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我要WhatYouNeed (newWhatYouNeed)
作者 | 咚C
之前,我們邀請一些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
在上百條留言裡,
金遙的一句話擊中了我。
她寫到:「我帶著骨灰去旅行。」
今天,我們想把她的故事分享給你。
-
2017 年 12 月 31 日早晨 6 點,金遙坐在香港長島的沙灘上,靜靜地等待日出。
她身邊坐著一個圓圓的倉鼠娃娃,脖子上掛著一個白色陶瓷小罐子,用黑色繩結串起來。
坐了一會,她聽到細細碎碎的聊天聲,回頭一看,是結伴來冬泳的爺爺奶奶們。
在冬天的風裡,他們一個接著一個,撲騰進大海,迎著逐漸光亮的海天線遊去。
有一些老人家,跟她招呼。她回應道:
「咁凍都落去遊水,犀利呀。」(這麼冷都下水遊泳,好厲害)
金遙把倉鼠娃娃抱在懷裡,心想:
可惜沒能見到你健康老去的樣子,想想,你肯定也會像他們這樣可愛,爸爸。
這麼想著,她又抱緊了倉鼠娃娃。它脖子上掛著的,是爸爸的骨灰。
兩年前,金遙的爸爸因為癌症去世了。
在殯儀館的許可下,她留下了爸爸的一小部分骨灰,存放在特別定製的陶瓷罐子裡。
罐子是純白色的,小小的,方便攜帶。瓶底有荷花的圖案,父親的生日是農曆六月,荷花代表著夏天。
起初,她把陶瓷罐子放在房間的書桌上,和朋友畢業時送她的倉鼠娃娃擺在一起。
每天晚上下了班,她會坐在書桌前給爸爸的手機發簡訊。
簡訊當然是沒有回音,安靜地躺在手機裡:
父親節那天我正在忙工作,回到家就睡著了,所以沒來得及和你說一聲:「父親節快樂」;
老爸,因為工作,我最近身體變得很差,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健康問題了;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不是我們,你也不會這麼辛苦了,對吧;
爸爸,我還是不太想去新加坡,畢竟那是你曾經只差那麼一點點就能去了,雖然我從來沒問過你有沒有後悔.
有天晚上,她第一次夢到了爸爸,也是唯一一次。
爸爸是個很愛笑的人,聊天的時候也是常常笑得眯起眼睛。夢裡爸爸看著她笑容一如往常。
「是爸爸收到我的簡訊了吧」,為了夢見爸爸,她發簡訊的頻率高了起來。
可是,爸爸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讓她釋然的是,有人說:
「如果去世的人沒有再出現於夢中,說明他過的很好。」
爸爸一定過的很好吧,她的執念就這麼放下了。
「其實,我也好想夢到他的。我害怕過了些日子,他的模樣就變得模糊了。但是一想到他過得那樣好,還是不要見了吧。」
思念與害怕遺忘的情緒在金遙的心理髮芽,她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方式,能夠無限延長爸爸在她心裡的記憶。
無意間,她聽到了最喜歡的香港歌手洪卓立唱的《帶著骨灰去旅行》。
想起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她就被歌詞打動了:「蒼天縱太絕,不肯放過人。但至少,曾共你,好得很。」
當時她想,是什麼樣的離別,才會帶著一個人的骨灰去旅行啊。沒想到有一天,她自己也成了歌裡的人,踏上了這樣的旅程。
金遙把白色的陶瓷罐,小心翼翼地掛在倉鼠娃娃的脖子上,放進隨身包裡。她帶著爸爸的骨灰,在兩年的時間內,去了 5 個國家。
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海水湛藍;越南的美奈海灘,在傍晚的時候和著晚霞呈現出溫柔的玫瑰色;馬來西亞的海,帶著清爽的赤道的熱情。
特別的是,金遙去旅行的每一個國家,都是有大海的。
大海,是她和爸爸共同的執念。
長洲島的海
金遙的爸爸是一位船舶工程師,從小她就生活在湛江的海軍基地裡。
從家裡的陽臺望出去,可以看到大海,還有海岸邊上的修船廠停泊著大大小小的郵輪和軍艦,那是她爸爸工作的地方。
爸爸總是很忙碌。
小時候,金遙會去廠裡看爸爸工作。當爸爸熟練地從堆積的鋼鐵器械中掏出工具,把船艦修好的時候,她覺得爸爸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超人。
直到現在,她也是這麼覺得的。
爸爸總是很忙。就算要加班,他都會在晚飯時間帶著廠裡發的加班飯菜出現在家裡,陪著媽媽、兩個哥哥和自己吃飯。
「爸爸最疼我。如果他休假,我想要吃芋圓糖水,他願意開車走很遠的路帶我去吃。」
金遙說這句話的時候,笑得開心。
一家人在一起旅行的時間很少,通常是爸爸要試新船。他們一起坐上爸爸建好的郵輪,從湛江口岸,試航到海南島、北海、南沙群島去。
金遙回憶起唯一一次和爸爸的長途旅行,是去海南島環島一周。
郵輪上有很多娛樂設施。她不貪玩,只想和爸爸站在船頭看海鷗和浪花。
只要有船隻經過,爸爸就會指著告訴她,船的型號和功能。時不時地,爸爸還會十指緊扣住金遙的手,然後調皮地揉動她的手指指骨,她會痛得想要掙開,又掙不開。
他們就這樣,一直站著,一直站著,直到太陽落山。
「爸爸的一生都是在海邊度過。大海,就是他人生的一半。」
從家裡望出去的天台
六年前,金遙的爸爸查出了癌症。
走路不便的時候,他也總是堅持要到海邊走走。拄著拐杖踏在沙灘上時,他倔強地不許別人扶。
後來,他漸漸行動困難了,只能坐在陽臺上看大海;也會拿出過去畫的船舶圖紙來來回回的翻,紙張黃了皺了,也不肯停。
他是個多麼驕傲的人,卻突然被困在凋零的軀殼裡,一困就是四年。直到去世,都沒有機會出海遠行了。
「爸爸曾經說過,我是家裡最像他的孩子。」金遙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帶著難以掩飾的驕傲:
「比兩個哥哥都像。爸爸是個說到做到的人,我也是。以前我們約定過,病好了一起去旅行,我不想食言。」
一起走過的堤壩
於是,金遙遵守著與爸爸之間的約定,她只要去海邊都會帶著爸爸的骨灰。周末的時候,她會約上好朋友開三個小時的車,到深圳的海邊住一晚上,看看日出日落,潮起潮升。
今年,她也已經做好了,去日本的海邊跨年的打算。
和爸爸一起看的海,總是多了一層溫柔的成分。她甚至可以想像,她和爸爸一起與海浪對話的場景。
海根本不會說話呀,真傻。
有時候她也會笑自己。
但她知道,只要大海還在,爸爸也會一直都在,這是一個地久天長的誓言。
寫到這裡,我想起金遙在聊到她的爸爸時,眼裡閃閃發光的樣子。她說,過去,爸爸是她最崇拜的人,現在也是。
爸爸成為了她的一部分,和掛著陶罐的倉鼠一樣,如影隨形。
她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
而我想說的是
在很多文章中,我更常看到的家庭故事,往往都是痛的、激烈的、有衝突的。
而在金遙故事裡,即使爸爸已經離開,我依然能夠感受到她原來溫和的家庭氛圍。甚至她還在努力地將這種感覺延續。
她與爸爸相互陪伴的畫面,清晰地傳達給了我。這個故事更讓我相信,美好溫暖的家庭,帶給人的力量是可以延續很久的。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夏目友人帳》裡的一句話:
「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會像漣漪一樣擴散開。」
今天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你,也是希望,你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溫和的支撐」。
有了這份「支撐」,或許我們在遇到真正的難過時,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看更多精彩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視 覺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