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2020-12-25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上映於1999年1月3日,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大劇,對於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可謂刻畫的是入木三分,蘊含很多人生道理,劇情是一環扣一環,也是相當精彩,所以經久不衰,直到今天也是好評如潮,某瓣評分高達9.2分。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這樣反而觀眾緣也不錯,因此某瓣評分也是高達9.2分。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為何這兩部描述康熙帝和雍正帝父子二人的歷史大劇,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康熙王朝》卻隻字不提雍正呢?

首先來說說為什麼《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呢?

《雍正王朝》中共有44集,而到了20集的康熙帝駕崩劇情,可謂是九子奪嫡的高潮,也就是說電視劇過了20集,康熙帝才算是正式下線,到了最後一集的時候,隨著曾靜描述雍正帝弒父逼母的謠言時,也配有康熙帝的畫面,所以整體來說,康熙帝的確佔了差不多一半的戲份。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客觀來說,因為雍正帝這個守成之君,主要是對內的文治,而且在位只有13年,不同於康熙帝在位61年,一生又是平三藩又是收臺灣的,有著諸多歷史事件,所以對於他一生中的各大亮點要深挖,而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這個精彩歷史自然不能放過,因此康熙帝自然戲份不少。

當然以上只是客觀因素,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在於雍正帝這個守成之君不是一般的守成之君,他在位期間可是實施了新政,而且實施的有聲有色,雖然有著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但並沒有失敗。

像雍正帝實施新政,並且沒有失敗的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可謂是很少見的,更何況雍正帝還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皇帝,很多人對於他殘忍對待兄弟是相當詬病,所以對於這樣的皇帝,深挖他年輕時候的經歷,來不知不覺間使觀眾明白他為什麼要實施新政,還有為什麼對兄弟如此殘酷的原因。

諸如江夏鎮劇情,暴露出官紳勾結對於帝國統治的危害,對於老四觸動還是很大的,可以說是他日後實施新政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老八一黨,用假手諭陷害太子兵變,用死鷹詛咒康熙帝,並且陷害老十四,到了雍正時期又搞八王議政,可謂是最大反派,還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雍正帝自然是狠狠地懲罰報復他們。

正因為有著以上各種鋪墊原因,所以九子奪嫡劇情是雍劇中的重要一環,而九子奪嫡除卻九位阿哥,當時的皇帝康熙帝自然也是一個重要刻畫人物。

再來說說《康熙王朝》中為什麼幾乎不提雍正帝呢?

先來說說《康熙王朝》為什麼要提到雍正帝呢,因為雍正帝身為康熙帝四子,是康熙帝晚年九子奪嫡風波中一位重要皇子,更何況最後是他繼承的帝位,按理說拍攝這部電視劇,對於雍正帝這個下一任皇帝怎麼說也要有一些戲份的,像雍劇之中,後來的乾隆帝弘曆的戲份就不少

但是縱觀這個《康熙王朝》電視劇,雖然四阿哥出場過,但根本是可有可無的角色,可以說是被一筆帶過,甚至是直接被省略了

那麼為什麼對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如此潦草帶過呢?

其實關鍵原因在於《雍正王朝》珠玉在前,對於九子奪嫡實在刻畫的太好了,不說後無來者,最起碼是前無古人,即使在今天來看,《雍正王朝》中對於九子奪嫡的刻畫,依舊是國產劇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我們再來看看兩部劇的編劇老師,《雍正王朝》的編劇是劉和平先生,歷史功底深厚不說,對於劇情故事的把握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明顯要比《康熙王朝》的編劇朱蘇進高几個檔次。

所以綜合之下,有著《雍正王朝》珠玉在前,《康熙王朝》選擇了揚長避短,不重點描述九子奪嫡,免得大家一對比《雍正王朝》,反而給自己減分,像雍劇開始於康熙四十六年,雖然描述了大阿哥於太子的鬥爭,但是戲份不多,主要描述九位阿哥彼此之間錯綜複雜的鬥爭關係,於是《康熙王朝》即使是刻畫九子奪嫡,側重點也在於大阿哥與太子之間的長期鬥爭,對於他們背後支持的勢力也是過多著墨。

而且康熙帝本身在位61年,在位時間長不說,對內文治和對外武功都不錯,一生可謂波瀾壯闊,有著很多歷史事件可以深挖,可以刻畫,不必一定要集中在晚期的九子奪嫡之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四阿哥胤禛,註定是沒什麼戲份,甚至可以說是被省略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歡迎大家吐槽、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康熙王朝》電視劇為何比《雍正王朝》的評分更高一些呢?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皆是以二月河老師小說改編而拍成的,可以說是有淵源的,可以說是同門師兄弟,那麼為何康熙王朝比雍正王朝評分要高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以最簡單直白的語言來對比兩部經典電視劇,康熙王朝屬於是主角光環濃烈的電視劇,主角康熙就像小說中的主角一般升級打怪,最後光芒萬丈。而雍正王朝電視劇整體比較壓抑,屬於是腹黑電視劇,裡面交織著各種權謀之術,將說話這門藝術發揮的是淋漓盡致,可謂是寓意深刻。說白了,就是康熙王朝適合年輕人觀看,因為升級打怪式的劇情,使人看的比較爽快,使人看的是熱血沸騰。
  • 為什麼《雍正王朝》的觀眾緣,不如《康熙王朝》?
    幾年前,歷史作家二月河參加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要他分別給電視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打分,這兩部劇都改編自他的小說。《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優秀,這在許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在大眾印象裡,無論從哪個維度看,《康熙王朝》是遠勝《雍正王朝》的。
  • 為什麼《康熙王朝》很火,可《雍正王朝》的口碑更好?
    《雍正王朝》在1999年最先播出,《康熙王朝》居後,是在2001年播出的。不得不說,《康熙王朝》的受眾更廣泛,每年重播的次數也最多,而《雍正王朝》的重播次數就相對要少很多。這部劇的時間軸很長,從康熙登基前一直演繹到他去世,也就是說,詳盡了康熙的一生。
  • 《雍正王朝》的粉絲,為什麼有貶低《康熙王朝》的愛好
    看過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小夥伴,往往都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喜歡用這兩部電視劇做對比,一個勁兒的否定康熙王朝。其實,如果你要否定康熙王朝的話關於清朝的宮廷劇,到現在也就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這兩部電視劇算是正劇了,小時候看的還珠格格,五阿哥的那身衣服是不是買了皮膚呀?誰給你的膽子敢穿這樣的衣服?甄嬛傳裡的雍正天天都和妃子泡在一起,這可能嗎?
  • 為何《康熙王朝》沒提老四胤禛,而且九子奪嫡的刻畫也不全面呢?
    《康熙王朝》之所以沒有出現四阿哥胤禛,個人認為關鍵原因是《雍正王朝》珠玉在前,對於九子奪嫡的刻畫入木三分,所以《康熙王朝》只能揚長避短了。為什麼說《康熙王朝》要揚長避短呢,可能很多人下意識認為《康熙王朝》後面才是《雍正王朝》,實際上《雍正王朝》上映於1999年,而《康熙王朝》上映於2001年,而且正因為《雍正王朝》大火,收視率很高,所以《康熙王朝》才緊跟著馬上拍出,也可以說是趁熱打鐵之作。
  • 為什麼《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勝一籌?
    相比之下,《雍正王朝》最後一場大戲裡,面對八爺黨、隆科多、和各大旗主的聯手逼宮,挺身而出的張廷玉那一段關於八旗議政制度三千字的獨白,就帶著一種「不惜碾壓觀眾知識面」的野心和氣魄。按照這個時代傳播規律和媒介法則裡的常規認知,沒人會有耐心去聽一段三千字的臺詞,何況,那裡面沒有瓜可吃、沒有CP可磕、沒有顏可舔,只有密集的信息量,甚至知識點。
  • 《雍正王朝》雍正比康熙,差幾個鄔思道?
    《雍正王朝》是1999年的電視劇,不過自己是最近一段時間才剛剛看完。在它之前先是重溫了《康熙王朝》,完結之後很多彈幕都在推薦看《雍正王朝》於是緊接著看了這部劇。說實話,這兩部劇各有優缺點,但都有一個同樣的毛病,那就是「虎頭蛇尾」。
  • 雍正王朝:真實細膩,跌宕起伏;康熙王朝:只凸顯出康熙萬丈光芒
    看過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這兩部電視劇的人都有一個愛好,就是比較這兩部電視劇的高低,非要比較出來一個好壞之分。大家為什麼都比較喜歡雍正王朝?可能是因為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康熙王朝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他和雍正王朝相比的話,康熙王朝更加凸顯了康熙一個人的萬丈光芒,用他一人的光芒遮住了所有人的光彩,整個電視劇似乎只有他一個主角,所以他和雍正王朝相比是有一些差距的。
  • 從歷史角度來看,《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一部更精彩
    在皇帝位次上,雍正雖然是康熙的後繼之君。但是《雍正王朝》在上映時間上早《康熙王朝》兩年。它們分別於千禧年前後登上螢屏,並且均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們感謝二月河老師,為我們帶來如此優秀的小說題材,同時也感謝胡玫、陳家林導演所拍攝賞心悅目的電視劇。
  •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同為二月河小說改編,但二者的風格截然不同
    《雍正王朝》一經播出便大受觀眾喜愛,創下了16.7%的超高收視率,豆瓣評分8.9分。要知道,歷年春晚的收視率也不過35%左右,《雍正王朝》的收視率可媲美半個春晚。2001年,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之二的《康熙大帝》被改編為電視劇《康熙王朝》。
  • 《雍正王朝》觀感:康熙什麼時候開始看好老四?
    前一段時間又追了一遍《康熙王朝》,看完之後彈幕中都在說繼續看《雍正王朝》。說實話,《康熙王朝》在當年首播的時候就看過,應該年代久遠,好多劇情都記不得了,如今年齡變了,再回看又有了一種新的感悟。對於《康熙王朝》,這部劇相比現在看得《雍正王朝》場景要更加精良,別的不說
  • 二月河說:雍正王朝給80分,總體滿意;康熙王朝他不評論
    看過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小夥伴,大家心裡都有一桿秤,很多人都喜歡比較這兩部電視劇的差距,甚至對康熙王朝大加貶低。在這裡我想說這兩部劇之間,差距肯定是有的,雍正王朝總體來講要比康熙王朝好很多,但是也不要過度的貶低康熙王朝,畢竟康熙王朝這部劇總體來看還是不錯的,沒有必要為了抬高雍正王朝而過度的貶低康熙王朝,如果老是這種心態的話,也只能說明自己也不怎麼樣?
  • 二月河給劇版《雍正王朝》打80分,對陳道明《康熙王朝》無話可說
    二月河給劇版《雍正王朝》打80分,對陳道明《康熙王朝》無話可說今天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說起二月河,就不得不提他名震八方的鴻篇巨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這三部史詩級的歷史小說,其中有兩部被搬上了電視螢屏。
  •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什麼被康熙重用?又為什麼會在雍正朝叛變?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們想必都知道,四阿哥胤禛能夠順利登基皇位,離不了隆科多手裡的「傳位昭書」,要知道那份「傳位昭書」的出現是在康熙在暢春園去世後才拿出來的,當時眾皇子對於大位的爭奪已經是一片混亂,很顯然隆科多手裡的這份詔書就尤其顯得特別的重要,那麼對於這份康熙帝留下來的「傳位昭書
  •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相比:康劇是一層布,雍劇至少是一層棉
    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如果讓你選擇你喜歡的一部,你會選擇哪一部呢?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雍正王朝吧!,其實我們不能否認康熙王朝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只是因為雍正王朝太優秀了。這在雍正王朝裡邊都是很有講究的。在康熙王朝中會出現一些常識性的錯誤,最讓大家吐槽的就是,每當孝莊皇太后說:我孝莊……。大家都忍不住吐槽,因為孝莊是在她死後追封的,她肯定不知道她會被稱作孝莊的。
  • 《雍正王朝》喬引娣是雍正女兒,還被納入後宮寵幸?
    對比《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這兩部劇,就會發現,雖然它們出自一個作者,可是卻截然不同。《康熙王朝》裡雖然有對內的劇情,但很多驚心動魄的事情都是對外(對仇敵、對外番邦、對三藩),到了雍正王朝絕大多數的問題就出在雍正和八爺黨之間。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以職場角度來看,雍正王朝電視劇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職場教科書,蘊含了諸多的職場套路,諸如張廷玉、圖裡琛、李衛等人物身上,都可以深挖出職場道理。而除此以外,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暗線劇情,那便是表面來看,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是大體符合歷史走向,具體劇情則是參考糅合了其他時期歷史事件和野史,雖然不是真實歷史再現,但頗有深度,蘊含了各種道理;但是再細看,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對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各種謎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解釋,並且以劇情完美表現出來了;諸如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不只是在上映之初反響熱烈,斬獲多項大獎,更是歷經市場這麼多年考驗,有著源源不斷的觀眾加入好評大軍之中,可謂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經典之作。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而除此以外,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暗線劇情,那便是表面來看,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是大體符合歷史走向,具體劇情則是參考糅合了其他時期歷史事件和野史,雖然不是真實歷史再現,但頗有深度,蘊含了各種道理;但是再細看,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對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各種謎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解釋,並且以劇情完美表現出來了;諸如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
  • 《雍正王朝》:三阿哥同樣奪嫡,為何雍正會放過他
    弘晝,這個人物在劇中的戲份很少,但是卻將大智若愚的細節把握的很到位,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雍正的三哥胤祉。《雍正王朝》:三阿哥同樣奪嫡,為何雍正會放過他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前期,重點描述了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作為三阿哥的胤祉其實也是爭奪大位的皇子之一,不過最後卻沒有被雍正清算,這是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雍正登基的當晚,為何老十七要求見雍正?這裡大有文章
    文/晨曦博文雍正王朝自從上映到現在已有二十餘年,但直到今日仍受到大家的喜愛和追捧,可見的確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作品,劇中的人物,大到皇帝、大臣,小到太監、宮女,每個人物都被刻畫的無可挑剔。其實雍正王朝中還有很多隱晦的事情,從表面上看,根本看不出來。小編今天給大家說的便是其中的一件隱晦之事。在雍正登基的當晚,當雍正皇帝回到自己的前邸之後,此時門外有人稟報,說十七阿哥求見,此時雍正聽從了鄔先生建議,並沒有召見他。那麼問題來了,雍正繼位的當晚,紫禁城可謂危機四伏,為何在此時,老十七會去求見雍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