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玫雖然是女導演,但她導演的《雍正王朝》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男人戲,裡面並沒有如《甄嬛傳》一般的後宮宮鬥。儘管如此,裡面幾位女性的表演,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雍正王朝》導演:胡玫
幾位演員所飾演的角色,共同特點是雖然素麵朝天,依然難掩其天姿國色。更難得的是,這些低調的演員,有著不輸於她們顏值的演技。
1、鄭春華。第一集開場,不到1分鐘,僅次於焦晃露的第二張臉,就是《雍》劇中顏值最高的鄭春華。是男人都喜歡風華正茂的女子,老年康熙也不例外。鄭春華身為康熙寵妃,卻和康熙最親近的兒子----太子胤礽亂搞男女關係,成為太子第一次被廢的導火索。在太子復位後又成為多餘之人,被俠肝義膽的十三爺救下,卻又成為八爺黨威脅雍正的把柄。然而王掞早已看穿了一切,作為一代大儒,以仁義立身的老夫子,臨死所做的最後一件「正確的事」,卻是勸殺一個我見猶憐的弱女子,難道聖人教他的忠恕之道也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原來這所謂仁義,所謂忠恕,都是給權力鬥爭遮羞的。
從宮鬥劇到歷史正劇,編劇和導演只是換了個講故事的角度,就讓我們對人物的態度徹底變了。我們會由衷地讚嘆焦晃版的康熙有皇者風範,卻很少會對那個因為忠於太子,死在圖裡琛手裡的小太監報以同情之心,甚至還會為圖裡琛辦事麻利點讚;我們會讚美雍正銳意改革,王師傅大事不糊塗,但鄭春華有什麼罪?雍正默許王師傅勸殺鄭春華,當皇帝後處理以前給自己辦秘密差事的人,令人膽寒,他並不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這是鄔先生為什麼要半隱自保,十三爺為什麼會變得謹小慎微的真正原因。
我始終認為:如果十三爺沒有被圈禁,鄭春華的悲慘命運或還有一線轉機。
鄭春華的扮演者,是演員武曄,山西太原人,丈夫是演員洋光,自《雍》劇以後,很少拍戲了。
2、蘇舜卿。她是京城第一才貌雙絕的歌伎,是當時許多男人心目當中的女神。歌伎者,賣藝不賣身,蘇舜卿算得上是今天的當紅一線女明星,卻眼光頗高,謝絕眾多追求者,與書生劉墨林私定終身。劉墨林學富五車,對金榜題名志在必得,卻因為蘇舜卿得罪了隆科多的兒子,被一眾腐儒認為有傷風化,而未能中舉。劉墨林考場失意,蘇舜卿卻對他不離不棄,原本二人已經準備好過小日子。不料世事無常,雍正和十三爺惜才,力排眾議,欽點劉墨林為探花。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劉墨林不中,二人尚有一樁美好姻緣,劉墨林高中了,二人的姻緣也就畫上了句號。
一代名伎蘇舜卿
蘇舜卿身在風月場,心卻如出水芙蓉潔淨,如天使般善良,她怕自己的身份會妨礙劉墨林的仕途,跳湖自盡。這個情節有點太殘忍,還是書中說的自然-蘇舜卿被奸人徐駿所圖,失了身,自覺對不起劉墨林,才自盡以謝情郎。每看到此處,總不免撫卷擊案,連連嘆息。
蘇舜卿扮演者,是著名舞蹈演員陳昱,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現任中國舞等級考試高級教師。
3、年秋月。王爺府裡的包衣奴才,說穿了就是一個下人。她和《甄嬛傳》歷代華妃不同,是一個善良的女子,最不喜歡的是哥哥年羹堯「忘本」。但其實她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和年羹堯息息相關,而年羹堯又與雍正息息相關。雍正厚待鄔先生,年羹堯就讓自己的妹妹去服侍鄔先生。日久生情,她與鄔先生暗通情愫,但二人卻都很理智,明白各自的歸途,發乎情止乎禮。年羹堯升官,她也跟著沾光,但這種光與其說是她的榮耀,不如說是雍正和年羹堯之間的政治需要。她最終還是成了年妃,並在年羹堯賜死之後,絕食絕藥,悠悠而死。他的遺言是: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
記得鄔先生臨別,看著十三爺所贈的如月,失態地叫「秋月」,這是多智近妖的鄔先生唯一一次失態,可見他內心愛年秋月之深。劇中沒有演鄔先生得知秋月死訊會怎樣,只是我偶爾聯想,也不由自主地心疼這一對苦命鴛鴦。
年秋月由海政電視藝術中心女演員常林扮演。
4、喬引娣。一個被老十四從山西災民中撿出來的弱女子,死裡逃生,跟定了老十四,後來又被雍正橫刀奪愛,成為雍正晚年歷史的主要旁觀者。《雍》劇對喬引娣的設置,有些突兀,讓沒有看過書的觀眾百思不得解。為什麼一個民間女子,竟隱然有貴婦人風姿?為什麼雍正脾氣大發的時候誰也勸不住,只有喬引娣才行?看過二月河先生的原著,你就明白,原來喬引娣是雍正皇帝的私生女,雍正王朝的還珠格格,與雍正有父子之緣,而且還相繼與老十四,雍正幹出不倫之事,在真相暴露之後,喬引娣和母親,還有雍正三人同歸於盡。
當情感遭遇親情,在任何時代都是不被人倫所接受的,所以喬引娣成為雍正王朝中第四個命運悽慘,非正常死亡的女子,可悲可嘆。
喬引娣扮演者李穎,和武曄,陳昱不同,有很多影視作品,至今仍活躍在螢屏之上,只是只有資深雍迷,才能認出她來。
5、阿蘭。用老百姓的話說,張五哥阿蘭兄妹,命中有貴人。他們兄妹二人的命運,因為路過江夏鎮的老四,和十三爺改變。在張五哥家裡,因為生火,阿蘭對天潢貴胄十三爺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愛慕之情。劉八女家的狗腿子非禮阿蘭,是十三爺出手相救,但這一場禍又是因為十三爺引起的。再見十三爺,已經是哥哥蒙難,即將被處斬之時,阿蘭衣衫襤褸,窩在十三爺家門口,不仔細看都認不出來。一個弱女子,用自己的勇氣加運氣,掀起一場大案,直達天聽,驚動老康熙,成功救出哥哥。
事後,阿蘭主動找十三爺獻身,其身低賤,其行可憐,十三爺當然不忍。但十三爺兩次被圈禁,無數人避之如虎,連雍正都是用到十三爺才能想起他,只有阿蘭這一個弱女子,不離不棄。十三爺後來成了怡親王,阿蘭做了側福晉,也算是她的辛苦回報。十三爺早逝,應該還沒有人敢為難他,畢竟還有個頗受寵幸的大內侍衛哥哥護著,算是《雍》劇中結局不錯的女子了。
阿蘭的扮演者王安秋,代表作《聊齋之嬰寧》
除了以上五位女子,還有幾位女性角色,也給人印象深刻。
A.太后烏雅氏,德妃。她更像是一位秉性純良的母親,而不是一位領袖後宮的太后。德妃年老色衰,早已不受康熙寵幸。只是因為兩個兒子的出色,才被晉為皇貴妃。丈夫死後,在巨大的悲痛中,先被老十四推倒,又被老四尊為太后。她雖然貴為一國之母,但最大的心願,並非名利權勢,而是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夠友愛。彌留之際,心願未了,死不瞑目。
德妃扮演者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施建嵐。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年輕時也是一位顏值很高的美女,曾主演《漁島怒潮》《天雲山傳奇》等四部電影,榮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和第四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B、四福晉,烏喇那拉氏,孝敬憲皇后,也是《甄嬛傳》中的純元皇后原型。出身滿洲貴族,一身貴氣,在規矩嚴明的雍王府,她充當的是一個慈愛的角色,所有丫鬟和下人都尊敬她,已經出息的年羹堯和李衛也總忘不了給這位四福晉帶些禮物。
四福晉扮演者,唐國強的妻子,壯麗,藏族人,還有英國血統。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先是在八一電影製片廠,後從部隊轉業到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擔任演員。
縱觀以上角色,都可以從中看到《紅樓夢》中人的故事痕跡。聯想二月河先生就是著名紅學家,胡玫也曾經接手新版《紅樓夢》,對《紅樓夢》研究有很深的造詣,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家之言,貽笑大方。歡迎各位網友討論,謝絕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