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大小星球 和孩子一起成長 ◆····
大家還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成語的嗎?
幼兒園大班?小學?反正星球君是記不太清了。
不過昨天,大小星球學習群裡一位寶媽分享了家裡小萌娃的「成語語錄」,著實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呢!
還是先看看這位小萌娃在家是怎麼用成語完成日常對話的吧!
場景1:洗澡後
寶媽:寶貝,要把洗澡玩具都收拾好哦!
萌寶:媽媽,我一次拿不了這麼多(玩具),我可沒有三頭六臂呀!
場景2:外出前
瞬間被逗樂了,有沒有?
沒看夠哦!再來~
場景3: 媽媽帶媽媽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寶媽:這裡(書上)有好多好吃的啊!
萌寶:我也想吃。
寶媽:你看看就當吃啦!
萌寶:媽媽,我不要畫餅充飢,趕緊開車帶我去買。
場景4:戶外遊戲
寶媽:三個小朋友在追逐打鬧...
萌寶: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場景5:玩新玩具
寶媽:今天爸爸給買了個小帳篷,寶寶玩的可開心了。
萌寶:我玩得不亦樂乎!
當發現寶貝只有3歲半(寶媽後來備註群暱稱才得知呢),聽著一個又一個成語從這個3歲半的小萌娃嘴裡脫口而出,星球君當時就目瞪口呆,真是太震驚了!
簡直讓人不得不驚嘆寶貝的語言學習能力實在是太強了!能把成語學以致用,而且還用的這麼得心應手啊!
說到像成語、詩歌這樣的文學語彙,我們現在一般很少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或者說這類的文學語言逐漸被我們淡忘了,有危機感了嗎?
就像幾個月前曾在全網刷屏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兩句話,因抗戰疫情時,被海外友人選做貼在日本捐贈箱的標語,而被大家關注起來,火了!
單獨看字面,只會覺得風雅。
但如果知道背後的故事,會感受到文字的巨大力量,大到能讓一個人放下生死。
大概在一千三百年前,崇敬佛法的日本長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給唐朝眾僧。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後來,鑑真和尚聽聞此偈,很受觸動,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他帶去很多佛經和醫書,主持重要佛教儀式,系統講授佛經。
他指導日本醫生鑑定藥物,傳播唐朝的建築技術和雕塑藝術,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歸國後,鑑真成了一代高僧。
這就是語言的力量。
成語通常只有4個字或8個字,但它很有力量,而且還能將很多智慧、情感代代相傳。
舉個例子,幾個月前,國內疫情酷烈,整個國家如臨大敵,總是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甚至有人趁此機會在發國難財。
如果我們坐上時光機,回到嶽飛的時代,就會發現他也曾面臨相似的處境,形勢更加嚴峻,國家存亡就在一線之間。
當時宋朝很多土地都被北方的敵人佔領了,敵人不但搶走了老百姓家裡的糧食,還燒掉了房子,大家沒有飯吃、沒有房子住,生活得特別可憐。
嶽飛心裡很著急,他下定決心要趕快帶兵把敵人打跑。
可是,就在他準備戰鬥的時候,卻有很多人跑來告訴嶽飛:「敵人太厲害了,還是不要打了,咱們乾脆投降吧!就連宋朝的皇帝,也不想打仗了。」
他把自己的憤怒都寫在了詩詞裡——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寫完之後,他決定平復心情,帶領大家一起奮力禦敵!從此之後,「怒髮衝冠 」這個被寫進詩詞裡的成語就被人們代代傳唱,廣為人知。
如果孩子聽了故事,記住了這個成語,我想,無論他個人遭遇了挫折,還是國家遇到了困難,內心都會有一線希望保存下來。
再舉個例子,「呆若木雞」,現在指的是一個人傻乎乎的樣子,但最早它講的可是一個特別勵志的故事呢。
齊宣王曾請了一位鬥雞高手幫他鬥雞,一期訓練之後,這隻雞變得很兇,齊宣王很高興,他以為鬥雞已經準備好了。
結果鬥雞高手搖搖頭,「不行不行,現在這隻雞太不專心了,一聽見什麼聲音就扭頭去看,不夠厲害!」
繼續訓練10天之後,他帶著雞來見齊宣王說:「大王,這下好了,你的雞一定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
齊宣王一看,這隻雞呆呆的,像是傻了一樣,很是擔憂,怕一上場就要輸。
等鬥雞開始後,有隻厲害的大公雞來挑釁,一開始這隻木雞毫無反應,等大公雞靠近,這隻看上去有氣無力的木雞突然瞪大了眼睛,在對手的頭上、脖子上狠狠地啄了起來,最後木雞大獲全勝。
「呆若木雞」這個成語也留下來了,一開始指的是一個人遇到事情不慌不忙,做起事情來認真又專心。
只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漸漸變成了「受到驚嚇而發愣的樣子」。
「呆若木雞」背後的故事,想告訴我們的就是「表面的厲害不是真的厲害」,孩子聽過故事以後,會知道怎麼讓自己做到真的強大,而不是繡花枕頭、外強中乾。
為什麼日本這個曾經極其仰慕我們大唐文化的鄰國,能在千年之後能將文字運用之妙,而我們自己卻漸漸丟掉了漢字裡藏著的智慧匠心?
可能是讀書時老師和課本太無聊,也許是以應試為唯一目的的學習讓人興趣掃地,但現在我們的孩子有不一樣的選擇——
專為4—8歲兒童打造的成語學習音頻課
成語奇談
上面兩個故事是從《成語奇談》中聽來的~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所以也不要指望一個孩子在不喜歡的老師的課上認真。為此,大小星球教研組反覆跟孩子們測試和確認,選出了他們最喜歡的老師和學習夥伴。同學是胖墩墩萌滾滾的熊貓小七,好(第四聲)吃不是他唯一的優點,還特別愛學習,好奇心永遠不會枯竭。老師是鶴公子,除了風度翩翩之外,他還博學,有趣、有耐心。不僅自己懂,還很擅長讓小朋友懂,非常了解孩子的愛好和煩惱,小孩子愛吃的,愛玩的,害怕的,跟他一說就全都釋然。所以,當聽到學習群裡的小樹媽媽說寶貝喜歡聽熊貓小七和鶴公子講成語,而且百聽不厭,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寶貝才3歲半就能讓好多成語脫口而出啦!
點擊下方試聽成語課↓
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因為不滿美國現行的教育體制,為自己的5個孩子專門創辦了一所新式學校。這所學校裡最重視的事情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麼而學」。
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維的手段,想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家長,完全可以利用好「成語」這件工具。一個能靈活運用成語的人,就能把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和成語中描述的情景進行了跨界轉換,這本身就是創意思維的模式。
成語奇談 這套課程把每個成語都和家校日常生活深度聯結,不論衣食住行,還是嬉笑怒怕,讓每個孩子在60個真實生活場景之中:
聽懂成語
記住成語
用對成語
幫助孩子將易錯難記的成語,變成寫作中信手拈來的工具。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寫作文無話可說,無詞可用。
60節音頻課+180張成語互動卡牌實物=掌握120個成語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課程列表)
其中
80%成語為課標要求
幫孩子輕鬆應對語文考試
20%成語為中國人日常必用、易錯成語
讓孩子娓娓而談,出口不凡
▽
每節課7分鐘
包含近義詞/反義詞/意義相關詞
重點擊破成語考試丟分題
※懂語文,更懂兒童心理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老師
-北師大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
-多年家庭親子養育諮詢經驗
※迪士尼動畫中國御用配音團隊「領聲」
萌翻獻聲
※知名畫家範薇
用配圖
▽
※幫孩子看圖說話、打開想像、提升表達
成語故事豐富寫作素材
將五千年傳統智慧化為己用
▽
每節課後 均配有知識小卡片
1. 含義解析
2. 例句仿寫
3. 近義詞辨析
4. 反義詞區分
5. 歷史典故
讓孩子複習脈絡清晰
讓家長陪學有章可循
▽
用戶評論
關鍵詞:上癮……寫作……活學活用……
今年的5.20,大小星球攜手京東教育為甘肅山村小學公益募捐1018套成語課程的活動仍在進行中哦!詳情請戳: 大小星球×京東教育公益募捐| 520,你可以愛更多的人。
也可直接掃碼,查看公益活動詳情
👇點這裡,了解 成語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