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話別四海龍王言之「聒噪」,不想他們理解錯了

2020-12-19 竹韻讀文史

當初東海龍王上天庭狀告孫悟空,說孫悟空者強坐水宅,索兵器、要披掛,我們四海龍王獻給他金箍棒和整套的黃金甲後,禮送出境,他還訓斥我們:

「聒噪,聒噪!」

聒噪這裡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話瑣碎,聲音喧鬧,令人煩躁。

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景。

孫悟空初到東海龍宮尋寶,對東海龍王很客氣,語氣也很誠懇:

「久聞賢鄰享樂瑤宮貝闕,必有多餘神器,特來告求一件。」

東海龍王相繼拿出大捍刀、九股叉、畫杆方天戟,但是都因為太輕,孫悟空沒看中,說是讓他再去尋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因為他知道東海龍宮寶物眾多。

後來東海龍王果然獻出了如意金箍棒,這可是一件如意法寶,孫悟空當然非常滿意,他見東海龍宮如此富有,於是又趁勢提出再尋一副披掛,一總奉謝,仍然還是很客氣。

東海龍王這回也可能是真沒有了,於是告訴孫悟空只能找他三個弟弟試試,孫悟空要求其實也不高,說差不多能用就行:

「俗語謂賒三不敵見二,只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後來東海龍王召來三個弟弟,南海龍王敖欽聞言大怒,主戰。東海龍王說孫悟空這人很厲害,不宜硬戰。西海龍王敖閏主和,意思先送披掛把他打發走,然後再去天庭告御狀。於是他們用藕絲步雲履、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湊了一套披掛。

都是金光燦燦、花裡胡哨的東西,孫悟空當然又是非常的滿意,穿戴整齊後特意拿著金箍棒舞弄一番,果然是威勢頓增,於是興致勃勃地揮舞著金箍棒一路打出去,並對眾龍道「聒噪,聒噪!」

四海龍王正為孫悟空強行索要寶物生氣,再聞孫悟空「聒噪」二字尤為刺耳,於是紛紛義憤填膺,當場商議進表上奏告狀。

其實他們還真是冤枉孫悟空了,孫悟空當時絕對沒有訓斥他們的意思。

一則,孫悟空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禮貌的人,一開始態度就很客氣,而且這四件寶物一分錢沒花,都是人家白給的,他根本沒有理由再訓斥人家。

二則,孫悟空後來也說過這句話,根本就不是訓斥的意思。就是他們走到天竺國,留下了唐僧做駙馬,國王將官文用印花押,又送了他們盤纏:

「行者朝上唱個喏道:『聒噪,聒噪!』」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孫悟空先是行禮唱喏,很明顯,聒噪的意思就是打擾告辭的意思,而不是喧鬧、令人煩躁的意思。

其實聒噪有三種意思,一個就是說話瑣碎,聲音喧鬧,令人煩躁。

再一個就是江湖上打招呼用的習慣語,意思就是打擾了,對不起,告辭了。

再一個就是泛指打擾,煩擾。

而孫悟空對四海龍王說的聒噪,很明顯就是第二種意思,就是打擾了,不好意思要了你們這麼多的寶物。

其實不光是西遊記中有這種說法,《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那段,晁蓋、吳用設計用藥酒迷翻楊志等:

「把車子上棗子都丟在地上,將這十一擔金珠寳貝都裝在車子內,遮蓋好了,叫聲『聒噪』,一直望 黃泥崗 下推了去。」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也有:

「只把船中所有金銀貨物,盡行搶擄過船,叫聲『聒噪!』雙槳齊發,飛也似劃將去了。」

此情此景,他們都是和孫悟空一樣的心思,就是江湖招呼用語,意思就是打擾抱歉告辭的意思。

由此看,四海龍王還真是冤枉孫悟空了,後來他們可能也發現自己理解錯了,所以再後來在西天取經路上,孫悟空再去找他們,他們一點也沒有記仇,而是盡心盡力幫助了孫悟空好多回。

相關焦點

  • 四海龍王和孫悟空的關係如何,一件小事給出了答案
    孫悟空當初去東海龍宮索要了如意金箍棒,又勒索了整套的金甲,臨走不僅沒有說一句感謝的話,還訓斥四海龍王「聒噪」,惹得四海龍王義憤填膺,於是上天庭去告他。接著地府閻王也來天庭狀告孫悟空強銷生死簿,於是引發後來一系列事件,直至孫悟空因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後來孫悟空被放出來後奉命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和四海龍王又有交集,那麼他們的關係怎麼樣,孫悟空有沒有因此記恨四海龍王呢?
  • 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四海龍王就能滅!為何孫悟空還會火氣攻心?
    只是,就算有四海龍王的幫忙,在孫悟空與紅孩兒的第二次戰鬥當中,孫悟空依然遭遇了一個劫難,這個劫難,就是所謂的「心猿遭害三十難」。在這個劫難當中,要不是有豬八戒出手相救,孫悟空有可能就真的死了!那麼,在「心猿遭害」中,四海龍王扮演了什麼角色?有一個字能證明!
  • 四海龍王——隱藏四海的詭秘事件
    這一期給您講講四海龍王。小金魚認為他們是:西遊裡最詭秘的組合。廢話少說,咱們直入主題。《第3回》500年前,孫悟空龍宮尋寶:東海龍王敖廣道:「舍弟乃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是也。」500年前,四海龍王排序:東海敖廣、南海敖欽、北海敖順、西海敖閏《第41回》孫悟空請東海龍王滅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行者道:「令弟何在?」龍王道:「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閏、西海龍王敖順。」
  • 【老君PK觀音】四海龍王:是誰要孫悟空死?
    本文鄭重聲明(重要)第141期主要內容:1、哪一派龍王和觀音的訴求一致上期說到,四海龍王分兩派:東北派:東海敖廣、北海敖順西南派:西海敖閏、南海敖欽東北派主張將披掛送予孫悟空,完成上峰指令;西南派卻主張要點兵拿孫悟空,最好就地處決。
  • 東海龍王真的認為金箍棒是塊廢鐵嗎?他為何不敢招惹孫悟空?
    題:東海龍王真的認為金箍棒是塊廢鐵嗎?他為何不敢招惹孫悟空?文/姜子說書86版《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到東海龍宮尋寶,東海龍王熱情迎接,口稱上仙,不料孫悟空力大無比,「獻鋼叉嫌小,奉畫戟嫌輕」,真當東海龍王無計可施的時候,龍婆、龍女道:「大王,觀看此聖,決非小可。
  • 孫悟空為何來自傲來國?四海龍王為何都姓敖?有什麼說法嗎?
    於是,東海龍王敖廣只好「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把三個弟弟叫來了!給孫悟空湊了一副披掛,打發他出門去了。你道東海龍王的三個弟弟是誰?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為什麼鬧龍宮的孫悟空,作者要安排他的國籍為傲來國呢?孫悟空當了弼馬溫之後,為何反而鬧出更大的事來呢?
  • 為何西遊記中四海龍王地位很低?其實他們不是真龍血脈!
    看過《西遊記》的網友們都會發現,每當需要用水的時候,孫悟空就會去東海龍王那裡求得幫助。但是龍王作為一介神仙,卻被孫悟空來回調遣,這是為什麼呢? 龍王的兒子三太子被孫悟空抽筋扒皮,最後成了白龍馬,給唐僧當做騎,按理來說龍王應該很仇視孫悟空。並且龍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高,為什麼四海龍王的地位就這麼低?
  • 【謎案】四海龍王:細思極恐的詭秘事件
    先從四海的主角,四海龍王敖氏兄弟說起。詭秘事件1:四海龍王排序有變更《第3回》東海敖廣對孫悟空說道:「舍弟乃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是也。」對比孫悟空七結義的排序:500年前和500年後,孫悟空的排序是一致的。猴子也沒有在外人面前,抬高自己的排位。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東海敖廣改口呢?以前有書友說,東海敖廣排的是職位。而並非敖氏家族內部兄弟之間的排序。西海敖閏、北海敖順只是互換了西海龍王、北海龍王的職位。
  • 西遊記四海的四海龍王,為何要聽玉帝命令,才敢行雨
    西遊記四海的四海龍王,為何要聽玉帝命令,才敢行雨文/成長新視點在西遊記中,在孫悟空大戰紅孩兒的時候,請來了四海龍王,當時,龍王說了一句話:降雨,需要玉帝的旨意才行。孫悟空聽了之後,要打龍王,他們才被迫行了雨。這個情景,讓人不禁感到很奇怪,四海龍王都是王爺,為何要聽玉帝的旨意,才敢行雨呢?原來,四海龍王,是分別管著各自一方的水情,受到天庭玉皇大帝節制的一方大員。他們的身份,與觀音菩薩和如來等五方五老不同,是拿著天庭工資的公務員,必須接受天庭管理。
  • 混世魔王:反被聰明誤的四海龍王
    《第1回》孫悟空進入水簾洞,原文說:渾然象個人家《腦洞西遊》裡也分析過:水簾洞是東海敖廣秘密挖的!而當年隱藏在水簾洞裡的神秘人,就是牛魔王!孫悟空當上美猴王,多虧牛魔王的暗中操控。他們不是挖山累死,就是被滅口殺死!所以混世魔王才會三番五次光顧水簾洞。每波被抓的猴子,都是有去無回!孫悟空解救的那三十個,是最近抓的一波。如果不是孫悟空來,他們也是死路一條。這就是混世魔王的設置的「家業」!那麼牛魔王為什麼要慫恿混世魔王呢?
  • 四海龍王與五帝龍王
    在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中,關於龍的傳說也不曾少過,所涉及的龍王大概有上百位,其中最為出名的應該就是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還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了。道書《龍王品》有五帝龍王:"東方青帝青龍王,南方赤帝赤龍王,西方白帝白龍王,北方黑帝黑龍王,中央黃帝黃龍王。"四海龍王"東方東海龍王,南方南海龍王,西方西海龍王,北方北海龍王。"
  • 孫悟空大鬧龍宮時,只要東海龍王取走一物猴子立馬繳械投降
    東海龍王是第一個告發孫悟空的神仙,他的理由是「孫悟空欺虐小龍,強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掛,騁兇騁勢。驚傷水族,唬走龜鼉。」說得是相當的可憐,其實事實根本不是這樣,孫悟空拿走的金箍棒,在他的眼裡只是一塊廢鐵,當孫悟空強索披掛時,南海龍王擼起袖子就要硬幹,被西海龍王阻止,在這種環境下,四海龍王湊了一套盔甲給了猴子。
  • 同樣都是觸犯天條,為什麼涇河龍王被殺而四海龍王水卻沒事?
    大家都是龍王,都是背著上面「幹點壞事」,可為什麼最後的下場卻完全不同呢?其實仔細一分析就明白怎麼回事了!一、涇河龍王和四海龍王能比嗎從地理學上來看,涇河是渭河的支流,渭河是黃河的支流,黃河入海流。涇河的分量跟大海完全不能比。
  • 四海龍王分別住在哪裡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應該對四海龍王不會感到陌生,雖然經常成為孫大聖的背景板,但好歹也是滿滿地刷了一把存在感。龍,長期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不僅僅是西遊記,中國許多古籍、神話裡也能找到龍王的身影。時至今日,龍王崇拜也還能在許多地方看到。龍,雖然是個虛構的生物,但在中國人民的話語和文字裡,就變得非常飽滿了:家裡幾口人,都做什麼的,有哪些風流事,都一清二楚。
  • 涇河龍王改變下雨時辰點數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為何卻沒事?
    而哪吒是站在沒理的一方,四海龍王佔據有理的一方,所以逼死哪吒他們無事。而袁守城是佔據有理的一方。涇河龍王是自尋死路。 東海龍王得知兒子敖丙慘死,不是直接就抓哪吒,而是對李靖說了一番話:你生出這等惡子,你適才還說我錯了。今他自己供認,只你意上可過得去!況吾子者,正神也;夜叉李艮亦系御筆點差;豈得你父子無故擅行打死!我明日奏上玉帝,問你的師父要你! 東海龍王,包括四海龍王沒想著自己處理事情,而是想著到天庭找玉帝告狀。
  • 為何涇河龍王改變人間因果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無動於衷
    還有網友認為,為何涇河龍王被玉帝殺掉,是因為下雨多雨,而四海龍王被水淹了陳塘關卻沒有大問題?實際上,在四海龍王淹陳塘關,是在封神之前,也就是說天界還沒有玉帝,各地神仙都住在山中,各自修仙,也不管他們的天條。涇河龍王的降雨量是在封神之後,所有神仙在封神之後,都要各司其職,也要有相應的天條管理,做事不能太隨意。
  • 四海龍王的傳說你聽過嗎?
    他們是龍,為什麼不可以就姓龍呢?其實這敖是來自於鰲,鰲在《淮南子》裡就出現了,說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就用一隻巨鰲的四條腿重新做為天柱;還說海外的蓬萊、瀛洲、方丈這三座仙山也是被巨鰲馱著浮在水面上的;《列子》中也說了,「…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
  • 司雨正神四海龍王,託塔天王和金吒木吒哪吒
    四海龍王是中國民間所敬之神。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之總稱。在中國以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故此東海龍王排第一便是理所應當,東海龍王為四海龍王之首,亦為所有水族龍王之首。 東海龍王,居於東海海底水晶宮(花果山瀑布順流可直抵龍宮)。
  • 大鵬鳥一日需吃500條龍,四海龍王視若無睹,謎底就在西遊記中
    且不說大鵬一日吃500條龍,就連孫悟空這隻猴子,也能在四海龍宮之中來去自如。大家是否還能記起,孫悟空第一次去龍王處索要兵器,龍王是唯唯諾諾,絲毫不敢有任何不悅,而是想方設法的找到兵器送走這位「瘟神」。龍王也算得上是天庭中的編制人員,可是在天庭眾神聚餐時,龍肝鳳髓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 《非人哉》紅孩兒錘自己臉放大招,將猴哥弄哭,四海龍王卻在看戲
    紅孩兒大戰孫悟空因為現在電視劇與文學著作的興盛,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西遊記》的劇情,而這次講的就是紅孩兒還沒有被觀音大士收服的時候,紅孩兒還是凡間遊走的一個妖怪,也想要長生不老的他將唐僧擄走,猴哥前來營救,於是兩人就在紅孩兒的洞府前打了起來。