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是否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2021-03-02 碧讀好書

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

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2015年,一檔名叫「偶遇魯小胖」的欄目上線。每個周三的夜晚,無數年輕人給家喻戶曉的主持人陳魯豫寫信,把自己的困惑和她分享。她精選問題親筆回復,至今已有六年。六年間,她的回應音頻播放量達2億人次。

從自律、獨居、職場生存,到友誼、生育、親密關係……針對當下年輕人普遍關注的問題,魯豫在她的全新隨筆集《還是要相信》中給出真誠回應。真摯、清醒、溫暖;如閨蜜,亦如諍友。

下面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陳魯豫《還是要相信》實拍

這世上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嗎?

相關問題調查中,近70%的讀者認為「感同身受」並不存在,有人說,針扎在誰身上,誰才會覺得有多痛。但也有22%的網友認為「感同身受」是存在的,只是比較稀有。

魯豫認為,我們無法對另一個生命做到感同身受,可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還擁有另一些理性又溫暖的東西。


高中時有一天課間,兩個同學因為什麼事開始抬槓,槓著槓著,其中一個人就急了,臉漲得通紅,憤而甩出一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另外一個同學一臉壞笑,不緊不慢地懟了一句:「你不是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大家鬨笑。還好,關鍵時刻上課鈴打響了,否則這個句型可以長江大河無休無止地演繹下去。

子非魚也非我,除了自己,你什麼也不知道。當然我也不是你,你知道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好吧,這樣的話扯下去,頗有美國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的風格。反正除了自己的喜怒哀樂、冷暖疼痛,我們的確無法對另一個生命做到感同身受。

人總是孤獨的,這不僅僅因為我們的到來、離開都是孑然一身,還是因為歸根到底,我們只能快樂自己的快樂,流自己的淚。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感同身受本來也沒那麼重要。

陳魯豫《還是要相信》實拍

小時候我只要一發燒,第一天一定請假在家平躺一整天,難受沒力氣,不想吃東西。我爸或我媽中午會從單位趕回來看看我,給我做飯,可我高燒根本沒胃口,常常是我爸自己做個涼麵什麼的,在一旁吃得有滋有味,以至於讓我暫時忘記自己胃裡正翻江倒海,會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吃。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他:「爸,你怎麼能吃得這麼香,你不覺得噁心嗎?」

那時也是夏天,我爸吃得大汗淋漓,把一大碗油汪汪的扁豆炒麵衝我晃了晃:「你嘗嘗,可好吃了。」我匪夷所思地看著我爸,完全不明白那麼油的東西他怎麼吃得下。我嫌棄地看著那碗面的時候完全忘記了,就在發燒前的一天,同樣的面,同樣的碗,我吃了一碗半。當我覺得噁心的時候,全世界似乎都是沒有胃口的。

即便最親密的父女,也無法體會彼此身體中承受與感知的一切,可那又怎樣呢?

攝影師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esz)作品

某天我和一群十歲大的小朋友待了一下午,有個戴眼鏡的小男生因為鉛筆被同桌弄斷而痛哭不止,我拍拍他的腦袋,說了一些溫暖開導的話,又給了他一支新鉛筆,然後我拼命忍住笑,看著小男孩仔細地把新鉛筆放進鉛筆盒,接著繼續哭。

我有次去香港採訪李若彤,傍晚時分香港下起了雨,我和李若彤一邊做提拉米蘇,一邊等她的好朋友張慧儀、葉蘊儀、陳慧珊。

四位香港女性,幾年前因為合作一部電視劇結緣,她們都是「70後」,都曾經因為情感、家庭等原因遠離娛樂圈,各自戀愛、相夫教子,也有失戀、失婚或者家暴的傷痛。

張慧儀十三年前領養了重病的兒子,獨自呵護至今;葉蘊儀呢,早早成名,早早做了母親,後來再離婚,獨自帶大兩個孩子。她出現在我面前,個子小小的,是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得體而美好,我才知道甜美可愛從來不是她的本色;還有陳慧珊,和TVB劇集裡的角色一樣,幹練、認真、不拖泥帶水。

至於李若彤,她的故事大家更熟悉——戀愛,失戀,經過漫長的黑暗,如今健身、拍戲,是讓我羨慕、尊敬的獨立獨身女性該有的生氣勃勃的樣子。

2019年,魯豫採訪李若彤、張慧儀、葉蘊儀、陳慧珊

和她們相比,我的人生乏善可陳,但是謝天謝地,我不知道我是否具備她們的堅強和生命力,同樣的經歷如果放在我身上,我能否如她們一樣慢慢熬過,然後平靜地笑談從前。她們的磨難苦痛,我覺得我無法感同身受,但是同為女性,同為年齡相仿也有人生閱歷的獨立女性,我又明白她們所有的人生困境。

我們根本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我們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我不奢求別人能體會我的痛苦與壓力,即便是家人朋友,我只需要他們相信並尊重我的感受,不質疑,不評判,並給予最大的支持。

當然這是我對於他人的希望,反之亦然。同情心與同理心似乎挺簡單的,就是以對方最需要的方式對待TA。

失去鉛筆的小孩子哭了,這麼微小幼稚的痛苦也不要輕視吧,給他一個擁抱和一支新的鉛筆。閨蜜失戀了,茶飯不思,我心疼卻又不解,她的那個前任滿臉寫著不真誠,渾身上下找不到所謂魅力的東西,可是愛、不愛、不被愛的經歷,是每個成年人都有過的吧。我就讓閨蜜絮絮叨叨祥林嫂一般地回憶、抱怨、又哭又笑,這樣的陪伴傾聽根本治不了她的情傷,但關鍵時刻能護住那脆弱的生命火焰。

有的時候,同情心和同理心似乎又很難擁有。因為我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我們都有偏見,我們都有站著說話不腰疼、指手畫腳的時候,我們偶爾甚至會殘忍冷酷。

可是我這個又悲觀又堅強的人始終相信,人性最終會守護同情心和同理心,讓它們在最貧瘠的土壤裡開出理性又溫暖的花。

《還是要相信》正式預售

希望這本書能和大家一起

稍稍抵擋那些風雨欲來的日子

陳魯豫 著

知名主持人陳魯豫走心新作,一部極度坦誠的人生思考之書——涵蓋6大主題,剖析55個問題,直擊當下我們的焦慮與困惑;清醒、真摯、溫暖;如閨蜜,亦如諍友,希望這本書能和大家一起稍稍抵擋那些風雨欲來的日子。

▼ 碧讀矩陣號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人生課堂

相關焦點

  • TFBOYS王源痛哭: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然而,在最近的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中,他演唱自己作詞作曲的歌《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時,卻一度情緒失控,抱著麥克風泣不成聲。王源唱著「你說天塌下來你會陪著我,可你又如何同感我的寂寞……」這一段副歌,試唱了三次「世上」才唱出最後的歌詞,演唱一度中止。
  • 王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完整歌詞
    王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歌詞是什麼?在最新一期的《我是唱作人》中,王源在演唱自己的歌曲時非常的觸動內心,很多粉絲都想知道這首歌歌詞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上有的只是同理心,而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可這又怎麼可能,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感同身受。有人能夠知道你開心亦或是傷心,但沒人能夠體會到你開心亦或不開心到什麼程度。一個夜深人靜孤獨寂寞愁的夜晚,你打開微信或者QQ,幾百上千的聯繫人好友,你也會有過感覺沒有一個能夠說得上話的人,然後默默退出微信和QQ。
  • 王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壹·歌唱最近在摯友的推薦下看了一檔歌唱類的綜藝--《我是唱作人》,王源在節目裡唱了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同學、老師、親戚都來安慰我,說能夠體會我,能夠感同身受。我很感激他們的善意,但還是無法減少我的悲傷。他們每多一次的安慰,只會加劇我悲傷的程度,因為他們永遠不明白奶奶之於我的意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
  • 王源唱到大哭: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但說到底,在某些時間點上,都只能自己站起來,自己擦乾眼淚,所有的黑暗和低谷都只能自己面對。因為這世界上的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導致悲歡無法共通,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你。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這句話說的雖然很殘忍但很誠實……
  •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說實話,對於他這個年紀會創作這樣一首表達深意的歌曲,我感到很意外。但聽歌的時候,我並沒有被歌詞打動。我明白他歌詞想表達的含義,可就歌曲本身來說過於直白的表達反而失去了含蓄的美感和深度的思想,讓意義流於表面,註定成不了經典。(關於好的歌詞,你們去看林夕就知道了。)但這不怪他,也不影響情感的表達。對於一個18歲的「成年猛虎」來說,這完全符合他這個年紀的創作層次。
  • 《莊子》:這個世上不存在所謂的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冷暖自知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活的很累?只因他們太過於在乎外界的看法,活在了別人的眼中,當你想要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很累,這種累不僅是肉體上的疲累還有精神上的孤獨,因為發現生活中根本沒有什麼人理解自己,甚至還會對自己產生誤解。
  • 王源哭了,世界上是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的!
    這裡有明星們的成功史,失敗史等等,讓你從中也能收穫一些心得,看到他們一路走來的坎坷,辛酸與榮譽和驕傲,或許這也不過是你用來消遣的方式,不過不管什麼原因,只要你關注小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那麼話不多說,今天的主題是「王源哭了,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上有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王源哭了,梁博……
    世界上有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王源給出自己的答案:沒有。唱到動情處,大哭。
  • 王源演唱中崩潰大哭: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感同身受」
    哭完以後,他沒辦法繼續演唱,示意和聲繼續。他捧著話筒虛晃著身體,似乎錐心的往事湧上心頭,令他萬分悲痛。現場的人說,那天樸樹在唱《送別》之前,就說了這樣一句話:「有時候覺得生活就像煉獄,特別難熬。」清白少年,不改初心,因為年少時愛極了他,所以我見不得他蒼老的樣子,看著他一言不發的沉默,心疼得想掉眼淚。
  •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連翹翹課啦 ,tangxindangirl】文 | 分幾編輯 | 黃木笙圖片源自於網絡韓寒在《告白與告別》中說:「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除了至親,沒有人在乎你的痛苦,你能讓大家高興就行了,或者無感地存在也是個好方式。
  • 王源&歐陽娜娜: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下)
    除了上集中已經談及的「熟人社會」的閉合性問題,古典樂界容量的確定性,在職業憧憬下源源不斷湧入的學子,也決定了這個市場的僧多粥少:處於出師階段的獨奏學生數量遠遠超過精英古典樂市場的需求。所以就算是那些跟隨名師的子弟,也很難得到機會在著名指揮家面前試奏,從而打開自己的獨奏職業局面。
  • 楊天真評論現實,撒貝寧力挺丁輝,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第一天的電話會議,剛剛在辯論賽上發揮良好的丁輝還是鬥志昂揚的。結果,電話會議結束復盤的時候,就被王律點出來兩個錯誤。餐桌上,大家聊天本來聊的很開心。瞿澤林無意中提到年齡,結果,還沒轉正成為初級律師的丁輝,比在座的中年級律師還要大一歲。
  • 莊子: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你會感到痛苦,這個世界上本無感同身受
    我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一句話,上面說世人之所以不夠快樂,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者對別人抱有了太多不該有的希望。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不能很好的理解透徹,但當步入社會的時間逐漸加長,我才漸漸明白,不在意外界的看法,才是與自己最好的和解。
  • 孤獨是人生常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很多人的答案應該都是否定的。沒有人能自信地說:「我能夠被理解,我一點兒也不會感覺到孤獨。」有一句歌詞,好像是「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說的一點兒也沒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生而不同,又怎麼能完全知道另一個人的想法呢?所以,企圖讓別人能夠懂你,是一件很難的事。
  • 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感同身受,渡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人間的悲歡根本不會相通,別人沒有經歷過你的苦,又怎麼會感同身受呢?酸甜苦辣的味道只有自己嘗過了才明白,永遠別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別要求別人懂你的感受,就算是再親近的人。有時候你跟別人宣揚你的苦楚,並沒有人會心疼你,反而會看穿你的脆弱,沒有人心疼你的委屈,會體諒你的難過。
  • 世界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王源
    最近《我們的歌》正在熱播,王源這個陽光男孩也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上一次王源出現在音樂綜藝節目裡他以創作者身份登上舞臺,也拿出了不錯的五首作品,作品雖然青澀,也有許多的不完美之處,但他的風格強烈,情緒飽滿,迄今為止我都覺得王源在那個舞臺留下的《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他的代表作,從立意到歌曲本身都很不錯。向大家訴說著他的經歷,甚至動情後淚灑舞臺,年少成名的他承受了他從沒想過的壓力。
  • 別想有人可憐你,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感同身受
    1、這個世上,沒有感同身受。一頭豬和一隻羊,關在一個地方。有天,主人把豬拉出去,它發出了殺豬般地叫聲。羊在旁邊調侃到,看你那慫樣,我經常被拉出去,哪次像你這樣叫過?因為在這個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2、屁股決定腦袋。每個人的條件不同,如果想完全照搬,是很難執行下去的。前幾年,有朋友在深圳買房。
  • 王源我是唱作人,《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唱歌哭著刺人
    王源《我是唱作人》的第三階段執行了《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唱到最後,感情無法停止,歌手哭了。「大家看舞臺上亮嗎?但我看你們其實很黑。」善於捅人梁博說,王源表達的是東西,他18歲!老師對薩頂頂到王源的評價是他真的很優秀,在我這個18歲的年紀,所有不一定都能寫自己的歌。袁哥對自己的評價處於中等或較低水平,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優秀的,他說他還有90%的改進空間!舞臺下很黑,因為你在舞臺上閃閃發光。那男孩從未逃脫,他總是走極端。
  • 「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過完美犯罪?」哈哈哈這個神評笑死個人!
    「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過完美犯罪?」哈哈哈這個神評笑死個人!人都要為自己做的決定所付出代價,最近這段時間非常流行懸疑類的電視劇,很受大家歡迎的,那你覺得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完美的犯罪呢?哈哈哈~這個阿姨也太會找地方撓痒痒了吧,哈哈哈,萬萬沒想到銅人還能有這個作用,小編估計設計它的人都沒想到吧。你這不是在招聘,是在徵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