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甄嬛為弘曕選擇了安逸的人生,歷史上弘曕結局如何?

2020-12-22 心安歷史說

《甄嬛傳》中甄嬛為弘曕選擇了安逸的人生,歷史上弘曕結局如何?

在《甄嬛傳》大結局中,千機算盡的甄嬛深信"父母之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果斷安排她親生的皇子弘曕入嗣果郡王一脈,要求雍正帝立四阿哥弘曆為太子,並要求四阿哥許諾,保弘曕一生榮華,這一番操作不可不謂之絕妙,然而如此就能保弘曕平安無虞嗎?歷史告訴我們,未必!

《甄嬛傳》的電視劇是一半歷史,一半戲劇,它的情節設置與真實的歷史並不完全一致,我們先分析電視劇中,甄嬛為什麼不願讓親生的六阿哥弘曕成為皇太子。

首先,出於私心,弘曕是甄嬛與果郡王在甘露寺清涼臺情定之後生下的孩子,而後果郡王又被雍正賜毒酒而死,沒留下子嗣。甄嬛當然是要孩子承嗣親生父親,這也算是對情深的果郡王在天之靈的一點安慰。

其次,雍正要求弘曕滴血驗親這件事傳的後宮皆知,雖然沒把弘曕的身世抖出來,可畢竟留下了話柄。如果弘曕成了儲君,那麼,後宮勢必有人為了利益翻出舊事,再惹來一場滴血驗親的話,弘曕被發現不是雍正親生子,那便是萬劫不復了。所以,弘曕要遠離帝位。

儲君人選既是天家家世也是朝政大事,前朝的大臣都不看好甄嬛,介意她甘露寺受罰的經歷,雖然改了鈕鈷祿氏,但是,滿腦子道統的大臣還是認為,這樣的妃嬪不宜成為太后。

如果年幼的弘曕當了皇太子,在雍正死後,大臣們說不定會擁護其他年長皇子奪權,這樣一來,弘曕皇帝的位子也坐不安穩。

最後,當皇帝有什麼好的,雍正帝算計年世蘭,皇后宜修算計雍正,甄嬛與果郡王珠胎暗結,沈眉莊與溫實初也有婚外情,烏雅氏太后不喜歡雍正。

這樣的深宮裡表面鮮花著錦,暗地裡全是爭寵、奪利、傾軋、算計、陷害、勾結,即便聰敏如甄嬛,在深宮中摸爬滾打了一輩子,也是吃盡了苦頭,何必讓親兒子趟這趟渾水呢。

所以,基於種種考慮,甄嬛果斷選擇扶持養子弘曆成為儲君,而親兒子六阿哥,自然是做個富貴王爺最快樂。電視劇說完了,再看看歷史,富貴王爺有那麼好當嗎?

真實歷史中的弘曕確實是雍正帝的六阿哥,他的生母不是甄嬛,而是一個位份不高的嬪妃"謙妃",乾隆24歲繼位的時候,弘曕只有4歲,這個弟弟比乾隆的長子還要小,所以,長兄如父,乾隆一直把弘曕當兒子看待。

弘曕5歲的時候,被四哥乾隆做主過繼給了果親王允禮一支,享受親王的俸祿,是不折不扣的富貴王爺。

他不用爭寵,因為父親雍正已死;不用爭權,因為哥哥乾隆穩坐江山,比他大太多歲,兩人根本不是一個段位;不用為生計發愁,安穩享受親王待遇,日子過得比普通百姓舒服太多了。

可即便是拿了這麼一手好牌,弘曕卻依然打的稀爛。

原本,乾隆是想用心栽培這個弟弟,讓他長大後能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弘曕開蒙的時候,乾隆就為他請來了最好的老師——江南名士沈德潛,這位沈名士是不折不扣的蘇州才子,博古通今,尤善詩詞。

弘曕跟著沈師傅確實也長進不少,據說,弘曕藏書無數,他的詩詞也在皇室子弟數第一流的。成年後,乾隆便迫不及待地給弘曕一些歷練的機會,弘曕剛滿18歲,就被委任管理武英殿、御書處、藥事房這樣的宮闈重地。

兩年後,弘曕的身份再次升級,乾隆命他全權管理造辦處。

別聽"造辦處"這個名字陌生,它可是不折不扣的實權肥差,造辦處專門負責製造皇室器物,宮內的貢品、玉器、瓷器、服裝、飾品、輿圖等全歸造辦處製造分發,以皇家用度之奢靡,造辦處的油水有多厚,可想而知。讓弘曕管理造辦處,是乾隆對幼弟獨一份的重視與疼愛。

即便不掌握肥差,弘曕本身也"不差錢",他繼承了果親王的家產和待遇,根據記載,果親王府僅是"租稅所入,給用以外,每歲贏餘,不音矩萬。"

年紀輕輕的就擁有巨額財富有時真不見得是件好事,弘曕的錢根本不是靠自己的勞動換取的,全靠繼承和搜刮。對他而言,錢財來的過於容易,欲望就會不斷放大,越有錢越想去獲取更多的錢,貪得無厭。

怎麼貪呢?造辦處的俸祿和王府的田租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了,弘曕利用王爺的特權強佔平民的產業開煤窯,高價倒賣人參,低價強買古玩刺繡,反正手能伸到的地方,都會想辦法撈點實惠。

弘曕的身份是皇室成員,如果只是貪財,乾隆多半會睜隻眼閉隻眼。可是,弘曕不僅貪婪,還特別摳門,他的生母謙妃過五十大壽,太后提前告訴弘曕讓他多準備些禮物,以示孝心,結果弘曕啥都沒送,還振振有詞的辯解說自己不願鬥富。

對自己母親都能吝嗇到這個份上,可想弘曕平日的為人。

除了貪婪吝嗇,弘曕仗著乾隆的寵愛經常逾越規矩,忘卻了作為人臣的本分。久而久之,對於弘曕,乾隆是攢了一肚子怨氣。

終於有一天,矛盾大爆發,乾隆皇帝歷數弘曕的過錯,罷免了他所有的官職,將爵位從郡王降為貝勒,還重罰白銀一萬兩,停止俸祿三年。

弘曕剛過三十,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被自己的四哥罰的這麼重,削爵、革職外加罰款,確實被打擊的不輕。從此閉門謝客,再也不外出,而且整個人意志消沉、情緒低落,久而久之,身體狀況變得非常差。

得知幼弟生病,乾隆心疼不已,起駕出宮親自去探望,一見面,才發現,弟弟弘曕的病情超過了他的料想。

乾隆因此非常悔恨,自己只是想略施懲罰,讓性情浮躁、年少輕狂的弟弟能收斂行為,沒想到,弟弟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打擊。

回宮後,乾隆立即下旨恢復弘曕的爵位,不過,這樣的補救以無力回天,1765年,弘曕病逝,年僅33歲。

弘曕的死是乾隆心底最深的傷,他非常自責,認為弟弟的早逝是他一手造成的,為了彌補對弘曕的虧欠,乾隆只能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傾注在弘曕的子嗣上了。

富貴王爺好當嗎?不好當,作為皇室子弟,一言一行都得受到禮教宗法的約束,何況伴君如伴虎,不能打起十萬分的精神去應付複雜的環境,就只能授人以話柄,給自己挖坑。歷史上真實的弘曕沒有做成富貴王爺,如果劇中甄嬛能看到這段歷史,會不會改變自己的選擇呢?

相關焦點

  • 《甄嬛傳》中甄嬛為弘曕選擇了安逸人生,歷史上弘曕結局怎樣
    電視劇《甄嬛傳》的播出,讓許許多多的人都喜歡上了甄嬛,無論是她的演技還是劇中的艱難創業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對甄嬛和果郡王的兒子結局如何,都是非常的關心。電視劇中的甄嬛為了兒子弘曕不被乾隆皇帝的疑心,在乾隆三年把兒子弘曕過繼給果郡王為繼子,也是為了弘曕能過上安逸舒適的人生。
  • 《甄嬛傳》中,雍正帝六子弘曕人生結局安逸,真歷史卻是場悲劇!
    弘曕,這一原本沒什麼知名度的歷史人物,卻通過《甄嬛傳》這麼一部電視劇為不少人熟知。弘曕,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的身世,為甄嬛與果郡王允禮的私生子,是甄嬛在被雍正帝罰到宮外的甘露寺去修行期間,與果郡王產生感情後所懷。這個秘密,就連允禮本人到去世前都不曾知曉。當然,雍正皇帝也不知曉,因此,弘曕一直以六皇子的身份在宮中長大。
  • 《甄嬛傳》中甄嬛不讓弘瞻與皇位掛鈎,歷史上真實的弘曕結局如何
    在電視劇《甄嬛傳》裡面,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細節:那就是雍正去世前後,甄嬛選擇支持弘曆做新的的皇位繼承人,而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曕過繼給了果親王。那麼,甄嬛的這個安排是否有錯?並且在真實的歷史上弘曕的結局是什麼樣子的?甄嬛的選擇的正確性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如同圍城那樣:在圍城內的人渴望逃離,但是,在圍城外的人卻渴望進去。
  • 甄嬛與果郡王之子弘曕,歷史上真實的結局如何
    》中,甄嬛在果郡王臨死前,告訴他弘曕跟靈犀是你的孩子。  當然後來嬛嬛為果郡王報仇雪恨,並且在乾隆登基後,為了避免乾隆擔心弘曕會跟自己爭奪皇位,於是甄嬛告訴乾隆「鄭伯克段於鄢」的典故,讓弘曕歸入了果郡王一脈,既保護了弘曕,也讓他認祖歸宗,了卻了果郡王的遺願。
  • 甄嬛傳:甄嬛要報復皇上,為何戳破靜和的身份後,不提弘曕?
    #《甄嬛傳》最後,甄嬛和雍正做最後一次談話,當時雍正除了重病之外,還被葉瀾依下了毒藥,已經是病入膏肓,只是吊著一口氣,甄嬛因為果郡王的事,以及雍正之前把她當作替身,以及各種難以釋懷的不滿,都在這一刻作為了要殺雍正的最佳理由,尤其是雍正最重視的子嗣問題。
  • 甄嬛傳:果郡王至死不知,女兒靈犀出家為尼,弘曕結局更慘!
    皇后利用甄嬛等人扳倒了華妃,之後便開始對付甄嬛,就在甄嬛封妃之時,皇后設計了一出讓甄嬛誤穿純元皇后的衣服,皇上大怒,也正是在此時,甄嬛才得知自己替身的身份,也就是在此時,她的心就已經死了,沒想到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懷上了皇上的骨肉
  • 《甄嬛傳》中果郡王的兩位福晉,歷史原型是誰,結局如何
    果郡王對她好,也是看在甄嬛的面子上。後來,皇帝懷疑甄嬛和果郡王有私情,設法確認了此事。於是皇帝借甄嬛的手,將果郡王毒殺。葬禮上,浣碧悲痛欲絕,最終選擇撞棺殉情。而劇中果郡王的另一位福晉,是愛慕他多年的孟靜嫻。孟靜嫻是沛國公的女兒,出身高貴。當時皇帝將浣碧許配給果郡王,為了安撫沛國公,便讓孟靜嫻一同嫁給了果郡王。
  • 甄嬛傳:甄嬛至死不知,玉嬈為何在皇上面前說元澈和弘曕長得像?
    玉嬈是甄嬛的妹妹,年輕美貌,聰慧可人,長相比甄嬛更像純元,性格又向華妃,因此被皇上一眼相中,可玉嬈並不喜歡皇上,也不想做別人的妾,並且她與慎貝勒相愛
  • 歷史上甄嬛去世後,她的親生兒子弘瞻怎麼樣了?乾隆有沒有放過他
    《甄嬛傳》是近幾年的古裝劇中,最優秀的一部作品了,故事的主線就是講述鈕祜祿氏甄嬛從大臣之女成長為後宮之主的故事,劇中甄嬛生下一兒二女,弘曆也是在甄嬛膝下長大,甄嬛所生之子名為弘曕,在劇中弘曕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而是果親王允禮的。
  • 甄嬛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弘曕當皇帝?
    由流瀲紫同名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甄嬛傳》是一部難得的良心好劇。服化道和臺詞都非常的精美考究,演員的演技都在線,再加上劇情緊湊有張力,值得大家一品再品。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後期甄嬛不扶持自己的親兒子上位,而要扶持僅僅是養子的四阿哥弘曆呢?
  • 歷史上真實的果親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真的和甄嬛有染嗎?
    在康熙皇帝的兒子之中,一共有十五位年長的皇子,這十七位年長皇子的母親在宮中的位分也較高,這十七位年長皇子中在歷史上知名度較高的一共有八位,在這八位知名度較高的年長皇子其中,就包括了允禮。
  • 歷史上的甄嬛和果郡王到底有什麼關係?
    清宮劇《甄嬛傳》中,甄嬛和果郡王纏綿而又悽美的愛情故事,讓許多人印象非常深刻。那麼,歷史上的甄嬛和果郡王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甄嬛傳》裡甄嬛對得起所有人,唯獨對寧嬪的利用,讓人心寒
    這是電視劇《甄嬛傳》裡,寧嬪葉瀾依在得知弘曕和靈犀是十七爺的孩子後,對甄嬛說的話。 《甄嬛傳》我前前後後看了很多遍,對甄嬛前期的單純和後期的黑化,都給予了理解。唯獨在寧嬪這件事上,多少有點生氣,總覺得她為達目的太有心機。 寧嬪說這些話的時候,皇上已經對弘曕和靈犀的身世產生了懷疑。
  • 甄嬛傳:崔槿汐和蘇培盛結局如何?伏筆早已埋下,不得善終
    導語:蘇培盛和崔槿汐可以說的上是甄嬛的最強輔助了,若是沒有他們二人的幫助,甄嬛很難成功,四阿哥也恐怕難以登基,他們一位是待在皇上身邊多年,最了解皇上脾性也最能在皇上面前說的上話的人
  • 《甄嬛傳》《延禧攻略》中的六阿哥弘瞻到底是不是雍正親生的?
    最近古裝宮鬥劇頻頻下架,不過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部劇後半部甄嬛霸氣回宮後憑藉一對龍鳳胎一路高升,寵冠六宮,但其實這對龍鳳胎並非皇帝的孩子,而是甄嬛和皇帝的弟弟果郡王允禮的孩子。後來也因為這兩個孩子身為貴妃的甄嬛多次遭到皇后的陷害,還差點被皇帝知道真相,果郡王允禮為保全甄嬛中毒身亡,所以本劇結尾乾隆登基後,身為皇太后的甄嬛為了保全六阿哥弘瞻,遠離皇位爭奪,便將弘瞻過繼給了允禮做繼子,也圓了允禮和自己孩子生前未盡到的父子情緣。
  • 雍正後宮:除了年貴妃,齊妃居然最受寵,而弘曕生母居然不是熹貴妃
    雍正未登基前,她是府中側福晉,地位僅低於嫡福晉烏拉那拉氏,雍正帝一繼位,就將她封為貴妃,後來晉封為皇貴妃,她是雍正朝首位貴妃,也是首位皇貴妃,而且她性情溫柔。但紅顏薄命,雍正繼位的第三年,她就病逝了,為雍正生下的三子一女也全部夭折,她與皇后一起陪葬於雍正的陵寢泰陵,可見雍正對她的感情。
  • 歷史上的果郡王,不愛甄嬛,也不愛浣碧,真正愛的人其實是她
    《甄嬛傳》播出期間可謂是火遍大江南北,它不同於其他的後宮劇中,可算得上是一部非常正統的歷史劇了,這部劇講述了少女甄嬛在後宮的勾心鬥角中逐漸成為一代太后的故事。《甄嬛傳》中果郡王一共娶了兩位妻子,一位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因被雍正賜婚,所以允許入族譜,改名為甄玉隱,成為果郡王的側福晉。
  • 如懿傳宜修 如懿傳宜修結局
    例如《如懿傳》中鄔君梅飾演的太后,就是《甄嬛傳》中開掛般存在的甄嬛。她還是熹妃時收養的四阿哥,就在她的悉心扶持下,成長為了乾隆皇帝。而《甄嬛傳》中最後出場的富察氏和青櫻,就是《如懿傳》中的兩大女主角,董潔飾演的皇后,以及周迅出演的如懿。除此之外,還有一位女性配角,頻頻出現在兩部大戲中。戲份不多,卻至關重要,她就是慎刑司的精奇嬤嬤。
  • 《甄嬛傳》中的浣碧悲劇十足,歷史上的她又是一名怎樣的女子呢?
    前些年一部《甄嬛傳》可以說紅遍大江南北,從那時候很多人都成了甄嬛迷,在甄嬛傳中甄嬛有很多姐妹,有的好有的壞,我們今天說的這位是《甄嬛傳》中的浣碧,雖然她是個悲劇十足的人物,好不容易追求到自己喜歡的果親王了,最後還是隨果親王允禮死了。這說的都是電視劇,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的她又是一名怎樣的女子?
  • 甄嬛傳大結局:甄嬛到死不理解,雍正被氣死前拉枕邊帘子是啥意思
    甄嬛傳:皇上臨死前用力拉住帘子,甄嬛也許到死都不會明白其中的用意相信大家都看過古裝大劇甄嬛傳,而這部電視劇當時上映的時候,可以說風靡了整個大陸,超越了當時同事上映的其他古裝題材的電視劇,劇情主要是已後宮娘娘們勾心鬥角,暗藏玄機互相去陷害對方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