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海龍王真的認為金箍棒是塊廢鐵嗎?他為何不敢招惹孫悟空?
文/姜子說書
86版《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到東海龍宮尋寶,東海龍王熱情迎接,口稱上仙,不料孫悟空力大無比,「獻鋼叉嫌小,奉畫戟嫌輕」,真當東海龍王無計可施的時候,龍婆、龍女道:
「大王,觀看此聖,決非小可。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豔豔,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
《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前身是大禹治水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看著十分巨大,很是笨拙的樣子,並不是武器一類,所以,東海龍王當心拿他當武器不好用,打發不了孫悟空。
龍婆表示,別管好不好用,既然對方嫌棄東海龍宮的武器都太小太輕了,那就只能找個重量級的,且送與他,憑他怎麼改造,目的是感覺把對方送出宮門,打發了出去便了,即便是對方拿不到,到時候也無話可說了。
但是,東海龍王雖然覺得那個定子當武器不好使,卻從來沒有說過那是一塊廢鐵,他說的明明是神鐵,原著原文中,龍王道:
「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莫說拿!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兒筋傷!」
總而言之,東海龍王的意思,並非不把那塊鐵放在眼裡,並非覺得那是廢鐵,無用之物。他口中所謂的不中用,是指作為武器,不方便。而孫悟空轉述給花果山的猴子猴孫,是這樣說的:
「物各有主。這寶貝鎮於海藏中,也不知幾千百年,可可的今歲放光。龍王只認做是塊黑鐵,又喚做天河鎮底神珍。」
《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見了那寶貝,約有鬥來粗,二丈有餘長,重一萬三千五百斤,也有同樣的顧慮,感慨道:「忒粗忒長些!再短細些方可用。」
沒錯,這東西太粗了太長了,如何拿在手裡?怎麼當武器?這是很本能的一種疑問,東海龍王才會有以上的感慨。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此時此刻,奇蹟發生了,那鐵棒居然如人意,可以變大變小,最終,孫悟空把他變成了「二丈長短,碗口粗細」的一根棒子,這次心滿意足。
後來,孫悟空又說,這塊鐵雖然好用,身上卻無衣服相趁,又找東海龍王要一件披掛,四海龍王最終奉上鳳翅之金冠,與那鎖子甲、步雲履,以禮送出。孫悟空仍弄武藝,顯神通,但云「聒噪!聒噪!」,氣得四海龍王道玉皇大帝那裡告狀,表曰:
「水元下界東勝神洲東海小龍臣敖廣啟奏大天聖主玄穹高上帝君:近因花果山生、水簾洞住妖仙孫悟空者,欺虐小龍,強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掛,騁兇騁勢。驚傷水族,唬走龜鼉。臣敖廣舒身下拜。獻神珍之鐵棒。」
總而言之,神鐵也好,黑鐵也罷,亦或是神珍之鐵棒,都是寶物,並無廢鐵一說。他不敢招惹孫悟空,是因為眼見孫悟空力大無窮,殺傷力驚人,絕非小可。好漢不吃眼前虧呀,東海龍王自然選擇暫且讓步。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明刊百回本《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