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上的景深標尺到底怎麼查看?方法不難效果卻意外的好

2021-03-02 單反攝影控


玩過很多單反鏡頭的小夥伴一定知道,有些鏡頭上會有很多線條和幾排數字組成的標尺,沒錯,這就是景深標尺。

該景深標尺有些人不明就裡,有些人見怪不怪,但真正會查看並運用到實際拍攝中的人卻很少,那麼景深標尺到底有何用?究竟怎麼用?這事還得從景深說起。

攝影中的景深(DOF),就是指相機鏡頭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距離範圍。也就是相機完成對焦後,對焦點前後都能清晰成像的這段範圍。

也就是說,焦點對焦到被攝物體後,不僅是被攝物體會清晰成像,被攝物體前後一段距離內的東西也可以清晰成像,這整段都能清晰成像的前後縱深範圍就是景深。

可見,從距離上看,景深分前景深和後景深,近點到對焦點這段範圍是前景深,對焦點到遠點這段景深範圍是後景深,正常情況下後景深總是比前景深大。

景深其實不僅分前後,還分大小,或是說景深也分深淺。大景深就是畫面從近到遠全部清晰呈現,小景深就是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效果。

景深的深淺表現能夠讓畫面更具空間感和層次感,光圈、焦距、攝距以及被攝主體和背景的距離都會影響到景深的深淺。

光圈越大、焦距越長、攝距越近,景深越淺,虛化效果越明顯;被攝主體裡背景越遠,虛化效果也越明顯。

景深標尺多見於定焦手動頭,一般由四排數字和一個刻度標尺組成。上兩排數字是距離標尺,以英制單位ft(英尺)為單位的指對焦距離,以國際單位制m(米)為單位的指景深。有刻度的數字表示景深標尺,最下一排數字是光圈設定。

這個景深標尺是用來推算當前光圈下景深範圍的,那這個標尺怎麼用呢?我們主要看刻度尺上的主刻度來定量,主刻度指向的正上方表示當下的對焦距離,正下方表示當下的光圈值。

那怎麼推算景深呢?先看主刻度正下方的當下光圈值是多少,然後在刻度數值上找到同樣光圈值的兩個刻度,那麼,這兩個刻度對應的上方數值距離就是景深範圍。

是不是很容易理解?這個圖就指當下光圈值是f11,對焦距離約5英尺,景深範圍是1-2米。景深標尺看起來不明覺厲,真正弄懂後卻也是方便、實用,當然,不同的鏡頭標尺設計稍有不同,不過也是大同小異,弄懂原理後不難查看。

所以,鏡頭上這些數字不簡單,明白景深標尺以後不再不明就裡!

單反拍照為什麼出現暗角?不是鏡頭廢了原因都在這裡

還認為遮光罩是雞肋?明白這實用作用你會對它另眼相看

別說焦距不會影響相機曝光,現在明白這個道理還來得及

相關焦點

  • 怎麼查看鏡頭上的景深標尺,學會了妙不可言
    玩過很多單反鏡頭的小夥伴一定知道,有些鏡頭上會有很多線條和幾排數字組成的標尺,沒錯,這就是景深標尺。
  • 攝影基礎丨光圈與景深
    景深表並不是像測光表一樣單獨存在的工具,而是鏡頭本身自帶的功能。每一種鏡頭的景深表都不相同,熟練使用景深表可以提高對焦的精確度,省不少事。大多數景深表由景深標尺和距離標尺兩部分組成。景深標尺由鏡頭正中間向兩側排列,分別註明此鏡頭可調光圈值。距離標尺就是對焦距離,一般由該鏡頭的最小對焦距離到無窮遠順時針排列,大多數鏡頭都會使用公制和英制兩種來註明。
  • 景深預覽到底有什麼用
    大多數攝影愛好都知道,比較高檔的單眼相機上有一個標註了「PV」的按鈕,它的作用是「景深預覽」,不過,經常使用該功能的人少之又少,有時按下「景深預覽」鍵,感覺整個畫面變得黑乎乎的,別說觀察景深了,連圖像都很難看清楚。有人說:「景深預覽」就是從膠片攝影時代遺留下來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雞肋功能。
  • 景深是什麼?如何把握景深?
    而在拍攝人像的時候,攝影師一般希望景深範圍更小,從而獲得更好的背景虛化效果以突出人物本身。雖然相機上並不會出現「景深控制」按鈕,但是我們仍可以通過修改一些列相機參數來改變景深的範圍。這當中就包括鏡頭的光圈、對焦距離以及相機(傳感器)的類型。#景深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 深度解讀「景深」,為拍攝畫面做「最佳調整」
    改變光圈值通常是最便捷也最常用的方法,最大光圈限制了這支鏡頭通過光圈控制景深範圍的能力。同樣地,一支鏡頭的最小光圈也受限於光圈機構限制,而且在某個光圈值之後,鏡頭的成像畫質不升反降,嚴重影響照片觀感。對焦距離:影響景深的最後一個因素是距離被攝體的遠近。
  • 【攝影技巧】景深是什麼?如何把握景深?!
    舉例來說,在拍攝風光照片時,攝影師大都希望擁有儘可能大的景深範圍,以保證從前景到背景的畫面都足夠清晰。而在拍攝人像的時候,攝影師一般希望景深範圍更小,從而獲得更好的背景虛化效果以突出人物本身。雖然相機上並不會出現「景深控制」按鈕,但是我們仍可以通過修改一些列相機參數來改變景深的範圍。這當中就包括鏡頭的光圈、對焦距離以及相機(傳感器)的類型。
  • 單反鏡頭焦距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當將攝影鏡頭調整到無限遠時,其實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焦距。在設計上,是將透鏡的主平面與底片或成像傳感器的距離調整為焦距的長度,然後,遠距離鏡頭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傳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 景深是什麼?如何把握景深?!
    舉例來說,在拍攝風光照片時,攝影師大都希望擁有儘可能大的景深範圍,以保證從前景到背景的畫面都足夠清晰。而在拍攝人像的時候,攝影師一般希望景深範圍更小,從而獲得更好的背景虛化效果以突出人物本身。雖然相機上並不會出現「景深控制」按鈕,但是我們仍可以通過修改一些列相機參數來改變景深的範圍。這當中就包括鏡頭的光圈、對焦距離以及相機(傳感器)的類型。
  • 相機對焦原理(附景深與超焦距)
    只有變焦鏡頭的焦距才能被改變,定焦鏡頭的焦距是固定的。事實上,相機的鏡頭由多片凸透鏡和凹透鏡組成,但從成像結果來看,可以把這一組鏡片看成「一個」凸透鏡。這「一個」凸透鏡的焦距就是標在鏡頭上的諸如定焦的50MM。那麼變焦鏡頭比如18-55MM,怎麼回事呢,說穿了很簡單,就是改變這「一個」鏡頭裡某些鏡片的位置,達到改變這「一個」凸透鏡的「凸的程度」,也就是焦距f。
  • 如何利用超焦距獲得大景深
    如何利用超焦距獲得大景深「超焦距」這個詞,對於喜歡拍攝風光的攝影者來說,並不陌生。風光攝影拍攝中,通常會通過超焦距對焦的方法來獲得大景深,以實現遠近都清晰的效果。而使用超焦距的原理,則可以預先設定焦距,只要所拍攝的景物在景深範圍之內就無需再次對焦。這樣,拍攝者可以避免因操作對焦的時間,而錯失好的瞬間畫面,可以讓拍攝變得更為專注。
  • 單眼相機的景深預覽功能怎麼用
    到現在為止單眼相機的功能是越來越完善了,在我們用單眼相機拍攝照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注意一個景深的問題,景深就是單眼相機鏡頭在取景前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後距離範圍,現在很多單眼相機上都有一個景深預覽功能按鈕,那麼單眼相機的這個景深預覽功能怎麼用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 教學日記|景深合成並不難
    今天我將通過在義大利多洛米蒂拍攝的拉瓦萊多三峰山,跟大家分享,做到從前到後都清晰,並不難。本文通過兩個部分來講述,分別前期拍攝技巧,後期處理。一、前期拍攝技巧及注意事項二、後期景深合成步驟義大利《拉瓦萊多三峰山》第一部分① 固定構圖不變請使用三腳架,一定要把三腳架完全的固定好,確保三腳架與地面接觸的地方牢靠,儘量避免因腳架原因拍攝時發生的位移;請再次確認雲臺與相機的固定是否牢靠
  • 新iPhone SE只有單攝,人像虛化是如何實現出色景深效果的?
    現在想必大家也發現人像虛化鏡頭很實用,超廣角和長焦鏡頭能夠更好的構圖或者適用更多的場景,那麼只有一顆攝像頭的新iPhone SE有沒有什麼亮點? 咦,你還別說,我發現了一大亮點「新iPhone SE僅憑藉單鏡頭就實現了人像效果,不論是前置還是後置都有很不錯的實時人像虛化和預覽,而且拍照也做到了比較好的虛化直出」。
  • 小景深效果不僅僅只能靠相機實現喲~
    這個小景深的效果很簡單就是利用模糊、蒙版和漸變,小夥伴有沒有想到方法呢?現在我就帶著大家做一遍。首先我們先找到一張大景深的照片。然後複製背景圖層,得到圖層1。選中圖層1,再選擇導航欄上的濾鏡→模糊→鏡頭模糊,就會出現一個鏡頭模糊的對話框。
  • 影像:焦距與景深、鏡頭的運動
    從物體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線,通過攝影機的鏡頭之後,聚集在底片的一個點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輪廓與真實的質感,這個點就叫焦點。焦距就是從鏡頭的鏡片中間點到光線聚集的焦點之間的距離。(2)景深也受焦距的影響:廣角鏡頭(短焦鏡頭)具有較深的景深,長焦鏡頭位於最大光圈時,僅具有非常淺的景深。(3)景深還受物距的影響:被拍攝物距離鏡頭越近,景深顯得越淺。這裡重點分析焦距對景深的影響:鏡頭焦距較長,形成淺景深,其畫面空間即淺景空間。
  • 景深預覽功能,到底該怎麼用
    你可能不大了解這個按鈕的具體功能,但它卻是一個十分重要,卻常被忽略的功能按鍵:景深預覽。景深預覽按鍵的具體效果是什麼?對我們的拍攝能起到什麼幫助?在哪些情況下,我們應該用上它?我們先從景深預覽功能的作用說起吧。
  • 【美行攝影】【攝影講評】動態攝影的幾種拍攝方法及技巧
    用凝住法拍攝動體,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抓拍動體最有表現力的瞬間;②要根據動體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選用快於物體運動速度的快門曝光時間;③運用超焦距,使運動體始終在清晰的景深範圍之內。2. 追隨法。追隨拍攝動體是一種表現動體速度的方法,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追隨法是在拍攝時將照相機作掃描移動,使背景物體成象產生位移,從而出現虛線效果。
  • 一枚硬幣讓你的鏡頭價值翻倍!這樣的圈圈效果超棒!
    一枚硬幣就能實現圈圈效果如果你有70-200,或者焦段更長的鏡頭。要實現圈圈的效果只需要一枚一元的硬幣就可以了。方法超簡單,用雙面膠把硬幣貼在鏡頭前的UV鏡上就可以了。⚠️是貼在UV鏡上,不是鏡頭上。雙面膠對UV鏡沒什麼傷害,用完取掉做一下清潔就可以了。
  • 科普 全畫幅相機景深真的更淺嗎
    筆者不懂怎麼形容,大致上的意思是:1、畸變指的是被攝物因為鏡頭的光學特性而造成拍攝出來的照片內物體的形變,也是光學鏡頭固有的透視失真的總稱;2、透視則是不同焦段的鏡頭所呈現出的不同空間視覺。3、虛化但毫無疑問,這些規格的傳感器都可以說是從全畫幅傳感器上裁剪下來的大小。所以可以得出結論,由於裁剪的關係,在同一鏡頭、相同焦距、相同光圈、對焦距離三者相同的條件下,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的景深大小是一致的。
  • 「無景深,不攝影」手機如何拍出「景深」效果?
    一個簡單的景深效果就能讓「作品」顯得逼格滿滿。目前iPhone7 Plus已經具備景深功能,手機無腦景深攝影已成為現實。手機攝影周賽展:主題「年味」徵稿啟事下面教您如何用手機逼格滿滿的「景深」!超越單反,超越7P?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