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是個什麼東東?
大概很多人會像一開始時的我一樣帶著自以為是的審視和批判發問,會不會是傳銷之類的東東?為什麼會讓參加過的人那麼著迷?
下面,先讓我們來聽一段婁依興老書記的自述:
通過"圓桌"學習回來後,我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跟家裡93歲的老爺子改變關係。
因為老爺子一直認為我跟我母親感情更好,我母親臨死前五十天,我在病床前陪了五十天。回來後第一天,我就去給老爺子洗腳,洗好後將他抱到床上。我覺得這時候的老頭子身體變得柔軟了,心也變得柔軟了。這一洗,老爺子洗上癮了,每個星期要洗一次,他的妹夫和我兒子要給他洗,他也不讓洗,還說你們以後給你們自己的老爸去洗⋯⋯
不會想到吧?婁老這麼一位德高望重、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今每個星期都會回家給他90多歲的老父親洗腳。你的心是否也一下變得柔軟、瞬間淚目了有木有?
第二個片段是在我網上看到一位企業家的描述:去年國慶節,我和一百多位帶著懷疑態度和批判精神的企業家們在日本東京一起上了一個叫做「改變的力量」的圓桌課程,三天三夜,我們這幫小有成就且自以為是傢伙們,從懷疑到相信、從排斥到接納、從自負到謙卑、從喜悅到哭泣再到喜悅、從無所不有到一無所有再到應有盡有、我們感覺自己被徹底剝了一層皮,然後又獲得了一次新生⋯⋯
恰逢赤城雅韻建群兩周年之際,選擇在這樣的日子裡分享張佼夏威夷的巜圓桌學習分享會》,可謂是一次別有用心的安排,也算是對赤城雅韻二周年的一次小小紀念。
記得兩年前的7月14日,是赤城雅韻建群之際,也是張佼的分享巜南極探險》,雖說是一次遠行,張佼更多地提到了付出和愛的話題。時隔兩周年,相同的日子相同的主角分享著同樣的主題:有關遠行有關愛。
都說好曲沒有三遍唱,唯有"愛"這一主題可以被永古千秋,歷久彌新,長盛不衰的傳頌下去。
林語堂說得好:「無論國家和個人生命,都會達到一個早秋精神瀰漫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快樂,希望夾著追憶。到了生命的某一個時期,春日的純真已成回憶,夏日的繁茂餘音嫋嫋」
雅韻人的生命,也大都到了知秋階段,為了使生命質量更好一點,我們需要回顧、反思和改變自己。
一貫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張佼姐知無不言地將她在夏威夷關於"帶給別人快樂,提升自身生命的品質。"的經過與細節一一分享,將她至情至性的感悟與體驗娓娓道來,其中金句不斷、笑點多多,引發陣陣共鳴共振又共頻。同時也轉述了讓人學會如何使用自己,讓自己獲得更好,享有健康、智慧、富足的生活方式。
一同去學習的夏凱哥(張佼愛人)第一次主動要求分享,純良無害、詼諧幽默、坦蕩大方的畫風令人捧腹不巳。
他倆的扶持學長婁依興先生的總結分享更是畫龍點睛、字字珠璣,他好像是自帶魔法的高人,瞬間有喚醒人類良知的力量。呵呵,該不會他是上帝派來拯救人類的釋迦摩尼吧?
他言簡意賅地告訴我們,"圓桌"是修行的場所,是傳遞愛的場所,是一個充滿愛的磁場的場所。
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問題,修正自己的不足,然後提高自己。而"圓桌"的理念就是我愛你(大千世界),我要幫助人家,我只管耕耘,不管收穫。
下面,節選張佼分享會的內容與大家共賞:
分享是付出的開始,所以我站在了這裡 ----感受圓桌《改變的力量》
我們無法用相同的自己,
得到不同的未來;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
我們有著改變自己的需要。
人們總是相信過去不等於未來,
始終期望明天會更好;
而關鍵在於是否還能在現在,
讓自己有所不同。
終其一生,
我們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到底要如何,才能夠…」
這是人類科技最大的突破,
是人類文明最終的到達;
人終於可以透過改變,
成為心中理想的自己;
僅以「改變的力量」課程,
獻給所有願意為生命努力不懈的朋友。
什麼是圓桌:是承認自己是錯的,是修正來的。真正的成功是讓出來的,真正的成功不是競爭出來的,你最成功、最風光,你不快樂,什麼也沒有。人與人在一起幹什麼?互相照顧啊!一輩子追求優秀,活在競爭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此事古難全:人最難的就是自己堅持的樣子。
成功不是單一的追求,最後還會虧下來,不可能用一種樣子扮好每一個角色,從今以後學會變。人生如戲,人生圓滿,沒有遺憾,要演好每一個角色。人都有自求,人是顛倒的,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每一個人都要改變。改變是為了做更好的自己,到最後成為都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照顧好周圍的人。
27年圓桌,三天的課程,認同不認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在於你的改不改。想開了,豁然開朗,沒事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羨慕別人的家庭,但如果我們真正走進每個人的內心,就會發現其實我們都活得都很無奈很累。當我們不懂得愛情的時候,我們走進了婚姻;當我們已經成家立業之後,卻突然發現還有那個人更加優秀。但更多時候我們走過了卻不能回頭,選擇了事業卻發現並非所愛,生在富貴裡想去體會窮人的自足,生在貧困卻不知道富人的煩惱;我們經常做夢,卻總是難以醒來;經常幻想卻總是難以實現;經常抱怨,卻又不去努力;經常計劃,卻總是沒有勇氣實踐;不喜歡說話,卻必須去推銷自己。人生其實就是這樣,命只有一條,可惜死不起,就必須堅強地活著。有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很無奈,那就在一起,互相無奈下去,包容下去,看看誰能夠在無奈之中活得更加精彩,誰是走到最後還有別人在仰望你,真心把你當作朋友!
能維持的家庭讓我們感受到家的周全,真的不好的婚姻,那是讓我們脫離了困境,我們都要感謝,感謝傷害,讓我們學會了容忍,讓我們學會了堅強,讓我們更加優秀,學會「感謝」是自己的真心得到。
天堂淨土不在遠方,在自己的做到裡,從今往後,做到就是天堂,在自己做到的每一天裡,無關宗教,就在做到裡,在當下。人生、靈魂的道路,讓人生重新出發,讓過去的對與錯成為感謝自己成長的理由。從今天開始,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帶給社會愛的力量。
圓桌教育一言難盡,沒有任何政治意義,沒有任何宗教意義,是來圓滿一切;聽說的不是你的,做到才是你的,才是真的。
群友精彩分享:
炎炎夏日裡的心靈冰飲
鄭江仙
每次和張佼大姐在一起,總會被她積極睿智的生活態度所感動,也會被她和凱叔孩子般的相處方式逗樂,這是一對可愛、大度、善良、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夫妻。下午託赤城雅韻的福,仔細聆聽了張佼大姐夫婦和婁書記的圓桌學習分享會,期間楊優媛主席用柔美的聲音分享了婁書記的一篇心得文章,簡直如炎炎夏日裡喝了一道心靈冰飲,甚至舒坦。分享會上,不僅感受到「改變的力量」,更感受到「善良的力量」「磁場的力量」「榜樣的力量」。嗯,向榜樣學習,懷著感恩的心,做善良的人,做正確的事,不辜負每一段年華,留下最美好的自己,留下最美好的回憶,留下最美好的家庭。
改變的力量
許凌飛
初識張姐應該是緣於一場春晚,非洲鼓的熱情猶如其人,而菩薩般的面容有著菩薩的心,熱忱善良,這友情就如自然花開般漸漸綻放,其實往往都是自己被感動。
剛美國出差回來知張姐要去夏威夷,但好像行程都未定好,那就趕緊幫忙看機票,聯繫朋友安排行程,那一刻還是想要不自己陪去一趟吧,免得擔心。事實上如張姐所說:寒冷與溫暖的距離就隔著圓桌的距離。我願意去看機票,看行程,是因為張姐的仁慈和信任,哪怕我有瑕疵,他們兩個都不會怪罪。而且自己走了那麼多年,也常去陌生的地方,總是遇見熱心的人,遇見幫助的人,哪怕你只會手勢。
圓桌講的是愛的精神,如果有愛,是否很多的事都會換一個方向發生。愛更多的是包容,去接納,一直在想寫最近媽媽住院時的隔壁病友,剛開始是陌生的,但他們在媽媽難受時的鼓勵,安慰,一直在邊上講安心的事,藥只是解緩身體的痛苦,而內心的痛苦都是需要愛來化解,是那麼無私的大愛。
當愛去解釋問題的時候,你會放下那份對別人的責問與糾結,去省視自己的內心,原諒自己,原諒別人,這樣是否可以避免很多事的發生。常說為了健康生活,生氣只能一會會,這一會會就留給自己獨處,回來時笑臉以對,如果不去改變,又怎能發現美好的結果。也想起一件事,有一德國客戶在國內呆了很多年,聊起差異,就說小區早上簡單的打招呼,如果你說你好,有些人就會很戒備的看著你,你想幹嘛?但呆在德國不會,不管是陌生還是誰,都會說早安,你好。我當時很慶幸的說:你在大城市呆多了吧,我在天台就不會,我們都是說你好的。」不管是什麼,或許國外也有冷漠,或許騙子實在太多,但還是寧可多帶著愛和友善之心,去跟別人說聲你好。
說:我們所做的,行:我們所說的,知行合一,其實是最難做到的,我們可以做到的是真誠,這就是張姐在與我們相處之間所流露的一切。剛逢早上聽演講的課,他說講得好不好,關鍵在於心,任何一個演說能打動的人都是你心的真誠。
當你的內心是美好的時候,你看萬物是美好的,你拍的花和景是那麼美,人是那麼有趣。你帶著悲憫的心,去溫暖世間。有愛,有心,是否願意去改變?寒冷與溫暖就隔著自己心的距離。
分享感言
任舫華
參加了張佼姐《改變的力量》分享會後受益匪淺!從中感受到人性的善良,體會到生命的美好,進一步學到了什麼是感恩,付出和愛,要接納所有的完美與不完美,懂得包容,敢於直面自己,完善自已!
最後特別鳴謝天台山民俗博物館提供優質的場所和服務,並開放三大展館,供赤城雅韻群友參觀學習。
天台山民俗博物館是浙江紅石樑集團公司董事長邱建生憑著一腔的文化情懷,以傳承保護天台的民俗文化為己任,化巨資收藏了數以千計的民俗文物,並建起的民俗博物館。主要向公眾展出,旨在收藏、展示,宣傳、研究、交流天台的民俗文化,為人們重拾歷史記憶,傳承質樸的文化情懷,弘揚民俗文化,提供一處獨特的文化場所。其展出的民俗文物,大都是清末、民國時期以來的產物。與天台百姓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有木雕、泥燒、竹編、剌繡、也有銅製、鏨刻、石雕,陶瓷;大到一張千工床,小至一枚印章,做工精細、樣式迥然、美侖美奐,無不凝聚著祖先的聰明才智,體現了精湛的藝術和文化追求,展現著天台「耕讀傳家」的農耕文明。它們有故事,有情感。帶著上代人的體溫,勾起人們兒時的記憶。那些令人驚嘆的雕刻圖案,透射出先民內心深處的美好祈盼。這些蒙著歷史塵埃的民俗文物,閃爍著豐富的人文光彩。
海報設計:叄弍
攝影:七樓
赤城雅韻是一家在天台縣婦聯引領下,以美麗女性、美好生活為宗旨,以萬景茶莊·如歸廳為活動中心,努力踐行將美落實到衣食住行為根本的公益性網絡公眾平臺,不定期開展線上互動和線下教育培訓分享活動,群內杜絕廣告、紅包、拉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