『公子爺,我叫小昭。』

故事的一切,從這裡開始。」

由邱淑貞扮演的小昭

小說中,小昭極其卑微地照料張無忌,芳心暗許,卻不爭、不妒。她默默無聲地陪伴所愛之人,但最終卻捨身取義,為保眾人安危,成為了明教教主,一輩子獨身。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的後記裡寫道:

「周芷若和趙敏都有政治才能,因此這兩個姑娘雖然美麗,但不可愛。

我自己心中,最愛小昭,只可惜不能讓她跟張無忌在一起,想起來常常有些惆悵」。

小昭的卑微與聖潔,可能是金庸最愛她的原因。

而在實際生活中,他最終的選擇,也同樣沒避開「男尊女卑」的傳統審美。

第二段婚姻中,金庸與妻子是事業搭檔,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但第三段婚姻中,金庸的選擇,卻是一名普通的服務員,且小他20歲有餘。

為了阻止父母離婚,大兒子苦勸父母,卻始終無果……

2004年,金庸痛苦地回憶:「我接到大兒子在美國過世的消息後,好灰心,好難過;但那天還要繼續在報館寫社評,一面寫就一面流淚,一直都很傷心,還是要寫。」



後來,金庸親自把兒子的骨灰捧回香港安葬。

就此,夫妻也分道揚鑣。

按照與前妻的約定,金庸與第三任妻子不育子嗣。

但金庸面對兒子的死亡,依舊不停追問:「為什麼要自殺?為什麼忽然厭棄了生命?我想到陰世去和傳俠會面,要他向我解釋這個疑問。」

金庸開始探究「生與死」的奧秘,最終,將目光轉向佛教。

他從英國訂購了全本的《原始佛經》……

《笑傲江湖》之中,儀琳為求令狐衝早脫苦海,念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倚天屠龍記》之中,張無忌為救義父與少林三僧苦戰,而謝遜於地窖中念誦《金剛經》妙法,勸無忌棄了人我之分,毋著世相。

而金庸自己,也在中年喪子後,步入自己的修行:

「我們必須克服的是,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那種可無限膨脹、永遠無法知足的欲望。」

「這就像手指著月亮,原本是為了要看月亮,才看手指的,但有時候看多了手指,只記住了手指,反倒忘了月亮的存在了,實在是要不得的。」

佛家說,人有四苦。

死。

而金庸說,人有七苦:

「冤家會」

有的人生性兇悍刻薄,眾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可他偏偏是你的同事,甚或伴侶……

「愛離別」

一個人一輩子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傾心相愛的人,卻不得不分開,痛徹心扉。

「求不得」

你傾盡一生追求的東西,金錢、榮譽、地位,費盡心力,卻求而不得……

面對「七苦」,步入晚年的金庸力求「八風吹不動」。

「佛家的『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諷、苦、樂,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先哲教導說,應當修養到遇到八風中任何一風時,都不為所動。我朝這個境界不斷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瀟灑地活著,不會隨隨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氣出病來,更不會被氣死。」

「研讀佛經之後,我覺得看待許多事情都變得清朗,連死都不怕了,不再計較名利得失,心裡坦蕩蕩的,無所掛礙。」

讀佛多年後,金庸已能非常平靜地談及兒子先去的事實。

但失卻骨肉,怎能復得?

1991年,金庸將一手創辦的《明報》出售。買報社的人叫于品海。

人們說,金庸之所以捨得出售,是因為于品海長得像他死去的兒子。

記者問及此事,金庸回答:「理性上我沒這樣想。但他跟我大兒子同年,都屬猴,相貌也的確有點像,潛意識上不知不覺有親近的感覺,可能有。」

左為于品海,右為查傳俠

但有或沒有,又有何重要呢?

有熟識金庸的人表示,金庸所言「七苦」,自己就已親歷!

兒子離世前,曾想與父親「討論人生」……

而如今,白髮人亦終赴黃泉,向黑髮人回答未盡的疑問。

這就像《神鵰俠侶》中寫得那樣: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金庸青年像

作者:昱子,新聞人,一兒一女的母親,記錄二孩媽媽的成長史。微信公眾號:二孩媽媽進化論,一個溫暖、有趣、有用的成長夥伴!

關注我,你可以得到:

努力卻不焦慮的育兒方法

2 跌跌撞撞卻勇敢前進的養育態度

3 擺脫瑣碎細節,實現媽媽的進化


你好,

我是昱子。

我相信,

當媽不是人生的結束,

而是人生的開始。

無論一個還是兩個孩子,

你都值得更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李敖長女終於見到父親骨灰 遺產爭奪也正式開始!
    李敖18日腦瘤辭世,妻子王志慧與兒子李戡將他的骨灰安放在新北三芝龍巖白沙灣樂園。不過李敖與前女友王尚勤所生長女李文,直到前幾天才得知父親靈骨塔確切位置,她昨弔唁父親,卻發現龍巖的工作人員緊跟在後,她不滿地說:「從頭到尾跟蹤我,我像個犯人,感覺像白色恐怖!」
  • 張扣扣父親:拒絕領取兒子骨灰!懷疑有人要害我
    骨灰不想要了瀟湘晨報:張扣扣是今天(17日)執行死刑嗎?
  • 為何雪梨華裔終將父親骨灰遷至澳洲?
    John的父親生前是香港當地一位有名望的教授。在父親去世前,John就有聽聞在香港安置逝者骨灰不僅意味著巨額的花費,而且需要排隊等候骨灰龕,等上4到7年都是常有的事。與此同時,John從表弟表妹那裡聽說了其實可以把家人的骨灰遷移來澳洲安葬。起初,對骨灰遷移流程一無所知的John擔心從海外將骨灰帶來雪梨不會是件容易事,可他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了解了一下。
  • 【頭條】福州男子被抓到臺灣當兵 62年後七旬兒子帶其骨灰回家
    上世紀50年代,福州漁民劉成鈿被抓到臺灣當兵,直到病故都未能回到故土;62年後,兒子劉順錢終於跨越海峽,實現母親遺願,把父親的骨灰罈帶回福州
  • 黃鴻升父親灑兒子骨灰花葬,吳宗憲描述其火化前遺容:很帥像睡覺
    在遺體告別儀式現場,黃鴻升的妹妹雙手捂住鼻子悲痛欲絕,而黃鴻升的父親則是一手攬著女兒的肩膀以表安慰。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的黃鴻升父親,如今身邊只剩下這個女兒。黃鴻升的遺體火化時間為90分鐘,火化結束後,黃鴻升的妹妹捧著哥哥的骨灰低調走出
  • 黃鴻升父親灑兒子骨灰花葬,吳宗憲描述其火化前遺容很帥像睡覺
    在遺體告別儀式現場,黃鴻升的妹妹雙手捂住鼻子悲痛欲絕,而黃鴻升的父親則是一手攬著女兒的肩膀以表安慰。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的黃鴻升父親,如今身邊只剩下這個女兒。黃鴻升的遺體火化時間為90分鐘,火化結束後,黃鴻升的妹妹捧著哥哥的骨灰低調走出,臉上還戴著黑色墨鏡和口罩,或許是不想自己悲痛失態的模樣被拍下。
  • 李敖女兒怒討父親骨灰,目的竟是為了這個!| 家戰
    2、骨灰,我要用它做筆墨,印李敖大全集,再帶些去東北老家安葬。李敖新逝,他的非婚生女兒李文赴臺,頻頻亮相媒體,提出維權主張。李文3月28日到臺北地院遞狀提告時說,父親過世後她提出看遺囑等要求,李戡等人拖了13天都沒回應,甚至不讓她知道父親遺體火化時間、地點及骨灰塔位,「李戡那邊既然態度不好,我也不再抱希望,只好真正開戰了」。
  • 金庸曾為愛定居澳洲多年!馬雲專程拜訪,一席話讓他開悟!一生痴戀成佳話,三段婚姻羨煞人.家國情懷終不忘,千古大俠金先生!一路走好!
    後來有人說金庸筆下性格剛烈的趙敏,原型就是朱玫。初識朱玫時,金庸還在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劇。兩人志同道合,感情迅速升溫,1956年終於步入婚姻,當時朱玫只有21歲。所謂才子配佳人,兩人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效,《明報》在香港站穩腳跟,穩居大報的地位。
  • "金庸兒子查傳倜泣別父親
    「對我來說,金庸是一個成功的武俠小說家,而查良鏞是我的父親。」談到父親,金庸兒子查傳倜曾如此區分金庸的兩個身份對自己的影響。「(父親金庸)出殯儀式屬於私人家庭形式,不對外公開,也不會(對外發布消息)。」11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了金庸兒子查傳倜,在整個微信完成的採訪中,平常很健談的他始終惜字如金。記者試圖約他撰寫一篇送別父親金庸的文字,他也以「懷念在心中」五個字委婉拒絕。
  • 末代皇帝溥儀骨灰為什麼被遷出八寶山?
    事後,李淑賢那「不稱名道姓地請我,我就不賞他那個臉,我不去,溥儀敢去才怪呢」的「挑眼」,由她自己口中傳出。然而,她這一犯「刁」沒「刁」出威嚴來不說,反倒讓親戚們都像躲瘟神一般,能躲著她就躲著她了。溥儀為表歉疚,特意從北京借去全套皇槓給她大辦喪事,其靈柩停放長春般若寺,直到日本投降後才火化。火化後的骨灰由溥儉帶回北京,由溥修保存,溥修過世後毓嵒接替。待溥儀被大赦後,毓嵒將骨灰呈送溥儀,溥儀一直珍藏在家中。與李淑賢結婚之後,李淑賢便要溥儀想辦法處理,溥儀於心不忍。一見溥儀不聽話,李淑賢就做夢了。
  • 與傅聰齊名,「鋼琴詩人」顧聖嬰:30歲與母親、弟弟一起自殺,骨灰未存
    父親顧高地不僅是一個出色的軍人,而且還是一個才高八鬥的儒雅文人。母親秦慎儀是大同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高材生,後又去東京女子音樂學院深造。所以,顧聖嬰自小就接受著良好教育和藝術薰陶,尤其在音樂方面天賦極高。
  • 【中國故事】骨灰罈詠嘆調
    高秉涵曾辦理過一個叫舒可成的老兵的骨灰。舒可成的父親三妻四妾,他為二房所生,由大房所生的姐姐舒美雲來領取骨灰,其為同父異母關係,辦理手續就特別複雜。種種情由,也就造成了領取骨灰時,需要做一連串公證的被動而尷尬的局面。有個極端的例子,有一個老兵的家屬曾出具了七份公證書。更有甚者,證據鏈條缺失,無法做出一環扣一環的銜接,這時候,就需要高秉涵向有關部門,做出合情合理的闡述,以期得到準許。
  • 八字揭秘金庸
    1941年底,衢州中學鬧學潮,反對訓育主任,金庸積極參與,再次差點被開除。1942年壬午,1943年癸未,走財運,1942年秋金庸進入《東南日報》(遷址福建南平)工作。1944年甲申,食神制殺,一般會有衝突或者工作調整。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去投訴被勒令退學,之後進入中央圖書館工作。
  • 愛新覺羅家族反對,李淑賢一意孤行將溥儀的骨灰從八寶山公墓遷出
    溥儀為表歉疚,特意從北京借去全套皇槓給她大辦喪事,其靈柩停放長春般若寺,直到日本投降後才火化。火化後的骨灰由溥儉帶回北京,由溥修保存,溥修過世後毓嵒接替。待溥儀被大赦後,毓嵒將骨灰呈送溥儀,溥儀一直珍藏在家中。與李淑賢結婚之後,李淑賢便要溥儀想辦法處理,溥儀於心不忍。一見溥儀不聽話,李淑賢就做夢了。
  • 她帶著骨灰去旅行.
    她寫到:「我帶著骨灰去旅行。」今天,我們想把她的故事分享給你。簡訊當然是沒有回音,安靜地躺在手機裡:父親節那天我正在忙工作,回到家就睡著了,所以沒來得及和你說一聲:「父親節快樂」;老爸,因為工作,我最近身體變得很差
  • 金庸父親被槍決的前前後後
    「宜官」是金庸的小名,是他父親查樹勳(一說為查樞卿,又名查荷祥、查懋忠)給起的。金庸並不姓金,而是姓查,本名查良鏞。「金庸」是他的筆名,由「鏞」字一分為二而得。1924年2月,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海寧查家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世家望族。在查家祠堂上,恭恭敬敬地懸掛著一副對聯:「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 鄧育昆之子回應媒體質疑 曝父親骨灰將歸根臺灣
    劉雪華雖遭逢喪夫之痛仍心系工作  搜狐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7月7日報導,劉雪華的編劇老公鄧育昆4日在上海墜樓身亡,她仍在喪夫傷痛中,鄧育昆兒子鄧天星說:「有強迫她吃稀飯,也斷斷續續睡一下,但我確定她沒有喝酒,只喝可樂。」
  • 跨越75年的相見:我一定要從臺灣接爺爺的骨灰回來
    來自湖南石門縣47歲的何世安是「幸運」的,在爺爺離家半個多世紀後,他終於可以來臺灣接爺爺的骨灰回家。1944年春,27歲的何松雲被國軍抓壯丁參加200師,離家時大兒子不滿4歲(何世安的父親),小兒子不滿周歲。1948年,遼瀋戰役後,何松雲經上海坐7天7夜的船到達臺灣,之後便斷了音訊。
  • 小鬼遺體火化完畢,父親護送骨灰花葬陽明山,好友楊丞琳一路陪同
    在中午12點左右,小鬼父親、妹妹、女友峮峮以及藝人楊丞琳、許瑋甯、小甜甜、六月、李易等人就紛紛到場為小鬼送行,在遺體運達第二殯儀館的時候,小鬼女友峮峮更是一直低頭失聲痛哭,久久不願接受男友已逝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小鬼父親這次到場也是讓外界意外,據悉,小鬼父親曾在小鬼離世前一天一起聚餐,更是親眼目睹兒子身亡的遺體,但即使這樣,他依然打破了白髮人不能送黑髮人的傳統,與女兒一同到場送愛子最後一程,可見在他心中,兒子的離世是多麼大的打擊。
  • 解鎖:金庸的3次婚姻,和他的4個子女
    在紙上「笑傲江湖」的背後,金庸的婚姻曾兩次破裂,心愛的兒子在美國自殺,這於他來說,也是一生的心痛。於是朱玫叫這名後生帶她去跑馬地,終於發現了這個「秘密」。當然,這段婚姻亦出現了危機,挽救不了,離婚似乎是最後要走的路。有傳說指是金庸主動提出離婚,但朱玫也提出兩大離婚條件,才肯答應跟金庸離婚:一是金庸付一筆錢作為補償;二是該女侍應要去扎輸卵管,才可與金庸結婚。朱玫要這位女侍應扎輸卵管,是為她的孩子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