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是國產宮廷電視劇的佳作,其實我想說比起這個劇,我更喜歡16年前韓國拍的《大長今》。這也不是滅中國人威風長韓國人氣勢,先不說視覺藝術呈現了,演員、編劇和導演水平,單單講輸出的價值觀就差太遠了。長今那樣堅韌聰慧又溫柔的善良女子,她的行為出發點是自身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爭搶男人,在國產的古裝劇中幾乎看不到這樣的女主設定。
其實,我經常非常不能理解也不能明白,在中國這個女權主義高漲的年代,這一系列一群女人爭搶一個男人的戲能火得不得了,而且受眾群體還是女性。一個接一個,十個接十個,看一部等於看完一百部。那些為了寵愛、名位,爭權奪利,復仇黑化,層出不窮,誰還能看到並記得女性真正的美麗和美好是什麼?
即使拿某個帝王後宮話題永遠拍下去,再華麗的妝容,再大牌的演員,龐大的經費也掩蓋和彌補不了意義和主題上的空洞和虛無。
一群女人的爭風吃醋,互相陷害,狠者勝的態度,與一個女人的堅韌不拔何以並論?一個是價值觀、人生觀、均為精神獨立自主的女神,而另一群則是被權利愛慾薰心的奴隸。媒體教育也是社會教育的一種,主流價值觀的輸出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對民眾的誤導、精神上的汙染和意識上的偏移。這樣的收視率和這樣的錢也能賺得心安理得,真的很 「了不起」!
雖說現今的韓劇技術也很厲害,但也遠遠達不到《대장금》的故事水平線,無非是一些俊男靚女情情愛愛的枯燥生活罷了。
講到這,我還想提起一首歌《오나라 ㅣ》감지한。
「오나라 오나라 아주오나,
가다라 가다라 아주가나,
나나니 다려도 못노나니,
아니리 아니리 아니노네,
헤이야 디이야 헤이야나라 니노.」
這首歌是《대장금》的主題曲,我很喜歡這首曲子的發音和聲律,也很適合剛學韓語的人學唱。別看 「嗚啦啦,嗚啦啦」 念起來很簡單,而它的出處其實很講究。當我想著用《詩經》的格律翻譯出來,更是別有一番美意。
「伊人慾至,何期將至。伊人將去,何時將逝。
欲乘四覓,不得君跡。伊人何在?孓身黯然。
伊人慾至,何期將至。乘風四覓,不得君影。
伊人何方?顧影自憐。坐起相思,不得排解。
伊倘不歸,攜吾同逝。千思萬想,終未得道。」
大樂必易,亦已焉哉!!!
濃濃的《衛風》撲面而來。嘻嘻.
音樂的前半段是用兒童稚嫩的童聲歡唱,後半段用中老年婦女的沙啞聲謳歌,映射出了春去秋來。「多少個春秋啊,伊人何時歸?」最後,老少合唱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