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萌娃輕鬆解答雞兔同籠奧數題,網友:邏輯思維能力,比我還強

2021-01-13 三個麻麻

前陣子,一則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中,一位3歲7個月的萌娃,用稚嫩的聲音邊講解、邊用畫畫的方式解答了小學四年級的經典奧數題「雞兔同籠」。

題目是這樣的:雞兔同籠共6個頭,20條腿,問雞兔各多少只?

萌娃是這樣解的:

1、先假設籠裡全都是雞:在白板上畫了6個圓圈代表頭。

2、每隻雞有兩隻腳:給每個圓圈畫了兩條線代表腳。

3、這樣畫完以後一共才12條腿,還少了8條腿,這8條腿就是兔子的,我們需要補上。

4、把剩下的八隻腿補上:注意每個圈圈上需要再畫兩條線。

5、畫完以後發現有4個圈畫了4條腿,那麼這四個圈代表的就是兔子,兔子一共有4隻;剩下兩個圈有兩條腿,那麼這兩個圈就是雞,雞一共有2隻。

有理有據,毫無破綻,看完視頻以後,其清晰流暢的解題思路,讓網友們都驚呆了:

「天吶,我長這麼大沒明白的題目,居然被一個萌娃教會了。」

「感覺白活了不如一個三歲小孩!」

其實,「雞兔同籠」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小學奧數題,學了方程式以後我們可以輕輕鬆解題。

但是對於沒有學過方程式的孩子來說可就不簡單了。因此,「雞兔同籠」問題的一些另類的解法就被奉為了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經典。

我們輔導孩子的關鍵點也不在於要讓孩子掌握知識,而是在於要用孩子的思維去解題,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記得當年我做題的時候,數學老師直接給了我們一個公式:足數折半,減頭數,得兔子數;但是對於其原理,仍然是懵懵懂懂的。

但是,以上提到的萌娃用的畫畫法就非常形象,連成年人看了都表示服氣,這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真是槓槓的!

雖然邏輯思維聽上去很抽象,但是掌握其中奧妙,就會其樂無窮。

思維也是智力的核心,是學習能力的底層處理器,事關學習、生活、升學、工作,經過訓練和未經訓練的孩子,差距會非常明顯,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從小重視起來。

如今各種與邏輯思維相關的培訓班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動則上萬一年,其地位可見一斑。

那麼,邏輯思維能力應該如何來訓練呢?可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去訓練嗎?答案是可以的。

0-3歲,動作思維佔據主動地位

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轉移得非常快,表現為:此刻在玩什麼,腦子裡就想什麼。一旦動作停止了,思維也就停止了。

所以,這個階段思維訓練的關鍵點在於要讓孩子有真真切切的感受,讓孩子能看到,摸到,才能學到。

比如,和孩子玩積木的時候,引導孩子給積木按顏色或者按形狀分類,這就是分類遊戲;

玩形狀配對,想辦法將物品投入小洞洞,這就相當於連連看,既鍛鍊了思維,又能讓小手越來越靈活。

3歲以後,形象思維佔據主導地位

等到孩子3歲以後,由動作思維進入形象思維階段,並且形象思維佔據了主導地位。典型的表現是,孩子可以依賴一些具體的實物來做一些簡單的運算。

比如,你問孩子,我有5顆糖果,被吃掉了一顆,還剩下幾顆呢?

孩子可能可以馬上給出答案,但是你讓孩子直接做算數,對不起,寶寶做不到。

這個階段的孩子,測量,比大小,圖形對應以及空間的概念的培養都可以提上日程啦。

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應該有意識抓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帶著問題去思考各種事物之間、局部與整體之間的聯繫等;

另一方面,還要注意知識的積累:有條件多帶孩子走出去,多讓孩子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就算沒辦法出門,也要經常給孩子看各種類型的繪本,只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孩子想像力的翅膀才能自由飛翔。

4歲以後,抽象思維開始萌芽

典型的表現是,孩子會思考兩件事物之間的關聯了,可以下一些簡單的結論了。比如,我們提到了消防車經過了,他能下定結論「有地方著火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開始提上日程。

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抓「讓孩子運用已有的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導孩子積極思考、養成遇到事情先動腦、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不行再提問的好習慣。

當然,三種思維方式是層層遞進、交叉式向前發展的,我們的這個年齡界限只是個概念,並不是說到達這個年齡了,相應的思維方式馬上就有了,每個孩子之間也會有個體差異。

系統的邏輯訓練可以這樣玩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結論,思維的訓練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著手,我們需要留心孩子發出來的信號才是,利用敏感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可就費事了。

如果你覺得有些麻煩,也引入專業的思維訓練教具,每天10分鐘,幫助孩子抓住思維訓練敏感期。

我推薦《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這是一套由本土關鍵期早教項目團隊研發的邏輯思維遊戲書,遊戲的設計依據《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符合3-6歲孩子的思維發展特徵。

全套8冊,共96個遊戲,涉及到上百個知識點,重點開發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這五大關鍵能力。

裡面運用的數學方法有:歸納和演繹、分析與比較、遞推、逆向、比較、因果關係等,可以說是非常全面了。

遊戲玩法

兒童的邏輯思維訓練重在新奇有趣,這樣才能引人入勝,在潛移默化中完成訓練,純做題顯然是不科學的。

這套《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3歲半的兒子喜歡它甚至超過大名鼎鼎的邏輯狗,我幫他讀了題目,他就能非常專注地玩。

我讀完題目,小朋友就能專注思考

首先是配色,鮮豔又不傷眼睛的配色,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對小朋友也很友好。

其次是它還帶了一塊操作板,是6個萌萌噠動物形象,在每一題都會出現,讓孩子可以邊動手邊思考。

最後是取材。每個遊戲都有對應的場景,來自動物、植物、美食、日用品、交通工具……十分有接地氣。

《哇,我的家》選取的是生活中的食物、水果、衣服等,考察等量代換、對應形狀、整體和局部等。

《嗚,去遠方》是交通工具主題,將邏輯知識和交通工具巧妙融合,考察了整體與局部、顏色分類、速度排序、對應關係、 細節觀察、加減等知識點。

《喂,大自然》這一冊從大自然的動植物出發,考察細節觀察、對應關係、排序等。

比如下面的這道排序題,就巧妙地結合了小動物腳的數量,需要孩子先數出數量,再根據數量完成排序;既提高了孩子對動物的認知,又考察了孩子的點數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記憶能力。

《數與量》考察的是數量多少、對應關係、量變等知識點,數量的玩法居然有這麼多,讓孩子大開眼界。

《形、色與空間》這一冊主要是顏色、圖形變換和空間立體,還涉及了著名的三山試驗,考察從不同視角看物品的能力。

《觀察與記憶》難度略高,考察記憶能力,按用途分類等,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

《推理和發現》類似解謎遊戲,可以幫孩子打開新奇世界大門,很好地激發孩子的探索欲。

《嗨,色形數》這一冊,讓大家看到了顏色、形狀和數量的組合變換出的無限可能。

這一套書,可以從3歲一直玩到6歲,喜歡的可以把它帶回家。

相關焦點

  • 用假設法解「雞兔同籠」,記住這4步,即可輕鬆搞定,乾貨請收藏
    #小學數學中,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之前我發的一篇文章中就介紹了六種解答注意:用假設法解答「雞兔同籠」問題時,如果假設全是雞,則先計算出來的就是兔;如果假設全是兔,則先計算出來的就是雞。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假設法」,我儘量用作業中常見的原題來講解,文末同步練習可以獨自練習練習,一起來看看吧!
  • 淺談英語新加坡奧數-古北夢樹
    奧數全稱叫「奧林匹克數學」 ,稱呼起源於「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體現了數學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強。奧數體現了數學的巧思、靈活、多變與其中滲透的數學美學。今天我們談的新加坡奧數其實是合了中國數學的精髓和英國美國等西方數學的優勢,可謂是中西合璧,強強聯合。
  • 雞兔同籠書評
    此前我看了《劇院故事一則》,也看了《大海中有不死的神龍》,都是相當不錯的作品,故事、演員、道具、創意……都頗可圈可點甚至好於商業市場上不少小劇場話劇。但還不夠,朋友說,最好的,是《雞兔》。我就不明白,聽上去跟一道笨蛋數學題一樣的劇目,為什麼要我排五個小時的隊啊。
  • 萌娃指揮倒車業務熟練:邏輯思維能力,早在6歲前就已拉開差距
    孩子的爸爸說,開車的是孩子媽媽,倒車還不是很熟練。奶奶指揮了很久都倒不進去,孩子上場30秒就成功了。 一位姑娘留言說: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真是一出手就贏了!我長到30歲,至今還不敢一個人開車,更不敢指揮我老公開車呢。
  • scratch3.0圖形化編程軟體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百度截圖以上文字源於百度百科(雞兔同籠_歷史)【原創】文章全部內容皆為作者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接下來我們通過scratch來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條件截圖我製作的「雞兔同籠問題」完整的腳本截圖:①腳數量大於零;②頭數量大於零;③腳數量必須是偶數;④腳數量大於等於頭數量的二倍;⑤腳數量小於等於頭的四倍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部分解題技巧和方程解法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應用題中,有一些類型的題,例如雞兔同籠,植樹問題,自行車裡的數學,確定起跑線等,同學們往往會認為比較難掌握。其實這些題只是比較偏重解題技巧,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相信同學們都能正確地把它們解出來。雞兔同籠的問題在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就有記載,也算是比較古老的數學問題了。
  • 難題大全:歷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題+奧數題,培養邏輯思維
    奧數競賽想必同學們都不陌生,奧數考查的點更加注重解題方法和思維,以及答題的技巧,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基礎良好的情況下去進行的。對於高考數學的壓軸題,其實主要也是一道綜合性考查大題,主要考查同學們的邏輯思維和解題方法,與奧數有些相似。
  • 數學教師:家有三年級學生,吃透這100道奧數題,邏輯思維蹭蹭漲
    數學教師:家有三年級學生,吃透這100道奧數題,邏輯思維蹭蹭漲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思維較強、並且注重基礎能力的學科,所以唯有在小學時期就將基礎和思維掌握好,高年級的學習才會輕鬆。在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們學習的內容主要就是奧數,但這也恰好是學生們學習上的一個難點,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對奧數方面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也給孩子報了提升的補習班,但效果始終是甚微。其實在老師看來,學好奧數知識的關鍵還是在於基礎知識上的提升,唯有將基礎學紮實了,然後再逐個去突破這些難點知識,才能舉一反三。
  • 從雞兔同籠看《孫子算經》與《幾何原本》,及南北朝人與古希臘人
    ▲ 還記得「雞兔同籠」嘛?古人是如何求解的?,估計李永樂也不知道雞兔同籠中的以上等式是咋回事。同理,當雞和兔子是任意數量時,我們也可以用《原本 · 第五卷 · 命題 1 》中的推理程序證明前邊提出的雞兔同籠中的等式②是成立的:
  • 提高邏輯思維是關鍵,有娃必備
    6-11歲,培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這一時期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分散性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比如雞兔同籠這類問題,他們已經到了可以不需要去雞窩,通過書面語句就能開始解答思路。這段時間的培養重點比之前更多,也更重要,因為隨著孩子上小學,寫作業這樣的頭等大事直接就跟邏輯思維能力掛鈎,要想不被氣到心梗住院的地步,乘著學齡小作業相對較輕鬆,培養邏輯思維比單純完成作業更重要。
  • 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家裡有3、7歲的寶看看,開發大腦
    嘟嘟小朋友回家問了爸媽,儘管嘟爸嘟媽都是大學老師,但她們表示不知道怎麼跟兒子解釋,因為隨著現代科技水平來說,弟弟10歲,哥哥60歲完全是有可能的,既然「大得多」,那就選了60歲。對此,有不少網友表示:「家長太較真了,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在輔導作業的時候心態是怎麼崩潰的,孩子寫作業,家長兩行淚~」邏輯思維其實是伴隨孩子一生的硬本領。
  • 博士老爸是天才:自製1份應用題「口訣」,兒子6年數學最低97!
    博士老爸是天才:自製1份應用題」口訣」,兒子6年數學最低97!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方法以及解題思路,小學階段的數學是非常簡單的,難度最大的應用題也無外乎就是「雞兔同籠」、「濃度問題」以及「圖形幾何」問題,只要掌握好了解題思路,加上清晰的解題思路,基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 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家長:題難,不會!
    尤其是數學學習,可以多找一些奧數題,讓孩子們做一做,培養數學思維,提高興趣,都不錯。今天逛論壇看到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發帖子的家長表示有點難,能把這幾道題全部解答出來的,肯定是小學霸!一起來看看題吧:上圖是第一道奧數題。三年級同學,已經掌握了除法豎式,但是呢,當遇到上面這類奧數題時,會覺得特別難,沒有任何思路。
  • 孩子3歲前該幹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很重要,未來孩子更聰慧!
    在思維邏輯之間,要用到概念、斷理、推理之類的思路去比較、分析、綜合、抽象、 概括的方法,當我們從熟悉到運用這些思維的方式和方法地程度,即邏輯思維地能力。邏輯對一個人有哪些影響?影響大腦進行全方位思考有邏輯思維的人,比較容易調動大腦的思考能力,讓大腦飛速的運轉,從而讓人做事很精明。有調查顯示,邏輯思維強的人,不容易患有老年痴呆症。
  • 碧藍之海真人版新預告 桐生兄弟雙雙跳海 這才是真正的雞兔同籠
    新預告中給出了第1話中伊織到達了萬惡之源的新家這個畫面,一切看起來還挺正常的,畫風非常的清爽和乾淨,給人大海男兒的清涼感,但誰知道這正是一切的萬惡之源。各個方面來說,這都是真正意義上的雞兔同籠,這可比假面騎士build中的雞兔同籠的純度要高太多了,畢竟飾演北原伊織的不僅僅是龍星涼,而且還是獸電戰隊強龍紅。看來恐龍和兔子也能組成最佳搭配。
  • 學邏輯思維去機構還是自己教?
    在比賽中,他只花了 21 秒就將打散的數字歸位,展現的不僅僅是數學計算能力,更展示了他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他曾經蟬聯兩屆全港數學競賽的冠軍、英國奧數比賽冠軍,也是一枚絕對的數學學霸。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這種強大的能力來源於父母早期的教育,人家的父母可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了。同小學階段一樣,學前的數學也分為兩個概念:普通數學和邏輯思維(奧數)。學前普通數學的核心內容是加減法,一般入學前必須熟練掌握 20 以內的加減法,大體掌握到 100 以內,而有些孩子更超前一些,能將乘法口訣也背下來。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我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北京四中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谷丹老師談到「奧數熱」現象時說過:「我特別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 清華附小校長:小學奧數就考這50道題,反覆練,考試力爭滿分!
    清華附小校長:小學奧數就考這50道題,反覆練,考試力爭滿分!奧數是小學階段最能提升孩子邏輯思維的科目。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奧數,很多學校也把奧數納入課外必修,目的就是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善於思考的能力。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教育部專家回應
    家長們最關心的是,還需要刷題嗎?王尚志:課程標準的改革還有一點,就是在內容上強化了數學建模和數學探究活動,把它作為提升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載體。其實,題目的「難易」很難直觀表現,因為我們強調的不再是「知識」而是「能力」。比如今年山東省高考數學試卷,試題裡帶有應用背景、具體情境的題目大概有七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