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丨兵馬俑修復之路:厚土之下重現金戈鐵馬

2021-02-19 陝西省旅遊協會

還記得你第一次走進秦始皇陵博物院的情景嗎?

厚土之下,金戈鐵馬,浩蕩軍團,紛至沓來。肅穆恢弘中,你注意到了這些陶俑竟然「千人千面」,神情各異,姿態萬千,鮮活到令你認為那秦國的戰歌已在耳邊響起,「赳赳老秦」正在移步出徵。兵馬俑面世至今,已有四十餘年。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坑被稱為「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一方面,兵馬俑具有「大國重器」的地位,為世人所驚嘆,是世界奇蹟和文物遺產,擁有非凡的歷史地位。另一方面,它在現下也擁有網紅級別流量,在社交網站上時常佔據話題熱度,還一度被調侃為「秦始皇的手辦」,同時也為《古今大戰秦俑情》和《木乃伊:龍帝之墓》等影視作品提供了許多靈感。今年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四十周年,博物院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以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為依託,以秦始皇帝陵及其眾多陪葬坑為展示主體。秦始皇帝陵布局縝密、規模宏富,具有重大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目前在秦始皇帝陵陵區已發現各類陪葬坑、陪葬墓等600餘處。1961年,秦始皇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秦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四十年來,秦陵博物院已接待中外觀眾近7000萬人次,其中包括近20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兵馬俑先後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城市展出,在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知名展館輪番呈現,海外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成為增進國際間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2010年中國西安秦兵馬俑考古項目榮獲「阿斯圖裡亞斯王子獎」社會科學獎。這是中國考古項目、考古專家第一次獲得這一國際獎項,世界因此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千年文化、社會結構和藝術光彩,也讓全球千百萬人深入了解人類文明史的重要一部分,同時也開拓了一條通往多元化知識領域之路。數以千萬計的遊客在今時今日親眼目睹八千尊秦代陶俑的生動表情,甚至那纖毫畢現的鬍鬚和髮絲,精雕細琢的古代戰車,神武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栩栩如生似在長嘶的戰馬以及復現了秦朝工藝水準的兵器,感嘆古代匠人智慧的同時,還應注意到將這些碎片遺蹟重新完整,恢復其往日神採的「國寶醫生」們——文物修復專家。在參觀兵馬俑坑的時候,相信你也經常能捕捉到這樣的畫面:在俑坑的角落裡,幾個修復師傅支起板凳和檯燈,拿著刷子仔細清理殘破俑的碎片,並逐一分類,腳邊鋪滿數字標籤——這只是修復工程中的冰山一角。自兵馬俑首次現身,秦陵博物院就踏上了近半個世紀的發現和守護、發展和創新的歷程。早期,由於缺乏相應的文物保護設施和專業人員,陶俑在環境、真菌等各種因素作用下日漸遭受侵蝕,國寶修復和保護情況不容樂觀。隨著秦陵文物進一步的出土開發,俑坑面積不斷擴大,社會各界合力推進領先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一批又一批受到專業培養的「國寶醫生」們懷揣熱情與責任心投入到守護文物的隊列中。

隨著秦陵文物進一步的出土開發,俑坑面積不斷擴大。在環境等各種因素作用下,已發掘的兵馬俑坑內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黴害——文物在比較潮溼、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容易產生黴菌。而黴菌的生長和代謝物與土遺址表面、陶俑、彩繪發生化學反應會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因此文物防黴作為一項新的研究內容得到各方的重視。

秦陵博物院建院至今,一代代考古人憑藉著對歷史的責任感,探索著被隱藏在黃土之下這片遺蹟中的秘密。兵馬俑的發掘保護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考古和科學技術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先進的文物發掘和保護手段被應用在考古發掘過程中。

在兵馬俑保護工作中,不同領域的「國寶醫生」將自己在疾病治療中的專長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讓兵馬俑逐漸褪去神秘的面紗,重新恢復昔日顏色,講述秦王朝塵封已久的故事。從支離破碎、不能辨別面目的殘缺碎片,到眉目分明、線條流暢,甚至身上的盔甲紋路也恢復如初;從顏色消褪、為時間所斑駁的外表,到重新展現往日的瑰麗;從晦暗到鮮明,從沉默到生動,國寶在厚土之下等待了千年,如今終於在「國寶醫生」的手中,日漸重獲活力。那些厚重的歷史故事和燦爛文明,將被一一道來。

秦陵博物院面世四十年,兵馬俑的精彩故事仍待發掘。那些支離破碎的舊日片段和塵封千年的昔日風採,將在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和修復專家手中得以再現。沉默千年,承載輝煌人文歷史的國寶無需再作等待。當你置身其中時,你會親身感受到時空的流轉:金戈鐵馬,正在眼前,呼嘯而來。

相關焦點

  • 我在秦陵修兵馬俑,發現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完整兵馬俑,其實是文物修復師從成千上萬出土的碎片中拼接修復的。修復好一尊完整的兵馬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少則數月,多則數年。 被稱為「青銅之冠」的秦陵銅車馬,被發現時清理出3000多塊碎片,更是足足修復了八年才得以復原。
  • 都是兵馬俑,咋就你們幾個「搞特殊」?
    兵馬俑莊嚴肅穆的地下軍陣形態各異的形體表情
  • 五本高質量的玄幻小說,《微光之城》蒼穹之下,厚土之上,太經典
    五本高質量的玄幻小說,《微光之城》蒼穹之下,厚土之上,太經典大家好,不知道有沒有人是小編的粉絲呢?介紹了那麼多的奇幻小說,有沒有你的最愛呢?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五本小說本本都很經典,人氣都超高,喜歡有你們的小說,一起來看看這五本小說都是什麼吧!
  • 《生命的厚土》:守護者,燃燈者,所謂生存真的需要這樣嗎?
    作者丨謝丹儒 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 封面來源丨黃吟卿思 1. 你曾為生命感到過迷茫嗎?生命本身,以及生活的當下,過去和未來。
  • 秦始皇用活人燒兵馬俑?西安一兵馬俑裂開後,真相水落石出
    上世紀七十年代,陝西的村民在自己家打井發現了兵馬俑的頭部,後來上報有關部門,經過挖掘發現了兵馬俑陪葬坑,震驚了全世界。雖然專家們能夠確定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所用的,但是秦始皇陵和兵馬俑仍然給後人留下了眾多謎團,比如秦始皇是如何燒制兵馬俑的,尤其是數量如此之多,規模如此之大,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
  • 8000尊兵馬俑集體辦「身份證」!「沈騰版」兵馬俑亮相
    沈叔叔的兵馬俑扮相,更是搞笑又真實。兵馬俑早幾年就被「玩壞」,很多網友都在其中找到了各路明星的「兄弟姐妹」,這也正說明了秦俑們並非一致,而是各具形態。給每一尊兵馬俑辦「身份證」的文物攝影師趙震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甲冑史:秦俑修復專家揭秘秦軍甲冑的神秘面紗
    秦始皇的地下軍團自1974 年重現天日後,不僅在考古發掘與文物修複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對秦朝歷史研究也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且再現了秦帝國軍隊的戎裝武備。不過,秦軍鎧甲的具體材質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是木甲,也有人認為是皮甲,還有人主張是金屬材質的甲片,甚至有人根據石鎧甲坑出土的幾副石甲,認為兵馬俑身上的甲片可能為石制。我們根據現在看到的秦俑甲冑結合秦代史料進行了分析,但謹慎起見,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弄清楚秦軍甲冑實況,筆者拜訪了曾對兵馬俑進行修復的文物修復專家王東峰老師,就兵馬俑甲冑問題向他請教。
  • 【譴責】中國兵馬俑在美國展出 兵俑手指被遊客折斷偷走 兵馬俑值多少錢?
    報導稱,這些兵馬俑是中國借給費城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展出的。展出的展品一共有10個陶俑,其中包括一個將軍俑、一個戰車士兵俑、一個戰馬俑。此外還有金銀玉器錢幣等170餘件文物一同展出。"兵馬俑是我們的國寶,其文物價值、歷史價值、美學價值都是無法估量的。為此,我們與美方展覽承辦單位進行了嚴正交涉,對這種損壞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偷竊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和譴責。」
  • 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的?專家查看裂開的兵馬俑,終於得出真相
    也許會有人說兵馬俑的建造耗資巨大,可是起碼嬴政沒有害命,每一個兵馬俑代表的都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兵馬俑是1974年的時候首次被發現的,被稱為世界上八大奇蹟之一。但是很快不同的聲音出現了,有一部分人猜測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的,原因在於被發現的兵馬俑坑中,每一個兵馬俑都是不一樣的,是獨一無二的,從兵馬俑身上穿的衣服,褶皺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磨損的樣子也完全不一樣,甚至頭巾扎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兵馬俑的數量之多如果完全人工製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 「給兵馬俑拍照的人」衝上熱搜!原來是他
    趙震的工作是給秦始皇兵馬俑拍攝證件照。目前,他已經完成了兵馬俑一號坑862尊陶俑的拍攝。在最新一期的《國家寶藏》節目中,趙震從幕後走到臺前,分享自己和秦始皇兵馬俑的今生故事。 對趙震而言,「進入一號坑,那就是我的世界了」,拍攝秦俑就是在和祖先對話。因為秦俑坑不能打燈,有時為了給一張照片拍出最美的自然光線,他甚至會等一年。
  • 都是兵馬俑,咋就你們幾個「搞特殊」?
    兵馬俑莊嚴肅穆的地下軍陣形態各異的形體表情
  • 秦始皇用活人燒兵馬俑?西安兵馬俑裂開時,專家:終於真相大白
    ,其中一、二、三號坑中均有兵馬俑出土,四號坑疑似遭到起義軍的破壞而未完工,所以沒有發現兵馬俑。  就在考古學家和史學界對此爭論不休的時候,西安兵馬俑考古現場無意間的一個發現,揭開了這個2000多年前遺留下來的謎題。當時考古隊在清理一處兵馬俑坑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尊兵馬俑被壓出了裂縫,在對其進行修復之前,專家們聯合對兵馬俑的內部進行了拍照和掃描,結果發現兵馬俑內部竟然是空心的。
  • 給兵馬俑拍照的人:為最美的光線等一年
    太陽光會低角度的射進兵馬俑坑在那一刻的時候所有的兵馬俑都「活」了在太陽的餘光下那就是大秦帝國的影子的發問,趙震說只要天光不一樣,兵馬俑坑內看到的景象也是不一樣的,自己為了給一張照片拍出最美的自然光線,甚至會等一年。秦俑坑嚴禁使用閃光燈,到了十二月末,自然天光特有的角度灑在兵馬俑臉上,鉛灰色的面龐在映照下變得五彩斑斕,栩栩如生。
  • 美國男子折斷兵馬俑手指偷走!辯護人:他只是個喝醉的孩子
    2017年12月,美國男子羅哈納溜進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折斷兵馬俑的拇指並將其偷走。錢江晚報記者昨致電負責此事的陝西省文物局,其交流處負責人表示,兵馬俑手指還在修復中,有關情況會做出進一步回應。當地媒體援引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一名發言人的話說,這個兵馬俑將被修復,兵馬俑手指被盜是由於安保服務商沒有遵循標準流程操作。據當地媒體報導,該兵馬俑價值450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約2950萬)。
  • 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和兵馬俑坑組成。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沿一號坑左側繼續參觀,一路會有磚牆、打井位置、門道、席紋印痕、隔涼等各種出土文化知識,如果運氣好,還會有一個好的講解團,趁聽一下也蠻好兵馬俑修復區,不得不感慨這真是一份灰常灰常嚴峻的工作從一號坑出來,前往二號坑
  • 33集電視劇《蒼天厚土》26日央視首播
    33集電視劇《蒼天厚土》26日央視首播 2013-12-24 15:08:40   來源:安青網
  • 探秘歷史 體驗小小文物修復師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會教育部優秀講解員張志威的帶領下,參觀了兵馬俑1、2、3號坑以及銅車馬博物館,並且客串了一次「文物修復師」。在半天的參觀學習以及互動活動中,小記者和家長們完成了一場特別的研學體驗,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 美國一男子掰斷兵馬俑手指,陪審團居然不判有罪
    △美國一男子掰斷兵馬俑手指在美展出兵馬俑手指被盜2017年9月,「兵馬俑:秦始皇帝的永恆守衛」展在美國費城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正式開幕,展覽至2018年3月結束。2018年2月,媒體驚曝展覽中一件兵馬俑的拇指被人掰下盜走,該博物館直到兩周後才發現這一情況。
  • 千人千面的兵馬俑,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兵馬俑橫空出世1974年7月,經過國家文物部門有組織的勘探和發掘,竟然發現了一個一萬四千多平方米以戰車和步兵相間排列,約有六千多個兵馬俑的一號兵馬俑坑。一號兵馬俑坑。本刊資料圖一號兵馬俑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